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美爱情,超过世人所思想,
虔诚信众,主前屈膝颂扬;
为此佳偶,求赐厚爱恩无量,
主所配合,恩爱地久天长。
2.完善生命,求主作确切保证,
温柔和爱,信心永久稳定;
永恒盼望,勇敢宁静倍坚忍,
纯洁赤诚,不畏艰难苦辛。
3.求赐喜乐,消除世上诸忧闷,
求赐平安,宁息世上纷争;
百年偕老,前程灿烂福无限,
行在光中,恩爱生命永存。
1 O perfect Love, all human thought transcending,
lowly we kneel in prayer before thy throne,
that theirs may be the love which knows no ending,
whom thou in sacred vow dost join in one.
2 O perfect Life, be thou their full assurance
of tender charity and steadfast faith,
of patient hope and quiet, brave endurance,
with childlike trust that fears no pain or death.
3 Grant them the joy which brightens earthly sorrow;
grant them the peace which calms all earthly strife;
grant them the vision of the glorious morrow
that will reveal eternal love and life.
O Perfect Love
多萝西.格尼(Dorothy Blomfield Gurney,1858,10,4-1932,6,15)作词(1883年),巴恩比(1838-1896)(1889年)作曲
词作者多萝西.格尼夫人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虔诚的圣公会世家,祖父是伦敦教区的会督,父亲是牧师。她曾创作了不少诗歌,出版了两本赞美诗集。
这首《完美爱情》是多萝西25岁的时候专门为姐姐的婚礼而创作的。一天晚上,多萝西与即将结婚的及友人在家中唱圣诗,刚唱完她姊姊最喜爱的《奋力坚守》(OStrengthandStay),有人嚷道:“多可惜!它的词句不适合用于婚礼”。她姐姐则抱怨,枉有妹妹是诗人,却无佳诗颂婚礼。多萝西听了,拿起圣诗集说:“好吧,如果你们给我片刻宁静,让我到图书室静思,也许我能完成”,十五分钟内,她用《奋力坚守》的曲调,以爱和生命为主题,写成了这首《完美爱情》。事后多萝西告诉大家说,这首诗是上帝助她完成的。1889年英王乔治五世的妹妹威尔士公主结婚时,采用这首诗,曲调由名音乐家巴恩比改谱,旋即被选入圣诗集,自此就采用此调。
多萝西在1897年与杰拉尔德,格尼(GeraldGurney)结婚。他也是牧师的儿子,一度曾是演员,后被圣公会按牧,但在1919年他俩脱离圣公会而加入天主教。
曲作者巴恩比是一为多产的英国教会音乐家,出生于约克郡,自幼就喜欢音乐,七岁即任教会诗班的主唱,十岁当教师,十二岁任司琴,十四岁任音乐学校教师,十六岁进伦敦皇家音乐院深造。他历任许多大教堂管风琴师及诗班指挥,他所训练的诗班,都成为伦敦最好的诗班。为了使英国人能欣赏巴赫的音乐,自1871年起,每年他指挥诗班及管弦乐队,演唱巴赫的受难圣曲。
巴恩比在1875-1892年间,出任音乐学院教授及院长,并主办多次出色的音乐节。1892年,他获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颁赐爵士衔。除圣诗,圣曲外,他编纂了五部圣诗集及圣诗史考。《赞美诗》506版第267首《颂扬基督》,505版40首《白昼已过》(1868年),第287首《生命之主》(1875年),第342首《福哉圣徒》,第373首《尚未全认识主》(1872年)和第389首《幸福家庭》也是巴恩比作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