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汉语拼音
You Da Zhi Pai, You Da Guo, You Da Sheng
中文
犹大支派,犹大国,犹大省
英文
Tribe of Judah, state of Judah, province of Judah
原文(希伯来文)
音译
耶户大(Yehûdah)
原文(希伯来文)
意译
亚兰文作耶户得(Yeh?d);楔形文字文献中,此名作 Yaudu,Yahudu,及 Yakudu。在主前第5世纪伊里芬丁的亚兰文蒲纸文献上,及在巴勒斯坦出土的古代希伯来钱币和水瓶的手柄上,都可见到上述的亚兰文译名。波斯王古列设立犹大行省时,也是使用这个名称(拉5:8)。

词  解

犹大支派,犹大国,犹大省。在圣经中,“犹大”这个词,除了是不同人士的人名之外,更是希伯来人历史之三个阶段的名称:首先是雅各十二个儿子之中的一个儿子的后裔所组成的支派名称,后来是这个支派所组成的王国的名称,最后是被掳时代完结后,归回故国犹太人士的名称。历史上来说,第三个阶段是犹大王国的延续;组成这个阶段的成员,多半是剩余的希伯来人,他们现在被称作犹太人,他们居住在巴勒斯坦。可是他们已不是一个独立国家,他们是由波斯人治理。
 
犹大支派。这个支派的成员,是雅各第四个儿子犹大的后裔(创29:32-35;见犹大[Judah] -1项)。这个支派被分作五个主要的家族,三个是犹大儿子们的后裔,两个是他孙子们的后裔(民26:19-21;代上2:3-6)。在旷野中漂流期间,拿顺在摩西收下,担任犹大支派的族长(民1:7;民2:3;民7:12-17;民10:14)。在旷野中漂流期间,另一位犹大支派的优秀领袖是耶孚尼的儿子迦勒;他是代表犹大支派的探子(民13:6;民34:19)。进入迦南地时,犹大是在约书亚逝世后,第一个占领所被分之领域的支派。在西缅支派的支持下,犹大支派进入了西巴勒斯坦南方的多山地区;将当地的迦南民族,由许多城镇中赶走,占领了他们的城镇和附近地区(士1:1-20)。
 
被分给犹大支派的土地,位于迦南地的南方。书15:1-12形容了犹大地的边界。述说南界由死海的极南端开始,通过寻的旷野,绕过加低斯巴尼亚,直到埃及小河,就是洼地奥阿利许(WadiEl-Arish);然后沿着河道,直抵地中海。死海是犹大地的东界。北界由死海的北端开始,首先向北,然后在耶利哥以南向西转,上往可能就是轨尔特洼地(Wadī Qelt)的亚都冥坡,直达隐罗结和耶路撒冷以南的欣嫩谷。然后向西北转向基列耶琳,又向西南转向伯示麦,最后通过雅比聂(后称詹尼亚[Jamnia])直抵地中海。地中海是犹大地的西界。可是犹大从未占领过沿海的地区;大多数的时间,非利士人占据了这地区。地理上,犹大地可被分作下列地区
 
(1)山地(书15:48)。西部人烟稠密;东部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地区,犹大旷野(书15:61),也几乎无人居住
 
(2)靠近大海之地(the Shephelah)。这是肥沃的低地,位中部山脉与沿海的平原之间(书 15:33;参书15:12)。许多有大的坚固城垣,都是位于此区内
 
(3)南地(书10:40)。位于别是把与加低斯巴尼亚之间,一个几乎光秃与干旱的沙漠地区。虽然犹大地大多数的地区多山,可是适于种植葡萄树(参创49:10-12);位于希伯仑以北的以实各谷(民13:23,24),至今仍旧出产一种优美的葡萄品种。在另一方面,靠近大海之地是犹大地的粮仓。就因为这个地区对犹大国有那么巨大的重要性,因此区内的城镇都拥有坚固的防卫。地图VI,E/G-1/3。
 
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士师,俄陀聂,是犹大支派成员。在士师时代的开始,他被兴起,将以色列人由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压制下,解救出来(士3:8-11)。在这时代的初期(见士20:28),犹大与其他支派联盟,敌对便雅悯支派(士20:1,18)。地理上来说,犹大地,西缅地,和但地互相毗邻。非利士人于主前第12世纪兴起后(士10:7;士13:1),上述三个支派饱受压制,受害最大。可是在士师时代,以色列各支派对抗不同压制者的战事中,犹大支派似乎甚少参战。
 
当先知撒母耳建立以色列的第一个王朝时,犹大支派支持扫罗王。可是这个支派的军力却与其他支派的军力分开地被提及(撒上11:8;撒上15:4;撒上17:52);这项事实似乎是隐示,或许是因着尚未显示的历史事件,也可是因地理上的隔绝,犹大支派被认为是与其他支派有所不同,自己单独地成为一个单位。扫罗死后,犹大支派的英雄大卫,在希伯仑登基作王;北方的各支派,跟随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这个分割的局势历达七年之久,直至伊施波设死后,拥护扫罗王朝的各支派,向大卫效忠时,方才中止(撒下2:4;撒下5:1-3)。那时以色列的12个支派,都拥护大卫作他们的王。在这之后的70余年,以色列国由一个王朝治理。大卫深谋远虑地将他的京城,由希伯仑迁往耶路撒冷(撒下5:5)。直到那个时候,耶路撒冷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支派;所以是一处中立的地点。支派之间互相嫉妒,是经常都存在的事实(见撒下19:41-43)。
 
犹大王国。南方和北方各支派之间的团结,是人为的(见地图VIII);需要具有强壮个性的统治者,例如大卫及所罗门,坐在宝座上,方才可以继续地维持。所罗门逝世后,一位比较懦弱的继承人登基作王,北方的各支派立即与犹大分裂,组成另一个王国。担任祭司职务的利未支派,大多数似乎迁入犹大支派的范围内(代下11:5-14);除此之外,只有便雅悯支派继续地留在南方王国(王上12:1-21)。分裂后的两个王国是以色列和犹大。由那时开始,直至约345年之后(约主前931至586年),犹大支派的历史和犹大王国的历史,就融合在一起。在这一段时期之内,有19位君王,他们都是大卫的子孙,和一位恶毒的女王亚他利雅,治理南方的王国。这个王国的疆土包括犹大地,便雅悯地,和在一段时期内,也包括以东地。犹大和北方的以色列,经常地有战争(王上14:30;王上15:7,16;王下14:11,12;王下16:5)。异族的势力,也间有入侵。罗波安在位时,埃及王示撒是第一位入侵犹大的异族势力(王上14:25-28;代下12:1-12)。后来当亚撒在位时,古实王谢拉入侵犹大(代下14:9-15);最后,犹大遭受亚述及巴比伦帝国的入侵(王下18:14;王下24:10;等)。约兰在位时,犹大失去了以东地(代下21:8-10);这令犹大失去了重要国家的地位。之后,犹大国继续存在的原因,包括埃及的衰弱,和以色列王国的位置是与犹大和北方敌人叙利亚和亚述之间,为犹大提供了缓冲作用。以色列王国的末期,犹大国在亚哈斯王领导下,成为了亚述帝国的附庸国(王下16:7-10);主前723/722年,撒玛利亚城沦陷后,犹大国的北方边界,就毗邻一个亚述过的行省(见地图X)。在这之后的一百年间,犹大需要向亚述缴付大笔的进贡;否则就会被入侵,例如希西家在位时(王下18:13-16)。犹大王玛拿西甚至被当作人质,带往美索不达米亚,在监牢里度过一些时间(代下33:11-13)。见地图XI,C-4。亚述王亚述巴尼帕死后,帝国开始衰退,直等到玛代人和巴比伦人的联军征服国都尼尼微,将亚述帝国摧毁;在这段时期内,犹大国享有一段平静的时期。在位的约西亚王,甚至将疆土扩大,包括先前是属于以色列国的地区(代下34:6,7)。可是约西亚发现自己是位于两个强国之间。由尼哥统治的埃及,有意光复先前在巴勒斯坦拥有的地位。巴比伦认为自己是亚述帝国的继承者。约西亚拣选与巴比伦同盟,因为他在一场与尼哥的战事中丧失生命(王下23:29,30;代下35:20-24)。约西亚死后的20年,犹大有时拣选与埃及同盟,有时又与巴比伦同盟;犹大的国境,一再地被入侵,首都耶路撒冷三次沦陷。最后亡国,城镇被摧毁,大量的人口被掳往巴比伦(王下23:31至25:21;代下36:1-20)。巴比伦人留下在犹大的一些人口,在基大利和巴比伦的驻兵被狂热的犹大人刺杀后,为了逃避尼布甲尼撒王的怒气,搬移到埃及(王下25:22-26)。仍旧留在犹大的人口,人数极少,多是贫苦的人。
 
犹大的存在历经四个世纪,对上帝的敬拜,在她的历史中,经常是与敬拜异族的神明,混在一起的。由所罗门开始,直至亡国,敬拜这些异族宗教的场所,经常被竖立(王上11:4-8;王上14:22-24;王下2:1-7;等)。虽然犹大没有深深地陷入北方王国所经验的偶像敬拜,可是列王在位时,犹大几乎是一个半异教的国家。有时,例如亚撒(王上15:12-14),约沙法(王上22:43-46),希西家(王下18:1-4),约西亚(王下22:1-10)等国王在位时,曾经致力于清除偶像与异教的恶习。可是,他们的改革只是暂时的;不久百姓又陷入异教的影响之下。这是国家亡国的主要原因(代下36:14-16;耶22:6-9;等)。
 
犹大省。北方的各支派,在被掳之后,就失去了他们的民族特性,与亚述人将他们迁往地区的众多民族同化。可是南方的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在被掳往巴比伦之后,继续地拥有他们的民族特性。原因是他们有像耶利米,但以理,以西结等拥有强烈国家和属灵思想的领袖们。当波斯王古列给予犹太人许可,归回到巴勒斯坦时,大约五万人立即准备好启程。在属世和属灵的领袖们领导下,他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在波斯帝国的阴影下,恢复了他们的国家政治(见地图XII,D-5/6)。其实,被掳的经验是一次纯炼的经验;因为犹大的国民,透过了这次经验,丢弃了异教的思想和拜偶像的恶习。这些再也不是他们国家的罪了。在被掳的时代完毕后,犹大以一个波斯帝国的行省,出现于历史中。她仍然保留她的希伯来名称,耶户大(Yeh?dah),即“犹大”。
 
这个行省的省会和省长的官邸,是于耶路撒冷(尼3:7)。“犹大省”是大行省范围内的许多行省之中的一个,这个大行省被称作“阿巴尔纳哈如阿(‘Abar Nahara’)”,或“河西”行省(地图XII,D-5/6);面积包括由北方的幼发拉底河,向南直至埃及的北界。以斯拉书和尼西米书中所提到的诸多城名,约莫地给予了“犹大省”的范围;北界由约旦河经过耶利哥及伯特利,直抵位于西界上的阿挪,都是这个行省的疆土。西界似乎是位于“靠近大海之地(the Shephelah)”的西边,沿着沿岸平原。南界始自伯帕列,经过别是巴,直抵死海。波斯时代,治理“犹大省”的官员,是一位由波斯王委派的省长。我们知道有些犹太人担任过省长。设巴萨(拉1:8,11;拉5:14),有学者鉴定他就是所罗巴伯(拉3:8;该1:1;等);尼希米(尼1:1;尼5:14;等)是两位早期的犹太裔省长。除了他们之外,尼5:15及玛1:8,提到过无名的省长;在伊里芬丁蒲纸文献中,提到一位主前407年在位,名字是比革瓦伊的犹太裔省长。“犹大省”的居民,由先前犹大王国的犹大支派成员,便雅悯支派成员,利未支派成员,和其他各以色列支派的成员组成;他们曾被掳往巴比伦,又归回故国。更早一些被掳的十个支派的成员,有些可能也成为了居民的一部分(代下11:1-7;参拉2:36-40;拉4:1;尼11:20;耶50:4;结37:15-19;亚8:13)。这些人于主前536年回到犹大地,在所罗巴伯的领导下,犹太人搬回到他们以前居住的各城镇,重建家园(该1:4);并于主前515年,完成了重建圣殿的大功。在这段时期内,他们面对了邻近诸国的强烈反对。可是耶路撒冷城的城墙和城堡,直至所罗巴伯之后几乎一百年,在尼希米的领导下,方才完工(尼6:15)。波斯王亚达薛西一世在位年间,摩西律法再一次地成为了犹大地的律法;文士以斯拉被委派,重整“犹大省”,使之与摩西律法一致(拉7:11-26)。波斯帝国存在的两百多年闲,犹大地的居民拥有享用自己宗教的权利,没有受到波斯人的阻扰;虽然亚达薛西二世在位时,曾有强迫犹太人敬拜波斯女神亚拿西他(Anahita)的尝试。当犹太人显示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个异族宗教时,他们曾受到逼迫;许多民众被放逐往叙尔堪尼亚(Hyrcania)。
 
亚力山大大帝摧毁了波斯帝国,建立他自己的帝国;波斯的“犹大省”成为了希腊世界的一部分。亚力山大死后,犹大落入了继承希腊之托勒密王国的手中;然后又成为了西流士王国的一部分。之后,在玛喀比王朝领导下,犹大享有短时期的独立,疆土也被扩大。跟着又被罗马征服;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附庸王国。大希律后来成为这个附庸国的分封王。大希律死后,他曾统治的地区,经过了一段多变的时期;有时由他的后人治理,有时又由罗马巡抚治理。主历第一及第二世纪的犹大-罗马战争,最终令犹太人失去自己的疆土。有关亚力山大大帝及他之后的犹大历史,见犹大家(Jude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