词典
汉语拼音
Mo Luo
中文
摩洛
英文
Moloch
原文(希伯来文)
音译
摩利柯(Molek)
原文(希伯来文)
意译
见下。希腊文作摩洛克(Moloch)

词  解

摩洛。一位假神的名字;人们用活人作为祭品向这假神献祭。这位假神到底是谁,仍未被鉴定。起初这假神的名字可能是米力克(Melek),意思是王。希伯来人也用这个别称,称呼真神上帝(见 诗5∶2;诗10∶16;等)。假如真是如此,这就似乎后来的犹太人,觉得将称呼真神的字句,用来称呼假神,是可耻的。因此将取自希伯来词波设施(bosheth;意思是可耻)的两个母音字母o及e,置于这假神的名称里;将发音转作摩利柯(Molek)。有学者不相信古人敬拜这位假神;可是在不同地点发现的文献,证实这位假神的确是被人敬拜的。在居翰(Drehem)出土,主前两千多年的四份文献,提到假神马孔(Malk?m);在马里文献中,此神的名称是穆鲁克(Mulu?k);在三份亚述文献中,此神的名称是马立克(Malik),而且将此神与亚述及巴比伦的假神呐尔高(Nergal)对等;呐尔高(Nergal)是阴间的神。新近在乌加列发现的文献,清晰地提到,“奉献给 Mlk 的祭品 ”,这就令人无疑地认识, Mlk 是当地的神明。与希伯来语甚为相近的普尼语(Punic),米力克(Melek)的意思是誓言及许愿。因此有学者解释“经过摩洛的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经过火,作为向某一位神,还所作的愿”。在迦太基,米力克(Melek)这个词或许含有这个意义;但是按照圣经的用法,它只是限于使用在一个异邦假神而已。敬拜这假神的人,向这假神献祭,包括将活人当作祭品。
 
摩西律法严厉地禁止将自己的孩童献给摩洛(王下23∶10;[和]作使儿女经火),违反这律法的人,必被治死(利18∶21;利20∶1-5)。可是以色列人却经常地陷入这恶行中(耶7∶31;耶19∶4,5;耶32∶35;结16∶21;结23∶37,39)。亚哈斯和玛拿西在耶路撒冷以南的欣嫩子谷中,建筑陀斐特的邱坛,用火焚烧自己的儿女(代下28∶1,3;代下33∶1,6)。但是善王约西亚毁坏了这处地方,令它不能再被人们使用(王下23∶10王下23∶10)。
 
司提反引用了(徒7 ∶43)先知阿摩斯的一句话(摩5∶26),似乎希伯来人曾经一度拥有一座轻便易于搬动的摩洛神庙。但是有学者解释说,被翻译作帐幕的希伯来词锡柯库士(sikku?th),其实是一个专用名词 撒固(Sakkuth;见[新]摩5∶26)。因此他们将摩洛一词中的母音字母修改,令此词成为你的王;所以整个词句就成为了你的王撒固。
 
王上11 ∶7的摩洛应作米勒公(参王上11 ∶5及33)。差别可能是因抄写文士疏忽地漏掉了,这个希伯来名字最后的一个字母m 。
 
参考资料∶A. R. W. Green, The Role of Human Sacrifice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 Missoula, Mont.,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