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1 两个天使向那些到坟墓来的妇女宣布耶稣已经复活。9 她们将这事告诉其余的人。13 耶稣亲自向两个往以马忤斯去的门徒显现:36 之后他向使徒们显现,并责备他们的不信:47 给他们一个命令:49 应许圣灵:51 升天。
耶稣复活
路24:1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
【本会注释】
复活,路24:1-12=太28:1-15=可16:1-11=约20:1-18。主要的注释: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原文在此处有希腊文de,意为“然而”,或“和”,用来将第24章的第一个短语和第23章结尾处的话联系在一起。这种连接很明显有一种二选一的翻译:“实际上,她们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但在七日的头一日……”这种翻译表明了这些早期基督教的信徒对第七日安息日的神圣所表达的尊重。她们在星期五最后的工作是预备“香料香膏”(路23:56)。之后她们便“按着[安息日]诫命”(见对出20:8-11的注释)将所有的事放在一边,直到星期日的清晨,她们才重新继续做她们甘心乐意去做的事。安息日的神圣,星期日的世俗性质,这二者之间的对比深深印刻在福音的叙述中,大声地向今天的基督徒作着见证。关于复活时情景的评论见对马太福音第28章的附注;见对太28:1的注释。
路24:2 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辊开了,
路24:3 她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
路24:4 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
【本会注释】
两个人。即,天使(见对太28:2的注释),路24:23节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关于其他几次天使以人的形状显现的例子见徒1:10;10:30。
路24:5 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那两个人就对她们说:“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本会注释】
伏地。很显然,是因为惧怕和敬畏,她们认识到这两个“人”实际上是超自然的存在物。
路24:6 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
路24:7 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
【本会注释】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
路24:8 她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
路24:9 便从坟墓那里回去,把这一切事告诉十一个使徒和其余的人。
路24:10 那告诉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亚拿,并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还有与她们在一处的妇女。
【本会注释】
约亚拿。只有路加提到过这个人(见对路8:3的注释)。
路24:11 她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
【本会注释】
以为是胡言。直译是,“像是胡说八道”。忧伤的门徒认为“这些话”一点道理都没有。
路24:12 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
【本会注释】
彼得起来。一些原文引用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显示这里应该没有第12节。然而,约翰福音中类似的叙述(见约20:3-6)确是完全经过验证的。
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
路24:13 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
【本会注释】
门徒中有两个人。[去以马忤斯的路上,路24:13-32=可16:12。主要的注释:路加福音。见复活和随后的事件;受难周]。后来这两个人中的一位被确定为革流巴(见第18节)。很明显,他们在耶路撒冷是为了庆祝逾越节,或许因为和钉十字架有关的事件以及耶稣已经复活的传言,他们在城中度过了星期日的大部分时间。
正当那日。现在正是复活之日的傍晚(见对太28:1的注释)。
以马忤斯。以马忤斯很可能就是el-Qubeibeh村,在耶路撒冷西北约11公里通往吕大去的路上。有时以马忤斯也被认为是el-Qubeibeh以南4。8公里的Qalôniyeh村。
二十五里。“里”的希腊文词语是stadion。见《历》第八十三章。
路24:14 他们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
【本会注释】
谈论。希腊文homileō,“和……联络”因此有了“和……谈话”的意思。耶稣的这两个跟随者也听到了耶路撒冷城中所发生的事。毫无疑问,那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和其他的信徒聚在一起,听到了不同人带回的和耶稣复活有关的报告(见对太28:1的注释)。
路24:15 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
【本会注释】
耶稣亲自就近。当耶稣赶上那两个前往以马忤斯去的门徒时,他们还没有走多远(见《历》第八十三章)。因此,路上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和他们同行,时间大概有两个小时。他们显然把耶稣当成了像他们一样的另一个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朝圣者。
路24:16 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
【本会注释】
眼睛迷糊了。他们身心疲惫,并且被自己阴郁的思想所充满,因此虽然耶稣如此近距离地与他们同行,他们还是没有认出他来。同样的状况也使得这一天早些时候马利亚没能认出耶稣。在有些复活后的显现中,耶稣立即就被认了出来,但另一些时候他就没有被认出来。路加的话,这里和第31节,暗示了那两个门徒除了他们自己的全神贯注之外还被一种超自然的意识上的昏暗所笼罩。
不认识。耶稣可以立即向他们显现出来,但如果他这样做,他们就会因为过于兴奋而不能完全理解记住,或不能很好地记住他马上就要教导他们的重要真理。他们必须理解旧约中有关弥赛亚的预言,理解历史上所有指向基督的重大事件和神圣遗迹。惟有这些能为他们的信心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对基督所谓的信心,若没有在经文的教训中扎下稳固的根基,当疑惑的暴风雨吹来时,信心必被吹走(见对太7:24-27的注释)。耶稣现在促使他们注意的事情,正是旧约预言的应验,它们随后记载在新约中(见《历》第八十三章)。
路24:17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就站住,脸上带着愁容。
【本会注释】
什么事呢。这个问题很适合开始一场谈话。他们对复活这个事件热切的谈论可能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彼此。这两个门徒在交换思想;他们的谈话并不是单方面的。
是。原文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倾向于基督的问题还有以下这几个字,“你们走路”,并且本节后半部分作:“他们就站住,[满有,或看起来]愁容”。根据这种读法,那两个门徒对耶稣竟然不知道耶路撒冷的事感到非常奇怪,很可能他们向这个陌生人投去了怀疑的目光(见对第18节的注释)。
脸上带着愁容。他们忧愁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人因对上帝和自己同胞的误解而产生的忧愁和失望真是好多啊!他们若对旧约经文有正确的理解,这就能驱散他们阴郁的思想──正如他们理解之时那样(见第25-27,33,44-46节)。他们还忘记了基督在他死前直接向他们所发的教训(见第44节)。
路24:18 二人中有一个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说:“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吗?”
【本会注释】
革流巴。希腊文Kleopas,它显然是Kleopatros这个名字的缩写形式(关于安提帕这个名字类似的缩写见对路3:1的注释)。关于这个人是否就是革罗罢(希腊文Klōpas,见对约19:25的注释)存在不同的意见。Klōpas经常被认为是亚兰文的词语(并且经常被认为是Alphaeus),而Kleopas确定就是希腊文。然而,犹太人似乎经常采用最能代表他们亚兰文名字的真实的希腊文名字;例如,用Simon(西门)来代表Simeon(西缅)。但是,名字的相同不能证明在这一情况下的两人必然是同一个人。
作客。这两个门徒简直不能想象任何从耶路撒冷来的人竟然不知道有关耶稣的事。
路24:19 耶稣说:“什么事呢?”他们说:“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事。他是个先知,在上帝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
【本会注释】
先知。这两个门徒继续表明他们对耶稣的信心。他们不但相信耶稣是弥赛亚(见对第21节的注释),他们还相信他是一位大“先知”。
路24:20 祭司长和我们的官府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
【本会注释】
我们的官府。这两个门徒知道事情的真相并且公允地谴责了那些当被谴责的。他们并没有谴责那些将耶稣作为一个先知接受的普通百姓,也没有谴责罗马当局。耶稣的死是犹太人领袖的工作(见太27:2)。
把他解去。见对太27:1,2的注释。
路24:21 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而且这事成就,现在已经三天了。
【本会注释】
我们……所盼望。直译是,“我们一直盼望”。这两个门徒现在表达出了他们的相信。他们原先将耶稣作为一个先知加以接受,后来开始相信他不仅是一个先知。他们这个观念是确定的,但他们的信念又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关弥赛亚的经文而大大动摇。他们现在的话语含有他们先前的信念必定弄错了的意思。然而,他们后来言谈中的严肃性却显示出他们没有完全放弃盼望──特别是想到了那些女信徒所宣称的她们已经看见耶稣的报告(见第22-24节)。
他。这个代词是被强调的。他们认为耶稣就是所应许的以色列的拯救者。
赎以色列民。他们思想中有关救赎以色列的工作无疑还主要局限在从罗马人的铁蹄下得到政治上的拯救。犹太人关于弥赛亚之错误的盼望(见对路4:19的注释。)
已经三天了。见对第248-250页。
路24:22 再者,我们中间有几个妇女使我们惊奇;她们清早到了坟墓那里,
【本会注释】
几个妇女。见对太28:1的注释。
我们中间。直译是,“我们的”。两个门徒的这句话很可能是指所有分享拿撒勒人耶稣是预言中的弥赛亚之“盼望”的人。
路24:23 不见他的身体,就回来告诉我们,说看见了天使显现,说他活了。
【本会注释】
显现。希腊文optasia,“一个迹象”,或“一个异象”,即,任何可见的东西。Optasia既可以是自然的,又可以是超自然的。并没有证据表示出这里说话的人指的是哪一种。
他活了。就这两个门徒来说,他们所拥有的只是耳听的证据,他们并不十分相信。那些报告只是令他们心烦意乱,而没有令他们相信。
路24:24 又有我们的几个人往坟墓那里去,所遇见的正如妇女们所说的,只是没有看见他。”
【本会注释】
我们的几个人。这可能是指彼得和约翰匆忙赶往坟墓的事(见约20:2-10;见对马太福音第28章的附注)。
路24:25 耶稣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
【本会注释】
无知的人哪。!直译是,“没有悟性的[人]”,即,“无知的[人]”。如果他们的先入之见没有遮蔽他们对经文教训的理解,他们本是可以明白真理的。
一切话……信得。经文上所有的话都是上帝默示的(提后3:16,17),我们只有接受这一点才能从中获得助益。凡是抛弃、忽略或任凭己意去解释旧约先知关于基督所写之话的基督徒,都缺乏良好的见识。
路24:26 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
【本会注释】
岂不是应当的吗。这里作“那不是必须的吗”更合适一些。众先知曾预言过弥赛亚的受苦(见对第27节的注释)。耶稣自己也屡次预言他的受苦和受死(见对路18:31的注释)。此外,他还给出了预言这些事的原因──他所说预言的实现将要作为人信心的基础,即,当事情成就的时候,他们可以信(见对约13:19;14:29的注释)。耶稣的死不应带来失望,他的死应该增进信心的坚定。虽然他被钉在十字架上使门徒对他是弥赛亚的希望破灭了,但却给约瑟和尼哥底母对于这一真理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见《历》第八十章)。
路24:27 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本会注释】
从摩西……起。旧约中有许多处指着基督的段落(见创3:15;出12:5;民21:9;24:17;申18:15;诗22:1,8,16,18;赛7:14;9:6,7;50:6;53;耶23:5;弥5:2;亚9:9;12:10;13:7;玛3:1;4:2;等等)。
讲解明白。即,解释或说明。
凡经上……的话。耶稣教训中说的旧约“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这一点非常重要。关于旧约作者受引导描述弥赛亚人生使命的方式总结,见对太1:22的注释。误入歧途的人否定旧约,这显示出他们对基督所如此尊为受圣灵启发的神圣作品的无知。那些研究并相信摩西和其他作者所写的旧约之人,却会发现基督就在其中(见对约5:39,46的注释)。基督亲自警告说,那些否定旧约重要性和其价值的人并不是真正相信他(见对约5:47的注释)。
路24:28 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耶稣好象还要往前行,
【本会注释】
好像还要。耶稣准备要离开他们,如果他们没有强留他,他就会走了。但由于他们的坚持他便接受了他们的好客,这两个门徒险些丧失了那临到他们的福分。他们强留基督,是因为想多听些在过去这一两个钟头里他向他们讲解的宝贵教训。只有那些如饥似渴般想进一步明白与上帝有关之事的人,才能期待获得更多天上的吗哪(见对太5:6的注释)。
路24:29 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
【本会注释】
强留。亚伯拉罕对他那三位天上的来访者也是如此(见创18:1-8;参来13:2)。今天,急需恢复基督徒款待客人的热情。
同我们住下。即,分享我们自己家的款待(见《历》第八十三章)。这暗示着革流巴那个不知道姓名的伙伴可能是他家的一个成员。
平西了。直译是,“倾斜了”;这里的意思可能是,根据犹太人的时间计算方式,一周的第一天在日落时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日头在他们到达以马忤斯前(见《历》第八十三章)已经落山了(在当年的那个时间大概是下午6:30)。
耶稣就进去。宇宙的君王满有恩典地接受了这卑微家庭的款待。
路24:30 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
【本会注释】
坐席。直译是,“斜靠着”,即,靠在桌子上(见对可2:15的注释)。
饼。这顿晚餐的主食。
祝谢了,擘开。关于耶稣在祝福和掰饼时所遵循的犹太习俗和方式,见对可6:41的注释。尽管没有任何经文上的支持,但有些人还是把这顿饭当作纪念主的死的晚餐。这样做便扭曲了简单明了的叙述,且有悖于上下文的意思。
路24:31 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忽然耶稣不见了。
【本会注释】
他们的眼睛。见对第16节的注释。
认出他来。即,他们通过他祝谢和擘饼的方式以及他手上的钉痕认出他来(见第35节;《历》第八十三章)。
路24:32 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
【本会注释】
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这是一个修辞写法(见诗39:3;耶20:9)。在希腊文中,这种反问句是要求一个肯定的答案(见对路6:39的注释)。当他们全神贯注倾听耶稣讲解经文时,属灵的亮光穿透了他们灵魂的黑暗。他们现在认识到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什么。幽暗愚蒙全都消失了。基督的同在使得他们简陋的茅舍篷荜生辉,他向他们解开的荣耀真理驱散了笼罩在他们思想上那怀疑不定的阴影。他们可能自己心里在思,这个陌生人怎么像耶稣那样说话,莫非主还活着,并且刚才与我们同在的就是他吗。
这两个门徒的经验,也是那些认真倾听上帝借着圣经向他们说话之人的经验。那些认为旧约圣经对他们来说很模糊而难以琢磨的人,应该谦卑地来就耶稣,从他那里学习真理的知识(见对第27节的注释)。
他……说话……的时候。路上的时间大概有两个小时(见对第14节的注释)。
路24:33 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
【本会注释】
立时。[在楼上的第一次显现,路24:33-49=可16:13=约20:19-23。主要的注释: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见复活和随后的事件;受难周]。他们没有吃饭(见《历》第八十三章)就立即出发了,要赶回耶路撒冷,去与其他门徒分享他们重大的发现。
回耶路撒冷去。太阳在他们到达以马忤斯之前就已经落山了,现在已经是下午6:30分之后了(见对第29节的注释)。天彻底的黑下来要等到晚上八点左右。这两个门徒出发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天很可能已经黑了。因此他们几乎完全是在夜色中赶路的。他们尽管在回以马忤斯的途中疲惫不堪,但现在疲乏和饥饿都一扫而光了。当他们从东门进耶路撒冷城时,全城一片漆黑,静谧安详,只有初升的月亮散发出朦胧的光芒(见《历》第八十四章)。
十一个使徒。这个术语在某种专门的意义上用来指基督现在的门徒,而不再用犹大背叛之前的词语“十二”(见路8:1;9:12;等等)。实际上,这里只有十个门徒,因为多马当时没有和他们在一起(见约20:24)。
聚集在一处。在楼上,就是他们一起庆祝逾越节的地方(见对太26:18的注释;参《历》第八十四章)。
和他们的同人。信徒“同人”中其他的人(见对第22节的注释),可能包括那些妇女,至少是那些当天早些时候前往坟墓去的人,或许也包括其他信徒。
路24:34 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
【本会注释】
说。即,已经在屋子里的一些人用这条消息来欢迎两个门徒。
西门。在十一个门徒之中,西门最需要他那复活之主同在的安慰和保证(见对可16:7的注释)。十一个门徒无疑在想,耶稣向那些与他们同在的妇女显现而不向他们显现,这真是太奇怪了。毫无疑问地,他们认为,如果耶稣真的活了,他一定会向他们这些耶稣最亲密的伙伴显明自己的。
那两位往以马忤斯去的门徒是在离开耶路撒冷不久之后,耶稣才与他们一路同行(见《历》第八十三章),并且就算是他在两位门徒面前消失之后,也是全程陪伴他们回到了耶路撒冷(见《历》第八十三章),所以可以推断,耶稣向彼得显现一定是在他与那两个门徒一同前往以马忤斯之前发生的。不过,这两个门徒似乎当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和他们信主的同伴有密切的联系(见对第14节的注释),如果主是在他们离开耶路撒冷之前较早的时候向彼得显现,那么他们很可能就知道这件事了。
路24:35 两个人就把路上所遇见,和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都述说了一遍。
【本会注释】
两个人……述说了一遍。希腊文exēgeomai,“述说”,或“重述”。当这两个门徒结束他们的述说时,这额外的证据并没有完全扫清大家心中的疑惑和不信(见可16:13;《历》第八十四章)。实际上,直到耶稣真实地吃了一些食物之后他们的不信才彻底消除(见路24:41-43)。
向门徒显现
路24:36 正说这话的时候,耶稣亲自站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本会注释】
耶稣亲自。耶稣在那两个从以马忤斯来的门徒被放进屋的同时也悄悄进来了(见《历》第八十四章),但屋子里的人却看不见他(见对第16节的注释)。关于约翰对耶稣在这次场合中显现之亲眼见证的叙述,见约20:19-23。
路24:37 他们却惊慌害怕,以为所看见的是魂。
【本会注释】
惊慌害怕。门徒们因惧怕犹太人便躲藏在楼上(见对约20:19的注释),现在他们精神状态显然已经极度紧张了。他们是那个刚因煽动叛乱之罪而被处死之人最亲密的伙伴。他们会很快遭遇同样的命运吗?他们可能害怕随时会被逮捕。此外,基督已经复活的消息必定使他们在紧张之外又加上了激动。然而,虽说有这些消息,毫无疑问,他们还没有作好准备亲自去和复活的基督见面。
魂。希腊文pneuma,这里可能是表示“一个幽灵”,希腊文phantasma,至少一卷古代手稿是这样写的。关于希腊文词语phantasma的评论见对太14:26的注释。
路24:38 耶稣说:“你们为什么愁烦?为什么心里起疑念呢?
路24:39 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
【本会注释】
我的手。这里不容否认的证据表明,现在活着向他们显现的这一位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被钉的主。耶稣对他们理解力的迟钝非常忍耐(见对第35节的注释),他为他们提供了确实的、可触摸的证据,使他们可以建立他们的信心。正是这种建立在耶稣复活事实之上的信心让使徒们见证的信息传出令人折服的力量(见约壹1:1,2;5:20;参路24:48)。
我的脚。这暗示耶稣的两只脚和他的手一样,都被钉子钉透了。
摸我。即便在他复活之后,耶稣仍提供了三重感官上的证据,为的是让门徒确信他是一个真实的,物质上的人。视觉、听觉、和触觉综合起来使他们确信,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不是一个幽灵或因为过度想象而出现的一个幻影。在耶稣复活荣耀的身体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将来在复活时的样子(见林前15:22,23;参约壹3:1,2)。
魂。希腊文pneuma(见对路8:55的注释)。耶稣到这世上来时他没有放弃他的神性(见对约1:14的注释),当他回到天父那里去时他带着人的样式(见《历》第八十七章)。他“带着圣洁无瑕疵的人性升到天上去。他带着这样的人性进入天上的宫廷,在永恒的世代中他将一直披覆人性,作为在上帝的城中救赎了每一个人的那位”(怀爱伦《评预》1905年3月9日)。
路24:40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脚给他们看。
【本会注释】
说了这话。一些原文引用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显示出,第40节是不存在的。然而,这里所作基本陈述的真实性却是没有问题的,它在约20:20节中的出现是无可辩驳的。
手。带有钉痕的手虽然是无声的,但它却是主已复活之最雄辩的见证。
路24:41 他们正喜得不敢信,并且希奇;耶稣就说:“你们这里有什么吃的没有?”
【本会注释】
喜得不敢信。耶稣出现这一事实令人高兴的都不相信它是真的了(见可16:12,13;见对路24:35的注释)。
有什么吃的没有。直译是,“任何食物”,即,任何可以吃的东西。这是耶稣提供给他们的第四个证据,证明他仍然是个真实的,有形体的人(见对第39节的注释)。
路24:42 他们便给他一片烧鱼。(有古卷在此有:和一块蜜房。)
【本会注释】
烧鱼。古代巴勒斯坦食物里一种常见的东西(见对约21:9的注释)。门徒中有好几个在蒙召作门徒前都是渔夫(见对路5:1-11的注释)。
和一块蜜房。原文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倾向于这里没有这几个字。
路24:43 他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
【本会注释】
吃了。这无疑是为了使门徒相信他仍旧是一个物质的,有形体的人。有些原文引用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显示这里还加上,“他把剩下的东西还给了他们”。
路24:44 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
【本会注释】
我从前……所告诉的话说。见路18:31-33节。
凡……的话都必须应验。见对太1:22;路24:26,27的注释。
摩西的律法。即,旧约中摩西所写的部分,通常称作摩西五经,由圣经的头五卷书组成。摩西五经在有的地方被称为“律法”(太7:12;路16:16;等等),“摩西的律法”(徒28:23),或被简称为“摩西”(路16:29,31)。
这里是经文中唯一一次特别提到希伯来人他们自己承认的旧约中常见的三层划分。关于旧约经典排列的讨论见本注释第一册第36-45页。
先知的书。希伯来人将旧约中的这一部分分成了他们所称为的“前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以及“后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十二卷小先知书(见本注释第一册第37页)。
诗篇。不仅包括我们所称的《诗篇》,可能还包括其他所有不属于“摩西”和“先知”的书。这第三部分的书通常被称为圣卷(纪士宾),或简单被称为作品(见本注释第一册第37页)。
指着我。见对太1:22;路24:26,27;约5:39的注释。
路24:45 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
【本会注释】
于是耶稣开。耶稣过去多少次试图这样做,但却没有成功(见对路18:34的注释)!
路24:46 又对他们说:“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
【本会注释】
经上所写的。新约中常见的表达,用来指旧约经文的内容(见对太4:4的注释)。
必。见对第26节的注释。
第三日。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8-250页。
路24:47 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
【本会注释】
悔改。希腊文词语metanoia,“思想的改变”(见对太3:2,8的注释)。
赦罪。或,“赦免”。
奉他的名。见对太10:18的注释。
万邦。见对太28:19,20的注释。
从耶路撒冷起。耶稣是从耶路撒冷和犹太开始他的工作的(见对太4:17的注释),门徒也应照样去做。关于他神性之许多最伟大的证据都是在这里得以彰显。耶稣首先在犹太开始他的工作是为了给国家领袖一个机会,使他们注意到他的教训和使命,接受他作为弥赛亚,并将他们的努力与他联合,传扬天国的福音(见《历》第二十三章)。就像后来的事情所证明的,许多祭司,可能还有其他国家的领袖,都“信从了这道”(徒6:7)。福音在耶路撒冷早期的胜利是效果显著且鼓励人心的(见徒2:41,47;4:4,33;5:14,16,28,42;6:1,7)。
路24:48 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
【本会注释】
你们就是……见证。基督的门徒和他同行有几年的时间了,他们知道他所教导的以及他如何操劳,现在他们是他复活之真理的见证(见对第39节的注释)。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别人(见彼后1:16-18;约壹1:1,2)。他们毫无犹豫地肯定自己是基督的“见证”(见徒2:32;3:15;5:32;10:39,41;等等)。他们有许多的故事去述说,并且从不厌烦。就像复活救主的信徒一样,今天我们也有特权去为我们所看见、所听到的事情作见证──就是在基督耶稣里的救赎之道(见提后2:2;参林后5:18-20)。
路24:49 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
【本会注释】
我父所应许的。即,圣灵(见对徒1:4,8的注释)。耶稣在他被卖的那夜与门徒们谈到了这个应许(见对约14:16-18,26;16:7-13的注释)。
你们要……等候。即,耶稣升天之后(见对徒1:4的注释)。门徒与耶稣有约在加利利(见太28:10),但之后他们返回了耶路撒冷,显然是顺从了这里所给的命令。
领受。直译是“穿上”。
能力。希腊文dunamis,“施行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他们成为更有效的“见证”(见对第48节的注释)。没有“从上头来的能力”门徒所作的见证就不能使人信服并使人心知罪。升天十天之后圣灵的到来分赐了基督这里所说的能力(见对徒1:8;2:1-4的注释),并且门徒立即开始为基督作见证。圣灵的能力加强了门徒的见证,使之更为有效,结果一天有三千人悔改(见徒2:41)。在圣灵引导并使人知罪的能力下,教会经历了显著的发展(见对路24:47的注释)。从五旬节开始信徒就完全“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了。
耶稣升天
路24:50 耶稣领他们到伯大尼的对面,就举手给他们祝福。
【本会注释】
耶稣领他们。[升天,路24:50-53=可16:19,20=徒1:8-12。主要的注释:路加福音。见复活和随后的事件;复活到升天]。
除了马可对升天简短的记述外,只有路加(这里和徒1:8-12)记录了这件事并在经文中给出了一些有关升天的细节。只有他提到了这件事的时间(见徒1:3)和地点(见路24:50)。关于升天的年代表见马太福音第28章的附注。门徒们显然是从加利利回到了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开始了他们的工作(见对路24:49的注释)。
伯大尼。伯大尼坐落在橄榄山东面的山坡上,耶稣现在正领那十一个人越过橄榄山的山顶(见徒1:12;《历》第八十七章;见对太21:1的注释)。
举手。这是发表感谢或祝福的常见姿势,通常也是祷告时所采用的姿势(见对路18:13的注释)。
路24:51 正祝福的时候,他就离开他们,被带到天上去了。
【本会注释】
祝福。门徒们与耶稣相交几年,最后他给他们祝福,这是一个恰当的完结。
离开他们。耶稣与门徒站的很近,或许就在他们所围成的圆圈当中,当他伸出手来祝福他们的时候,他就慢慢地从他们中间升上去了(见《历》第八十七章)。
被带到天上去了。耶稣是“以人的形状”升到天上去的(《历》第八十七章;见对路24:39的注释)。原文重要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显示这里没有这句话。然而这里所陈述的事实是肯定的(见徒1:9-11;等等)。
路24:52 他们就拜他,大大的欢喜,回耶路撒冷去,
【本会注释】
他们就拜他。见对太28:17的注释。有些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显示这里是没有这几个字的。
回耶路撒冷去。他们在耶路撒冷所住的地方,就是他们一起吃最后晚餐的楼房(见徒1:13;《历》第八十四章)。他们带着喜乐和巨大的信心开始了主所交付他们的工作(见对可16:20的注释)。
路24:53 常在殿里称颂上帝。
【本会注释】
在殿里。圣殿是一个聚集的场所,特别是在早晚祷告的时辰(见对路1:9的注释),使徒们在这里第一次找到机会为他们的信仰作见证(见徒2:46;3:1;5:21,42)。
提要:1 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和职分。15 施洗约翰的见证。39 呼召安得烈,彼得和其他门徒。
道成了肉身
约1: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本会注释】
太初。[约翰福音的序言,约1:1-18。]这个词语的希腊原文没有定冠词,但它的意思却是明确的。如果它的前面加上定冠词,那它的意思就倾向于指某个特别的时间或“最初”。但如果没有定冠词,在第一章前三节中,这个词语所指的就是可以想象到的最遥远的时间,在“万物”(约1:3)被造以先,在所有的“开始”之前,即,永恒之前。
关于创造的叙述也是以相同的希伯来话语开头的(见创1:1节注释)。就像创世纪第1章揭示出创造的本质以及人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事实一样,约翰福音的序言也显示了创造主的本质(约1:1-4)以及上帝用来在人身上恢复他形象的方法(约1:5-14)。创1:1节指的是这个世界的“开头(起初)”。但是约1:1-4节中的“道”却是万物的创造者,因此就在创1:1节的“开头(起初)”之前。也就是说,约1:1节的“太初”比创1:1节的“起初”要早。当万物有一个开始的时候,“道”就已经“有”了。
有。希腊文词语ēn,它是动词eimi,“存在”的一种形式,表达存在的连续性或一直存在。有道,道为永存;他绝不会改变。但是,在某个时候,道“被改变成了[直译是“成了”,希腊文词语egeneto,它是ginomai,“去变成”的一种形式,表达一种开始了的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行为]肉身”(约:1:14节)。因此,基督从太初就是上帝(约1:1;来1:8);但他却成了人(约1:14;参见腓2:7)。因此,无论是在词语上还是在它们的形式上,约翰都是在强调基督在他成为肉身之前无限的,永久的,持续的存在。在永恒之前不能说有一个时间点在这之先道是不存在的。子“从太初就与父同在”(《述》第四章)。“基督没有一刻不与永恒的上帝保持亲密的关系(《布》第十八章)。比较启22:13节,在那里耶稣宣称他自己“是初,是终”。“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13:8)。
第14节中的ginomai同样也出现在第3节万物的创造中(直译是“万物是藉着他造的”)耶稣宣称,还没有亚伯拉罕[希腊文词语ginomai,直译是“变成”,“存在”]就有了我[希腊文词语eimi]”(约8:58)。同样的对比出现在七十士译本诗90:2节中,“诸山未曾生出[希腊文词语ginomai],……,你是[希腊文词语eimi]上帝。”
ēn在约1:1节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指道的永恒性,第二次指他与父永恒的关系,最后一次指他与父永恒的同等。第2节重申了这种状态是从太初就存在的。
道。希腊文词语logos,“言辞”,“话语”,“讲述”,“叙述”,“论述”,侧重于一种有条理的、意义充沛的思想的整理与表达。约翰在这里用它代指基督,就是那来将天父的品格、思想和意志启示给我们的一位,就像言语来表达思想。logos在七十士译本中被普遍地用于创造(诗33:6;参见创1:3,6,9,等等)和交流(耶1:4;结1:3;摩3:1)性的话语上,以此来表达上帝神圣的思想和旨意。毫无疑问,约翰写作的时候一定想起了旧约中那些使用logos的例子。上帝通过创造和启示来表达他神圣的意愿和计划;现在(约1:14)他通过成为肉身来表达,他最高最完美的启示(见第18节怀爱伦补充注释)。因此Logos这个词就成为整卷福音书主题的一个概括(见约14:8-10;另见“道就是上帝”注释;第1章的补充注释)。约翰在第18节说明了他将基督称为“道”的原因──他来是要将父“表明”出来。新约中只有约翰一个人用Logos来代指基督,分别在约翰福音(第1章);约一1:1;启19:13。这个术语表明基督是天父意志在肉身的表达,好使万人得救(见提前2:4),“上帝的思想成为可听见的”(《历》第一章)。
与上帝同在。希腊文短语pros ton theon。pros表示一种亲密的联合与友谊。如果约翰的意思仅仅是表达起初道就与上帝接近,那他可以选择使用para,“在旁边”或meta,“与……在一起”(参见约6:46节注释)。但约翰想要传递的意思却远非这两个词语所能表达,当他写到,“在[希腊文pros]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约一2:1)──这里的意思不是简单地说耶稣只是在父的面前,而是说他与天父在救赎大工上紧密的联合。Pros在来4:13节中的意思也是如此:“与我们有关系的主”,即,“我们与他有交往”。这个词用于此处表示一种在有关双方利益、被共同关注的事业中的私人的友谊。比较约17:5节。
道“与上帝同在”,即,与天父同在,这一事实显著地、强调性地说明“道”是一个截然区别于父的存在。就像上下文所显明的那样,道与上帝是以一种奇特的、排他性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在过去的永恒之中,道“与上帝同在”,但他为了与“我们”同在,就成了“肉身”(见第14节注释;参见《历》第一章)。他是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见太1:23节注释)。除非以基督在万古以前作为上帝存在并与上帝同在(与上帝联合)为背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理解道成肉身的意义和重要性(见罗1:20-25节的怀爱伦补充注释)。
道就是上帝。在希腊文中,“上帝”这个词前面没有定冠词,因此我们也就不能将这句话翻译为,“上帝就是道”。如果这样翻译,就会使上帝和道完全相等,也就使“上帝”局限于“道”这个代指基督的词语之中了。“道”和“上帝”这两个词语是不能完全互换的。说“上帝就是道”也不比说“爱就是上帝”(参见约一4:16)或“肉身成了道”(参见约1:14)更合适多少。尽管第1节中“上帝”这个词前面没有定冠词,但其意义还是确定的。这句话不能翻译为“道是一位上帝,”好像是在说道是一位上帝,列在众神之中。希腊文中的名词前面如果没有冠词,那就说明这个词所表达、所强调的是一种特定的、固有的性质。因此,约翰的意思是,道分享、参与了(拥有)上帝的本质与精髓,道在终极和绝对的意义上是神圣的。在一句简洁的声明中约翰否定了道是众神之中的一位上帝或道就是上帝,因为那样会使人觉得,惟有“道”是上帝。
约翰在序言(约1:1-18)中指出了引导他写这卷书的目的;即,将耶稣──道成肉身的上帝(参见约一1:1)──呈现在人的面前。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从一段对话到另一段对话,约翰忠心地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记述。约翰在最后总结时说他写本卷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别人“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同时约翰相信他们“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0,31)。约翰在他第一封书信的前言中再次指出他对于“道”的个人经历和体验(约一1:1-3)。同样的,启示录的开篇语也宣称这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启1:1)。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见腓2:6-8节;西2:9节注释。
基督是崇高、无限、永恒的上帝(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有人猜测说耶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道德高尚的好人,关于这方面的评论见太16:16节注释。
基督是上帝,这一事实有很多无可辩驳的证据。简单总结如下:(1)他过的生活(来4:15;彼前2:22),(2)他说的话(约7:46;14:10;参见太7:29),(3)他行的神迹(约5:20;14:11),(4)他实现的预言(路24:26,27,44;约5:39;《历》第八十三章)。见《历》第四十四章
约1:2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本会注释】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第2节为了强调,重述了第1节的基本事实。
约1:3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本会注释】
万物。一个普通的哲学术语,代指整个宇宙(见林前8:6;西1:16;参见来1:1,2;见约1:9节注释)。
造。希腊文词语ginomai,“变成”,“成为”(见第1节注释)。约翰所描述的创造是一个已经完成的行为。物质的东西不是永恒的,它们也有“被造”的时间。
藉着他。约翰并不是用希腊哲学抽象的、玄妙的思维来理解Logos或“道”的。新约里不断提说基督在创造大工中与天父的联合(见罗11:36;林前8:6;西1:16,17;来1:1,2;参见启3:14)。约翰在这里所描述的基督是万物的创造者,同样,在约1:14节中他提出,基督为了使万物得以复原或说为了重新创造万物,成了神圣慈爱和恩典的中间人。在过去的永恒岁月中,“道”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实体,他在“万物”的发展和管理之中积极、主动、亲密地与天父联合一致。
……不是藉着他。这里用双重否定的话语再次重述同样的真理,唯一地,独有地,“道”是创造主。
约1: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本会注释】
生命。希腊文词语zōē,所有的活物都遵循生命的原则,生命是死亡的对立物。很明显,约翰在这里同时想到了属灵的生命,特别是永生,就是人通过接受基督并且信靠他而得的权利(见第12节)。人因罪而与生命的源头隔绝,从此成了死亡的俘虏,但通过耶稣基督我们重得永生之望以及所有亚当因犯罪而失去的东西(罗5:12,18;6:23)。见约10:10;11:25;14:6。“在基督里有生命,这生命是他自己的,不借外力,不求而得”(《历》第五十八章)。
人的光。希腊文中定冠词的位置在“生命”和“光”之前,这就使得“光”和“生命”处于相等的位置。属灵的黑暗长久地笼罩在人的心灵上,但现在那神圣生命和完全的“真光”(第9节)照耀在每个人的途程上(参见赛9:1,2)。不仅天上的光通过基督照耀出来,他还是那光(约1:9)。约翰再三引证、举例声明耶稣是那真光(见约8:12;9:5;12:35,46;参见约一1:5,6;2:8)。光曾经作为神圣临格的一种标志(见创3:24节注释)。上帝在创造的起头就使光普照在世界上(创1:3),同样,当上帝准备在人身上重新塑造他的形象时他也先用神圣之爱的光照耀他们的心灵(林后4:6)。作诗的人曾说,“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36:9)。
约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本会注释】
光。即,由那成为肉身的道所彰显出来的神圣之光(见第4节注释)。
黑暗。即,道德上罪性的黑暗。人由于精神上的无知和黑暗而不能理解上帝的爱与慈怜,他们前面只有无望的死亡(见弗2:12)。那生命的光正是为了驱散这幕布一般的黑暗才来到这个世界上(见林后4:6)。
接受。希腊文词语katalambanō,“理解,”“抓住,”“领悟,”有两层意思:字面上的是用手抓住,喻义上的是用思想领悟。Katalambanō在徒10:34;25:25;弗3:18节中的意思是“认识到”,“领会”。但它更多用到的意思却是“捉住,”“带,”“临到”,比如在可9:18;约8:3,4;12:35;帖前5:4节;等等。而英文单词“理解(apprehend)”以上这两种意思都有。英文RSV版在此译为“overcome”,直译是“胜过,征服”,它的含义是光明对于黑暗、真理对于邪恶的胜利(参见弗6:12;西2:15)。这个翻译可能是受了现代主义者的影响,他们认为约翰福音反映了米特拉教的二元论和爱色尼派的思想(见第54,92页)。然而,约1:9-12节中思路的发展却倾向于“接受(comprehend领悟)”这个翻译,它的意思是,人灵魂上人格化的黑暗使人既不能领悟、也不能接受生命的光(约3:19;《历》第八章)。
约1:6 有一个人,是从上帝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本会注释】
从上帝那里差来的。约翰在这些话中肯定了施洗约翰关于弥赛亚之见证的神圣起源(见约1:23节注释;参见摩7:14,15;约4:34节注释)。
约翰。即,施洗约翰。本卷福音书的作者约翰在书中从不提起自己的名字。见太3:1-12;路3:1-18节注释。关于施洗约翰名字的意思,见路1:13节注释。
约1:7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本会注释】
作见证。人们普遍处于属灵瞎眼的状态之中,他们对天上来的光麻木迟钝,并不接受他(第10,26节)。然而,施洗约翰属灵的眼光使他认出了弥赛亚(第32-34节)。将这里和赛6:9;林后4:4;启3:17,18各节作一比较。
光。希腊文词语phōs,即,光的源头。就像上下文所显明的那样,基督是光,同时,在第4节中他还被称为光的承载者(见第4,5节注释)。
信。这个词在约翰福音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强调积极回应上帝的呼声极为重要。
约1:8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本会注释】
他不是那光。见第20节注释。
约1: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本会注释】
真光。凡不是出于耶稣基督的所谓的“光”都是虚假的(参见赛50:11;雅1:17)。然而,约翰在这里所使用的形容词“真”可能并不是“假”的反义词,他并不是说其他所有的光都是假的或误导人的,因为基督后来也说施洗约翰是“点着的明灯[希腊文词语luchnos,“灯”,“擎光者”,和phōs相对,phōs的意思是,光本身,见第7节注释]”(约5:35)。但使徒约翰却否认(约1:8)施洗约翰是本节中他所说的“那光”。施洗约翰与基督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真或假,而是部分与完全(见林前13:10)。约翰的见证可以比喻为启明星(直译为:金星)或天狼星(见赛14:12节注释)的光辉,但在耶稣里面的真理之光却如正午的日头发出耀眼的光辉(见玛4:2;彼后1:19)。约翰还指出耶稣是“真粮”(约6:32),“真葡萄树”(约15:1),真实的“门”(约10:7-9),并且他本身就是真理(约14:6)。
照亮一切……的人。这里并不是说世上所有的人都必须用这光照明,而是说,如果人想得到启发、想要完全明白真理,就必须依靠这光才能做到(参见约6:68;徒4:12)。人所有的光都是来源于基督(《历》第五十一章)。就像耶稣为所有的人死一样,那真光也照在所有人的身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世人全都认识他或他们都能够得救。约翰在这里所指的并不是那在所有的人,包括圣徒、罪人以及异教徒心中的一点模糊的微光,而是关于耶稣基督救赎知识的大光(《历》第三十二章)。约翰在第10-12节中说明,大部分的情况是,“世界却不认识他”并且“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那么,这些人就不能被那“真光”照亮。约翰紧接着特别指出了那些“凡接待他的”人,就是信他名的人(第12节;参见《历》第三十二章)。
生。在希腊原文中,这个从句也许是指“一切……的人”(英文KJV版),也许是指“真光”(英文RSV版)。约3:19节也说“光来到世间”。在约5:43;7:28;10:10;16:28;18:37(参见1:31;6:14;11:27)节中,耶稣提到他自己,不是作为伯利恒的婴儿,而是作为弥赛亚来到这世界。在约12:46节中,耶稣说,“我到世上来,乃是光。”
在约1:10节,约翰说基督──“真光”──在世界。约翰在前面几节中不也提到基督来到这世界吗?有些人认为,如果“生在世上”这个从句指的是“一切……的人”,那么它的意思就显多余了,但相反,如果它指的是“真光”,它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修饰效果,并为后面第14节中宣明“道成了肉身”做了预备。英文KJV版在这里的表达既形象又符合语法规范。
世上。希腊文词语kosmos,从其协调编排的角度出发,大致可以翻译为“世界”(见太4:8节注释)。kosmos在约翰福音中出现了八十多次,而在其他三卷“对观福音”中仅仅出现了十五次。这个词所指的是人居住的世界,特别是反对上帝和真理的世界。
约1:10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本会注释】
在世界。即,在世人中间。见第9节注释。
藉着他造的。见第3节注释。
不认识他。即,这“世界”不认耶稣是弥赛亚,是那“真光”。不仅如此,这“世界”还厌弃他,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见第11节注释。
约1: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本会注释】
他……自己的。希腊文短语ta idia,这是一个习惯用法,意思是,“他自己的[家]”(见约16:32;19:27;徒21:6;见约1:1-3,14节的怀爱伦补充注释)。这里可能并不是直接引述耶稣在拿撒勒遭拒绝的事,那里只是他字面意义上的家,这里所指的应该是一个更大的范围,选民之国──“以色列家”(太10:6;15:24;参见出19:5;申7:6)。“他自己的”这个短语是第二次以复数形式出现,hoi idioi,意思是“他自己的[百姓]”。尽管耶稣自己的弟兄(约7:3-5)和乡邻(路4:28,29)都拒绝承认他弥赛亚的身份,但约翰在这里所提到的“他自己的[百姓]”可能是从个体的角度指“以色列家”的成员,特别是那些国家的领袖。这些人都是“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太15:24)。
不接待他。第四卷福音书有时被称为“拒绝的福音”,因为它比其他三卷福音书更为全面地描绘了以色列的领袖拒绝弥赛亚的过程(见约3:11;5:43;6:66;8:13;9:29;10:25;12:37,42;19:15;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四处各方一定有许多真诚的心灵“接待他”(约1:12;见约2:11;3:2;4:29,39,42,53; 6:14;7:31,40,41,43;8:30;10:19,42;11:45;等等)。
约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
【本会注释】
凡接待他的。耶稣不单是一个善良的人,甚或只是一个先知,他乃是上帝的儿子,是上帝差来的那位,是弥赛亚。约翰在这里断然否定了,仅靠基督为众人死,众人都必得救的错误观点。同时,也否定了上帝预定这人得救,却使那人灭亡的错误想法。他着重强调,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乃在人自己──“凡”接待、相信他的人,都被赐予作儿子的权柄。关于预定论另见赛55:1;弗1:5;启22:17节注释。
权柄。希腊文词语exousia,“权威,”“权利,”“作决定的力量”,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dunamis,“权力,势力”。 exousia在约5:27节中被正确地翻译为“权柄”。人因罪而失去了他的权利,理所应当受死的惩罚。救赎计划重新给了人认识上帝并选择侍奉他的机会。
作。上帝并不强迫人作他的儿女(儿子);而是如果人这样选择,他就赐给他们权利成为自己的儿女(儿子)。
上帝的儿女。直译是“上帝的孩子”,这是约翰比较喜欢使用的一个表达法(见约11:52;约一3:1,2,10;5:2)。约翰在希腊文中提到基督徒时从不使用“上帝的儿女”这个表达法。成为上帝的儿子或孩子,就是通过重生(约3:3)进入了一种约定的关系(见何1:10节注释)。
信……的人。见第7节注释。
他名。信一个人的名和相信他,这两者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后者也许仅仅意味着相信这个人所说的话。魔鬼也信上帝只有一位(雅2:19),但这种经验和信“上帝的名”却相去甚远──前者只是一种和理智有关的行为,而后者却是道德和属灵上的内容。信基督的名就是抓住基督耶稣所赐予的救恩。“信心是以上帝乐意赦免罪人为前提的;信心本身并无任何德行,好像救恩是靠它应得的一样;但是信心却可以握住基督的功劳,就是那为罪而预备的恢复之方”(怀爱伦《评预》原文1890年11月4日)。
这里的“名”是亚兰语中的一个习惯用法,代指本人。
约1: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
【本会注释】
生。见约3:3-8节注释。
不是从血气。即,不是通过肉体生的。
情欲。这里指的也许是性的欲望或冲动。
人。希腊文词语anēr,“一个男子”,这里指的可能是男性想要子孙的渴望。
从上帝。约翰所提到的“出生”与人的动机和计划没有分毫关系。他将其比作人肉体的出生只是因为两者都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见约3:3-8;罗6:3-5节注释)。但它不是凭借人类的主动和行为来完成的,而是一个彻底的更新再造,完全依赖于上帝自己的旨意和作为。上帝在我们心里运行使我们“立志行事……成就他的美意”(腓2:13)。关于这种转变,约翰并不排除人自由选择的权利(见第12节注释),同时他也不否认人与神圣媒介合作的需要。他只是强调,这种转变最初的启动以及运行中的力量是从上帝而来。
约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本会注释】
道成了肉身。人有限的知识在无限的爱与智能和权能面前变得困惑,止步不前了。保罗说道成肉身(上帝在肉身显现)是一个伟大的奥秘(提前3:16)。如果人执意要去理解人类的智能所不能明白的事物那就会迷失在圣灵清楚启示人类的范围之外。见约6:51;16:28节注释。
约翰已经肯定了基督真实的神性(见第1节注释),现在他也同样明确地宣告了基督的人性。基督的神性是绝对的,是人的言语所不能形容的;他作为人也具有人同样的性质,但有一点例外,就是,他是“无罪(无罪:原文作不知罪)的”(林后5:21)。圣经中反复地、着重地宣扬这条基本真理(见路1:35;罗1:3;8:3;加4:4;腓2:6-8;西2:9;提前3:16;来1:2,8;2:14-18;10:5;约一1:2等等;见腓2:6-8;西2:9节注释)。尽管基督起初“本有上帝的形像”但他“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并“成为人的样式”,“有人的样子”(腓2:6-8,英文RSV版)。但“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西2:9);然而,“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来2:17)。“从亘古、从太初主耶稣基督与父原为一,”然而他“却选择将王权交还父手,从他宇宙君王的宝座上走下来,”为的是“他能住在我们中间,使我们熟悉他神圣的品格与生活”(《历》第一章)。
耶稣身上奇妙地结合了神和人两种性质。神性披上了人性但却丝毫没有改变。当基督成为人的时候他还是作为上帝存在的。两种性质紧密而不可分割地成为一体,但各自仍然保持鲜明的特性。人性不会转化成神性,同样,神性也不会转化为人性。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见太1:1;路1:35;腓2:6-8;来2:14-17各节注释;见约1:1-3,14;可16:6;腓2:6-8;西2:9;来2:14-17节的怀爱伦补充注释。
基督“承担了人性的缺点”(怀爱伦《兆》原文1905年8月2日),但尽管如此他的人性还是“完全的”(《历》第七十三章)。尽管作为一个人他可以犯罪,但他身上却没有腐败的污点和堕落的倾向;他不倾向于罪(怀爱伦书信八,1895年,见第1128页)。他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见来4:15节注释)。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
住。希腊文词语skēnoō,直译是“支搭[他]的帐篷”在我们中间(参见《历》第一章)。基督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可以更好地显示天父的慈爱,并体会我们的感受,为人类树立一个榜样,救助我们脱离试探,在父面前作我们的代表(见来2:14-17节注释)。永恒的道,那原与父同在的一位(见约1:1节注释),现在成为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见太1:23节注释)。
荣光。希腊文词语doxa,在这里等同于希伯来文词语kabod,用在旧约中表示耶和华与之同在的“荣耀”,就是舍吉拿(见创3:24;出13:21节注释;参见撒上4:22)。七十士译本中有177次用doxa代替kabod。约翰和其他的门徒亲眼见证了“道成了肉身”(约1:14;见约21:24;约一1:1,2)的历史事件。约翰在这里无疑是想到了一些经历,特别是登山变相的时候,耶稣的神性刹那之间透过人性闪耀出来。彼得同样也说他“亲眼见过”基督登山变相时的“威荣”和“极大荣光”(彼后1:16-18)。彼得又说伴随着那荣光的还有这样的宣告,“这是我的爱子。”关于那从天上而来在耶稣一生不同的场合照耀在他面容上的荣光见路2:48节注释。约17:5节中耶稣向天父祷告,“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基督教信仰的基石就是,这神圣的“荣耀”落在一个历史人物──拿撒勒人耶稣──的身上。约翰在这里可能还想到了那由救主所树立之完美品格的榜样(见“恩典和真理”下面注释)。
独生子。希腊文词语monogenēs,源于意思分别是“唯一的”和“种类”的两个词,因此可以译为“独一无二的”,“独有的”,“这类中只有一个的”,就像Logos(道)这个称号一样(见约1:1),也只有约翰使用monogenēs来指代基督(见约1:18;3:16,18;约壹4:9节注释)。这个希腊词语前面没有定冠词,这就使得monogenēs的意思比较模糊,“一个独有的人”或将其表示为一种品质,在这种情况下约翰可以说,“那[来自]父旁边独一一位的荣光。”见路7:12;8:42节注释,在这两个地方monogenēs被翻译为“独生的”。
monogenēs在来11:17节中被用在以撒身上,但以撒并不是亚伯拉罕“独生的儿子”,甚至连他的长子都不是。但以撒却是应许之子,因此他也就注定作为长子继承人接续他的父亲(创25:1-6;加4:22,23)。“约翰在经文中论到基督有五种说法,这里的翻译应该是其中的一种:‘唯一’,‘独有’,‘宝贵’,‘单独’,‘这类中只有一个’,但却没有‘独生的’”(圣经翻译中的问题,第198页)。
很明显,“独生的”这个翻译起源于天主教早期的教皇,后来在拉丁文圣经──也就是天主教的权威圣经──的影响下进入了早期的英文圣经翻译中。很多比拉丁文通行本更早的古老拉丁文手稿这里都作“唯一的”,而不是“独生的”,而前者更能准确地反映希腊文的意思。基督“在创造万有之前为父所生”这一观点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30年俄利根的著作中。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亚流在提到基督时首次使用gegennemenon,这个希腊文词语的意思就是“生”,同时他强调,基督是“上帝在万古以先所生的”(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这个希腊文词语在圣经中从不用于未成为肉身之前的基督。至于说基督是天父在过去永恒岁月中的某一时间所“生”的,这一观点和圣经是完全不符的。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讨论见圣经翻译中的问题,第197-204页。
我们要正确理解基督作为上帝儿子这一独特地位的真实含义,monogenēs,这个词只是将基督和那些因信他而被赐予“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第12节)之人,以及被特别宣告是从“上帝生的”(第13节)之人区别开来。基督过去,现在,直到永远,都是“上帝”(见第1节注释),并且正是由于这个事实,当我们接受基督且信他名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上帝的儿子”。
很明显,第14节是在讨论道成肉身的问题,这一节的目的就是要强调成为肉身的道依然保留着神性,就像那未成肉身之前所显明的神圣荣耀证实的那样(见约17:5)。尽管monogenēs这个词严格来说意思是“唯一的”,“独有的”,而不是“独生的”,但约翰在这里使用它指的是基督道成肉身之后,也就是“道”为要与我们同在而“成了肉身”的时候。保罗在来1:5,6中肯定了这种用法,他将短语gegenneka,“我……生”(来自于gennaō,“生”)以及prōtotoktos,“长子”(来自于pro,“在先,在前”和tiktō,“生”)和当“上帝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这一时间连在一起。因此将monogenēs理解成是指“道”在永恒的过去中某一时间点神秘的出生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关于基督作为上帝的儿子的讨论见路1:35注释;关于他作为人子见太1:1;可2:10注释;另见腓2:6-8;西2:9的怀爱伦补充注释。
父。希腊文短语para theou,直译是“与父在一起”或“在父身边”,这里的意思是“来自父的身边”。希腊文介词para有时含有ek,“出自”,“来自”的意思,正与这里经文的意思相符。道来到世间的时候就是他从父面前出来的时候。见约6:46节注释。
充充满满。很明显这是指成为肉身的道。道成为一个人住在我们中间,在他里面充满了“恩典和真理”。
有恩典有真理。希腊文短语charis kai alētheia。Charis在这里的意思是“善意”,“慈爱”,“[不配得的]恩惠”和“怜悯”。 Alētheia指的是那显明在救赎计划和基督成为肉身上的关于天父上帝对罪人之慈爱的“真理”。 Charis在这里的意思等同于希伯来文词语chesed(见诗篇第36篇的补充注释;见伯10:12节注释),而alētheia等同于希伯来文的'emeth,“忠诚”,“信实”。就像“慈爱”和“诚实”一样,这些词在弥赛亚的背景下出现在旧约的诗85:10,11节中。基督来到世间正是要揭示上帝的这些品性。这些恩典和真理既“充充满满地”在基督里面,他在地上就一定能够完全彻底地将天父的品性展示出来。上帝永远忠于他自己的品格,并且他的品格大部分是通过他的慈爱或恩典展现出来的。
道成为肉身之前一千五百年上帝就指示以色列人为自己建造“圣所”或帐幕,他好“住在他们中间”(出25:8)。在这之前的岁月中,上帝神圣的同在一直是以舍吉拿荣光的形式显现在遮蔽约柜的施恩座上以及以色列营地的各处(见创3:24节注释;出13:21),现在这同样的荣耀又显现在肉身的耶稣身上。约翰和他的同伴都亲眼见过主耶稣的荣光,对他们来说,耶稣从天上父那里来是无须争辩的事实。这样的荣光再没有其他的来源。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希伯来文短语mishkan,“居住之地”,“帐篷”,“帐幕”和Shekinah(舍吉拿),荣耀的“永久的同在(临格)”都是从shakan,“居住”,“停留”演化而来的。在希腊文中,skēnē,“帐篷”,“帐幕”和skēnoō,“到帐篷”,“到帐幕”的意思极其接近,因此前者也就有了“居住”,“停留”的意思。在过去的岁月中,那圣洁的荣光,神圣的“同在”一直居住在选民中间字面意义上的帐幕里;现在,约翰宣称,那荣耀的“同在”,上帝他自己来到世界,以我们救赎主耶稣基督肉身的形式住在他的百姓中间。有人认为保罗在罗9:4所说的荣耀就是舍吉拿的荣光,也是那在登山变像时显现的“光明的云彩”(太17:5)。很明显,在赛11:1-10有关弥赛亚的章节中,弥赛亚的到来是早已预言过的,论到基督,经上说“他安息之所大有荣耀”。根据诗85:9,10,当救赎的日子,上帝的“荣耀”要再次“住在”地上,到那个时候,“慈爱[或恩典,希伯来文词语chesed,见诗篇第36篇的补充注释]与诚实[希伯来文词语'emeth,‘忠诚’,‘信实’]”将要彼此相遇(见《历》第七十九章)。同样的,当摩西被允许看见上帝的“荣耀[希伯来文词语chabod]”时,chesed和'emeth,“有怜悯”和“有恩典的”也被连在一起用于宣告耶和华的名(见出33:22;34:6注释)。旧约中这些以及其他关于弥赛亚的章节和约1:14非常类似,本节中,那只能从父所在之处而来的荣光,显现在那成为肉身之道的身上,并且他“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慈爱]有真理”。
基督生平的每一个重要方面对救赎计划都有莫大的意义。他由童女所生使天上地上久已疏远的家再次连结到一起。他将神性带到地上来好使自己能将人性带往天上。他完全的生活为我们立下了一个顺从(约15:10;约一2:6)和成圣(约17:19)的榜样;作为上帝,他赋予我们顺从的力量(罗8:3,4)。他的代死使我们拥有了一段宽容的时期(《管》第二十八章)并使“多人”可以因他而称义(赛53:5,11;罗5:9;多2:14)。因着信,在基督的死里,我们从罪愆里得自由;又因着信,在他的生命里,我们得以脱离罪的权势(罗5:1,10;腓4:7)。基督荣耀的复活向我们保证,总有一天我们也要“穿上(成为)”那不朽坏的(林前15:12-22,51-55)。他的升天坚定了他再来接我们到天父那里去的应许(约14:1-3;徒1:9-11),因此也就完成了救赎“他百姓”的工作。基督到地上来,他使命的五个方面都有预言(赛9:6,7;53;61:1-3;诗68:18)。
约1:15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本会注释】
约翰……作见证。直译是“约翰作见证”或“约翰证实”。本卷福音成书时距施洗约翰殉道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给基督作的见证依然响彻寰宇字字清晰如在昨天。他就像亚伯一样,“虽然死了……仍旧说话”(来11:4)。见约1:19-36;3:27-36节;见太3:11,12;路3:15注释。
这就是。施洗约翰声明耶稣就是他在自己宣教使命一开始所说的那一位(见第27,30节)。
在我以后。这是指时间上的先后。耶稣在施洗约翰“以后”的意思和门徒们作为弟子跟在耶稣“后面”的意思是不同的(见太10:37,38注释)。(译者按:英文中时间和位置上的“后”是同一个介词,“after”)。
反成了。直译是“变成”,“取得优先权”。约翰从不怀疑弥赛亚崇高的地位和尊严。见约3:28-31。
在我以前。希腊文短语emprosthen mou,“在我前面”,即,从他们的相对地位的角度来区分。
他本来在我以前。这里指的是时间。这里“以前”约翰用的是opisō,而在上面的从句中他用的是emprosthen。考虑到约翰的年龄比耶稣大六个月,因此这里应该指的是耶稣成为肉身之前的存在。
一些翻译者和评论者认为第15节是另加上去的,打断了14,16两节的连贯性。然而,本卷福音却是在这里很明白地介绍施洗者的见证以肯定刚才约翰在第14节中所说的话,即,基督崇高的地位和他的先在性。早期教会之所以非常重视施洗约翰的见证,也是因为我们的主他自己的话(见约5:32-36;参见太11:11)。
约1:16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本会注释】
他丰满的恩典。见约1:14注释;参见西1:19;2:9;弗3:19;4:13。
恩上加恩。意思就是,“恩典上再加上恩典”。日复一日,每一位真信的人都到天上的仓库中取得神圣的、充足的恩典来满足日常的需要。他每天都在上帝为他生命所定旨意的恩典和知识上有所长进(参见彼后3:18)。他稳健地朝着一个完美品格的目标不断前进(见太5:48)。
约1:17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本会注释】
律法。这是指生活在旧约时代的犹太人所有的成文的宗教体系,它的内容在颁行时是神圣的,但逐渐被人的遗传所代替(见可7:9-13节注释)。在基督的时代,“律法”不仅包括十条诫命,还包括摩西和先知一切所写、所记的(路24:27,44)──以及拉比们所解释的。律法本身以及和它有关的内容,起初从上帝而来的时候,本是好的(参见罗3:1,2)。它本是用来引导人因着在弥赛亚到来中的信心走向救恩的(约5:39,45-47;路24:25-27,44)。但是却“有不信的”(罗3:3),想“凭着行为”(罗9:32)遵行律法求得救恩,而不凭着信心,因此也就不能进入上帝为他们所预备的属灵的安息(来3:18,19;4:2),然而这一事实却并不代表上帝起初所命定的律法体系本身是错误的。上帝一切所行的尽都“完全”(申32:4)。很多在旧约时代的人“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来11:39)。事实上,再没有其他的办法比“因信”更能得到“美好的证据。”
只注重宗教的形式而忽略其属灵和道德的实质,人的遗传曲解破坏了救恩的计划,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见可7:1-13注释。基督关于律法真义和日常生活问题的论述见太5:17-22节注释。关于“律法”一词本身的论述见加3:24节注释。关于旧约时代救恩的意义见结16:60节注释。
藉着摩西。直译是“通过摩西”。“律法”出自上帝,而非出自摩西。摩西只不过是向人传递上帝所启示之旨意的媒介(见申5:22至6:1节;来1:1)。
约翰并没有暗示说,那通过摩西启示的体系和现在通过耶稣所启示的相比是不好的,摩西所传的是好的,但基督的更好(见来7:22;8:6;9:23;10:34)。
恩典和真理。见第14,16节注释。这些神圣的特质固着于旧约时代所启示的宗教体系之中(见出34:6,7),但在日常的实践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美而被人的遗传所掩盖。“律法”和“恩典”之间的差异,与其说是旧约时代盼望弥赛亚来临的宗教体系和那通过基督所晓谕的(参见来1:1,2)之间的差异,不如说是那些官方律法解释者与拉比们加在上帝的恩典和真理上面之扭曲错误的解释(参见罗6:14,15;加5:4)和那通过耶稣基督所启示的真理之间的矛盾。
约翰藉着肯定那“真理”来自基督就认明他就是旧约中一切仪式和表号所指的实体,而前者只不过是那将来更美好之事的影子而已。表号和实体在基督里相遇了(西2:16,17)。约翰决没有暗示说旧约的宗教体系是虚假的或存在错误。
由耶稣基督。那通过摩西和众先知说话的正是基督(彼前1:9,10;《祖知》第三十二章)。现在他以人的形式显现,就是要重新坚定这些他所启示给古代先贤们的伟大真理,恢复它们起初没有被人的遗传玷污之时的优美(见太5:17-19节注释)。他来是要将天父的真品格启示给人(参见出34:6,7),劝说世人行公义,好怜悯,在上帝面前存谦卑的心(弥6:6-8)。上帝曾“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现在他又藉着自己的儿子晓谕我们(来1:1,2)。
约翰在这里第一次提到了我们的主在历史上的名字,耶稣基督(见太1:1节注释)。那永恒的“道”成为肉身,住在世人中间,因此约翰也就用人的名字称呼他。
约1:18 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本会注释】
没有人看见上帝。这是指天父上帝(参见《祖知》第三十二章)。罪人面对面看见上帝就不得存活。就连以色列伟大的立法者摩西也不被允许见上帝的面(出33:20;申4:12)。一些人见过他神圣临格(同在)的荣耀,但除了在异象中,没有一个人见过上帝神圣的本体(参见赛6:5)。基督来是要将父启示给我们,从实际的角度来说,那些看见他的人就看见了父(约14:7-11)。另见约5:37;6:46节。
子。见约1:14;3:16节注释。原文的证据在将其理解为“子”还是理解为“上帝”之间存在分歧(参见第146页)。但无论怎样,这里必定指的就是基督。如果理解为“上帝”,那么它的意思就是:“住在父怀里的独一的一位上帝”或“那独一的一位[他是]上帝,住在父的怀里。”
怀里的。这可能是一个习惯上的表达法,用来形容那至为亲密的联合(参见约13:23)。那从天上下来将父显明给世人看的一位是最了解天父的(约14:7-9)。
表明出来。希腊文词语exegēomai,“导引出”,“[用教训]显示出”,“揭示”,“解释”。英文词语“exegesis”就是来源于这个希腊文词语,(译者按:中文的意思是,“注释”,“训诂”。)
施洗约翰的见证
约1:19 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说:“你是谁?”
【本会注释】
约翰所作的见证。[耶稣被宣告为“上帝的羔羊”,约1:19-34节。见“早期的传道及受洗到第一次逾越节”。]即,施洗约翰关于基督的证言,分别出现在:(1)耶路撒冷代表团前来询问他的时候(第19-28节),(2)次日他公开宣告耶稣是“上帝的羔羊”的时候(第29-34节),(3)再次日他私下里向他的两个门徒介绍耶稣的时候(第35,36节)。施洗约翰作为主的先锋见证了拿撒勒人耶稣就是那要来的弥赛亚,而门徒约翰就引用他的见证开始了本卷福音书的叙述。比较太3:1,2;可1:1-4;路3:1-6;徒10:37,38;见路3:15-18注释。
犹太人……差。即,公会(议会),当时犹太人最高的权力机关(参见约5:15-18;7:13;9:22;18:12;见第67页)。现在这向约翰所发的问题反映了他当时在民众中间享有极高的威望(太14:5;21:26),同时还反映出国中领袖对当时人民普遍相信他是那先知甚或就是弥赛亚(见路3:15)之现象的严重关切。施洗约翰所发挥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他的听众不仅包括广大的普通百姓(太3:5),还包括许多国中的宗教(太3:7)和政治(见太14:4;《历》第二十二章)领袖。民众的情绪已经如此高涨,犹太公会不能再回避这个事情了。毫无疑问,百姓一定要让他们的领袖解释,就像现在代表团问约翰的问题一样,这人究竟是谁?如果施洗约翰的确具有百姓所猜测的身份(见约1:25节注释),领袖们或许要承认他先知的权威,即,作为直接从上帝而来的发言人不需要他们的授权就可以教训百姓,因为先知资格的合法性早已确定了(见太12:38;16:1节注释)。如果不是这样,公会就要行使权力控制所有的公开讲道(见《米示孥》Sanhedrin11,《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558-600页)。
祭司和利未人。见出28:1;申10:8节注释。尽管撒都该人占了祭司和利未人的大部,但这个代表团却是由法利赛人组成的(见约1:24节注释),可能是法利赛人对这件事更加关注一些。同样的,后来经常为难耶稣的也是这些法利赛人。祭司和利未人前来调查施洗约翰可能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祭司,并且他的母亲也是祭司的女儿(路1:5)。施洗约翰本身具有作祭司的资格,因此也就成为了一名教师。
从耶路撒冷。从耶路撒冷到这大概有42.2公里。
你是谁。直译是“你是干什么的?”他们并不太关心约翰个人的身份,这是他们早就知道的,他们想要知道的是他凭什么权柄教训人(见第25节注释)。后来政权当局也向耶稣提出了这同样的问题(约8:25)。也许代表团期望约翰宣告他就是弥赛亚。很明显,约翰后来对他们所提问题直截了当的回答就反映出了他们的这种期待(约1:20;参见《历》第十四章)。
约1:20 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
【本会注释】
他就明说。施洗约翰明确否定自己是弥赛亚,澄清了整个问题。福音书的作者约翰特意用一个相对否定词句──“不隐瞒”(参见约1:3;3:16;6:50;约一1:5;2:4)来加强了这个肯定的宣告。
我不是基督。在这里人称代词“我”是被强调的,好像约翰在说,“我不是基督。”
约1:21 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吗?”他回答说:“不是。”
【本会注释】
这样,你是谁呢。约翰否认自己是基督就使公会关于他教训百姓之权柄是从何而来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
是以利亚吗。当时人们普遍相信以利亚要以世人的样式出现,宣告弥赛亚的降临(太17:10;《历》第四十六章;参见《米示孥》Shekalim 2.5,《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8页;Eduyoth 8. 7,《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50页;Baba Mezia 1. 8;2. 8;3. 4,5,《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124,181,223,224页;等等)。
我不是。约翰声明他来要做的工作就是那些古代先知们预言以利亚要做的(约1:23;参见玛3:1;4:5;可1:2,3),但他却被人误解说他自称是以利亚。关于约翰,早有预言说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路1:17)行在弥赛亚的前面。关于基督宣告施洗约翰是以利亚见太11:14;17:12节注释。
那先知。直译是“那先知”,即,摩西在申18:15节中所预言的先知(见该处注释)。当时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摩西将要从死里复活,很明显,有些人就在琢磨,施洗约翰是不是他呢(见《历》第十四章)。后来百姓也是这样看耶稣的(约6:14;7:40;参见徒3:22;7:37)。
约1:22 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复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
【本会注释】
你到底是谁。代表团现在提的问题笼统而不确定了(见第19-21节注释)。
回复。祭司和利未人不想只得到否定性的答案,现在他们想要约翰一个肯定性的回答。
差我们来的人。即,耶路撒冷的公会(见第19节注释)。
约1:23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
【本会注释】
我就是那……声。见太3:3节注释。约翰在这里好像是凭记忆直接引用施洗约翰准确的希伯来原话。要不然就是像其他对观福音一样,这句话可能来自于七十士译本,耶稣被称为“道”(约1:1-3,14),而施洗约翰仅仅被称为一个“声音”。他只是上帝的代言人,而耶稣才是那成为肉身的道。
主的道路。约翰暗示以色列的领袖们应该将他们对那预报弥赛亚来临者的关注转移到寻找弥赛亚本人上面。
约1:24 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或作:那差来的是法利赛人);
【本会注释】
法利赛人差来的。即,他们就是那被称为法利赛教派的。有些人认为这个代表团是由撒都该人组成而奉了法利赛人的差遣,但没有明显的证据支持这一说法。希腊原文暗示这个代表团是由一些“属于”法利赛教派的个体所组成的。见第19节注释。
约1:25 他们就问他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什么施洗呢?”
【本会注释】
为什么施洗呢。这才问到事情的关键了──你约翰的权柄到底是从何而来呢?既然约翰声称自己不是弥赛亚,亦不是众先知里的一位,那你凭什么没有我们官方的许可就以一个改革者的姿态出现呢?见第19节注释。这个问题暗示人们当时比较熟悉用水施洗,至少部分地了解它的重要性(见太3:6节注释)。最近(译者按:以本注释成书时算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库穆兰(Qumrân)的发现说明当时已开始用水施洗(见太3:6节注释;见第63,91页)。关于洗礼本身的仪式,见太3:6;罗6:3-6节注释。
约1:26 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本会注释】
我……施洗。见太3:11节注释。
有一位站在。耶稣在此之前四十天受的洗(参见第29-34节),现在刚从旷野回来(见太3:13至4:11节注释;参见《历》第十四章)。约翰说这话的时候他看见了耶稣并期望他对自己的宣告作出回应(《历》第十四章)。
门徒约翰没有记载耶稣的受洗,其中的原因有一个解释是这样的:约翰提前料想到本卷书的读者已经熟悉了其他三卷对观福音书中对此内容的记述。关于基督受洗的注释见太3:13-17节注释。
是你们不认识的。“认识”这个词语来自于希腊文词语oida。三年多后祭司和长老宣称他们不“知道”(希腊文词语oida)施洗约翰的权柄是不是天上来的(太21:27)。这些前来询问约翰的祭司和利未人扫视周围的听众,但是却没有发现他们所认为约翰指的那一位(《历》第十四章)。但是约翰起初就承认耶稣是那预言中的弥赛亚。那些宗教领袖因为自己灵魂上的黑暗而不能理解真光(见第5节注释),他们“不认识他”(第10节),因而也“不接待他”(第11节;参见第31-33节;约8:19;14:7,9;16:3)。这些人以及那些差派他们的在准备发表一个公开的宣告时都不能有什么决断和确定的认识,因此相应地他们也就采取了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见太21:23-27节注释)。
约1:27 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本会注释】
就是那。原文中有很重要的证据(第146页)证明没有这个分句。它好像是后来另加上去的,因为翻译的人没有认识到接下来的句子“那在我以后来的”和第26节后半部分“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是并列的。这个插入语“就是那”受了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的影响而进入了英文圣经。相应地,第27节的前半部分应该作,“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
在我以后。见太3:11节注释。
我……不配。见太3:11节注释。
约1:28 这是在约但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作:伯大巴喇),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
【本会注释】
伯大尼(有古卷作:伯大巴喇)。原文的证据支持(第146页)这里作“伯大尼”,称为“约旦河外的伯大尼”,用以区别靠近耶路撒冷的伯大尼。俄利根(大约公元250年)采用过“伯大巴喇”这个名字,因为当时他在靠近约旦河的地方没有发现以伯大尼命名的城邑,反倒发现了一个叫伯大巴喇的城。但它的位置如今已无从考证。在加利利湖以南12英里处有一个渡口叫做亚巴那(Abārah),但是这个位置太靠北了。伯大巴喇(Bethabara)可能说明了Beth-`arabah因为字母次序的调换变成了Beth-`abarah。在犹大和便雅悯支派的边界上有一座城叫做伯亚拉巴(Beth-ha`arabah)(见书15:6,61;18:22),但它却不在约旦河边。伯大巴喇字面上的意思是“渡口的房屋[或地方]”,这对一个约旦河边靠近很多渡口的村庄来说是个很合适的名称。传统上认为耶稣受洗的地点是Mahādet el-Hajlah,离伯曷拉不远,伯曷拉就是今天耶利哥东南4英里(6.4公里)处的`Ain Hajlah。见“从早期的传道及受洗到第一个逾越节”,“圣经时代的巴勒斯坦”。
上帝的羔羊
约1:29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
【本会注释】
次日。即,第19-28节所记之事的第二天。约翰福音以其精准详细的编年时间信息而著名(见1:29,39,43;2:1,12;4:43;6:22;11:6,17;12:1,12;20:26)。
约翰看见耶稣。从耶路撒冷来的代表团走了。很明显,他们不太在意施洗约翰,否则他们会更深入地追查下去,并且如果可以的话,找到约翰所说的那个人(见第26节)。头一天约翰间接地指出耶稣就是弥赛亚(第26节),现在他从民众中间出来了。
看哪。能够首先宣告(见太3:1节注释)耶稣就是那位古代众先知所预言之真正的牺牲是多么荣耀的一项特权啊!这项权利是多少先知梦寐以求而又求之不得的啊!难怪耶稣提到约翰说在以色列兴起的先知中没有一个大过他的(路7:28)!
上帝的羔羊。即,上帝所预备的羔羊。尽管路加(徒8:32)和彼得(彼前1:19)都用过类似的比喻(参见赛53:7),但惟有约翰使用这个短语代表基督。施洗约翰将耶稣──“上帝的羔羊”──介绍给福音书的作者约翰(见约1:35,36节注释),对于使徒约翰来说这个称号具有更深的意义。这个强调耶稣纯洁完全之品格以及他牺牲代死(赛53:4-6,11,12;见出12:5节注释)之性质的比喻,使我们想起了那在埃及逾越节上预表拯救罪人脱离罪之奴役的羔羊。“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5:7)。约翰用羔羊的比喻说明那旧约中的献祭制度已经在受苦的弥赛亚里面达到了实体并有了现实的意义。在那神圣的先见和旨意中基督是“从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启13:8)。
考虑到同时代的犹太人观念中是不存在一位受苦的弥赛亚的,于是有些批评家就怀疑施洗约翰也抱有这样一种观点(见约12:34节注释;参见可9:31,32;路24:21)。但就像罗伯森论述的那样(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nt,关于约1:29),“施洗约翰一定没有必要像拉比们那样骄横顽固。”施洗约翰有以赛亚书第53章关于弥赛亚的预言(见赛53:1,4-6节注释;见《历》第十四章)。此外,如果上帝命定施洗约翰作为预报弥赛亚来临的人,却不先启示他关于弥赛亚使命之正确的知识,那才是相当令人感到奇怪的。
除去(或作背负)。希腊文词语airō,“使消失”,“强迫离开”,“去掉”。只有凭藉上帝的羔羊是无罪的(来4:15;彼前2:22)这一事实,他才能“除掉[希腊文词语airō]人(我们)的罪”(约一3:5)。因为罪担太沉重了,我们无法背负,所以基督来将这重担从我们支离破碎的生活上除去。
罪孽。约翰用这个词的单数形式强调了罪的本质而不是某一罪行(见约一2:2;3:5;4:10)。
约1:30 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本会注释】
这就是我曾说。直译是“就那位来说”。
在我以后……在我以前。见第15节注释。
约1:31 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我先前不认识他。这句话好像是强调“甚至我先前也不认识他”是弥赛亚。施洗约翰早先关于弥赛亚的见证是基于直接的启示。施洗约翰和耶稣之间并没有什么往来。由于了解耶稣早年的生活环境以及他那完美的品格,施洗约翰相信耶稣就是那应许的一位,但在耶稣的洗礼之前这件事他还没有肯定的证据(见《历》第十一章)。
显明给以色列人。施洗约翰是从上帝而来的“声音”(见第23节注释)向世人指明“上帝的羔羊”(见第29节注释)。耶稣的洗礼是约翰使命的顶点,尽管这之后他工作的时间又持续了将近一年半多的时间。约翰在耶稣的洗礼结束之后宣称,耶稣“必兴旺”而他自己“必衰微”(约3:30)。
约1:32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
【本会注释】
约翰又作见证。见第19节注释。
我曾看见圣灵。见太3:16,17;路3:21,22节注释。
约1:33 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
【本会注释】
我先前不认识他。见第29,31节注释。
那差我来……的。施洗约翰指出他的权柄是来自上帝(见第6节注释)。
约1:34 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上帝的儿子。”
【本会注释】
我看见了。施洗约翰将他亲眼所见的事说出来(参见约一1:1)。
上帝的儿子。有些原文的证据显示(参见第146页)这里作“上帝所拣选的”。见路1:35节注释;参见约1:1-3,14节注释。在旧约(诗2:7)和公元前一世纪的伪经(以诺书105:2)中,“[上帝的]儿子”就已清楚地作为弥赛亚的称号了。只有在约翰福音中耶稣被提到时才使用了他自己的称号(约5:25;10:36;11:4)。基督时代的犹太人很清楚这一称号的至高意义(见约19:7)。约翰写作这卷福音书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约20:31)。
初次选召门徒
约1:35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本会注释】
再次日。[第一批门徒,约1:35-51。见“从早期的传道及受洗到第一个逾越节”;“主耶稣的传道生涯”]。见第19节注释。参见第29,43节。约翰经常使用“再”,但他使用这个词不仅是作为一个语法意义上的连词,而且用它来将一个新的叙述部分和上面的内容联系起来(见约8:12,21;10:7,19;21:1;等等)。
两个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是安得烈(第40节)。约翰在整卷福音中凡是涉及到他自己的地方总是保持沉默的,但联系与他有关的事件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就是那两个门徒中另外的一个(参见约20:2;21:20-25;见《历》第十四章)
约1:36 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上帝的羔羊!”
【本会注释】
看哪。这里和第42节中提到的“看”都是确定的,热切的,真诚的注视。这是本卷福音中最后一次记载约翰关于耶稣所说的话。
约1: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本会注释】
跟从。希腊文词语akoloultheō,“跟从”,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他们成为耶稣的门徒(约8:12;10:4,27;12:26;21:19,20,22;见太4:19节注释)。这里安得烈和约翰“跟从”耶稣的意思是他们认出他就是“上帝的羔羊”(约1:36)。他们两个人是耶稣的第一批跟随者。稍后彼得,腓力和拿但业(巴多罗买)也加入了进来(见约1:40,43,45;见可3:16-18节注释)。此时耶稣的跟随者还没有在完全的意义上永远地离开他们的工作而变成他的门徒。直到一年多之后,也就是公元29年的春天,他们才蒙召接受了永久的使徒身份(见路5:1,11节注释)。直到那时才可以说他们“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路5:11)。正式指定十二使徒还要更晚一些,发生在同一年的夏天(见可3:14节注释)。
约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
【本会注释】
你们要什么。这是约翰所记载耶稣的第一句话(参见路2:49)。
拉比。希腊文词语rhabbi,来源于亚兰语的rabi,意思是“我的伟大的一位”,相当“先生”,但它在更加严格的意义上也用于表示对律法教师的尊称(见太23:7节注释)。通常认为,人们后来使用的正是这个词的第二层意思。
在约翰福音中,一些人一贯用“拉比”来称呼耶稣,他们承认耶稣是一名教师,甚或是一位先知,但却还没有认识到或不愿承认他是弥赛亚(见约1:38,49;3:2;4:31;6:25;9:2;11:8)。那些被耶稣行神迹医治了的人通常都称他为“主”(约9:36;11:3,21,27,32)。约翰引证说,这些第一批跟从耶稣的人和他交往尚浅之时称呼他“拉比”,但随着逐渐相信耶稣就是上帝差来的那位,后来他们称他“主”(约6:68;11:12;13:6,25;14:5,8,22;21:15,20;等等)。这个称号在耶稣复活后就始终用于他身上(林前16:22),再也不称他“拉比”。其他福音书的作者不像约翰这样辨别各种称号。施洗约翰的门徒称约翰为“拉比”(约3:26)。
那些称耶稣作“拉比”的人表达了他们愿意向他学习的心情,而那些称他为“主”(亚兰文词语Mari,希腊文的Kurios)的人表达了他们普遍的尊敬或绝对的顺从。但不管怎样,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在使用时并不存在特别明显的差别。
翻出来。约翰经常提供我们主所说的亚兰语原话,但由于这卷福音书最初是为希腊语的读者写的,因此他总是将其翻译成希腊文(约1:41,42;4:25;5:2;9:7;11:16;19:13,17;20:16,24;21:2)。
拉比,在哪里住。安得烈和约翰想要和耶稣私下里会面,能够比在公开场合时间更长,环境更加幽静。
约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本会注释】
申正。即,大约下午四点钟。这种耶稣时代的计时方法起源于罗马,之后流行于巴勒斯坦,将一天的时间分成十二个钟点(见约11:9;第50页;参见约瑟夫的生活54 [279])。约翰如此清楚地记住这个时间反映出那天的事情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约翰再三记录相关的时间(见约4:6,52;18:28;19:14;20:19)。这种时间上的精确性和他宣称自己所作的见证和谐一致(约19:35;21:24;约一1:1,2)。
约1:40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本会注释】
那两个人,一个。作者这里指出的是两个人中的一个。人们通常认为另一个就是作者本人,雅各的兄弟约翰,但他谦虚地将自己的姓名在书中隐去了(见第35节注释;参见约21:20-24;《历》第十四章)。
跟从耶稣。约翰和安得烈想和耶稣交谈关于施洗约翰在第36节的宣告,“看哪,上帝的羔羊!”此时他们还没有想要完全地跟随他成为他正式的门徒(见第43节注释)。现在可能是公元27年的晚秋或初冬(见路3:1,2节的纪年)。在接下来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断断续续地跟从耶稣直到他呼召他们作他永久的门徒(见路5:11节注释)。耶稣正式呼召十二个门徒不会早于公元29年的夏天(见可3:13-19节注释)。在约旦河边“跟从”耶稣的五个人只是接受了施洗约翰对他弥赛亚身份所作的见证。
安得烈。见可3:18节注释。
西门彼得的。见可3:16节注释。
约1:41 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本会注释】
自己的哥哥。安得烈成为第一个带别人来归向耶稣的门徒。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即,这件事发生在他做任何事之前。这也证明了他和耶稣第一次的交谈在他的思想里和心中留下了何等深刻的印象。
弥赛亚。见太1:1节注释。
翻出来。见第38节注释。
约1: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约翰在马太十六章十七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本会注释】
耶稣看着他。第36节中的词(见该处注释)和这里的是同一个希腊文词语,前者翻译成了“看”,这里翻译成了“看着”。
西门……矶法。见太16:18;可3:16节注释。“西门(Simon)”这个名字来源于希伯来词语“西缅(Simeon)”的希腊文形式(见创29:33节注释)。
翻出来。见第38节注释。
呼召腓力和拿但业
约1:43 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
【本会注释】
又次日。即,第35-42节所记之事的第二天或是第19-28节所记载之事的第三天(见第29,35节注释)。
想要往。即,定意要去或准备要去。
遇见腓力。可能是由于那三个已经遇见耶稣之人的努力。关于腓力见可3:18节注释。
来跟从我吧。耶稣这里的意思几乎就是呼召腓力成为自己的门徒(见可2:14节注释),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让他跟在自己的后面,好像第37节中的那样。见路5:11;约1:40节注释。
约1:44 这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
【本会注释】
伯赛大。见太11:21节注释。
约1:45 腓力找着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本会注释】
腓力找着拿但业。就像头一天安得烈带他的哥哥来见耶稣一样,腓力现在也带来了自己的一个朋友。那些真正归依之人心中的第一个愿望就是与别人分享救恩的喜乐和福气,特别是与自己亲近的人。拿但业通常被叫做巴多罗买(见可3:18节注释)。
律法。这里是旧约中头五卷书的一个专门名称(见路24:44节注释)。腓力特指申18:15节中的预言(见该处注释),那预言在拿撒勒人耶稣的身上应验了(见约6:14节注释)。
约瑟的儿子。见太1:20,21;路2:33,41节注释。
约1:46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
【本会注释】
什么好的。拿但业对腓力兴奋激动的宣告嗤之以鼻,在他的回答中满含着轻蔑和不屑。拿但业来自迦拿(约21:2),那里距离拿撒勒不远,因此拿但业所说的话无疑是来源于第一手资料。
拿撒勒。见太2:23节注释。
你来看。将这里和第29节作一比较。去面对面地见耶稣要比现在这样漫长的谈话更有说服力。今天也是如此,在基督里面获得坚定信心和积极证据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亲自体验。
约1:47 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
【本会注释】
真以色列人。或,“不假的以色列人”,即,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见约4:23,24)而不虚伪(太6:2;7:5;23:13)的人。拿但业属于一个人数虽少但却非常敬虔──热心等待“以色列的安慰者”(见路2:25节注释)到来,并渴求那由上帝摆在他们面前之崇高理想(见卷四第26-30页)的团体。一个真以色列人并不一定非要是亚伯拉罕肉体上的后裔(见约8:33-44),而是那些选择过一种与上帝旨意和谐一致之生活的人(见约8:39;徒10:34,35;罗2:28,29;9:6,7,25-27;10:12,13;加3:9,28,29;彼前2:9,10)。
诡诈。希腊文词语dolos,直译是“诱惑物”,比如用来钓鱼的诱饵,它的比喻义就是,“诡计”,“欺诈”,“背信”。虚饰和伪装就是那些伪君子用来使别人相信他们比自己实际情况要好的“诱饵。”
约1:48 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
【本会注释】
从哪里知道。拿但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在耶稣眼中就像一本展开的书一样。
无花果树。无花果树和橄榄树在巴勒斯坦非常受欢迎,人们种植这些树以便获得它们的果实。“坐”在自己的“无花果树”下代表着安宁与和平的家居生活(见弥4:4;亚3:10;等等)。
约1:49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本会注释】
拉比。见第38节注释。
上帝的儿子。见路1:35节注释。从拿但业信心直率完全的表白上(第49节)我们可以看出基督的话(第47节)在他的心里产生了何等深刻的印象。很明显,拿但业想得到一种关于施洗约翰所说耶稣是“上帝的羔羊”(第29,36节)以及是“上帝的儿子”(第34节)之更加清晰的亮光,正是这种愿望引导他去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默想祷告的(见《历》第十四章)。这个热心祷告的人现在得到了明确的证据,耶稣就是那神圣的一位。耶稣经常读懂人心灵最深处的思想以及人生活中隐藏的秘密,因此也就给人们证明了他的神性(见可2:8节注释)。关于后来门徒们出于信心承认耶稣的神性见太14:33;16:16;约6:69;16:30节;等等。
以色列的王。这是拿但业承认耶稣是弥赛亚时使用的另一个称号,就是众先知应许将要“复兴以色列国”(徒1:6)的那位。这个称号等同于“大卫的子孙”(见太1:1;可10:48;参见亚6:13)。
约1:50 耶稣对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
【本会注释】
更大的事。耶稣这里指的是后来拿但业在跟从基督的过程中将要亲眼见到许多证明他神性的证据(见《历》第十四章)。
约1:51 又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上帝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
【本会注释】
实实在在地。见太5:18节注释。在整个新约中只有约翰使用重叠字,像这里一样。他的这种用法总计达二十五次之多,每次都是引用耶稣的话。
相当于希伯来文“实实在在地”一词的措辞在纪律手稿(教派规则1QS)──死海古卷中的一册(见第91页)──中反复出现过,但意思与约翰使用的略有不同。
上帝的使者。耶稣在这个生动的比喻中向人类展现了他自己的服侍(见《历》第十四章)。很明显,这个比喻是基于雅各去哈兰路上(创28:12)在伯特利所做的梦。将这里和来1:14节作一比较。
人子。见可2:10节注释。这在记录中是耶稣第一次使用这个称号。
提要:1 基督变水为酒,12 下迦百农去,复又上耶路撒冷,14 在那里赶出做买卖的,洁净圣殿。19 耶稣预言他的死和复活。23 许多人因他的神迹信了他,但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
在迦拿的婚筵
约2: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本会注释】
第三日。[迦拿的婚筵,约2:1-12。见“早期的传道及受洗到第一次逾越节”;“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神迹见第208-213页。]“第三日”是一个常见的希伯来和希腊习语,意思是“第二天”或,像我们常说的,“后天”(参见路13:32;见卷一第181,182页;卷五第248-250页),在这它指的是约1:43-51节所记载事情发生之后的第二天。耶稣离开了伯大尼地区(见约1:28节注释),约1:43节提到的那天剩余的光阴,第二天一整天,以及第三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旅途中度过。第二章继续了第一章的叙述,中间没有断裂。如果基督的受洗发生在大约住棚节的时候(见太3:13节注释),那么现在的时间大概就是十二月份。此时离耶稣离开拿撒勒差不多已经两个多月了(见《历》第十五章)。
娶亲的筵席。希腊文词语gamos,“一场婚礼”,“婚筵”。这些一般在新郎家举行,通常持续数天(见《历》第十五章;太25:1-13)。
迦拿。从拜占庭时代开始,一般传统认为迦拿就是拿撒勒东北5.6公里的Kefr Kennā,但现在人们却认为是拿撒勒以北13公里的Khirbet Qânā(见加利利早期的传道)。迦拿的意思是“芦苇之地”。在靠近Khirbet Qânā的沼泽中生长有大量的芦苇,这个地方从罗马时代起就曾发现过陶器的碎片。此外,Qânā这个名字和迦拿在古代的名字之间有更加密切的对应。
拿但业就是迦拿人(约21:2)。那个大臣一年后也是在这里找到耶稣的(约4:43-54)。
耶稣的母亲。约翰在提到马利亚时从不直接称呼她的名字(见约2:12;6:42;19:25)。这个时候约瑟很可能已经去世了(见路2:51节注释)。关于作为耶稣母亲的马利亚见太1:23;路1:27,28节注释。
约2:2 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本会注释】
耶稣……也被请。即,邀请。很明显,他已经得到了消息并在此时返回加利利准备出席这场婚礼(《历》第十五章)。
他的门徒。他们一共五个人──约翰,安得烈,彼得,腓力和拿但业(见约1:40-45)。他们也许是婚礼两个家庭的朋友或亲戚。否则当他们作为耶稣的随从出现在迦拿时也不会收到邀请。他们的出席证明了那时耶稣已经开始了他作为教师的工作。见约1:37,40节注释。
约2: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本会注释】
酒用尽了。马利亚负责协助婚筵上的一切事宜(见《历》第十五章),她感到有责任去补足酒席所用之物的缺乏以避免那随之而来的尴尬。
马利亚遇到困难去找耶稣,她的信心是值得赞赏的。作为一个孝顺、有责任感的儿子耶稣总是注意到他母亲的需要和愿望,并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马利亚是否期望耶稣行一个神迹──就是他先前从没有行过的(见第11节)──从福音书的记载(参见《历》第十五章)来看已经不能明确了。很可能耶稣和他门徒的出席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约2:4 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本会注释】
母亲(原文作:妇人)。“妇人”在东方对女性是一个常用的、表示恭敬的尊称(约19:26;参见《历》第十五章)。他曾吩咐百姓要尊敬他们的父母(出20:12;参见《祖知》第三十二章),他自己就是这一原则活的例证。三十多年耶稣一直是个顺从,殷勤,对母亲充满爱的儿子(见路2:51,52节注释;参见《历》第十五章)。
我与你有什么相干。直译是“这与你我有何相干呢?”这句话暗示眼下提出来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应管的范围(见士11:12;撒下16:10;王上17:18;王下3:13;代下35:21;太8:29;可1:24;路8:28;等等)。从马利亚对仆人的吩咐(见约2:5)中就可以看出她没有将耶稣的回答当作是拒绝。耶稣将会在自己合适的时间以自己合适的方式满足筵席的需要,如此马利亚就心满意足了。耶稣早年在拿撒勒的家庭生活中一直都尊重他母亲的权威;事实上他后来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儿子,在各个方面都为他的母亲着想(见约19:26,27)。但现在他不是一个私人的个体,马利亚也没有完全了解她对耶稣所有之权威的界限何在。她也许觉得,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她有权利在耶稣的使命中指教他(见太12:46-50节注释)。因此,耶稣在这些清楚简洁但又不失敬意的话语中向她表明他作为人子之于她和他作为上帝儿子之于她之间关系的区别(《历》第十五章)。他对自己母亲的爱并没有改变,但他现在每天必须在他天父的指示之下工作(见《历》第二十一章;见路2:49节注释)。
就像马利亚对耶稣,今天的父母经常发现自己很难放松直到最终放弃他们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权柄,而那样对子女获得实际生活经验以及学习如何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却是有益的。如果这一权利的交接发生的自然而又没有摩擦,那是父母的明智,子女的幸运。
我的时候。比较约7:6,8,30;8:20节;等等。很明显,马利亚希望耶稣在这个场合宣布自己就是弥赛亚(见《历》第十五章),但作这样一个声明的时候还没有到(见可1:25节注释)。他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定时(《历》第四十九章;见路2:49节注释)。耶稣不到他传道工作的最后一刻是不会公开宣布自己弥赛亚之身份的(见太21:1,2节注释),也正是因为这种宣告他被人钉在十字架上(太26:63-65;路23:2;约19:7;见太27:63-66节注释)。直到被出卖的那夜耶稣才说,“我的时候快到了”(太26:18;参见约12:23;13:1;17:1)。
约2:5 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本会注释】
用人。希腊文词语diakonoi,“执事”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很明显,用人们指望着马利亚能够提供更多的酒,至少“管筵席的”都不知道酒的缺乏(见《历》第十五章)。
约2: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本会注释】
石缸。可能当时的人们更喜欢用石缸而不是其他的陶器瓦器作为清洁之用的盛水的容器(参见米示孥Kelim 10. 1,《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52页;《他勒目》之宋西诺版Shabbath96a,第459页)。毫无疑问,这些盛在缸内的水是为参加婚礼的宾客礼仪之用而预备的。
洁净。即,进餐前后礼节性的洗手(见可7:2-5节注释)或者是指婚筵上准备食物以及吃饭时用的各种不同的器皿。
犹太人。很明显这卷书约翰是为非犹太人写的。如果是给犹太人写的,就不需要这里的解释了。
两三桶。一“桶”(见第50页)的容积大概有22升或像有人认为的那样,约有39升。原文是两三桶,如果我们取较少的数量,每缸两桶,那么每个水缸的容积就是44升或78升,六个水缸就是264升或468升。可见当时参加婚礼的人数非常众多。
约2: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本会注释】
把缸倒满了水。所有人能自己办到的事都要人自己去做(见第209页)。神能即将施展,但人该尽的努力必须与之联合。上帝绝不会为人做人自己能做的事,如果那样就会造成人灵性的软弱。像摩西(见出4:2),那个寡妇(王下4:2),以及耶稣自己的门徒(太15:34),如果我们想要上帝增加他的赐福,我们必须首先充分利用自己手边的资源。
直到缸口。仆人们后来可能证明说,那倒进缸里的不是别的,只是清水而已。
约2: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本会注释】
管筵席的。直译是“三张斜靠沙发椅的管理者”。在正式的社交场合,宾客参加筵席一般都是斜倚在长沙发椅上,三条沙发椅放在一张矮桌的三面,桌子剩下的一面留给仆人上酒上菜。这种桌子和沙发椅的布置方式叫做triklinion(见可2:15节注释)。
约2: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
【本会注释】
管筵席的。希腊文词语architriklinos,在第8节中翻译为了“管筵席的”。
酒。这些都是“纯净的葡萄汁”(见《历》第十五章)。耶稣一定会严格按照先前启示给圣经作者们的原则行事(见箴20:1;23:29-32;参见林前3:16,17;6:19)。见太26:27节注释。
舀水。这水在水缸里时好像仍旧是水,因为这里说仆人舀出来的依然是水。可能这水是在从缸里舀出来送到管筵席的人那里去的过程中变成酒的。比较可6:41节。
叫新郎来。在东方,新郎或他的家庭要承担婚筵的全部费用。
约2: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本会注释】
人都是。“管筵席的”对这一违反习俗的事情感到很诧异并担心宾客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责怪他。他叫新郎来就是要让新郎知道目前出现这样的事不是他的责任。
喝足了。当人把酒“喝足了”的时候,他们的感觉就迟钝了,也就不辨酒的好坏了。
好酒。这酒是任何管筵席的人从来都没有尝过的(《历》第十五章)。宾客们显然也注意到了这酒的甘美品质,此时他们好像还没有“喝足”──因为他们也询问这酒的来历(《历》第十五章)。对于那些耐心等待的人,天国总是在最后才提供最好的东西。
约2:11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本会注释】
头一件。头一件神迹发生在呼召第一批门徒大约一个星期之后(见第1节)。第二件记载的神迹也发生在迦拿,那是大约一年之后耶稣再次访问迦拿的时候(见约4:43-54)。
神迹。希腊文词语sēmeia,“标记”(见第208页)。
他的荣耀。即,他神圣品格和能力的证据(见第209页;见约1:14节注释)。
他的门徒就信。这个神迹为早期的门徒提供了那运行在基督身上之神能的明显的证据,坚固他们以防止不信和犹太领袖的嫌憎,并给他们第一次机会来验证他们新近建立起来的信心。同样的,这也荣耀了马利亚对耶稣的信赖。通过一个很实际的事情展现出耶稣对人类福祉深深的关怀。
约2:12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本会注释】
这事以后。希腊文短语meta touto,这是约翰使用的一个过渡性短语(见约11:7,11;19:28),用以表明时间上的严格顺序,他并没有特别提出两件事中间的时间间隔。
下迦百农去。从加利利山地的迦拿出发,到加利利湖边低于地中海海平面209米的迦百农,从字面上说的确是“下”迦百农去(见太4:13节注释)。这次访问迦百农的目的没有记述。
他的……弟兄。见太12:46节注释。
不多几日。可能在公元27-28年的晚冬。
洁净圣殿
约2:13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本会注释】
犹太人的逾越节。[第一个逾越节: 第一次洁净圣殿,约2:13-25.参见太21:12-17节注释。见“从公元28年的第一次逾越节开始的犹大传道时期”;“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公元28年的逾越节是耶稣传道的开始(见第193,247页)。如果本卷书约翰是为犹太人写的,那他直接提说“逾越节”就行了。关于逾越节的筵席见出12:3-15;利23:5;申16:1,2。
上耶路撒冷去。见路10:30;19:28节注释。
约2:14 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
【本会注释】
殿。希腊文词语hieron,这是指圣殿连它的院子,门廊,以及附属建筑,并不是第20节中提到的naos(见太4:5节注释)──圣殿的主体建筑。在约2:21节中耶稣用naos比作他的身体。这里所描述的不圣洁的买卖的场所指的是外院或外邦人的院子。
卖……的。这是耶稣头次洁净圣殿,他的第一次具有国家性重要意义的行动。如此他就宣告了他管理圣殿事物的权利以及自己作为弥赛亚的身份。第二次洁净圣殿发生在三年之后,在他第四次过逾越节的时候(见第193,247页;见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见太21:12-17节注释),提醒众人他当年的宣告依然鲜明有效。
兑换银钱的人。或庄家(见路19:23节注释)。
约2:15 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
【本会注释】
鞭子。耶稣并没有真的用鞭子打人。这鞭子是他权威的象征,鞭子在空中飞舞能够使大家注意他所讲的话。在第二次洁净圣殿时就没有再提到过鞭子。
绳子。希腊文词语schoinia,“用灯心草编成的绳子”。
约2:16 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本会注释】
我父的殿。圣殿是上帝在人间的居所(见出25:8)。犹太人多次指责耶稣称上帝是自己的父(见约5:17,18;8:18,19,38,39;10:30-33)。虽然他们也称上帝是他们的父(约8:41),但他们显然意识到耶稣是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说这句话。他们注意到耶稣在这些话中声明了自己至高无上的神性。耶稣第二次洁净圣殿时说这殿是“我的殿”(太21:13),并且在犹太领袖最后拒绝他的请求之后的那一天,当他再提到圣殿时他将其称为,“你们的家”(太23:38)。
买卖的地方。即,市场,一个办理普通商业事务的地方。耶稣第二次洁净圣殿时称它为“贼窝”(太21:13)。今天,那些诚心诚意设法使他们天父的殿成为“祷告的殿”(太21:13)的人,要避免将其当成一个用于日常思想,言语或行为的地方。他们应当带着敬畏和尊重进入他的殿,意识到这是他神圣同在的地方,他们应使自己的心思意念在祷告和赞美中提拔起来(见约4:23,24;参见诗96:9)。
约2:17 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
【本会注释】
他的门徒就想起。可能在当时一刹那间就想起来了(参见第22节)。
焦急。希腊文词语zēlos,“热心”,“热情”,“愤慨”,“嫉妒”。这里是引用诗69:9节(见该处注释)。耶稣极度渴望他父的殿能够专用于它当初建造被献时的目的(见出25:8,9;太21:13节注释)。
如同火烧。即,“将我焚烧”。对上帝的忠诚就像烈火一般燃烧着耶稣,同样,我们也该如此。
约2:18 因此犹太人问他说:“你既做这些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
【本会注释】
犹太人。约翰对国家宗教领袖的专称。
神迹。希腊文词语sēmeion(见第208页;见赛7:14;太12:38,39节注释)。领袖们要求耶稣拿出凭据来证明他有权干涉圣殿的事务。耶稣的行为对他们的权威是一个直接的挑战,这是他们所不能忽视的(参见约1:19,25)。但是这些批评者想看“神迹”的要求,像往常一样,没有得到什么答复(见太12:38,39;路23:8节注释)。
约2:19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本会注释】
拆毁这殿。这里用于表示殿的词语是naos,是指圣所本身(见第14节注释)。耶稣在这些话中第一次暗示那在他人生道路临近终了时等待着他的命运。犹太人已经在密谋要杀害他了(见《历》第十六章)。在对他的审判中他们歪曲这项声明,控告他意图拆毁圣殿,并自我辩护说他们这样做是要实现基督的预言(参见可14:58;见太26:61节注释)。
字面上的圣殿和基督的身体之间的类比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圣所以及后来的圣殿都是上帝在地上的居所(见出25:8,9节注释)。在施恩座上方有舍吉拿显现,就是上帝神圣同在的荣耀象征(见创3:24;出25:17节注释)。但就像约翰已经指出的那样(见约1:14节注释),这同样神圣的荣耀也居住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体内。比较林前3:16节。
三日。见第248-250页。
建立起来。耶稣是指他的复活(见约10:18节注释)。但犹太人因为不明白这项声明的含义,就认为耶稣是在说字面上的圣殿建筑。他们到最后还是不明白耶稣所说的话,见太27:63,64节。
约2:20 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
【本会注释】
四十六年。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2,243页。如果照着字面理解圣殿的话,耶稣显而易见的比喻显然是一个无稽之谈。犹太人坚决不肯去理解耶稣的言下之意,也不肯看他外表之下究竟本质如何(见约7:15,20,33-36;见约5:17,18;8:52-59;9:29节注释)。这种对耶稣生命和教训的肤浅理解就是典型的犹太主义精神,而且持续至今。
约2:21 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本会注释】
但耶稣这话。见约2:19,20;参见林前3:16,17节。
约2:22 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本会注释】
到……以后。即,这预言应验之后(参见太17:9)。门徒们只有从耶稣传道工作全局角度出发才能理解一些他的话和行为中所蕴涵的深层次意义。耶稣复活之后,圣灵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明白了他言语和行为的意义(见约14:26;15:26;16:13)。
圣经。约翰好像特别记住了一些圣经上的章节,可能是第17节中引用的诗16:10节或69:9节。他可能是在一个普遍的意义上提到了所有旧约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门徒们在耶稣复活之后对这些预言的意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参见路24:25-27,44;约12:16节注释)。
所说的。即,第19节记载的耶稣所说的话。
耶稣洞察人心
约2:23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
【本会注释】
逾越节。见第13节注释。
许多人……就信了。这是公众对耶稣信息之反应的第一个记录。约翰在不同场合再三地提到“好些人信了耶稣”(见约4:39;11:45;12:42;见约1:12节注释)。这标志着犹太地传道的开始,这一过程持续了数月之久,最终在公元29年的逾越节时结束(见路加福音第4章的补充注释;“主耶稣的传道生涯”;见太4:12节注释)。
神迹。这是犹太地传道期间唯一的有关神迹的记载。唯一提到的一个具体的神迹发生在这一传道时期将近结束的时候,治好毕士大池边躺着的那人(约5:1-9)。
约2:24 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
【本会注释】
将自己交托。或,“将自己放心交付”给那些承认是信他的人(第23节)。他知道现在这些急切向他欢呼的人,就像两年后加利利人那样,转离再也不跟从他了(参见约6:66)。他知道人心易变,也知道有多少可共富贵而不可共患难的归依者之草率和虚伪(见约6:64)。见约7:2-9节注释。
约2:25 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本会注释】
人心里所存的。耶稣经常读懂人的心思,好给他们证据证明他的神性(见可2:8节注释)。
提要:1 基督教导尼哥底母重生的必要性。14 因基督的死而得的信。16 上帝对世人的大爱。18 不信的人被定罪。23 约翰的洗礼、见证、和教训都是有关于基督的。
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重生
约3:1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
【本会注释】
尼哥底母。[与尼哥底母的对话,约3:1-21。见“从公元28年第一次逾越节开始的犹太传道时期”;“主耶稣的传道生涯”。]这是一个希腊名字,意思是“人民的征服者”。新约时代许多犹太人都取了希腊名。门徒中的安得烈,腓力,低土马,亚勒腓都是这样的名字。尼哥底母是个富有的法利赛人,是国家议会──公会──的一员。
章节之间的划分使得第3章的叙述和第2章临近结束之处的关系模糊不清。尼哥底母的访问好像是在举例说明了约2:25节的陈述,即,耶稣“知道人心里所存的”(见3节注释)。耶稣却在这个领袖身上看到了一颗真诚寻求真理的心,一位他能“交托”那有关自己使命之更清晰更完全真理的人,而这些是他不能向大多数人讲说的(约2:24)。尼哥底母是约2:24,25节中所列之原则的一个例外。耶稣在自己公众传道一开始的时候就结交了这位朋友,而他的影响也成功地挫败了那些领袖的许多阴谋,使得主的工作没有过早的结束(见约7:50,51;参见约19:39;《历》第十七、五十章)。
官。即,犹太公会的一员(见第67页)。
犹太人。见约1:19节注释。
约3:2 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上帝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上帝同在,无人能行。”
【本会注释】
来见耶稣。这次访问发生在橄榄山上(《历》第十七章;参见第685,686页),可能发生在约2:13-17节所记载的第一次洁净圣殿之后不久。尼哥底母目睹了那令人震惊的一幕(《历》第十七章),毫无疑问他也听说并亲眼见到过一些耶稣所行的神迹(约2:23)。他必然也和其他犹太人一样期待着一个强权的弥赛亚,可以将他们从罗马的锁链中拯救出来(见路4:19节注释),并且当耶稣向他解释他国的属灵性质时,他也必定是困惑不解的。尼哥底母天性谨慎,直到耶稣钉十字架之后,他才承认自己是这个卑微的拿撒勒人的门徒(约19:39;参见《历》第十七章)。此时真理的种子落到了肥沃的土壤里,最终必将结出丰盛的果实来。
夜里。尼哥底母意识到了领袖们普遍对耶稣所存的态度,他觉得如果让人们知道他那么重视耶稣,以至于会私下去拜访他,那么就对他的名声和职位有碍,他认为那样做是不明智的。这种谨慎也使他后来在打消领袖们逮捕耶稣的努力上更加容易一些。
拉比。见约1:38节注释。
我们知道。尼哥底母对那明显表现在耶稣言语行为上的神圣赞许感到满意。其他的领袖们也用平等的机会来观察并思想耶稣权柄的性质(见约2:18-20),并且他们和尼哥底母一样都知道那证据所指出的结论,但他们心中的骄傲和悖逆却阻碍他们像尼哥底母那样承认这一明显的事实。他是约2:23节中“信”了的“许多人”中的一个。
师傅。希腊文词语didaskalos(见约1:38节注释),一个表示尊敬的称谓。尼哥底母本人就是一个“以色列人的先生[didaskalos]”(约3:10),但他仍然愿意承认耶稣──这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没有得到官方许可施教之人──与他拥有平等的称谓。这次访问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在自己的心中意识到耶稣绝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然而他的骄傲最初却阻止他显露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思想,即,耶稣可能就是弥赛亚。但当他的反应和那些国中其他领袖比起来的时候,他热诚寻求真理的渴望就胜过了他的骄傲,这一点才是令人感到惊讶的。
由上帝那里。这些话在希腊文中是着重强调的。尼哥底母用这些话承认了耶稣所行神迹具有的权柄远超过了人间的权柄。
无人。那些神迹(见约2:23)所提供的神圣权能的证据是不容人反驳的。在后来的场合中耶稣指示犹太人的领袖注意他神迹的重要性,好证明他神圣的使命(见约5:36;10:38;参见《历》第四十四章;卷五第209页)。
你所行的。这个人称代词“你”是着重强调的。耶稣行的神迹与其他人所行的不同;这些神迹证明了它们的真实。
若没有上帝同在。这些神迹证明了上帝神圣的赞许和认可。尼哥底母顺着这些证据得出了符合逻辑的结论。
约3:3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
【本会注释】
实实在在地。见约1:51节注释。耶稣轻视人们的恭维并指出,尼哥底母寻求私下里来见他,他对他这种含蓄寻求真理的答复就隐藏在这一事实中。
重。希腊文词语anōthen,在约翰福音其他地方的意思是“从上头[天上]来”(约3:31;19:11等)。这个词有两方面的意义,但耶稣这里的意思是什么还不清楚。很明显,尼哥底母明白这个词“再”(第4节)的意思,但耶稣很可能指的是“从上头”,本章后面使用的正是anōthen的这个意思(第31节)。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耶稣这里提到的“生”是指第二次“生”,但却不是像“再”这种翻译所暗示的是对第一次“生”的重复。
根据犹太人的神学观点,作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几乎就是必定进天国的一种保证了(约8:33)。非犹太人如果要想得救,就必须获得儿子的名分,变成亚伯拉罕的子孙。如果尼哥底母听耶稣强调说非犹太人要想“见上帝的国”就必须“重生”,他不会感到太惊讶,但他听到的是,一个敬虔慎重的犹太人也可能被划在救恩之外,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相当新奇的观点了。两年半之后(约8:39)耶稣清楚明白地宣称,是不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取决于他在道德上是否与先祖的相似而非肉体血脉上的关系。比较保罗关于这同一问题的教训(罗2:28,29;9:6,7;10:12,13;加3:9,28,29等)。转变和出生同样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见约1:13;罗6:3-6;林后5:17;参见弗4:22-24;西3:9-11)。
见。即“进”(第5节)。
上帝的国。耶稣这里主要是在说他属灵的国度,他神圣恩典的国(见太4:17;5:2节注释)。
约3:4 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
【本会注释】
岂能……进。尼哥底母知道耶稣不是在说肉体上的重生,但他的反应却没有显示出他实际就是这样想的。他只是简单地承认那是不可能的。但那个二选一的结论对于他来说却同样是难以置信的──让他,一个虔诚的犹太人,承认自己需要耶稣所说的那种经验。他面临一种两难的境地,既不能接受第一种选择又不愿接受另一种。
约3:5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国。
【本会注释】
实实在在地。见太5:18;约1:51节注释。
水和圣灵。耶稣现在开始解释“重生(从上头生)”(见约1:12,13节注释)的意思。这里的水指的是洗礼,由爱色尼派对那些改信犹太教的人实施的洗礼(见第63,91页)。此外,数月以来约翰一直给他的犹太同胞在约旦河中施行洗礼(太3:5,6,11)。但因约翰将洗礼当作一种悔改的标志(见太3:6节注释),法利赛人自以为义就拒绝受洗(路7:30)。毫无疑问尼哥底母听说过约翰的事或许也听过他关于用水(约1:26)和圣灵(第33节)施洗的讲论。尼哥底母料想,自己生来就是犹太人,又那么敬虔,必能进入上帝的国,但耶稣声明,若非藉着圣灵的力量将生命做一彻底的改变,谁也不能进上帝的国。见罗6:3-6节注释。
“从水和圣灵”生的就是“重生”,即,“从上头生的”(见3节注释)。那些从上头生的有上帝做他们的父,他们也能代表他的品格(见约一3:1-3;参见约8:39,44)。从今以后,靠着基督的恩典,他们就立志不在律法下面(罗6:12-16)并且不再犯罪(约一3:9;5:18)。
约3:6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本会注释】
从肉身生的。即,人肉身自然的生产(见约1:13)。自然界所有活物繁殖中“各从其类”(创1:21)的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灵界。在新约中“肉身”和“灵”的意思恰恰相反,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完全不同的事物。将这里和罗6:12-18节作一比较。
约3:7 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约3:8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本会注释】
风。希腊文词语pneuma,“灵”,“气息”,“风”。这里明显用的是第三种意思。
凡……也是如此。重生就像风一样,是不可见的。有人争论说因为肉眼看不见重生所以它就是人们的想象虚构之物,如果真是这样,那风也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了。判断每一件事都要根据它所产生的结果。
约3:9 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
约3:10 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的先生。直译是“以色列的教师”。尼哥底母被那些他要教导别人的事情弄得迷惑了。
约3:11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本会注释】
实实在在地。见太5:18;约1:51节注释。
我们所说。耶稣的话突然间使用了复数形式,也许他在陈述一项对于他和尼哥底母来说都是确实的普遍的原则。从尼哥底母所说的话(第9节)就可以证实,作为“以色列人的先生”(第10节),他知道的并不是很多。他的陈述和问题显示了他对这件事的无知。他关于救恩的知识纯粹是神学意义上的,并且完全是基于一种错误的理论。如果尼哥底母经历过重生,他就不仅自己明白也可以向别人殷勤地宣讲了。也有人认为耶稣这里所说的“我们”是指上帝(神格)里的几位成员。
你们却不领受。如果尼哥底母坚持错误理解耶稣所说的话那他也就成了约1:11节中提到的那些悖谬的人,就是那些“不接待(接受)他”的人。
约3:12 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本会注释】
地上的事。这里“地上的事”和“天上的事”之间的区别并不完全清晰。耶稣所说“地上的事”可能是指救赎计划的基本原则,比如说像重生。而“天上的事”也许是指只有以色列的先生才有可能知道的关于上帝更深的奥秘。尼哥底母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楚,根本还没准备好探讨更深意义的真理(参见林前3:1,2;来5:12-14)。
约3:13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本会注释】
没有人。人除非曾经就在天上(参见第11节)否则他便没有权柄提说“天上的事”。人理解天上的奥秘只有通过启示,绝不是靠着自己的推测和猜想。
升过天。即,从来没有人到过天上了解过“天上的事”(第12节)。惟有那从天降下、仍旧在天(过去一直在天上)的人子,惟有他能将这一切显示给我们。这里没有提到基督复活之后的升天。
从天降下。将这里和约6:33,38,41,42,50,51,58各节作一比较;见约1:14节注释。
人子。耶稣对自己的称呼,用在这里表示他仍在说话。见可2:10节注释。
仍旧在天的。原文的证据(第146页)显示这句话缺失了。如果加上,它的意思就是指耶稣在天上的永存,他永恒的居所。当然,这个短语也可能是一个后来的抄写员加上去的,当耶稣再次“在天”的时候这个短语就这样固定下来。
约3:14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本会注释】
蛇。见民21:6-9节注释。
也……照样。以色列人在旷野,最真诚的出于信心的仰望给他们带来了医治。而对髑髅地无限牺牲的信心“也”必为被罪蹂躏的人带来医治。耶稣最后一天在圣殿中教训人时宣称,“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12:32)。在约翰的表达中,“举起来”的意思始终就是指钉十字架(见约8:28;12:34等)。耶稣在此向尼哥底母所启示的伟大深邃的真理,福音书在对他早期传道工作的记录中,再也没有列举其他的实例。当尼哥底母看到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时,摩西在旷野举蛇的景象就要清晰地活现在他的心中,他也会记起耶稣所讲自己要被“举起来”的话。耶稣被钉使得门徒的希望破灭,却使尼哥底母深深信服了他作为上帝儿子的神性(《历》第八十章)。在其他三卷对观福音书中,只有马太福音(20:19节)记录了耶稣曾预言他要钉十字架而死。
必。或,“这个必须的”。耶稣每次将这个词用在自己身上(见约9:4;10:16;12:34;参见约20:9),都是在强调那为完成救赎计划而使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神圣必要性。见路2:49节注释。
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第15节末尾和第16节开端耶稣的话中含有作者约翰的评注。
约3: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
【本会注释】
信。见约1:12;3:16节。
约3:16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本会注释】
上帝爱……甚至。英文单词“love(爱)”不足以表现希腊文词语agapē(爱)和agapaō(去爱)(见太5:43节注释)所表达的那种深切的关怀。爱是创造主对被造之物所有的一种超绝的品质。爱是上帝政权中的决定性力量。“上帝就是爱”(约一4:8)。
约翰说自己是“耶稣所爱的那门徒”(约21:7;参见约13:23;19:26;20:2;21:20),即,耶稣所深爱的。原因很简单,约翰比其他门徒更能顺服耶稣完美生活的影响,最终比其他门徒更能理解并反照他生命的完全与荣美(见第891,892页)。约翰比其他的门徒更能欣赏那神圣之爱的长阔高深,而且更好地向他的同胞传讲这爱。他在本节中就努力将这爱表达出来──“上帝爱世人,甚至……”。在约一3:1节中他再次宣称,“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言语无法表达那恒久不变之爱的深度,约翰只是简单地邀请人们来“看”。天父神圣无穷之爱的最高表现就是赐下他的独生爱子(约3:16)。“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
世人。希腊文词语kosmos,指被造的世界,一个有机的实体(见太4:8节注释)。上帝的爱将所有的人包含在内,但只有那些对它有反应的人才会直接受益(见约1:12节注释)。爱需要互动才能变得更加完全。但很明显,上帝的爱不仅给予那些接受的人,同样也包括那些拒绝的人。那些丧亡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埋怨说上帝不爱他们。坚持说上帝不顾一些人自己的选择而预先命定他们的灭亡就是在说上帝恨他们。这样做就是在指责上帝是不公的,并要将那些人灭亡的责任归到上帝头上。见罗5:8;林后5:19;见17-20节注释。
赐给。爱只有在行动中才显得真实。上帝对罪人的爱使他为他们的得救付出了他的所有(见罗5:8)。爱的实质就是为人舍己;爱的对立面就是自私自利。
他的独生子。直译是“他唯一的儿子”(见第1章的补充注释;见路1:35;约1:14节注释)。
一切。上帝的爱是无穷无尽的。他救赎的恩典是给所有人的。这其中只有一个条件──相信基督并且愿意与他合作。见约1:12节注释。引领人悔改的正是上帝的恩慈(罗2:4)。正是他爱的阳光融化人刚硬的心灵,将那失丧的领回,使罪人成为圣徒。
信。见约1:12节注释。
灭亡。希腊文词语apollumi,“完全毁灭”,“根除”,“消失,无有”。“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永生”的对立面不是永久的痛苦,而是永远的灭亡,永远的死。罪本身之中就包含了死亡的因素。死亡随罪而来,不是简单的因为上帝要这样,而是因为罪人自己选择与那生命的源头──上帝──隔绝。
永生。希腊文词语zōē aiōnios。在约翰福音中,形容词aiōnios(永恒的)只和zōē(生命)连用(约3:15,16,36;4:14,36;5:24,39;6:27,40,47,54,68;10:28; 12:25,50;17:2,3)。关于zōē的意思见约1:4节注释;aiōnios,见太25:41节注释。约翰福音3:16节希腊文直译是“能够保持拥有永远的生命”。“永恒的生命”就是能够持续到永远的生命,即,没有尽头的生命。这只有通过与生命之源不间断的联系才能实现。
在约一5:11节中作者强调了上帝赐给“我们永生” [zōēn aiōnion]这一事实。只有当上帝将那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礼物──就是他独生的儿子──赐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永生才有指望。能够欢呼自己现在拥有上帝所赐的礼物──“永生”,并且“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约一5:11;参见约3:2)对于真诚的基督徒来说无疑是一项特权。“人有了上帝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生命”(约一5:12)。拥有永生是以凭借信心让基督住在心里为条件的。相信的人就有永生,并且是已经“出死入生了”(见约5:24,25;6:54;8:51节注释)。
约3:17 因为上帝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本会注释】
上帝差。等同于“上帝……给”(约3:16;参见太15:24;可9:37;路4:18,43)。约翰这里不是在讨论被差来的一位和那差他的人之间的神学关系,而是这种差遣的目的和意义(见太1:23节注释)。耶稣被差遣并不是意味着差他之人的地位高于他。基督在万古以先“与上帝同等”(《布》第十八章;见约1:1节注释)。
他的儿子。见路1:35;约1:14节注释。
降世。即,道成了肉身(见约1:14节注释)。
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约翰解释说(第18,19节),那些不信子的人“罪已经定了”,这只是因为他们拒绝相信。上帝差遣他的儿子来到世间是要拯救其中的人。如果因为救主的到来而有人被定罪这不能归责于上帝。定罪并非源于那真光的来到(见约1:4-9节注释),而是因为人们喜爱黑暗,故意转离那光。犹太人认为弥赛亚要作为审判者来到,定那些不信之人的罪(见路4:19节注释),他们还认为天使要因丧亡之人的毁灭而欢喜雀跃(见约15:7节注释)。但基督来不是要定这世界的罪──虽然这是理所应当的──而是要拯救它(参见《历》第一章)。
因他。见太1:21;路19:10节注释。上帝希望每个人都因他儿子为救赎计划所付上的伟大牺牲而得救。但上帝的心意必须经由每个个体意志的确定,好使这救恩对于他成为印象深刻真实有效的。救恩只是为那些相信并接受基督的人预备的(见约1:12;3:16节注释)。
约3:18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名。
【本会注释】
罪已经定了。那些信基督的人就因他们对他的信而称义,而那些不信的人同样也因他们的不信而被定罪。有些人拒绝基督决不是天父的旨意,那些执意如此做的人就定了自己的罪。正是因为缺乏信心才被定罪。“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14:23)。救主来到世间的目的决不是为要定人的罪,但对那些不信他的人他的到来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定罪。上帝已经预先决定那些信的人将要得救,而那些不信的人将要失丧,但他却给每个人自由,让他们自己选择是信还是不信。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信的和不信的,每一个圣徒和罪人的案子的确在救赎计划初立时就决定了,但是上帝却给每一个个体以权利,让他们去选择到底是做圣徒还是做罪人。这就是圣经的预定论。在最后的审判中,每个人都要单独定案,就像过去的世代中他们被集体定案一样。见约3:19;5:29;弗1:3-12节注释。
名。见约1:12节注释。
独生。见约1:14节注释。
上帝……子。见第1章的补充注释;见路1:35节注释。
约3:19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本会注释】
定……罪。希腊文词语krisis,指审判的过程,而不是krima,最后的判决或审判的结果。
光来到。见约1:4,5,9节注释。约翰在这里解释了罪责是如何临到人身上的。那并不是因为上帝定意要使一些人丧亡(见18节注释),而是因为有些人喜爱黑暗过于喜爱光明。定罪的判决并不是专制武断的,而是由律法而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每个人的命运都取决于他自己对光的反应。人若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就不给他们定罪(诗87:4,6;结3:18-21;18:2-32;33:12-20;路23:34;约15:22;罗7:7,9;提前1:13),但当真理的光照耀到他们心里的时候“他们的罪无可推诿了”(约15:22)。不愿放弃自己恶行的人就是喜欢黑暗,如此他们就看不见光(林后4:4)。另一方面,耶稣却应许那些选择跟从他的人“不在黑暗里走”(约8:12),并且无人能将他们从他手中“夺”去(约10:28)。
约3:20 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
【本会注释】
恨光。只有恨恶真理之光的人才会被那恶者弄瞎眼睛(见第19节注释)。他躲避光的原因和贼躲避警察的原因是一样的。
约3:21 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上帝而行。
【本会注释】
行真理。即,诚恳地渴望真理的原则在自己生命中变得更加切实有效。比如保罗,他承认自己里面“没有良善”(罗7:18),所有自己得胜生活的荣耀都属于上帝,是上帝通过耶稣基督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罗8:1-4;林前15:57;加2:20)。见太5:48节注释。
耶稣和施洗约翰
约3:22 这事以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
【本会注释】
这事以后。[犹太的传道时期,约3:22-36。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希腊文meta tauta,一个普通的转折性的短语(见约5:1;6:1;7:1)。约2:13至3:21节记载的“这事”发生在公元28年逾越节或稍晚一些的时候。
门徒。约翰,安得烈,彼得,腓力,和拿但业(见约1:40-45)。
到了犹太地。约2:13至3:21节所记载的事发生在耶路撒冷或离它不远的地方。从耶路撒冷开始,耶稣将他传道的范围延伸到犹太地的乡村和城镇,从公元28年(见“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主耶稣的传道生涯”;见路加福音第4章的补充注释)四月到十二月他一共在这些地方操劳了八个月之久。除了约3:22-36节简短的叙述,福音书对我们主这段时期的传道的细节没有做任何记载。
耶稣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地打开了他公开传道的局面,为的是给犹太领袖们一个机会来目睹他神圣使命的证据,接受他为弥赛亚,并引导整个国家向前完成所交托给它的神圣工作(《历》第二十三章;本注释第四册原文第26-30页)。但是除了表面上的成功之外,犹太地早期的传道工作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结果(见《历》第十九、二十五章)。事实上,发生在五旬节的真实悔改比基督在世一生传道时还要多(见徒2:1-4,14,41节的怀爱伦补充注释)。耶稣巨大的声望(约3:26)激起了约翰门徒们的妒忌,此时他们也正在这一地区宣讲并施洗。对于这件事,耶稣大概十二月的时候就暂时退往加利利去了(约4:1-3)。公元29年逾越节耶稣回到耶路撒冷,此时他在犹太地的早期传道将近正式结束,此后将他努力的重心转向了加利利(见路加福音第4章的补充注释;“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见太4:12;路4:16节注释)。
居住,施洗。这两个希腊文动词表示一种持续的、有一段时间的传道。耶稣借受洗来表达他对自己那位先锋所做传道工作的赞许,但他自己却将后来实际的施洗工作交给了他的门徒(约4:2)。就像施洗约翰一样,耶稣无疑也要找一处“水多”(约3:23)的地方。关于洗礼本身的仪式见太3:6节注释。
约3:23 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为那里水多,众人都去受洗。
【本会注释】
约翰……也施洗。施洗约翰的传道工作至少持续到了耶稣暂时从犹太地撤出的时候,大约在当年的十二月。从那时起被捕一直关押到次年的逾越节(见路加福音第4章的补充注释;“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见路3:19,20节注释)。
靠近撒冷的哀嫩。这些古代地点的位置不详。根据W. F.阿尔布莱特,这个地方最有可能是那布勒斯和示剑东南6.5公里处现代的Sâlim,它附近有个村庄叫作`Ainûn(W. F. 阿尔布莱特,“新约的背景和它的末世论”,在Studies in Honor of C. H. Dodd的第159页)。这些村庄在Wâdī Fār`ah河源头的附近,这里有很多的溪流。后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这个地点在西西提(伯珊)东南几公里的地方,离约旦河不远,但如果是这里约翰就没有必要再强调“水多”了。这种描述只有在一个相对缺少丰富水源的地方才有意义,因为只有那样才会出现这个问题──哪里有足够的水来施行洗礼呢。见“耶稣传道时期的巴勒斯坦”。
水多。这里提到的洗礼是全身浸入水中的浸水礼,只有这种形式的礼节才需要“水多”。见太3:6;罗6:3-6节注释。
约3:24 (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
【本会注释】
下在监里。约翰下在监里约有一年之久,从公元29年的逾越节到次年的这个时候(见路3:19,20节注释)。
约3:25 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
【本会注释】
辩论。尽管犹太人因为惧怕百姓(太21:26)而不敢公开地攻击施洗约翰,但他们仍旧选择一些较为隐晦的手段来阻碍他的工作。洗礼作为悔改和从罪中得以洁净的一种标志在约翰的传道中处于中心的位置(可1:4;路3:3)。犹太人为那些归依上帝的外邦人(见3-5节注释)实施改变信仰礼节性洁净的洗礼。但约翰却要求犹太人也接受这种仪式作为悔改和从罪中生活转回的标记。事实上,爱色尼派所施行的洗礼和约翰所施行的在意义上几乎差不多(见第63,91页),但因为他们人数很少,难以在国家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上形成重要的影响。
犹太人。原文重要的证据(第146页)显示这里应作,“一个犹太人”。
洁净的。即,礼节性的洗濯。
约3:26 就来见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但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
【本会注释】
拉比。见约1:38节注释。
从前同你……的那位。见约1:29-36节。
施洗。见约4:2节注释。
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当约翰的宣讲受到民众的欢迎和拥护时文士和祭司就开始嫉妒他(见约1:19-25节注释)。但这里有一位教师,他比约翰更受百姓拥护。约翰的门徒憎恨耶稣的成功并为他们的老师感到不平(参见可9:38)。他们感觉约翰的施洗具有自己的特色(见25节注释),耶稣和其他人既然没有与约翰和他们联合就无权以约翰的方式和目的为民众施洗。
约3:27 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
【本会注释】
人就不能得什么。约翰承认自己的成功来自于天上,并且他坚定自己的信念,那随耶稣的工作而来的更大的胜利同样也是来自于天上。两者的情况都是以上帝为始,那人有什么权利来质询上帝的作为呢?约翰对自己神圣的使命充满信心,并从一开始就预言那将要来的一位比他更大(约1:26,27)。他为什么要对自己预言的应验生气呢?
约翰完全谦卑和无私的顺服是基督真门徒的特色。约翰之所以能说出“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这样的话,正是因为他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弥赛亚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由于接触那神圣之爱而得的改变(见《历》第十八章)。骄傲和嫉妒想要破坏他的理智和情感平衡,结果也是枉然。
约3:28 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
【本会注释】
给我作见证。约翰的门徒早就知道他们师傅对基督所怀有的态度。
我不是基督。见约1:20节。
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见太3:3节注释。
约3:29 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
【本会注释】
娶新妇的就是新郎。上帝和他百姓的关系经常被比作新郎和新娘的关系(见赛54:5;耶2:2;3:20;结16:8;23:4;何2:19,20;林后11:2;弗5:25-27等)。现在耶稣明显成功地赢得以色列的百姓来归自己。
新郎的朋友。“新郎的朋友”是新郎新娘两家之间的介绍人。当他看到自己亲手办理的喜事达到高潮时他心中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约翰已经完成了他呼召以色列人接受他们属灵之主人的特定任务,现在他看到他为之劳力的一位获得了显著的成功,他的心里就喜悦。因此,他自己的“喜乐”就“满足”了。见可2:19节注释。
站着,听见。约翰可能是说,新郎朋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新郎的愿望并为其实现它们。或者,约翰是指新郎头一次面对面见新娘时,新郎的朋友欣喜于自己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样的,众人被吸引到基督那里去约翰也不会感到难过,事实上,这正是他最大的心愿。
约3:30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本会注释】
他必兴旺。见第27,29节注释。施洗约翰再没有其他方式的声明了。这几乎是约翰被囚禁之前最后记录下来的话语了。约翰这些话比眼下场合中他没有指明的那些人更加的谦卑,更加顺服和慷慨。他在自己生命和传道工作的早期就被要求退下来,将作工的园地留给他人。确实,世人当中“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太11:11)。
信子的人得永生
约3:31 “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从地上来的是属乎地,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
【本会注释】
……来的。这是一个犹太人专门指“弥赛亚”的术语(见太11:3;21:9;23:39;路7:19等;见约1:14节注释)。
从天上。希腊文anōthen(见第3节注释)。基督“从天上”来好使人能够“重(从上头)生。”因为基督是“从上头”来的,约翰宣称,耶稣在所有本源属地的“万有之上”是应当的,正确的,且是必须的。
从地上来的。那源于地的其天生就属地。
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约翰是“属乎地”的,他是作为一个人说话。耶稣是“从天上来的”,他的话也带有“从天上来的”智慧。人们从约翰转向耶稣一点也不奇怪,他们是从较小的一位转向了伟大的一位。
是在万有之上。原文的证据(参见第146页)显示这个表达在本节中没有出现第二次。如果第31节没有这句话,那么第31节和第32节合起来作,“他从天上来,将所见所闻的见证出来”。如果保留“是在万有之上”这句话,那约翰就是在承认基督绝对比他大,比世上任何人都大,也表明他拒绝认为自己是基督的一个对手。
约3:32 他将所见所闻的见证出来,只是没有人领受他的见证。
【本会注释】
所见所闻的。即,基督所看见所听见的天父的意志和品格(见第11-13节注释)。约翰一直提醒读者耶稣对天上之事所作的见证是起源于天父的(见约8:40;15:15等节)。
只是没有人领受。这是一个修辞上的夸张手法,强调那跟从耶稣的广大群众中真正接受他是上帝派来的那位的人是少之又少(参见约1:11;2:24)。事实上,那些接受并相信耶稣见证的人就是约3:33节中所说的(参见约1:11,12)。
约3:33 那领受他见证的,就印上印,证明上帝是真的。
【本会注释】
领受。见约1:12节注释。一些人表明他们是在上一节所陈述的普遍情况之外。
印上印。一个人将他的私章盖在文件上证明它的真实有效,这样就将自己的见证加在文件本身的内容上。一个人通过接受耶稣是基督就表达出他相信上帝关于他的信息是“真”的。
上帝是真的。即,上帝关于耶稣是基督的信息是真的。这同一条真理用反面的语言来表述,见约一5:10节。
约3:34 上帝所差来的就说上帝的话,因为上帝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
【本会注释】
上帝所差来的。即,基督(见约1:14;3:31节注释)。关于父差遣子来到这世界的意义见第17节注释。耶稣来,不是以他自己的名,也不说他自己的话,而是以他父的名,说他父的话(参见约5:19,30等节)。
没有限量。约翰保守地宣告耶稣的传道如此成功的原因,即,他是“从天上”来的(第31节),作为人子活在世间,他的里面充满了圣灵。约翰不能在同等意义上主张自己也拥有耶稣所拥有的这些品质,因为耶稣远在他之上。约翰“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林前13:9)。耶稣作为神,他不需要被动的获得圣灵,但作为人,他所有的都是从父来的。
约3:35 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
【本会注释】
爱子。这里的证明就像耶稣在他受洗时天上来的声音所作的见证一样(见太3:17节注释)。子在来到世界之前与父在永恒的关系上平等地联合在一起(见约1:1节注释)。但这里约翰所说的是父在基督成为肉身的状态下活在世上,作为人类的一员对他儿子的爱。父与子之间永恒无限的爱不会因为道成肉身的缘故而有丝毫的减弱。
将万有交在。即便作为世人中间的一员,耶稣也有充足的权利以天父的名行事。将这里和约5:22,27,26;13:3;17:2,24等节作一比较;见太11:27;28:18节注释。
约3:3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原文作不得见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本会注释】
信……的人。直译是“保持相信的人”。一次得到恩典是不够的,一个人如果想进天国就必须保持不断的得到恩典。一个人在父面前的地位取决于他对子的态度。见约1:12;3:15,16节注释。
不信。希腊文词语apeitheō,字面上的意思和彼前2:7,8节一样──“不顺从。”然而,apeitheō指的是人思想和意志上的不顺从状态,而不是指公然悖逆的行为。比较弗5:6节,该词的名词形式在那译作“悖逆”。思想的状态决定了生命的轨迹。将这里和约3:18节作一比较。
得不着永生。即,不得分享永生(见第16节;见第3节注释)。一个人不能既拒绝基督又想从天父那里获得永生。
上帝的震怒。见罗1:18节注释。关于同一个翻译为“愤怒”且用在基督身上的词见可3:5节注释。“上帝的震怒”是针对所有罪恶的。上帝为人提供了一条道路使人可以逃脱罪恶的捆绑,但如果他们拒绝与罪分离他们就不可避免的同遭厄运并一同被除灭。
提要:1 基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话,并将自己显示给她。27 他的门徒希奇。31 他向他们表明自己对上帝荣耀的热心。39 许多撒玛利亚人相信了耶稣。43 他离开那里到了加利利,在迦百农治好了一个大臣患病的儿子。
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
约4:1 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
【本会注释】
主。[撒玛利亚妇人,约4:1-42。见“从公元28年的第一次逾越节开始的犹太传道时期”;“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主耶稣的传道生涯”。]这里到底是作“主”还是作“耶稣”原文的证据上存在分歧(见第146页)。
法利赛人听见。值此耶稣声望不断上升之际,法利赛人利用约翰门徒嫉妒的心理,想要在约翰和耶稣之间制造分歧,进而削弱他们两人的努力。见约3:25节注释。
门徒……还多。见约3:26,30节注释。很明显,此时的约翰仍旧在教训,施洗,还没被捕。
约4:2 (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
【本会注释】
耶稣亲自。耶稣藉亲自在约翰手中受洗表达了对这个礼节的赞许,他宣称,“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太3:15)。此外,耶稣的门徒是在他的指导下施行这个礼节的(约3:22;4:1)。我们不知道耶稣为什么不亲自施洗。他不亲自给人施洗可能是为了避免人们心中产生因在他手中受洗而要求在教会中拥有高等权利的思想。可以将耶稣施洗和门徒施洗各自特点的不同比较一下(见约3:22;4:1-3节注释)。下一次再提到洗礼就和太28:19,20节中福音的使命联系在一起了。耶稣可能因为施洗带来的分歧和冲突而一度中断了这种礼节。
约4:3 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
【本会注释】
他就离了犹太。现在大约是公元28年的十二月或公元29年的一月。这次暂时从犹太地退去,是为了避免和法利赛人以及约翰并他门徒不必要的冲突。离开犹太地的决定是果断的,不是出于惧怕,而是出于谨慎(参见太10:23)。关于这次从犹太地退去时间背景方面的讨论见路加福音第4章的补充注释;“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
又往加利利去。关于上一次访问加利利见约2:1-12节。
约4:4 必须经过撒玛利亚,
【本会注释】
经过撒玛利亚。取直线到加利利要经过撒玛利亚。然而,由于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的仇怨,加利利的朝圣者每逢重大的国家性节期,宁可绕道约旦河谷行远路,也不经过撒玛利亚(见路9:51,52;见路2:42节注释)。此时的撒玛利亚和犹太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处在罗马巡抚彼拉多的管理之下(见第45,67页;“耶稣传道时期的巴勒斯坦”;“希律家族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关于撒玛利亚人见卷三第69页;卷五第18,45页;见王下17:23-34节注释。
约4:5 于是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
【本会注释】
叙加。可能就是现在的`Askar。“城”这个名称在福音书中经常用于小的乡镇,就像用在较大的城邑上一样。
那块地。见创33:19;48:22节;书24:32节。
约4:6 在那里有雅各井;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
【本会注释】
雅各井。这口井位于`Askar村往南步行十分钟路程之处,在去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和耶稣生活有关的地点中这里是最能确定具体位置的了,至今它还为基利心山脚下的修道院花园供水。这一区域内密布着泉源溪流,人们再去费力开凿一眼水井似乎是件非常奇怪的事。但雅各在这地曾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挖这眼井可能是为了避免水权纠纷的争论(参见创26:17-22)。
困乏。耶稣和门徒很可能从拂晓就上路了,到现在为止可能已经走了24或32公里。约翰经常提到耶稣作为人类一分子精神和肉体上的限制和不足(见约1:14;11:3,33,35,38;12:27;13:21;19:28;见约4:7节注释)。耶稣从不行神迹来满足他个人的需要或减轻他自己肉体上干渴或饥饿的痛苦(见太4:3,6节注释)。
在井旁。即,坐在井沿的石头上。
午正。我们不清楚约翰所用的记时系统(约1:39;4:52;19:14)。然而,一般来说,“第六个钟点”通常被认为是中午(见《历》第十九章)。如果将其理解成晚上,那耶稣就和门徒一起到叙加城里或继续赶往不远之处的示剑去寻找住宿过夜的地方了。另外,早晚都是人们打水的正常时间,此时如果是在早晚的话,井旁应该还有别的人。
约4:7 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
【本会注释】
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即,一个撒玛利亚家族(见第4节注释)的女人,而不是两个小时路程之外的撒玛利亚城的女人。
请你给我水喝。我们很欣慰知道耶稣也像我们一样(见第6节注释)经历过干渴,饥饿,疲倦和痛苦。他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就是要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中救援我们(见约1:14节注释)。
赢得撒玛利亚妇人的过程很值得那些准备领人归向基督的人认真学习。这一过程中有四个主要步骤:(1)唤醒得到更美好事物的愿望,第7-15节。(2)使人相信自己有个人的需要,第16-20节。(3)呼召人下定决心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第21-26节。(4)激励人作出与决定相称的行动,第28-30,39-42节。关于这一过程四步详细的论述见第7,16,21,28节注释。
耶稣用“请你给我水喝”这样的要求赢得了那妇人的注意。第9节的问题,“你……怎么……?”很明显地证实了她的反应。这样,耶稣在确保了她的注意力之后,就用赐她“活水”(第10节)引起了她的兴趣。她问他从“哪里”可以得到这水(第11节),并问他是否承认自己比那挖这井的雅各(第12节)还大,这些话都反映出她的想法。耶稣从注意和兴趣着手,引导她来渴望得到那“活水”,声称凡喝这水的人就“永远不渴”(第14节)。她就要求,“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第15节),尽管她几乎不晓得她所求的是什么。
约4:8 (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
【本会注释】
城。即,叙加,位于通向示剑的路上大约一公里处。
食物。希腊文词语,“食物”,“营养品”(见太3:4节注释)。
约4:9 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
【本会注释】
怎么。民族间的仇恨使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彼此远离,尽可能地避免社交往来。关于撒玛利亚人的起源见王下17:23-29节注释。关于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仇恨的起源见卷三第69页;见拉4:1-3,17-23;尼2:10;4:1,2节注释。关于当时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矛盾纷争的叙述见约瑟夫的Antiquities xx. 6. 2。
犹太人没有……来往。这应该是约翰为这卷书的非犹太人读者加的解释性评论,而不是那妇人对耶稣所说的话。然而原文的证据(第146页)却显示不存在这句话。耶稣的要求使她非常吃惊;还有什么比一个犹太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更使人感到奇怪的呢?
约4:10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
【本会注释】
上帝的恩赐。就像下句话所表明的,这是在指耶稣自己。他表面上不过是一个疲惫干渴的旅客,但实际上他却可以提供超过那妇人所希望的“活水。”耶稣的要求表面上看来有些奇怪,但其中却自有深意。关于耶稣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他是一个犹太人,而在于他从前是,如今也是“上帝的恩赐”(见约3:16;林后9:15)。
是谁。耶稣将要告诉那妇人自己就是弥赛亚(见第25,26节),他在这里巧妙地使她注意到他的建议所包含的实质意义。耶稣的意思是:“你可以给我水喝,使我的身体不渴,但我却可以满足你灵魂的干渴。”
活水。希腊文短语hudōr zōn,“新鲜的水”,“流动的水”或“[赐]生命的水”(参见结47:9)。耶稣这里用活水来指代自己(见约7:37;参见约6:27,51)。先知耶利米曾将主比作“活水的泉源”(耶2:13;17:13;参见赛12:3;启22:1)。那女人认为耶稣所指的是与井水相对死寂而言的流动的溪水。但如果耶稣能够得到字面意义上的“活水”,那他为什么还要向她要水喝呢?
约4:11 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
【本会注释】
先生。希腊文词语kurios,“主”,“先生”,作为一种尊称这里指的是后者。耶稣的声音和态度中有些东西感染了那个妇人,她刚才那漠不关心的“你既是犹太人”(第9节)现在转变为一种表示尊重的称呼。
从哪里。妇人还在认为耶稣所说的是字面意义上的水。但很明显他所指的不是那井中的水,因为那井深达100多英尺(30多米),他没有工具从中取水。
约4:12 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
【本会注释】
你……还大吗。“你”在句中是重读的。耶稣究竟显示自己是谁呢?比较约8:53节。
我们的祖宗雅各。撒玛利亚人声称自己是经约瑟所传雅各的后裔,他们视雅各为自己的“祖宗”,在某种意义上和犹太人看亚伯拉罕类似(见约8:33)。耶稣和那妇人所站的地点当年被分给了约瑟的子孙(书24:32)。
约4:13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约4:14 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本会注释】
人若喝。直译是“不论是谁喝[一次]”。只需一饮耶稣所赐的“活水”就能永远满足干渴的灵魂(见约7:38节注释)。
我所赐的。“我”这个词语在句中是重读的,因此就在“活水”和雅各井中的水之间划出了鲜明的界限。
永远不渴。直译是“将不会[ou]不会[mē]干渴直到永远[eis ton aiōna]。” ou,me,eis ton aiōna三个表达在英文中都汇成了一个词“决不”。希腊原文比英文译文表达的含义要强烈的多。eis ton aiōna在约6:51,58节中译作“永远”;在8:51,52;10:28;11:26各节中译作“永远不”。关于希腊文词语aiōn见太13:39节注释。
在他里头……泉源。耶稣所要赐给那妇人之“活水”的比喻意义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水能满足人灵魂的干渴,它能比今生给人的灵魂提供更美的事物。
到永生。希腊文短语eis zōēn aiōnion(见约3:16节注释)。关于aiōnios,“永远的”,见太25:41节注释。喝那“活水”(见约4:10节注释)的结果就是永不止息的生命。
约4:15 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
【本会注释】
请把这水赐给我。那妇人最终也不清楚耶稣所要给她的是什么,但她却很想得到第14节的应许,即,如果她喝了“活水”就“永远不渴”,并可以期待承受“永生”。然而,她还是将那“活水”和字面意义上的水联系起来,认为自己一旦获得“活水”就不用每天跑到雅各井来打水。也许她认为那“活水”是单给她一个人的,因此她还得给她的“丈夫”(见第16节)打水。但就像耶稣马上要解释的,那“活水”与她和她的丈夫都有关系。
约4:16 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
【本会注释】
叫你丈夫。耶稣已经将她对“活水”(第15节)的渴望唤起,现在他突然转换了交谈的话题。耶稣在第16-20节中的目的是要在她心中唤起一种强烈渴望这活水的信念(见第7节注释)。而这一点,他是通过将焦点聚在她生活的秘密上做到的。因为她还没有做好准备来接受她刚才那么漫不经心要求的“活水”(第15节)。首先要将她里面的罪恶的污水除去。公义的新生命开始之前罪恶的老旧生活必须死去,这两者不能并存(参见雅3:11,12)。
但那妇人躲避了耶稣洞察她生命的问话,否认自己有丈夫。她不愿意和一个陌生人讨论自己的私生活。耶稣承认她的话是对的(第17节),但却给她证据使她知道他对她的了解远超于她刚才情愿说出的(第18节)。这样一来,她就相信这是一位先知(见第10节注释),并且知道自己是个罪恶深重的人。她聪明地将那涉及自己私生活的话题转向耶稣(第19节),之后又转向一个有关信仰的一般争论(第20节)。就像所有知罪的灵魂一样,她设法逃避。
试图将话题从不受欢迎的真理转移到不相干或不重要的宗教话题上,这是知罪的证据,就需要一种思想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通常人们要么竭力躲避真理,要么寻找理由轻视或拒绝它。然而真正需要的不是阐明为辩论所提出的观点。耶稣没有在探讨他作为“先知”地位或在哪崇拜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反之,耶稣坦白地指明妇人要注意(1)真敬拜的含义,(2)自己是基督。这些才是人们今日最需决定的(见第21节注释)。
约4:17 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
【本会注释】
我没有丈夫。这是她第一次试图掩盖她生活中隐藏的秘密(见第16节注释)。
约4:18 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
【本会注释】
五个丈夫。耶稣现在将这妇人过去的生活完全暴露在她的面前,使她知道他了解她生平的所有秘密(见约1:48节注释)。她是一个有罪的女人,急切地需要耶稣所愿慷慨赐给她的“活水”。
约4:19 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本会注释】
你是先知。这妇人用不涉及私人方面的话题来避开关于她自己生活的谈论。如果她能将耶稣拖入一场关于宗教的争论,她就可以避免尴尬,不用承认自己过去生活中那些不光彩的事情了。
约4:20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本会注释】
这山。即,基利心山,叙加和雅各井就位于这座山的脚下。公元前432年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建了一座庙宇,但自从公元前129年(见第33页)约翰·许尔堪将其毁灭后,这处就成为废墟,直至今日也是如此。关于撒玛利亚人和他们的信仰见第18,45页。
应当礼拜。对于这个女人,以及对于绝大多数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来说,他们的宗教在本质上是与崇拜联系在一起的。她还没有认识到那“真正拜父的”是“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的人(第23节)。
约4:21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本会注释】
妇人,你当信我。这是新约中“信我”唯一一处使用着重表达的地方。比较那神圣的宣告,“实实在在地”(见约1:51节注释)。耶稣郑重地要求那妇人忘记敬拜的形式和犹太人及撒玛利亚人之间传统上的争论,还有这些仪式到底该在哪里举行的问题。
时候将到。见第23节。
你们。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是复数,因此包含了所有真正敬拜上帝的撒玛利亚人。
也不在这山上。对上帝的敬拜不能被限制在任何特定的地点──犹大地,撒玛利亚或其他什么地方。
耶稣已经唤起了那妇人对“活水”的渴望,使她明白了“活水”是什么,也令她相信她自己需要这“活水”,现在耶稣继续引导她自己做出决定(第21-27节)。他通过告诉她什么是真信仰(第21-23节)来使她走迷的思想转回,邀请她成为一个真敬拜者(第23,24节),之后通过确定自己就是弥赛亚(第26节),因此说话拥有属灵权柄来引导她作出自己的决定。他完全解除了她的偏见,通过向她澄清自己并没有那些分隔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的宗教偏见而使她放弃了回避问题的企图。两个民族都可以成为那“真正拜父”的,最终只有“一群”(约10:16)。她怀着对弥赛亚盼望的信心在城中向人们宣告,撒玛利亚人也都有这样的盼望。她迅速的行动(约4:28,29)与她的决定相符。耶稣在这里展望到将来犹太人不再作为上帝选民的那一天。
约4:22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本会注释】
救恩。直译是“那救恩”,意思是只有一种救恩(见徒4:12)。撒玛利亚的宗教是背道的希伯来信仰和异邦邪教结合的产物(见第18,45页)。撒玛利亚人将摩西五经作为自己的圣经,并且宣称自己比犹太人更为正统,但他们对上帝的敬拜是盲目的,他们不知道他们拜的是什么,因此拜他“也是枉然”(可7:7)。上帝的旨意是要犹太民族作为他在地上万国面前的见证(见卷四第26-30页)。他们成为他所启示旨意的领受者和指定的保管者(见罗3:1,2;9:3-5)。因此耶稣才强调犹太信仰的卓越和高超,并且说明这种高超和卓越与敬拜的地点(约4:21)没有任何关系。犹太人信仰的优势在于,上帝拣选希伯来人作为他地上的代表,他将他神圣的旨意交托给他们,并且弥赛亚也要作为一个犹太人来到地上(罗9:4,5)。
约4:23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本会注释】
如今就是了。第21节中的“时候”,即敬拜地点不再重要的时候就是现在了。人们没有必要再为过去的习俗争论不休,没有必要继续等到将来再去进行真正的敬拜并接受“活水”。耶路撒冷作为指定敬拜的地点(见第21节),还要暂时存留一段时间,但真正的敬拜“如今”就可以开始。一个人的敬拜不是看他在哪,而是看他如何敬拜。
真正拜父的。即,那些用心灵敬拜的人,而不是在某个特定场所用一套礼节形式举行的敬拜。
用心灵和诚实。即,全心全意,用思想和情感最高的能力敬拜上帝,将真理的原则应用于自己的心灵之中(见太5:3,48;7:21-27;可7:6-9节注释)。这才是耶稣所说的真敬拜,其他都是假的。先知弥迦清楚地陈明了这里所说的真敬拜和徒具外表的敬拜形式之间的区别(弥6:7,8)。
父要。天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不关心他儿女的神明,他挂念着他们每一个人的福利(见赛57:15)。他不仅接受那些“真敬拜者”,他还热切“寻找”那些愿意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的人,并鼓励他们亲近他(见结18:31,32;约3:16;徒17:24-31;彼后3:9)。救恩不是人用自己软弱无助的努力寻找上帝的结果,而是天父怀着热切的同情、不倦的努力找寻他失丧孩子的结果(见太18:12-14;约10:1-21节注释)。约翰反复强调这一真理(见约3:16;6:44;15:16;约一4:10)。将这里与迷羊、失钱、浪子的比喻作一比较(路15:1-32)。
约4:24 上帝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本会注释】
上帝是个灵。直译是“上帝[是]灵”。作为一个无限的灵体,上帝不像有限的物体那样受到相同的限制,因此对他的敬拜与可见的地点和形式没有太大关系,而是看敬拜他之人内在的精神是什么样子的(见第22节注释)。
约4:25 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本会注释】
我知道。在那妇人的思想里,真敬拜是与弥赛亚到来的思想相联系的。撒玛利亚人将他们关于弥赛亚盼望的基础建立在申18:15,18节上。撒玛利亚人通常称弥赛亚为塔希伯(Taheb),意思是“归回的一位”或“恢复者”。
称为基督的。这显然是约翰为这本书的非犹太人读者加的解释性话语(见约1:38节注释)。
约4:26 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本会注释】
说话的就是他。前面已经为现在这激动人心的伟大启示做好了准备,当此语一出,整场交谈戛然而止。难道基督没有向她表明自己拥有了解她生活的超自然能力(见第17-19节注释),难道她没有承认他是一位“先知”么?思考申18:15,18两节,这个妇人已经表明她相信当弥赛亚来到,他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约4:25),并且现在这位“先知”宣告自己就是弥赛亚。很自然地她便总结出:这人不仅是位“先知”,更是摩西所预言的那先知。
约4:27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
【本会注释】
希奇。或,“感到惊讶”。犹太人认为,一个男子,尤其是一位赋有拉比尊严的男子和一个女子在公共场合交谈是非常不合适的。一部古代的犹太文学作品,Aboth R. N. 2(1d)建议,“男人在街上不要和女人说话,就连他自己的妻子也不可以”(引自斯特克和比勒拜克,卷二第438页)。米示孥中劝告男子说,“不要和女人说太多的话”(Aboth 1. 5,《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4页;参见《他勒目》之宋西诺版`Erubin 53b,第374页)。
没有人说。门徒出于对主的尊敬没有对他和那妇人说什么。
约4:28 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
【本会注释】
留下水罐子。当门徒从村子里为耶稣买食物回来的时候,那妇人的水罐盛满了水(《历》第十九章)正要离开。她急着要赶回村子去告诉别人她的重大发现,因此就不想再带着水罐耽搁时间。她已经经历了渴望,相信,和决定(见第7节注释),相应地,下一步骤就该是行动了──去将自己所发现的告诉别人。这也证明了她所做决定的真实性。留在原地的水罐就是她急切返回不想被拖延的无声见证。
约4:29 “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
【本会注释】
一切事。那女人的话未免有些夸张了。但很明显,她想要说明的是,既然耶稣连她生活中埋藏最深、最黑暗的秘密都知道了,那就没有什么能瞒他的了。
这就是基督。关于那呈现出来的证据──耶稣超自然的能力──和他必定是基督的结论之间的联系见第26节注释。那妇人很巧妙地将她的发现用疑问的形式表述出来,邀请村子里的人自己前去为自己证实。比较腓力对拿但业的邀请:“你来看”(见约1:46)。
约4:30 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
【本会注释】
众人就出城。女人的话给村子里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他们自己前去调查一番。起先他们的信是建立在那女人报告的基础之上,但后来经过调查,他们的信便建立在自己的经验之上(见第39,42节)。
约4:31 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
【本会注释】
拉比,请吃。门徒出于对他们主的热诚和关爱(见第6节注释)就鞍前马后地为他奔波效力。他们竭力使他们主的道路变得平坦安适。关于“主”,rhabbi这个词的评论见约1:38节注释。
约4:32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本会注释】
食物。希腊文词语brōsis,指任何种类的“食物”(参见第8节注释)。那妇人热切的反应给耶稣心灵带来的的振奋,胜于食物给他身体的满足。对于所有和耶稣协力同工的人来说,物质上始终居于次要的位置。将属灵之事和物质之事相较而言,上帝的工人们更重视哪样,是衡量他们献身的一个指标。(见太20:15节注释)。
约4:33 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他吃吗?”
【本会注释】
有人拿什么。希腊文中这个形式的问句其实是期待一种否定的回答。实际上门徒并不相信耶稣曾经吃了什么,他们只是对他不觉得饿感到困惑(见第6节)。
约4:34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
【本会注释】
我的食物。见第32节注释。耶稣活着的目的就是要行他父的旨意(见太4:4;路2:49;约6:38节注释)。大多数人活着都是为了“那必坏的食物”(约6:27),但耶稣只想得到那“存到永生的食物”.生活中物质方面的需要在耶稣完成拯救人类的伟大目标中只是附带而微不足道的(见太6:24-34;约6:26-58节注释)。
差我来者。关于父“差”耶稣进入世界的意义见约3:17节注释。约翰引用耶稣的话时经常涉及到他神圣的使命(约3:17,5:30,36,37;6:38,44;7:18,28,33;8:16,18,26,29;9:4;10:25,32,37;12:44,49;13:20;14:10,24,31;15:21;16:5;17:4;见路2:49节注释)。
作成他的工。即,上帝差遣他的儿子进入世界所要做的“工”(见太1:21;约17:4节注释)。
约4:35 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
【本会注释】
收割。巴勒斯坦的谷物秋天播种春天收割(见卷二第108-110页)。像叙加这样的地方谷物一般在四月或五月收割,那么现在的时间可能是十二月或一月(见路加福音第4章的补充注释;“加利利早期的传道”;参见《历》第十九章)。
举目向田观看。门徒们可以看到叙加村子里的人穿过成长中的庄稼(《历》第十九章)向井旁走来。那播撒在撒玛利亚妇人心中真理的种子已经开始结出果实来,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可以看到丰盛的收割(见第39-42节)。
约4:36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
【本会注释】
收割。原文的证据显示(参见第146页)第35节中的“已经”应该和第36节连起来读。因此第36节的开头应该是,“已经收割的人得工价”。对于撒玛利亚妇人来说,种子刚刚撒出去就迎来了辉煌的收割时辰(参见雅5:7)。
积蓄五谷。见太13:30节注释。
永生。见约3:16节注释。
一同快乐。见诗126:5,6节;赛9:3节;见路15:7节注释。
约4:37 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
【本会注释】
那人撒种。可能耶稣认为自己是撒种的人而门徒们是收割者(见约4:38;参见太9:37,38;10:1),并且他展望到在他复活之后撒玛利亚更大的收割(见徒8:6-8,14,25节注释)。在灵魂的收割中经常是一人撒下福音的种子但却无权收获(参见林前3:6,7)。关于耶稣是撒好种的人见太13:3-8,18-23节注释。
约4:38 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本会注释】
我差你们去收。很明显耶稣是指3:22节中简单提到的犹太地的传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耶稣和他的门徒现在正在收获施洗约翰所播下的种子。在耶稣复活之后门徒就要从这一传道时期他所撒下的种子里获得丰盛的收成(见徒2:41,47;5:14)。
约4:39 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
【本会注释】
好些撒玛利亚人。这是头一批归依者。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还有第二次收获(第41节)。后来七十人派出传道时访问了很多撒玛利亚城镇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见《历》第五十三章)。耶稣复活之后这里还有另一次收割(见第38节注释)。
那妇人作见证说。见第29节注释。那些认识她的人一定在想:她所说的耶稣将她“一切”所行的都告诉她到底指的是哪些事。像她这样的一个人在属灵的事上有了如此大的改变足以引起众人的注意。约翰经常提到有很多人“信”了耶稣(见约7:31;8:30;10:42;11:45;12:42;见约1:12节注释)。
约4:40 于是撒玛利亚人来见耶稣,求他在他们那里住下,他便在那里住了两天。
【本会注释】
两天。即,当下一天剩余的时间和次日一整天(第43节;见卷一第181,182页;卷五第248-250页)。这两天是属灵种子播撒和收获的快乐时光。
约4:41 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本会注释】
更多。将这里和第39节作一比较。
信。见约1:12节注释。
耶稣的话。那些先前不信那女人话的人现在相信了。此前他们肯定对她所说的一切都提出疑问,他们在亲自调查一番之前决不肯轻易接受任何人的见证。此外这里所说信的人还包括那些没有听到那妇人见证的人。
约4:42 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本会注释】
听见。他们是亲耳听到的见证人。没有什么证据比自己的亲身体会更有说服力。
这真是。撒玛利亚人见到凭据便相信耶稣是摩西所说那“先知”(第26节注释)的爽快与迅速和犹太人接待他时(见约1:10,11节注释)的犹疑不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生命和信息对于撒玛利亚人来说证据已经足够了──摩西的预言在拿撒勒人耶稣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应验(见太1:23节注释;参见《历》第四十四章)。
救世主。见太1:21节注释。.
耶稣治好大臣的儿子
约4:43 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本会注释】
过了那两天。[大臣的儿子,约4:43-54.见“从公元28年的第一次逾越节开始的犹太传道时期”;关于神迹见第208-213页。]即,约4:5-39节所记之事以后的那天(见第40节注释)。第3-5节所记述的行程现在又重新开始了。
约4:44 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本会注释】
本地。这是指拿撒勒(见可6:1,4节注释;参见《历》第二十章),而不是加利利(见约4:45)。约翰插入这个评论顺便解释一下耶稣为什么直接去了北边大约13公里远处的迦拿(见约2:1节注释)。
约4:45 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
【本会注释】
加利利人。见太4:13节注释。然而要注意到,太4:13节指的是六个月后加利利地传道的正式开始(见路加福音第4章的补充注释)。
看见。这里可能指的是约2:13-23节中记载的事情,特别是第23节中提到的神迹。洁净圣殿(约2:13-22)使耶稣宣布自己是弥赛亚的消息流传开了(见《历》第二十章)。
他们也是上去。就像所有敬虔的犹太人所做的那样(见出23:14-17;申16:16节注释)。
约4:46 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
【本会注释】
迦拿。见约2:1节注释。
变水为酒。见约2:1-11节注释。耶稣现在周围都是朋友,他们曾亲眼见过神能在他身上的显现。
大臣。直译是“王的[人]”,即,一个王家官员,这里可能是指加利利和比哩亚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的侍臣。这个“大臣”是个犹太人,可能是个希律党人(参见可3:6节注释)。有些人认为这个“大臣”就是苦撒(路8:3)或马念(徒13:1),他们是希律的官员,后来成为了基督徒。
在迦百农。基督和那“大臣”在迦拿,而大臣的儿子在25公里外的迦百农。耶稣曾在将近一年前的时候访问过迦百农(约2:12),但却没有任何记载显示他在那里公开做过什么。
约4:47 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本会注释】
他听见。耶稣返回加利利的消息迅速传开证明了他巨大的声望(见约4:45;可3:7-12)。
求他。尽管神迹大体早已提到(约2:23),但要求医治的事情还是第一次记载。
下去。见约2:12节注释。
快要死了。人的智慧和技巧已无能为力,孩子的父亲怀抱最后一线希望来到迦拿,盼着能请耶稣与他立即赶回迦百农(见第49节)。但他发现耶稣被广大群众团团围住,因此就安排了一次与耶稣私下里的会面(见《历》第二十章)。
约4:48 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本会注释】
若不看见。根据《历》第二十章,那个做父亲的将耶稣答应他的请求作为自己承认他是弥赛亚(见第45节注释)的条件,他认为耶稣为了使自己成为他的跟随者必然会非常迅速地同意自己的要求。但是耶稣觉察到了那大臣言语行为上些许不真诚的表现,知道他的信心并不纯粹。当然,他还是有些信心的,否则他根本就不会来。但这样的信心离完全还很遥远,耶稣所要求的是在神能施展之前无条件的、毫无疑问的相信。
那大臣打算在相信之前能先看见;但耶稣却要求他在看见之前先相信。以先应允某些要求为前提的信心是建立在一种脆弱的基础之上,它在上帝认为最好不答应这种请求的情况下便会消失。耶稣稍微耽延,暂不答复那官员的请求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他所求的福分。在目前的思想状态下,他还不适合从主那里接受任何东西(见雅1:5-7),同时耶稣在他彻底意识到自己完全的需要并且愿意运用没有疑惑、无条件的信心之前就不能为他做任何事情。因此耶稣既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那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请求既没有被应允,也没有被否定。
神迹奇事。即,神迹(见第208,209页)。
不信。或,“完全不信。”在希腊文中,双重否定表示强调的肯定。那位大臣一定看这句话是他心中思想的写照(见约1:47-49节注释)。“你”这个词在句中是复数。耶稣了解犹太人的领袖和那些与这大臣态度一样的人,就将他和他的同胞都归于不信的一类(见约2:18;6:30;林前1:22;见太16:1-9节注释)。相反,最近撒玛利亚人单凭耶稣的话就怀着单纯的信心由衷地接受了他(约4:41,42)。对于自己同胞的不信和怀疑耶稣感到非常难过(见约1:10,11节注释)。耶稣有更大的恩典要给那来求他的大臣──救恩。耶稣不能在将这最大的恩典赐给那大臣的时候还不将较小的恩典──医治他的儿子──赐给他(见第209页;《历》第二十章)。
约4:49 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
【本会注释】
先生。希腊文词语kurios,“主”(见第11节注释)。
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那必要的改变刚刚发生。当这个做父亲的意识到耶稣已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他看出他的动机是自私的。他看出那救孩子的唯一希望就在于运用毫不怀疑、不讲条件的信心,就马上丢弃自己的不信和虚假的骄傲。这里他充满眷爱地称他的儿子为“孩子”,这个希腊文词语和第46节中翻译过来的“儿子”不是一个词。
约4:50 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本会注释】
回去吧。既然必要的改变已经发生,耶稣就不再耽延答复他的要求,尽管这答复不是那父亲所期望的。他来求耶稣“下去”到迦百农,但耶稣只简单地告诉他,“回去吧”。他在没有得到自己要求是否已蒙应允的证据之前就被要求回去(见第48节注释)。他的信心受到了考验。他必须凭借信心接受恩典,他必须凭借信心行事,相信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所求的。
活了。希腊文所表达的意思是,那孩子不仅是“活了”,而且会继续健康的活下去。
那人信。那父亲原本想在自己相信之前先看见;但他现在因耶稣的话就接受了他。他的行动建立在信心之中,因此平安和喜乐就充满了他的心(见《历》第二十章)。见约1:12节注释。
约4:51 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
【本会注释】
正下去。从迦拿到迦百农不超过25公里。迦拿坐落在加利利的群山之中,海拔大概有244米,而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岸边,海拔是负209米,两者之间的落差将近455米。回家路上正常来说要花四五个小时,那大臣本可以当天下午就赶回去。做父亲的本来十分担心自己儿子的性命,但他新建立的信心抓住了所赐给他的宝贵恩典,因此他就没有过度着急地往家赶。
他的仆人迎见他。现在是次日的清晨,那大臣离家尚有一段距离。
他的儿子活了。他仆人的话回应了耶稣头一天所讲的(第50节)。
约4:52 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
【本会注释】
见好。像我们所说的,“开始好转。”
未时。即,下午一点。比较约1:39;4:6节。
约4:53 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本会注释】
正是……的时候。整个事情的因果关系非常清楚。如果孩子的好转发生的或早或晚,人们都会疑问说,这到底是耶稣话语和能力的结果呢,还是应该归结于别的原因。
信。这个词使用在这里是完全意义上的。那父亲接受了耶稣作为弥赛亚或像我们所说的,他成为了一个基督徒。这件神迹的结果还远不止如此。孩子得以康复,他的全家都信了,这就为大约六个月后耶稣将迦百农作为他在加利利的传道中心预备了道路(见路4:31节注释)。
约4:54 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本会注释】
第二件神迹。见约2:11节。关于迦百农人民给予耶稣的欢迎见可1:32-37,45节注释。
提要:1 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一个病了三十八年的人。10 犹太人因此指责,并为这件事控告他。17 耶稣回答并责备他们,用天父的见证,32 约翰的见证,36 他所做之事的见证,39 并圣经的见证,显明自己到底是谁。
在毕士大池边治病
约5:1 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本会注释】
这事以后。[第二次逾越节: 毕士大池旁的瘫子,约5:1-15.见“从公元28年的第一次逾越节开始的犹太传道时期”;“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关于神迹见第208-213页]直译是“这些[事]之后”,第6章和第7章开头用的也是和这里相同的短语(见约6:1节注释)。
一个节期。原文的证据(参见第146页)对于在这里译作“一个节期”还是“那个节期”之间存在分歧。
从古代开始评论者们对这个节期的认定就存在分歧。历代教父的分歧集中在到底是逾越节还是五旬节上。一份藏于牛津大学的九世纪的福音手稿这里作“无酵节”而不是“犹太人的节期”,因此认定这里指的是逾越节。但后来的一卷手稿又有不同的见解,它在“犹太人”这个词后面又加上了“帐篷”。现代的一些评论者支持将这里认定为修殿节,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个节期指的是普珥节。犹太人信仰年几乎所有的节期都有它的支持者。
尽管我们必须承认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一个最终的答案,但有一些证据可以使我们得出一个暂时性的结论。在前面的章节中(约4:35)耶稣说离收割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巴勒斯坦的收割季节是在四月或五月,因此第4章中记载的事件应该就发生在十二月或次年的一月。而此时巴勒斯坦所有的会堂都在庆祝修殿节。然而,如果说这里的节期是指修殿节还是会使人感到怀疑,原因有两点:一,修殿节不是一个犹太人固定上耶路撒冷去庆祝的节日(见出23:14;申16:16);二,修殿节是在冬天(见约10:22),这个季节很少会有病人围绕在毕士大池边等待下水。修殿节后面的节期是发生在犹太历最后一个月中旬的普珥节,大约在公历的三月一日左右。尽管现在的气候已渐温和,但普珥节仍然不是这里所提到的节期,因为就像修殿节一样,它也不是犹太人普遍上到耶路撒冷去守的几大节期之一。
约5:1的可认定的那三个其他的节期,即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都是在耶路撒冷庆祝并且举行的季节气候已经普遍暖和。在这三者中逾越节的可能性最大。早在公元二世纪爱任纽就认定这里指的是逾越节(反对异端ii. 22. 3,反尼西亚教父,卷一第391页)。在约6:4节中直接指出那个节期就是“犹太人的逾越节”;并且5:1节中的节期是4:35节之后耶稣像大多数犹太人一样“上耶路撒冷”去守的第一个节日。见第192,193页;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见太20:17节注释。
这次神迹和耶稣在犹太公会前被责问(见第16-18节注释)标志着他在犹太地传道的结束。此时可能就是第一次洁净圣殿(见约2:13节注释)之后公元29年的逾越节(见第192页;“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见路加福音第4章的补充注释)。耶稣在犹太地传道的前后一年,中间曾暂时地退到了加利利(约4:1-3)。
上耶路撒冷去。见太20:17节注释。
约5: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
【本会注释】
羊门。希腊文词语probatikē,它是一个形容词,指那些和羊有关的事物。翻译者们对于这里是否应该理解为“羊市”,“羊池”或“羊门”存在分歧,而这几种翻译都是可以的。将“羊”和“池子”连在一起作,“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一个地方],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这是基于从公元13世纪所有的基督教作者对这里都是这样理解的。另一方面,如果不将“羊”和“池子”连在一起,那这里的“羊”可以理解成耶路撒冷城中一个特定地方的缩写,可能是指“羊门”(尼3:1;12:39)。
池子。尽管对这个池子的地点还存在争论,但人们普遍认为它就是圣阿尼教堂的双池,在现在的苦路正北。公元三世纪的俄利根描述这个池子说,它被四个门廊环绕,第五个门廊将其一分为二,这种描述与约翰的记载相符。今天这个池子长16.7米,宽3.6米,位于地面以下好几米的地方,因为现在的地面比古代要高出许多。它被五个拱门覆盖,这五个拱门支撑着后来在池子上面建造的古代教堂的地面。
毕士大。这个地方的名字在不同的手稿中形式也不一样,Bēthesda,Bēthzatha,Belzetha,and Bēthsaida,原文的证据对每一种写法都是很重要的。尽管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但这个名字的最初写法应该是Bēthzatha或与之类似的写法,因为这个池子所在(见上面关于“池子”注释)的耶路撒冷城的东北区名叫Bezetha(见约瑟夫战争ii. 19. 4 [530];4. 2 [151]),而这个名字的变体很容易就成为Bēthzatha。
毕士大这个名字似乎是来源于亚兰语(这里像约翰福音其他地方一样,称为“希伯来话”,见19:13,17;20:16)beth chesda',“恩慈的殿”。后来的经文使用这个名字可能就是因为耶稣曾在这里治好过那个病人。然而,由于约翰没有解释这个名字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打算论证这个词语的意思,因此,现代的释经家也效学他的榜样,对这里不作过多的解释和考证。
五个廊子。见上面关于“池子”注释。
约5:3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动;
【本会注释】
等候水动。原文有很重要的证据显示(第146页)“等候水动”这几个字和第4节一整节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天使赋予池水超自然医治之能的故事似乎不是原始福音文本的内容,很可能是为了解释第7节而后加的。然而,公元三世纪初期的特土良就知道这个传说的事实也表明这个故事是基于早期传统的。没有证据显示这部分内容是在特土良之前加上去的。考虑到第7节的内容,这段话明显是保留了一种当时关于池水的流行的观点(见《历》第二十一章)。
水面上的涟漪是真的(《历》第二十一章),但是有明显的证据显示关于这种传闻的叙述没有任何事实的根据。强壮的将病弱的在骚乱中踩在脚下,只顾自己急切地下到水中,而有很多人就在池边死去了(见《历》第二十一章)。因此,一个人越自私,越坚决,越强壮就越有可能首先下到池中得医治。最需要的人反倒受益的可能性最小,相反耶稣却首先选择最需要帮助的人。那能在水动时最先到达池边的人明显是得了医治,但上帝的恩典却对所有愿意接受它的人一视同仁。此外,这池边的医治还是间歇性的。这些在毕士大池得“医治”之人的记载所体现出来的原则和耶稣施行神迹医治病人所体现的原则完全不同(见第208,209页)。
约5:4 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就痊愈了。)
约5:5 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
【本会注释】
三十八年。这里的叙述证实了耶稣医治之能的真实性和超自然性,它否定了那个人是患有暂时性疾病的说法。关于其他类似神迹的陈述见路13:1;徒4:22节。这个瘫子孤苦无依的坐在那里,心中充满了绝望(见《历》第二十一章)。他是那些聚在池边的人中情况最差的一个(见《历》第二十一章)。
约5:6 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
【本会注释】
你要……吗。过于强调这个问题中所包含的意志方面的能力是应当避免的,因为希腊原文只是简单传递出这样一种意思,“你要痊愈吗?”耶稣的问题是修辞性的,因为很明显,这个瘫子极度渴望从他的病中得到解脱。耶稣这句话只是使这个受苦的人将注意力迅速转向自己以及那使他从痛苦中得医治的问题。
约5:7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本会注释】
没有人。这个受苦之人可怜的回答呈现出一个悲惨的故事,不幸的遭遇,朋友的离弃,一次次希望的点燃,紧接着一次次痛苦的失望。现在他全部的希望仍旧集中在那只有推测没有实据的神奇水池上面。很明显,他的心中还没有想到耶稣能用其他的手段治好他的病。
约5:8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本会注释】
起来。耶稣这里的话与可2:11节惊人的相似。它们的简洁和直率不能不在那瘫子的心中激起信心(见《历》第二十一章)。显然耶稣并没有试图否定关于那池子的神奇,也没有询问他得病的原因,而是带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吩咐那人表现他的信心。关于耶稣对这个他要医治之人所提的要求见第209页。
褥子。一条可以轻易卷起来背在肩上的褥子。
约5:9 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本会注释】
立刻。该词用在这里与那人得病的时间“三十八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了。这个词用在此处,在希腊文中,它的含义不仅是指一种走路的动作,而是指人重新拥有一种走路的功能。那个曾经的瘫子在身体上进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约5:10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本会注释】
安息日。这是七个有记载的安息日所行神迹的头一个(见列举在第210-213页上的神迹3,5,6,9,27-29)。这也是耶稣第一次公开挑战拉比们关于安息日的条例(见可1:22;2:23-28;7:6-13节注释)。耶稣行这件神迹的时候城中满了来守节期的旅客,他通过施行神迹并吩咐那人拿褥子走使之公开来表示他对这些传统条例的拒绝,显明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见10,16节注释。
不可的。见可2:24节注释。这些犹太人关心的似乎不是那人在安息日被治好,而是他在今天拿着他的被褥负重走路。犹太传统法典对安息日负重有很多严格的规定。因此米示孥列举了39种安息日不能做的事,其中最后一项就是“不得从一个地方拿东西到另一个地方”(米示孥安息日 7,《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349页)。另一段米示孥规条宣称“如果一个人将一个躺在褥子上的活人带进公众场所,那他算为无罪,因为那褥子是附属于那病人的”(米示孥安息日 7,《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448页),这其中暗示了在安息日带着一床空褥子走路就算作是违法不可做的。
约5:11 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
【本会注释】
那使我痊愈的。很明显,那过去瘫痪的人现在不再用犹太法典判断自己的行为了,而是诉诸一种更高的权威,他刚刚经历过的事告诉他,耶稣拥有这种权威。
约5:12 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
【本会注释】
是什么人。那些问此问题的人非常清楚除了耶稣无人能行此神迹,他们这样问很可能是要寻找定耶稣违犯安息日条例的直接证据。后来的事情(第16-47节)证明,他们认为自己有控告耶稣的清楚案例。
约5:13 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
【本会注释】
耶稣已经躲开了。希腊文短语ekneuo,“溜出”,“悄悄离开”。耶稣行此神迹的目的不是要让自己卷入和犹太人的争论,而是借着一个具体的、显著的事例表明遵守安息日的真义,揭穿法利赛人用传统规条的限制蒙蔽国家人民的虚伪。
人多。耶路撒冷值此重大节期(见第1节)之时总是人山人海,毫无疑问,这件神迹行在众人面前,他们必要将这消息带到犹太地的四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耶稣在治愈一个软弱的人之前没有先要求他信心的承认。然而,很明显的,那瘫子的信心在耶稣召唤他的时候就油然而生。
约5:14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本会注释】
遇见他。显然耶稣在特意寻找那个人,因为他还没有将属灵上的痊愈带给他。尽管这一神迹主要的目的──向犹太人显示他们的传统毫无价值(见第10节注释)──已经实现,但耶稣仍没有忽略去拯救那个他治好的人。
殿。希腊文词语hieron,这个词是指圣殿的整个建筑群,而不单单指圣所(见太4:5节注释)。耶稣可能是在圣殿的某一个院子中找到那个人的。
不要再犯罪。或,“不要继续犯罪”。耶稣指导这个人的思想从他肉体的福利转向他属灵健康的需要。他在毕士大池对耶稣吩咐他“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之命令的反应就是信心的一种表现,是肉体健康和属灵健康的开端。现在耶稣进一步的警告,“不要再犯罪”暗示了两层意思:一,他原先的生活是有罪的(见《历》第二十一章);二,他的罪已经被赦免了。那个瘫子的痊愈(可2:5-12)展示出肉体康复和罪得赦免之间的紧密关系。
更加利害。这可以理解成那人陷入一种比他先前所经历疾病更严重的状态之中,也许是一种急性病症,而不是他以前长期忍受的那种慢性的瘫痪。当然,从这句话中并不能得出以下结论:疾病是对那些受击打之人邪恶生活的神圣刑罚或病痛一定紧跟着有罪的生活。约伯的故事和耶稣关于那瞎子(约9:2,3)所说的话清楚地表明了这种结论的危险。见伯42:5;诗38:3;39:9节注释。
约5:15 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
【本会注释】
告诉犹太人。显然,那人将他恩人的名字告诉犹太人是想通过配合回答他们的问题来减轻他们对自己的责难(见第10-13节),同时他也想让众人知道那使他痊愈的是谁。
约5:16 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
【本会注释】
逼迫耶稣。耶稣被人带到公会前,他们控告他犯了安息日(见《历》第二十一章),在此罪名之外他还被控犯了亵渎的罪(第18节)。国家的领袖们试图抵消耶稣对百姓无可辩驳的巨大影响(见约2:23节注释)。他们还派奸细窥探耶稣,千方百计寻找他的把柄,想立案定他的死罪(见《历》第二十一章)
公元29年的春天,犹太领袖想通过对耶稣公开的责难来降低他的权威并削弱他对民众的影响(《历》第二十一章)。他们公开警告全国不要跟从耶稣并派遣奸细跟踪他,努力寻找证据想用司法程序来对付他。当他们知道自己反对耶稣是毫无道理之后,他们就越发苦毒地逼迫他,并开始设计如何取他的性命。他们的这个阴谋在两年之后,即公元31年的逾越节,得逞了。
犹太公会的领袖们在公元29年的春天就有足够的证据证实耶稣就是弥赛亚──他们知道撒迦利亚的异象(路1:5-20)和牧羊人的宣告(路2:8-12),他们也知道东方博士的来访(太2:1,2)和耶稣十二岁时在圣殿里的事(路2:42-50),他们还知道施洗约翰对基督是弥赛亚所作的见证(约1:19-34)。最近,他们又有了额外的证据可以证实耶稣品格的完全、教训的纯正以及他所行神迹的神圣性质。所有这些之外他们还有预言。这些犹太人印象深刻的预言正在当下耶稣所行的事中逐一应验。
在安息日。犹太人似乎除了公开责备那人在安息日带着被褥行走之外,并没有刑罚他。但他们却想着把这个神迹的施行者耶稣置于死地,可能是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了那瘫子并吩咐他带着被褥行走(见约7:22-24;9:6,14节注释)。犹太律法允许在安息日治疗急性病症,但像这种慢性疾病的治疗是被禁止的。因此一部在耶稣之后数世纪写成,但明显是反映他那个时代情况的犹太注解宣称:“一个人在安息日治病可以吗?我们的师傅教导说:如果是急性致死的病,可以;但如果怀疑他[病人]的病情或好或坏,就不能[为了他]而干犯安息日”(Tanchuma B,引自斯特克和比勒拜克,Kommentar zum Neuen Testament卷一第624页)。耶稣选择医治那个病了三十八年的人着意要揭穿犹太法律限制的错谬和虚伪。
约5:17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
【本会注释】
作事直到如今。直译是“一直工作到如今”。耶稣用这些话使他的听众确信,那创造世界的上帝即使在安息日也仍然在他们中间积极地工作着(见徒17:28节的怀爱伦补充注释)。这是对犹太教某些阶层中存在的自然神论思想的反驳,他们认为上帝离这个世界很遥远,与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联系。不仅如此,耶稣的话也是一种声明:他自己的工作,就是他刚才所行的神迹,就是上帝的工作。这里所表达的思想就是耶稣在约5:19-47节中宣讲内容的基础。
我也。这个强调性代词加上对等性连词共同表达了耶稣与父的平等。
约5:18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上帝为他的父,将自己和上帝当作平等。
【本会注释】
他的父。直译是“他自己的父”。称上帝为“父”在犹太人的语言使用中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在两约间的犹太文学作品(见第84-86页)中上帝时常也会被称为犹太人的父(见禧年书[犹比理书] 1:24,25,28;多比雅书13:4)。有几次在祷告中他被称为“我父”(见传道经23:1,4;智慧书14:3)
犹太人不是为此控告耶稣犯了亵渎的罪。耶稣为自己在安息日治病所作的辩护(见17节注释)犹太人说不出什么,因此他们就攻击他所宣称的“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犹太人认为耶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他与上帝同等。犹太人说上帝是一个人的父和耶稣在一种特殊意义上所宣称的上帝是他自己的父,约翰对这两种思想区分的非常清楚。
和上帝……平等。见腓2:6节;见约1:1节注释。这里所认可的上帝与基督之间父子关系一体平等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人们认为耶稣只在所有人都作为上帝儿女的意义上是上帝的儿子,只是借着创造和属灵的父亲身份才成为上帝的儿子。有人指出,在希腊-罗马世界中,“上帝的儿子”经常用作皇帝的头衔,代表他们是半人半神,但并不表示他们拥有完全的神性。但约翰的记载显示出,犹太人很清楚,耶稣的话就是在宣告他与至高者同等。
圣子的权柄
约5:19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
【本会注释】
子。尽管耶稣经常称自己是人子──这个称谓强调了他的人性,也很可能包含了他作为弥赛亚的身份(见太1:1;可2:10节注释),但在本节经文中,那没有任何限制的称号“子”却清楚地代表“上帝的儿子”。这一点是很明显的,他不仅将其与父联系在一起,并且在约5:25节中提到了上帝的儿子。当犹太人控告耶稣声言自己的神性时,耶稣非但没有试图减小影响,反倒继续解释并扩展他的这种宣告。见第1章的补充注释。
凭着自己。即,凭他自己的意思,靠他自己的行动。
看见父所作的。直译是“看见父正在做的”。耶稣的行为与上帝对待人的方式完全一致。不仅如此,他的行为是上帝爱世人的最高表现。耶稣作为子只有在他完全顺从父的旨意时才能彻底表现父的品格。
约5:20 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叫你们希奇。
【本会注释】
爱子。见约3:35节。
一切事。耶稣在这里坚称自己完全了解父的旨意。而只有上帝自己才能公正诚实地作此宣告。
更大的事。即,比耶稣所行医治疾病更大的神迹(见第21节注释)。尽管耶稣所行的神迹刚刚受到责难和抨击,但他这里的宣告却具有更大更显著的力量。
约5:21 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
【本会注释】
父怎样……也照样。这个对照本身就暗示着子与父的同等。犹太人相信使死人复活是神的特权,耶稣宣称自己拥有相同的能力就坚持主张了自己的神性。
子……使人活着。显然,这里既指耶稣在“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林前15:52)使死人复活的权能,也指他有能力赐新生命给每个基督徒去经历重生(见约3:3)。犹太文学很久之后才将复活看作弥赛亚的工作;然而,这里耶稣并不是在强调他弥赛亚的身份,而是在强调他的神性。
约5:22 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本会注释】
父不审判。父已将救赎的工作完全交在子的手中。父没有成为人,他没有舍弃他的生命来救人。但是子成为人,将他的生命为世人舍了,就有权审判那些拒绝他的人。独有他知道试探的全部力量,独有他担当了全世界的罪。见27,29;来4:15节注释。
约5:23 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
【本会注释】
尊敬。耶稣的话在当下的环境中提醒了他的听众,那些承认尊敬父的,基于同一个原因,也应该尊敬子。事实上,人不尊敬上帝差来的子,也不可能尊敬上帝。
约5:24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
【本会注释】
实实在在地。见太5:18节;约1:51节注释。
那听我话。这一节所显示的听与信之间的紧密关系非常重要。事实上,希腊文中表现这两种行为的分词用的是同一个冠词,暗示着只是听如果没有信便无足轻重。见太7:24节注释。这里耶稣进一步强调自己对天父的顺从,因为子的信息(“我话”)是要领人相信父并且信靠他。
就有永生。这个宣告更是对将来永生的一种应许;它是一个保证,那相信的人此时此地就能开始享受永生了,因为他已经和他的主在属灵上连接起来,而他可以分享主的生命。“藉着信,将上帝的灵接在心里,就是永生的开始”(《历》第四十一章)。见约6:47;约一5:11,12;见约3:16节注释。
不至于定罪。见约3:18节;罗8:1节注释。
已经出。直译是“已经经过”。出死入生的过程,不仅是指将来复活时身体上的改变,还指一种每个真基督徒都经历过的体验和他永远享有的果实。从属灵上说,一个人重生时(见弗2:5;西2:13;3:1;见约1:13;3:5节注释)就经历了从死到生的关键性改变。
约5:25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
【本会注释】
实实在在地。见太5:18节;约1:51节注释。
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时候将到”显然是指字面意义上将来的复活(见第28节),而“现在就是了”似乎是指耶稣刚刚提到的基督徒“出死入生”(第24节)经验。这是在提醒,尽管有些人在灵性上已经死了,但只要他们“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就会立刻拥有属灵的复活。见这些短语类似的使用,约4:21,23节。
事实上,本节所指的是部分的复活,而第28节明显是在说将来的复活,“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如果这样理解,第25节指的是许多“已睡圣徒”特别的复活,他们在耶稣复活时起来作为他胜利之初熟的果子(见太27:52,53)。
约5:26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
【本会注释】
因为…就。见第21节注释。
赐给他儿子。见约6:37节注释。
在自己有生命。“在基督里有生命,这生命是他自己的,不借外力,不求而得”(《历》第五十八章)。然而基督作为人子,便“虚己”(腓2:7,英文RSV版)不使用自己的神权,提到他在世上拥有的生命也说那是从上帝而来的恩典。“基督的神性是信他之人永生的保证”(《历》第五十八章)。见第1章的补充注释。
约5:27 并且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
【本会注释】
权柄。父在委托子施行挽回人类和上帝荣耀之救赎计划的同时也将审判的权柄交给了他。这是合情合理的。上帝的儿子是神,同时作为人子,他也是人,也曾抵拒试探(来4:15),代我们承担罪恶,并尝了死味。在与撒但的大斗争中他是胜利者。宇宙中再无一位比他更有资格对世人进行最终的审判,也再无人比他更能藉着这审判荣耀并维护上帝。见第22节注释。
约5:28 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
【本会注释】
时候要到。见第25节注释。
凡。这是对世界终了死人复活的一个通指,并不区分是第一次复活还是第二次(见启20:5,6)。耶稣的日子犹太人对死人复活的问题存在分歧。撒都该人根本不相信死人会复活,而法利赛人则坚持认为死人会复活。犹太人中即便是那些坚持死人复活的一派也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只有义人会复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不论义人还是恶人都会从坟墓里出来。和后一种观点相同的是,一份公元二世纪末三世纪初代表先人的文件中说道:“那时我们都要起来,各从各的支派,拜见天上的君王。之后所有的人都要复活,有些人进入荣耀,有些人蒙受羞耻”(便雅悯的约10:7,8,R. H. 查理,旁经和伪经[外典],卷二第359页)。从耶稣通常的习惯来看,他从不与犹太人就复活的问题进行争论,只是简单地陈述这一真理,“凡在坟墓里的……就出来”。
约5:29 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本会注释】
行善的。我们绝不应从这些话中得出救恩是靠“行善”赚来的结论。善与恶的行为都是人属灵状况的反映。树的本质并不在于它们的果实,但凭着果子却可以分成好坏,既而决定是培育还是毁灭。同样,人依据他们自己的行为被分类,但这行为只是他们内在属灵状况的外在表现,真正决定他们得救的还是内在的品质。
复活得生。即,以永生为标志或结果的复活。事实上,复活就是信的人在基督里分享的生命。“基督与我们成为一体,好使我们在灵上与他合一。靠着这种联合我们从坟墓里出来,不仅作为基督权能的一种标志,也是通过信心使他的生命变成我们的”(《历》第四十一章)。
定罪。希腊文词语,“审判”。这个词与“生命”相对,表明这里的意思是“结果不利的审判”。这同一个词在第22节中翻译为“审判”,在第24节中翻译成“定罪”。所有这些都表明那交托给耶稣的审判是指对恶人的审判。见约9:39节注释。
约5:30 “我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
【本会注释】
不能作什么。见第19节;约6:38节。
我怎么听见。即,所听见的是来自天父。
审判。希腊文词语krisis,见第29节注释。联系上下文,耶稣这里的话主张了他在最后审判中对罪人定罪的公义。见第22,27节注释。
为耶稣作证
约5:31 我若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就不真。
【本会注释】
为自己作见证。关于某一方面的司法证词,比如说一个人的个人生活,米示孥宣称:“没有人可以为自己作证”(米示孥Kethuboth 2. 9,《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151页)。耶稣这里的话可能就是要在他犹太人听众中引起对这一教训的注意。头一眼看到约8:14节可能会感觉与这里的话矛盾。然而,耶稣的话会根据听众的不同而略有调整。8:14节不是在讨论他与父的关系,而是他与他的声明“我是世界的光”之间的关系,法利赛人因为耶稣说自己是世界的光就拒绝他。对于这种拒绝耶稣当然坚持他的话是真的。然而当前章节中的背景与其不同:耶稣这里是要通过指出他的工作来显明他对父的倚靠,他的工作是父授权的,可以作为他主张的证据(约5:36,37)。为了强调这一点,他就提醒他的听众注意犹太教的原则,一个人关于自己行为的证言是无效的。
约5:32 另有一位给我作见证,我也知道他给我作的见证是真的。
【本会注释】
另有一位。自古以来释经家对此就有两种理解:有些人考虑到上下文(第33-35节),认为“另一位”是指施洗约翰,无疑当时耶稣的听众也是这样理解他的话的(见第34节注释)。耶稣意识到自己的权柄不为人所接受(第31节),他就又提出四种不同的证据:(1)约翰的见证(第32-35节);(2)犹太人不能否认的神迹(第36节);(3)父的见证(第37节);(4)经文(第39节),特别是犹太人接受为自己无上权威的摩西所写的书(第45-47节)。
其他许多释经者,一方面他们也不否认耶稣话中的四重意思,但他们认为本节中的“另一位”指的是天父,是第37节的伏笔。他们指出在当前的意思中,关于父对他儿子继续作的见证,第32节是个很合适的表达,而显然是指约翰的第33-35节应该放在前面,因为约翰的使命到目前为止已经结束了。
约5:33 你们曾差人到约翰那里,他为真理作过见证。
【本会注释】
你们曾差。这可能是指记载在约1:19-27节中的事。
约5:34 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
【本会注释】
见证不是从人来的。当耶稣声明另有一人为他作见证时(第32节),显然犹太人立即想到他指的是施洗约翰(见约1:7,8,15-18,26,27,29-36)。耶稣继续指出约翰确实为真理作了见证,但他自己权柄的合法有效并不依赖人的证言。
为要叫你们得救。尽管人们认识到耶稣所说的真理并不倚赖约翰的证言,然而耶稣还是提醒犹太人注意约翰为他作的见证,因为民众里有好些相信约翰的(见太21:26)。耶稣让他们注意约翰的证言就可以鼓励他们相信自己从而拯救他们。
约5:35 约翰是点着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
【本会注释】
灯。希腊文词语luchnos,“一盏灯”(见约1:9节注释)。使徒约翰论到施洗约翰说“他不是那光”(约1:8)。施洗约翰和那“真光”(约1:9)基督比起来只是一盏灯。日光来到就不再需要灯,同样,耶稣的工作取代了约翰的工作。
翻译成“点着的”的那个词是希腊文动词kaiō“被点燃”的一种形式,这也暗示着约翰是次一级的光体,自己被那更大的光“点燃”。
你们情愿。关于约翰的声望见太3:5-7;21:26节。
暂时。此时约翰公开的传道已经结束了,显然他已被捕入狱了(见路3:19,20节注释)。
约5:36 但我有比约翰更大的见证;因为父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作的事,这便见证我是父所差来的。
【本会注释】
比约翰更大的见证。考虑到第34节的内容,很明显耶稣这里的意思是他有比约翰为自己所作见证更大的见证。
事。这些事不仅包括耶稣所行的神迹,还包括一切他为人所做的服侍:他无罪的生活,他的教训,他仁慈的行为以及他的死和复活。总而言之,这些事为他主张的真实性作了见证,再没有什么人的声明可以作这样的见证。“他来自上帝最大的证据就是他的生活显示了上帝的品格”(《历》第四十四章)。
约5:37 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过见证。你们从来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见他的形像。
【本会注释】
父。关于基督里面的真理,最大的证据既不是人的证言也不是耶稣的工作,而是上帝向人心说话的声音。当基督徒在他的心里认识到父自己为基督作见证时,他就获得了一种超越其他一切保证的确据。或许耶稣也在想他受洗时从天而来的声音(见太3:17节注释)。
你们从来没有。耶稣的听众曾听过约翰的证言,也见过耶稣的工作,但第三类证据──父向他们心灵显示的证据──他们却毫无所知,耶稣说,“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第38节)。听人的证言,观察耶稣的行为,信心在这两者之后,但若想获得耶稣基督是真神弥赛亚的最高证据,信心必须先在人心中开始成长才行。只凭耳听眼见的信心不能听见或看见父,父关于耶稣基督所说的话也不能住在人的心里为他所接受。但当这些话能住在人的心里并为他所接受时,这就是最大的证据了。
约5:38 你们并没有他的道存在心里;因为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
约5:39 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本会注释】
查考圣经。这段话可以简单的翻译为“你们去查考圣经”,一个命令,“查考圣经!”从上下文来看,这些话最好理解成耶稣对犹太人的宣告:“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古代犹太人认为律法知识本身就可以确保一个人的永生。因此据说公元一世纪的一个拉比,希列,曾宣称:“一个人明白了妥拉(译者按:摩西五经)的话,就可以得到来世的生命”(米示孥Aboth 2. 7,《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17页)。耶稣用这种观念提醒犹太人,他们认为在其中可以找到永生的经文,正是为自己作了强有力的见证(见《祖知》第三十二章)。这段话也可以被理解成是一个训勉人去学习圣经的命令(见《证》第二册原文第121页)。如果犹太人用信心的眼睛去查考圣经,那么当弥赛亚站在他们当中的时候他们就早已做好准备认出他来了。
本节与在埃及发现的至迟书写于公元150年的蒲纸伪经福音上的一段极其类似,这段话作,“转向民众的领袖,他说,‘你们查考经文;[那些经文]你们认为其中有生命,它们就是为我作见证的’”(Egerton Papyrus 2,第5-10行;希腊文本,H. Idris Bell和T. C. Skeat,未知福音的碎片[伦敦,1935],第8,9页)。这样一段话似乎是根据约翰福音写成的,因此也是约翰福音在公元二世纪上半叶就已存在的重要证据。蒲纸伪经福音在埃及的发现意味着约翰福音已经从它可能的起源地──离埃及很远的以弗所──流传到了那里,在此之前它曾被用于描述基督的伪经。这部伪经和当时代的瑞兰得蒲纸约翰福音,对于第四卷福音书于公元一世纪末成书的传统时间记载,都是很重要的证据(见第179-181页)。
约5:40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本会注释】
到我这里来。在后来的两次讲论中耶稣清楚地显明,来他这里的结果就是永生,“来”他这里就等于是信他(约6:35;7:37,38)。尽管犹太人一次又一次地来听他询问他,但他们来他这里内中没有信心,也不觉得自己需要他的拯救。
得生命。见约3:16;10:10节注释。
约5:41 “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
【本会注释】
从人来的荣耀。耶稣工作的最终胜利不取决于犹太人领袖是否在他在世的日子承认他是弥赛亚。他的信息和他服侍的意义超越了任何人能够给予的认可。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为了上帝的荣耀彻底征服邪恶的国。
约5:42 但我知道,你们心里没有上帝的爱。
【本会注释】
上帝的爱。即,人对上帝的爱,而不是指上帝对人的爱。上帝爱法利赛人,但他们都不回应这爱(见约一4:10,11,19)。
约5:43 我奉我父的名来,你们并不接待我;若有别人奉自己的名来,你们倒要接待他。
【本会注释】
你们并不接待我。见约1:5,10,11节注释。
若有别人……来。有些评经家认为这是指公元132-135年犹太人暴动的领袖巴柯巴,他自称是弥赛亚(见第79页)。这些评经者否认了本节实际上是先知预言的可能性,就解释说,这段话表示约翰福音不可能是在犹太人第二次暴动之前写的。这种解释基于两点不能被接受:(1)约翰福音在此之前成书证据确凿(见第39节注释;另见第179,181页);(2)耶稣的话不是说将来一定会有人冒弥赛亚的名来,而是一种假设,即,如果有人那样做了,犹太人反倒愿意接受他。再者,犹太人甚至他们的领袖亚及巴的确接受巴柯巴作为弥赛亚,这样耶稣预言的真实性就显明了。
约5:44 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上帝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
【本会注释】
荣耀。直译是“荣耀”,“好名声”。许多犹太人自己判断自己;他们用自己的遗传衡量一个人名声的好坏,而不是将上帝和他的品格当作他们的标准。结果他们就不能相信基督。
从独一之上帝来的。上帝是独一的、绝对的,因此衡量品格的唯一标准就是上帝的律法中所揭示的他的品格。上帝的独一性是犹太人信仰的基本教义,但他们的行为却否定了这一点,他们用遗传的人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同胞。
约5:45 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们;有一位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仰赖的摩西。
【本会注释】
就是……摩西。摩西的律法对于犹太人来说是其信仰的基础也是其整个生命的基础。现在耶稣向他的听众指出,如果他们能正确理解摩西的律法,他们就能看见律法书中所表明的自己。他们被自己最大的先知定罪了。
公元二世纪的伪经福音手稿中有一段与本节很类似,作:“不要想我来是在父面前定你们的罪,那定你们罪的是摩西,就是你们托付希望的人”(Egerton Papyrus 2 [见39节注释],第10-14行)。关于这些伪经中与约翰福音对应的重要性见第39节注释。
仰赖。希腊文elpizō,“盼望”。犹太人,按照遗传的解释,将永生的希望寄托在顺从摩西所传的律法上(见第39节注释)。
约5:46 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
【本会注释】
他……指着我写的话。显然这里不是在指摩西五经上任何特别的一段,除非是申18:15,18节(见该处注释),而是其中普遍指着基督所说的话,尤其是圣所的服侍,雅各的预言(创49:10)和巴兰的预言(民24:17)。如果犹太人正确理解这些,那他们就能在基督来的时候准备好接受他了。然而,他们只将摩西的教训当作其守法主义之生活方式的基础;结果他们没能认出耶稣就是弥赛亚,如此,他们认为他们靠之而活的摩西的经文就定了他们的罪。
约5:47 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