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汉语拼音
Wei Jing (Xin Yue)
中文
(新约)伪经
英文
(New Testament) apocryphal scripture
原文(希伯来文)
音译
原文(希伯来文)
意译

词  解

(新约)伪经(Apocryphal Books [NT])。新约伪经(又称伪新约全书),在基督教的圈子内,从来没有享受旧约“次经全书”所享有的地位。这伪经内的书卷,没有任何一卷曾被基督教会考虑,增补入正典之内。正如M·詹姆斯(Montague Rhodes James)在他写作的“新约伪经(The Apocryphal New Testament;牛津大学出版社,1955)”这本书的前言中指出,此书的读者,可在阅读这本书之后,为这项智慧的决定作判断,满足自己。他说,“很快地可以看出,无疑地,这些书卷中任何一卷被拒绝接纳入新约正典之中,是因为它们自己的缘故”(前言第xi,xii页;詹氏的著作包括标准新约伪经的各书卷,他并将它们翻译成英文)。
 
包括在标准新约伪经的各书卷,都是在主历第二世纪,或更后时期书成的;没有一卷可自称是使徒中的一位写作或授权写作的,这是早期教会决定是否接纳一卷书入新约正典的标准资格之一。这些书卷的文学和属灵素质,都指出它们是次等的属灵著作。
 
 
 
I. 伪福音书。尚存在的伪福音书,约有五十卷;它们多是源自散播的资料,包括引用早期教会教父们的写作中所提到圣经之外的福音资料,加上古代非正典文献名单的资料,和来自埃及的手抄本碎片资料。大多数这一类的伪经,尚存的只不过是它们的名称。下列数个比较出色的书卷。
 
1. 源自埃及的福音书(The Gospel According to the Egyptians)。主历第二世纪中叶,此书出现于埃及。此书出自亚力山大之教父俄利根(Origen)之手,是他所写作所有的异端福音书,其中最早的一卷。有关此伪福音书的资料,主要地是由亚力山大的革利免(主历约150-约220年)提供。在革利免的著作中,曾引用埃及福音书的章节;并解释苦行禁戒派的人士,曾阅读及接受书中的内容。革利免贰书(2 Clement),希波利塔斯(Epiphaniu)著作的“反驳异端(Refutation of All Heresies)”,伊匹法纽(Epiphaniu)著作的“针砭集(Panarion)”都有提到这卷伪福音书。上述著者们宣称,此伪福音书的教导,除了过于提倡苦行之外,并支持异端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后者称,圣父,圣子,圣灵,乃永远独一真神的三种显示。并相信灵魂是流动性的。
 
2. 希伯来福音书(The Gospel According to the Hebrews)。此书名称的来源,可能是因最初此书是为住在埃及的犹太基督徒写作的;也可能是此书倾向犹太人。书中的资料,一大部分借自已被定为正典的马太福音书。早期基督教的作者们,主要是耶柔米(Jerome),在他们的写作中,曾引用了此书。有关基督受试探,此书描绘耶稣说,“现在我的母亲圣灵,握着我的一根头发,将我提到他泊高山上”。耶柔米引用此伪福音书中的两个有关耶稣复活的故事。在其中的一个故事中,提到耶稣向彼得和同伴们说,“触摸我,识别我不是没有身体的灵体”。另一个故事陈述,“现在我们的主,在将裹身体的细麻布交给祭司的仆人之后,就去到见雅各,向他显现(因雅各在喝了主的晚餐的杯之后的那一时刻,曾发誓,除非他亲眼见到由睡里复活的主,他就不再进食)”。
 
3. 彼得福音书(The Gospel of Peter)。主历第二世纪,使用笔名写作的一卷书。此书的特征是,反对犹太教和支持幻影说(假现说)。后者拒绝耶稣的人性,提倡祂的身体只是幻影,因此拒绝接受祂的受难是真实的。这伪福音书的一片碎片,于1886 年在上埃及的阿克敏(Akhmim)出土;并于1892 年公布。支持幻影说(假现说)的陈述有两项:“他们带来了两个男犯人,将主在他们中间钉十字架;但是祂保持静默,一如没有感到疼痛的人一般”。“主大声喊叫说,“我的能力啊,我的能力啊,你已离弃了我”。祂这样喊叫的时候,祂就被接上去”。
 
4. 伊便尼派福音书(The Gospel of the Ebionites)。于主历第二世纪末期,可能是使用希腊文书写的一卷书;着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伊便尼教派分裂性的教义。这教派的成员,多是受到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影响的犹太籍基督徒。早期教会教父俄利根(Origen),称呼此书作十二使徒福音(Gospel of the Twelve Apostles)。伊匹法纽(Epiphaniu)著作的“针砭集(Panarion)”,在多处引用此伪经的陈述。这些是此伪经存在的唯一的形式,因为原书已遗失了。伊便尼教派的成员,是素食者。他们对施洗约翰进食之食物的形容是,野蜂蜜加上沾有橄榄油的饼。
 
5. 多马福音书(The Gospel ofThomas)
 
(1)此伪经的陈述,假装是“以色列人,哲学家多马所写作的:有关我们的主,少年时代事迹的故事”。书中内容,大多数是一些所谓耶稣由五至十二岁之间,施行的神迹。按照这些叙述,孩童时代的耶稣,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可是这些能力,经常被用作毁坏及报复之用。人们甚至向约瑟抱怨,“你这个有这样一个儿子的人,不可以与我们一同居住在这个村庄里;除非你教导他赐福给人群,而不是将咒诅带给他们;因为他害死我们的孩子们”(此伪经第四章)
 
(2)另一卷也是被称作多马福音书(The Gospel ofThomas)的书。书中包含一百多句早期基督教会教父们的著作中,已提到过被号称是耶稣的语录(logia)。其中有些出现于在古埃及城俄西林古(Oxyrhynchus)出土的蒲草文献中。古埃及基督教会,即科普替教会(Coptic)的翻译本,于1946年在埃及的纳格罕玛地(Nag Hammadi)被发现。很好奇地,这些号称是耶稣语录的其中一句,已出现于在俄西林古(Oxyrhynchus)出土的蒲草文献中;这句语录是,“假如你不将安息日当作安息日遵守,你必不得见上帝的面”(语录28)。
 
6. 雅各福音书(The Gospel ofJames)。几卷有关婴孩耶稣的福音书之中的一卷,这些书卷荣耀耶稣的童年生活。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尊崇童女马利亚的贞洁。此书的故事略与撒母耳的出生相似,例如在马利亚的父母约阿齐姆(Joachim)及亚拿(Anna)虔诚地祈祷之后,天使怎样向他们报讯,预言马利亚的诞生。正如撒母耳一般,马利亚被奉献给主,在圣殿中受训练。此书并描述,马利亚怎样借着神迹,怀孕生耶稣;她怎样地生活在年迈鳏夫约瑟的家庭里。此书并宣称,当希律下令杀害婴孩时,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因不肯透露伊利莎白及约翰躲藏的地点,而被希律杀害。虽然此伪福音书自称是主的兄弟雅各所写作的,E·革斯毕博士(Dr. E. J. Goodspeed)却评论:“没有任何的福音书,比此书更虚构”。
 
7. 尼哥底母福音书(The Gospel ofNicodemus)。几卷有关耶稣受难的福音书之中的一卷,又被称作彼拉多福音书。此书是于主历第4世纪中叶出版的,内容包括两大不同的部分
 
(1)耶稣受审,受难,及复活的部分;特别描述彼拉多和尼哥底母所扮演的角色
 
(2)虚构下到地狱的经过。所谓彼拉多论耶稣的文献,完全是用想象力虚构的。
 
 
 
II. 伪使徒行传。几卷富于幻想的旅游冒险记载;其中的人物是于早期教会兴起的教父领袖。此书补充新约正典使徒行传的简短叙述。新约正典使徒行传的记载,环绕着彼得(徒1-12)及保罗(徒13-28);虽然第一章提及使徒们的名字,但是剩余的各章经文,并没有提到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下落。甚至有关使徒保罗的记载,也没有提及他受审的结果,就突然地中断。
 
大意上,伪使徒行传是为回答这些因经文的静默而引起的问题;可是书中的叙述,纯是野史传说。他们过度地抬举使徒们,令他们成为幻想中的人物,失去了真实感。所提及的某些事迹,可能有根据;但是大多数的,毫无历史价值。这些叙述陶醉于神迹性的奇事故事,它们强调苦行禁欲。婚姻关系被看作邪恶。他们中间有许多人,讲论幻影说或假现说(Docetism;即相信耶稣在世生活不过是幻影)的异端立场;也有些人,教导质朴的形象主义 (Modalism),一种不分辨圣父及圣子上帝的思想。可是,伪使徒行传的内容却是热炽地虔诚,诚心地专诚。下面讨论伪使徒行传中的五个最著名的书卷:
 
1.约翰行传。一卷于主历第二世纪书成,虚构的使徒约翰旅程记载。书中叙述,虚构的约翰所行之神迹及他的讲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幻影说或假现说对我主的解释(见上述 I-3项)。在约翰行传这一卷书中,耶稣以不同的和转变的形象出现;或是一位年轻人,或是一位年长的人,或是非物质性的,或是拥有身体的(第88-93章)。祂不需要进食和睡眠(第89章)。祂行路时,没有脚印(第93章)。祂的受难虚幻,祂被钉十字架是一个幻影(第97-101章)。因此,此行传描绘使徒约翰所宣扬的信息,正是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所供应的证据,坚决驳斥及反对的信息。
 
2.保罗行传。按照特土良(Tertullian)的讲法,此书是于坡旅甲(Polycarp)为道殉身(约主历155年)之后,主历190年之前,由一位生活在亚西亚的教会长老,书成的一本有关使徒活动的小说。尚存的只是一些残存的碎稿。最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保罗身材矮小,头顶光秃,弯腿,双眼眉毛相聚,及鼻子显露的描述。书中亦提及保罗与特格拉(Thecla)的著名故事。后者是一位已被许配给塔迈瑞斯(Thamyris)的少女。在听到保罗高举独身主义的教导之后,将婚约解除,专诚作保罗的门生传道。另外书中也包括了所谓保罗致哥林多教会的书信(有时被称作哥林多三书),和保罗为道殉身的记载。此书极端地嫌恶婚姻,包含几篇所谓保罗对贞节福气的讲论;其中精彩的言论有:“拥有妻室一如没有妻室的人有褔了,因为他们必承受上帝”。有一段时期,近东的基督教会甚为推崇保罗行传。
 
3.彼得行传。于主历第二世纪末期至第三世纪初期书成,有关彼得所行之神迹,及他讲话的一卷书。书中的内容,约有三分之二已由不同的文献中复原。此书的大意是,有关彼得如何来到罗马,他在罗马的事功及教导,特别是敌对行邪术的西门(或西门马古斯)的讲论;后者曾诱惑罗马教会中相当多的人,误入邪途。为了辨倒这个行邪术的人,书中提到彼得曾行了不少奇事;例如使一只狗讲话,使一条已死去的鲱鱼(herring)游泳,使一位婴孩像大人一般讲话,令几位已死的人复活。书中的叙述提到,彼得对苦行禁欲及贞节的讲论,令几位妇女与他们的丈夫分离;这件事最终令彼得与掌权的官员冲突,他们决心将他处死。起初彼得听从朋友的恳求,离开罗马城。在路上他遇见了主耶稣前往罗马城;跟着的是著名的“君往何处去(Quo vadis)?”的故事。故事中,彼得问主,“主,你往何处去?”。主的回答是,“我要回到罗马,重被钉十架”。彼得然后掉回头,重回到罗马。在那里他被钉十字架;按着他自己的要求,脚上头下。研究守安息日与守星期日历史的人士应有兴趣知道,伪彼得行传指一周的第一日是“主日”。
 
4.安得烈行传。一卷论及安得烈在本都,庇推尼,马其顿,及希腊的旅程,和所行的神迹。学者们仍未同意此书书成的年份;可是很可能是于主历200年之前,大约与保罗行传书成的时间相近。有证据显示,后者或许是根据安得烈行传。正如彼得行传和保罗行传,安得烈行传也认为婚姻的关系是罪恶的;这几卷行传都鼓励独身及禁欲。安得烈说服希腊巡抚埃格特斯(Aegetes)的妻子迈西密拉(Maximilla)离开她的丈夫。使徒却因此为道殉身。他被钉十字架,他的生命在架上延续三日之久;他拒绝被释,最后死在十字架上。
 
5.多马行传。一位名字是“犹大多马”人士的传奇旅程记载;可能是于主历第二世纪末期书成。此书的全部被完整保存。至于此书原本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学者们仍有分歧。有学者认为应是叙利亚文,另有学者认为是希腊文,更有学者认为是同时用这两种文字书写的。书中的内容,强烈地反映诺斯底派(Gnostic)思想,使用摩尼教(Manichaean)措辞,教导苦修主义(asceticism)。书中如此地形容多马的节制生活:“他不断地禁食与祷告,只吃面饼夹一点盐,清水是他唯一的饮料;无论炎热或寒冷的天气,他只有一套衣服。他不接受任何施舍,却慷慨地施给他人”(第20章)。此书说明得救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禁欲;说明“欲”指“邪恶的男女交合”(第12章)。书中的内容,细数多马的13项“行传”;然后叙述他的殉道。此书的开始,描述使徒们在耶路撒冷开会,讨论怎样将全世界分作不同的区域,开展传扬福音的工作。抽签的结果,多马的区域是印度。可是他拒绝接受这项任务,甚至在主耶稣向他显现,减除他的惧怕之后,仍旧坚决拒绝。耶稣然后当他作一个木工的奴隶,把他贩卖给一位印度国王差往耶路撒冷的商人阿伯尼斯(Abbanes)。多马在印度的服务,充满传奇与超自然的故事。幼公驴开口讲话;一条蛇将毒素由一位死去的年青人的体内抽出来,令他复活;一位被杀害的年轻妇女,由死里复活,重述她在地狱里的经验;四只野驴被召,代替挑负重担的牲口,其中的一只,将鬼由一位妇女和她女儿的身上赶出来。多马出狱,为新信教的人士施洗。监牢的门似乎已被打开。虽然作者提到一些历史人物,但是多马行传全书没有任何历史价值。
 
6.次要的行传。次要的行传包括,腓利行传,马太行传,安得烈和马太行传,彼得和安得烈行传,安得烈和保罗行传,巴多罗买行传,西门和犹大行传,达太行传,和巴拿巴行传。
 
 
 
III.?伪使徒书信。尚存在的伪使徒书信,数量不多;给人的印象也不深。新约圣经中的使徒书信,比福音书或行传更难摹仿。书信中的伪造部分,也比较容易被察觉。
 
有两卷声称是,耶稣与埃底撒王(king of Edessa)阿布迦鲁(Abgarus)通讯的伪造书信。革利免讲论集(Clementine Homilies)的首篇,是一封所谓彼得致雅各的书信。所谓保罗的写作包括:致老底嘉教会的书信,伪称就是西4:16所提到的书信;遗失的致哥林多教会的书信(参林前5:9),此信是保罗行传的一部分;有14封是伪造保罗与辛尼加(Seneca)之间的通讯,其中6封被称作保罗书写的信,8封被称作辛尼加书写的信;亦应被提及的有伪提多书,提多是保罗的门生,书中的主题是贞操;最后应提及于主历第二世纪中叶书成的“众使徒书信书”,此书号称是由基督的使徒们书写,所有的信徒都是收信人。这些书信中,没有一封够资格被纳入新约圣经的正典。
 
 
 
IV.?使徒时代教父们的著作。比伪使徒书信更为重要的,是所谓使徒时代教父们的著作;这些一般都不被包括于新约伪经之中,但是其中有些有时却具有强势,被定为正典。下列数卷是教父们的书信:
 
1. 革利免一书(1 Clement)。此书乃罗马教会致哥林多教会的一封书信;约于主历75至110年书写,最可能是于主历95年书成。按照早期教会的传统,执笔书写这封书信的,是罗马教会的领袖革利免。此书信的主题是向哥林多教会呼吁,要在真道上合一,要谦卑,要顺从教会长老的权威;有些长老已被当地教会革逐。此书信更包括,选派使徒时代教会领袖继承人的原则;这些是有关这题目,最早,最清楚的陈述(第44章)。在使徒时代教会的非正典文献中,此书是最早提到彼得与保罗的文献;因此书中所引用的,所提到的,所影射的新约正典经文,对研究新约正典本身,有极高的价值。显然地,亚力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 ;约于主历 220年逝世),承认此书是正典的一部分。主历第五世纪完工的亚力山大手抄本圣经(Codex Alexandrinus),将此书列在尾后。主历第12世纪完工的叙利亚文圣经译本(Syriac Version)的手抄本,将此书列于保罗书信之后,公教会公函(Catholic Epistles;指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一,二,三书,及犹大书)之前。主历约350年发表的使徒法典(Apostolic canons),提及这卷书是新约圣经的一部分。
 
2. 革利免贰书(2 Clement)。这份文献其实不是一份书信,也不是革利免著作的。这是一篇于主历第二世纪中叶著成的一篇讲道;与革利免一书有了关系。此书的主题是,呼吁信徒们悔改,过圣洁与良善的生活;要相信基督,信赖祂的复活。
 
3. 巴拿巴的书信(The Epistle of Barnabas.)。此书是于主历第二世纪上半叶完成的一份书信;著者不详。教会传统错误地号称,保罗布道同伴巴拿巴是此书的作者。
 
4. 黑马牧人书(The Shepherd of Hermas)。主历第二世纪书成的一篇讲论,号称是罗马教会的黑马(Hermas)写作的;此人宣称拥有预言的恩赐。此书的内容拥有许多寓意,是预言恩赐在教会里建立警告权威的再一次尝试。有人认为此书应列入新约圣经正典;西乃山圣经手抄本(Codex Sinaiticus),将此书列于新约圣经中。
 
5. 十二使徒遗训(The Didache)。可能是于主历第二世纪书成的一卷教会规程;内容分作两大部分。首大部分可能是犹太人的写作,名称是十二条道路;第二部分类似教会组织手册。
 
 
 
V.??伪启示录。
 
1.以赛亚升天记(The Ascension of Isaiah)。主历第二世纪书成的一卷犹太基督徒的写作,尚存的只是一卷伊塞俄比亚(Ethiopic)译本。首大部分(1至5章)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写作,内容是旧约先知以赛亚为道殉身的故事,他是被锯锯死(参来11:37)。第二部分被称作以赛亚所见到的异象(6至11章),描述先知途经七层天的经历。途中他曾见证许多有关基督的奥秘(书中称祂作“所爱的”);例如祂的降世和被钉十字架,以及祂的升天和坐在荣耀的右边。
 
2.彼得的启示录(Apocalypse of Peter)。在所有基督教的伪启示录书中,这一卷书成于主历第二世纪中叶的书,是最重要的。这一卷,与主历1946年在上埃及纳格罕玛地(Nag Hammadi)出土的诺斯底派的彼得启示录有别。这一卷尚存的一部分,是于主历1886年在上埃及阿卡敏(Akhmim)地区,一位基督教修道士的坟墓中出土;另一部分,是由主历1910年开始,已被人知晓的伊塞俄比亚(Ethiopic)译本。后者比希腊文的部分,更与原文相近。这卷分布范围广大,甚负盛名的启示书籍,所值得注意的内容是,书中生动地描述,每一类犯罪的罪人应得的特别刑罚。鬼魔将使用毒蛇,软虫,秃鹰,烧火的轮子,或火河来折磨他们。这一类的形容,源自非基督徒的原始资料;例如俄斐乌奥秘主义(Orphism),和毕达哥拉斯灵魂轮回主义(Pythagoreanism)。书中也简短地介绍,得救人士将会获得芬芳的,盛产果子的乐园。
 
3.以斯拉五书及六书(The Fifth and Sixth Books of Ezra)。在拉丁文的手抄本中,以斯拉五书与以斯拉四书的头两章相同。内容包括痛骂的话,一如旧约圣经的经文;指责因他们罪恶,硬着颈项的以色列人(第一章);此外又有安慰的话,向继承以色列人作上帝子民的基督徒们说出(第二章)。在拉丁文的手抄本中,以斯拉六书与以斯拉四书的第15-16章相同。这两章形容即将临到全地球的厄运和毁灭;因为罪恶满盈,导致完全毁灭。但是当那大日,上帝必拯救祂的选民,令他们不会受到伤害。
 
4.基督教西卜神谕篇(Christian Sibyllines)。“西卜(sibyl)”这个词,被用来称呼不同古代的“女卜”;她们在恍惚入迷的状态下,曾预言将来会发生的事。犹太教及基督教的西卜神谕(Jewish-Christian Sibylline oracles),使用希腊六步格诗安排(Greek hexameters)。头五卷显然是犹太教的著作,添上基督教的干预。第六至八卷纯然是基督教的著作。第六卷包含一首献给基督的诗,并提及赐福的树,就是祂被挂在上面的木架。第八卷具有500行诗,是最重要的一卷。此卷的开始,宣布已败坏及不信神的罗马,必将毁灭。跟着是一首,歌唱世界末日,基督得胜的诗歌。此卷的第217-250行,每行的第一个希腊字母,组成著名的离合(acrostic)诗句“icqQe ”,就是“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救世主”。此卷以一首献给上帝与成了肉身之“道”的诗歌作结束。第七卷包含不同有关世界末日的预言,道德及仪文的格言。
 
5.保罗的启示录(The Apocalypse of Paul)。主历第四世纪末叶或主历第五世纪初叶书成的一卷书;描述保罗在“被提到第三层天”(林后12:2-4)之后,所见到的事物。此书开始的导言,陈述保罗的启示录怎样地在一具大理石箱中被发现。此箱和他传扬上帝的话时所穿着的鞋子,都被藏在大数,他自己的房舍之下。在下列的控诉“你还要继续犯罪多久?你还要罪上加罪,试探你的创造主多久?”之后,记载了每早和每晚,天使将人类的行为报告给上帝。“被提到第三层天”之后,保罗见证公义的人得奖赏,不义的人遭受刑罚。保罗又形容“基督的城”有12座墙,12座塔,12道门,和4条河。他与许多旧约圣经所提到的圣徒见面,又见到了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然后他看到不同阶层的罪人,怎样地被刑罚。为了天使,保罗,和在地上祈祷基督徒们的缘故,有一群人的刑罚,在星期日被延期。
 
6.多马的启示录(The Apocalypse of Thomas)。“父上帝的儿子,众灵之父”启示给多马,有关末世兆头的预言。此书于主历约第5世纪,可能使用拉丁文书成。此书的特征是,它将末世的七个兆头,分派给七日的时间。
 
司提反的启示录(The Apocalypse of Stephen)。此书自称是,基督教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显现的叙述;摩尼教异端,对此书有很高的评价。主历第6世纪的格拉修一世敕令(Decretum Gelasianum),谴责此书与保罗的启示录及多马的启示录。此书已没有任何尚存的抄本。
 
童女的启示录(Apocalypses of the Virgin)。童女马利亚在两卷毫无关系的启示录中,一卷是希腊文的,另一卷是伊塞俄比亚(Ethiopic)文的,被显示失落的人受刑罚的境况。
 
 
 
VI. 诺斯底派的启示录(Gnostic Apocryphal Writings)。为有关于主历1946年,在上埃及纳格罕玛地(Nag Hammadi)出土,科普提文(Coptic)译本的诺斯底派启示录之讨论,见纳格罕玛地项。
 
 
 
VII. 现代的启示录(Modern Apocrypha)。近代出版的许多宗教书籍,自称是基于古代的文献,但是都已被证实是假冒的,或是幻想小说。下列数本例子:
 
1.?The Book of Jasher(雅雪珥书), 1751, Jacob Ilive 著。
 
2.?The Crucifixion of Jesus by an Eyewitness(一位目击者见证耶稣被钉十字架), 1851。
 
3.?The Twenty-ninth Chapter of Acts(使徒行传第29章), 1871。
 
4.?The Report of Pilate(彼拉多的报告), 1879, W. D. Mahan 著(1884修订本被称作,The Archaeological and the Historical Writings of the Sanhedrin and Talmuds of the Jews,或The Archko Volume,或Archko Library).
 
5.?The Confessions of Pontius Pilate(彼拉多的坦白书),1889, 一位黎巴嫩主教写作的小说。
 
6.?The Unknown Life of Christ(无人知晓的基督生平), 1894, Nicolas Notovitch 著。
 
7.?The Long-Lost Second Book of Acts(久已失落的使徒行传),1904, Kenneth G. Guthrie著。
 
8.?The Aquarian Gospel(宝瓶宫福音书), 1911, Levi H. Dowling 著。
 
9.?The Lost Books of the Bible(已失落的圣经书卷),1926。
 
 
 
参考资料:
 
1.M. R. James 著,The Apocryphal New Testament (Oxford, 1924)。
 
2.Hennecke-Schneemelcher 著,New Testament Apocrypha。 R. McL. Wilson 英语翻译,两卷. (Philadelphia, 1963, 1965);
 
3.E. J. Goodspeed 著, Famous Biblical Hoaxes or Modern Apocrypha (Grand Rapids, Mich.,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