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若今日荣耀显现,我能安然见主否,
缺少珍宝向主献呈,赎罪大恩全白受。
2.今若见主还有何忧,因主耶稣已救我,
惟有一事使我忧愁,白占地土未结果。
3.追想往日虚耗光阴,现今岂能再重度,
不多时候黑夜就临,应当作工趁白昼。
4.我今奉献全身全心,急速救人不迟延,
殷勤作工不辞劳苦,引领罪人到主前。
(副歌)
工尚未成主即再临,怎能如此见恩主,
未领一人来归耶稣,岂可空手见我主。
1 “Must I go, and empty-handed,”
Thus my dear Redeemer meet?
Not one day of service give Him,
Lay no trophy at His feet?
Refrain:
“Must I go, and empty-handed?”
Must I meet my Savior so?
Not one soul with which to greet Him,
Must I empty-handed go?
2 Not at death I shrink or falter,
For my Savior saves me now;
But to meet Him empty-handed,
Thought of that now clouds my brow. [Refrain]
3 Oh, the years in sinning wasted,
Could I but recall them now,
I would give them to my Savior,
To His will I’d gladly bow. [Refrain]
4 Oh, ye saints, arouse, be earnest,
Up and work while yet ’tis day;
Ere the night of death o’ertake thee,
Strive for souls while still you may. [Refrain]
Must I Go, and Empty-handed
查尔斯.路德(Charles C. Luther 1847,5,17-1924,11,4)作词,斯特宾斯(George C.Stebbins,1846,2,26-1945,10,6)作曲
查尔斯.路德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1871年毕业于布朗大学,出事新闻采访和布道工作。1886年接受第一浸信会的牧者圣职。他一共写过25首圣诗,编过一本赞美诗集。本诗作于1878年。据说有一次路德请布道家厄珀姆到他教会布道一周。厄珀姆在讲道时说,有一位信主多年而冷淡的信徒,重新悔改以后,就到处努力传扬福音,但仅过了一个月,就罹患重病。临终时,牧师前去安慰他,为他祷告。他对牧师说:“我并不怕死,因主巳救我,但我未领一人归主,难道我就这样空手去见主么?”路德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深受感动,就写下了这首《怎能如此见主》。几天后把歌词交给斯特宾斯,由他谱上扣人心弦的曲调。
桑基曾为这首诗歌作过一个见证;有一个放荡的青年,目中无神。一天早上无意中走进了教堂,听见会众们正在唱:
“追想往日虚耗光阴,现今岂能再重度?回首欢然遵主命令,尽我身心献与主。”他觉得十分扎心,匆匆离去。然而圣灵在他心中动工,令他坐立不安。到了下午,他再度去那座教堂,走进一查经班,听到他们在唱:“我实甘愿竭力尽心,殷勤作工趁现在,黑夜巳深,白画将近,儆醒救人等主来。”这时,他大受感动,心如刀刺。回家后,忏悔改过,诚心接纳基督为主。
曲作者斯特宾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一个乡村,自幼喜爱音乐,13岁即进音乐学校学习,后到布法罗和纽约市继续深造。他23岁到芝加哥一个音乐商店工作,业余担任一个教堂唱诗班的指挥。1876年他随墓迪和桑基的布道团到过英国、印度、巴勒斯坦、埃及等地,以他的歌声为主作见证,并且多半是他自编自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来他将所谱的曲调和诗歌出版发行,使福音诗歌流传各地,备受欢迎。有人称他是福音诗歌的泰斗。他晚年所著《回忆录与福音圣诗的故事》,一方面作自传式的叙述,一方面收集其他福音诗歌作家的生平和故事,成为一部美好的见证。该书至今仍为研究圣诗的重要参考资料。
《颂赞诗歌》第159首《耶稣召你来》(克罗斯比作词),第222首《靠恩得救》(克罗斯比作词),第306首《抛救生绳》,第409首《成圣須用工夫》,第414首《必须要重生》,第423首《浪子回家》(1906年),第434首《怎能如此见主》,第477首《主照你旨意》(1907年),第523首《靠主有福》,第548首《我来就主耶稣》,567首《耶稣为我好朋友》和《赞美诗》(505版)第37首《黄昏求恩》是斯特宾斯作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