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须尽力劝罪人免他们沉沦,从罪恶中要将人救出来,
到处找迷路人,引导往天乡,信主耶稣必能免除祸灾。
2.虽漠视主恩典主仍旧爱怜,若肯悔改祂必乐意拯救,
你今日当劝化,宣告主恩言,凡来信靠就必蒙主接受。
3.须尽力劝罪人是理所当然,向人证明惟有主能救赎,
要引人行窄路,须不辞劳烦,我虽软弱靠圣灵得能力。
(副歌)
须尽力劝罪人,免他们沉沦,
耶稣是慈悲主,哀怜罪人。
Rescue the perishing, care for the dying,
snatch them in pity from sin and the grave;
weep o’er the erring one, lift up the fallen,
tell them of Jesus, the mighty to save.
Refrain
Rescue the perishing, care for the dying;
Jesus is merciful, Jesus will save.
2
Though they are slighting him, still he is waiting,
waiting the penitent child to receive;
plead with them earnestly, plead with them gently;
he will forgive if they only believe.
3
Rescue the perishing, duty demands it;
strength for thy labor the Lord will provide;
back to the narrow way patiently win them;
tell the poor wanderer a Savior has died.
Rescue the Perishing
克罗斯比(1820-1915年)作词,多恩(William H.Doane,1832,2,3-1915,12,23)作曲
这是盲诗人克罗斯比女士在花甲之年访问美国纽约鲍厄里街贫民区时有感而作的。当她得知这么多无依无靠的人,不仅物质上需要人的帮助,而且在灵性上更需要得到拯救,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她出席了当地的一个聚会。快结束时,她应主持人的邀请站起来讲话。她说:“这里可能有人已经沦落到不能再深的地步了。如果他在这儿,我愿意与他握手。”散会时,果然有一个人前来与她握手。诗人向他介绍了基督的眷顾和大爱,劝他接受耶稣为个人的救主。那人答应第二天再来参加聚会,并请克罗斯比也来。次日,那人果然前来,在克罗斯比面前悔改归主了。克罗斯比还在那里恳切劝化了不少人接受天上的亮光,在基督里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她的《尽力救人》就是因此而写的。
《尽力救人》经多恩谱曲以后,在布道会中广泛传唱,成了基督徒的一首的战歌,不知救了多少人离开罪恶,认识爱怜世人的慈悲救主。
词作者克罗斯比是美国才华出众,负有盛名的福音女诗人。她出生六个月时因庸医,误诊而双目失明。15岁时她就读于纽约最早的一所盲童学校。1847-1858年,她留在该校教授英语语法,修辞学,罗马史和美国历史。她少年时代就开始写诗,24岁时出版了《盲女与她的诗》,引起美国文坛的注意。1850年灵性奋兴的经验,使她集中全力专写圣诗,后在福音圣诗作曲家和编辑布雷得伯里的鼓励下,立志以创作福音圣诗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于是与纽约一家出版社签订合同,每周写圣诗三首,结果写了5929首。此外,她还为布利斯写525首,为桑基写237首,为劳里写219首,为多恩写1500首。她一生共写了8440首圣诗,堪称为最多产的圣诗作家。
曲作者霍华德·多恩是富有才华的音乐家,克罗斯比的多年合作者。他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普理斯顿市,14岁就带领唱诗班,青年时代与他父亲经营布店,以后转任机器厂厂商。因他服务态度很好,受到市民的欢迎,曾被选为市政委员。他业余为福音圣诗谱曲达二千多首。其中有不少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