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书3章
提要:5 隐藏的奥秘,6 即外邦人得救的奥秘,3 向保罗启示了。8 他蒙了恩典9 要去传扬这奥秘。13 他希望他们不要因他的患难而丧胆,14并祈求上帝19使他们能认识到基督对于他们的大爱。
1 因此,我保罗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替你们祈祷(此句乃对照十四节所加)。
【本会注释】
因此。显然是指前面有关外邦人的论述。他们不再是外人和客旅,而成了圣殿的一部分;也泛指上帝的整个旨意。保罗就是这样巧妙地让读者注意他想要说的一些重要问题。关于本章教训的重要性,见《给传道人的证言》391页
我保罗。参林后10:1;加5:2;西1:23;门19。无疑是为了强调下面所提到的他伟大的使命。连他自己也惊讶自己怎么会成为上帝的器皿,宣传他迄今所论述的伟大救赎工作。
为你们外邦人。保罗是为外邦人作工而被囚的(徒21:28),特别是因为他坚持认为外邦人也能承受应许。于是他遭到同胞的憎恶。他的眼界超越了所有民族的界限。
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即属于基督的被囚者,或为基督的缘故被囚。
被囚的。关于保罗在这段时期的被囚,见《SDA圣经注释》卷六第30页。保罗常常提到他的被囚,在《以弗所书》中共提到三次(参弗4:1;6:20)。为正义的事业被囚,胜过享有自由却丧失职责和特权。
2 谅必你们曾听见上帝赐恩给我,将关切你们的职分托付我,
【本会注释】
谅必你们曾听见。话题从这里转移,直到第14节,再用一个“因此”(弗3:14)回到原先的思路。保罗在这里离开主线,讲论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启示隐藏的奥秘,就是外邦人将同为后裔;以及他自己特别蒙召作使徒,向他们讲解这奥秘。
有人以“谅必”的语气为据,证明这封信不是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他们主张保罗在他为之工作了三年之久的外邦人中,不会只对一小部分人这样说话。该词有几种解释:一,认为保罗用一种半讽刺的语气,来表达一件确凿无疑的事;二,认为书信不单是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也是给亚细亚所有教会的;三,认为自从保罗上一次访问以弗所以来已经过去大约五年了,教会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所以保罗的语气不那么肯定了。他推测新教友曾听说过他对老教友所说的话。关于这个问题,见《SDA圣经注释》卷六第993页。
恩。关于“恩典”,见罗3:24注释。保罗重视自己的职责,谦卑地看自己为一个器皿或管家。当上帝让我们工作时,祂就此尊荣了我们。
关切你们的。即外邦人(见徒9:15;22:21)。他的使命和毕生工作就是完全为他人服务(徒26:17,18;罗1:5)。
职分。见弗1:10注释。主要是指管家的职责(弗3:2;西1:25)。
3 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
【本会注释】
用启示。见加1:11,12注释,参《使徒行述》386页。保罗对自己的恩召有深刻的认识。他担任使徒,不是依靠自己的谋划。他是得到教导,委任和光照的。这种启示使他充分理解福音的奥秘。
奥秘。Mustērion.见罗11:25注释;参弗1:9注释。
正如我以前略写过的。保罗可能不是指以前的书信,而是指这封书信的上文(弗1:9-13;2:11等)。可以理解为:“正如我上面所写的”。但也有人说他是指以前写过的一封书信。
4 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
【本会注释】
晓得。或“理解”,“领悟”。
深知。“深刻理解”。保罗不是在标榜自己的智慧,而是说明上帝已经赐给他一些见解,是具有属灵悟性的书信读者所能够证实的。他告诉这些读者,他完全明白他所写的话,并相信自己是不会被误导的。上帝的每一见证人都可以确信自己的信息是真实而有根据的。
奥秘。Mustērion.见罗11:25注释;参弗1:9注释。
5 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象如今藉着圣灵启示祂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
【本会注释】
以前的世代。直译是“其他世代”。每一个世代都有自己的启示,但其程度和形式绝对比不上基督以后的世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启示是不断积累的,为各世代的最高利益服务。在另一方面,启示却因人的故意无知而受到局限,直到它在耶稣基督身上的完全彰显。
人。泛指全人类。译自希伯来的一个习语。
如今…启示。只有当上帝启示时,奥秘才会显明。上帝并不想保密。祂愿意将奥秘显明。关于“奥秘”的意义,见罗11:25注释。
藉着圣灵。见彼后1:21注释。
圣使徒和先知。参弗2:20。这里加了“圣”字很有意思。批评家们曾质疑保罗用“圣”来修饰“使徒”,因为他自己也是使徒的一员;但信徒也有用“圣”来修饰的(申7:6;可6:20;西1:22;来3:1)。
6 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
【本会注释】
在基督耶稣里。有文本为“在基督里”。这是一个关键词(见弗1:1注释)。。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现在又赐给外邦人的一切宝贵应许,都是在基督里实现的(林后1:20)。“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不单是指“应许”,也是指“同为后嗣”。
藉着福音。参“用福音生了你们”(林前4:15;参罗10:8-15;16:25,26)。人类不一定要沉沦,他们可以在基督里合为一体,永远得救,这个消息就是福音。
同为。直译为“共享者”。该词在弗5:7译为“同伙”。
后嗣。参罗8:17;加3:29;4:7;来11:9。救恩的一切福分都不对外邦人扣留。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就这样实现了,那就是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得福(创12:2,3)。
犹太民族的历史表明,他们不理解救恩的计划也是包括外邦人的;福音要传给普世的人类,所以外邦人处在相对无知的状态中。但是在整个旧约时代,都有上帝所要展示的荣耀显现(创18:18;诗22:27等;见《SDA圣经注释》卷四26-30页)。
一体。见弗2:16。把多世纪以来因恐惧和敌意而隔绝的人合为一体,乃是上帝藉着耶稣基督公开宣布的旨意。一切因种族,国家和社会地位而造成的历史隔阂都要消除,不是靠政治的统一,而是靠爱的大能,和对于基督的共同忠诚。人类为弥补彼此间的隔阂所作的努力虽然付出很高的代价,却没有效果,肯定会遭到失败;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上帝之国基本原则的指导,那就是互相尊重和相爱的原则。保罗对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宣布了这一点。
应许。有文本为“祂的应许”。指救恩的应许。
7 我作了这福音的执事,是照上帝的恩赐,这恩赐是照祂运行的大能赐给我的。
【本会注释】
执事。Diakonos.见可9:35注释。该词有行动,顺从和服务的含义。
恩赐。这里指为了完成他的使命和使徒的职分而特别赐予的恩赐(见罗3:24注释)。保罗始终对他的特权与恩蒙召抱感恩的态度。
运行的大能。参弗1:19注释。保罗能积极工作,是因为赐给他的大能。上帝的大能伴随着祂的恩赐。
8 我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然而祂还赐我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
【本会注释】
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参林前15:9,10;林后11:30;提前1:12-16。保罗一认识到上帝的恩典和悦纳,心中就感到自卑。他忘不了自己曾经逼迫过圣徒,所以他经常想到他所蒙恩召的伟大与自己的不配。保罗似乎一直希奇上帝竟使用他这个有过错,曾经悖逆的人作祂恩典的执事。他觉得自己不但比众先知和使徒小,也比众圣徒还小。拥有上帝最多恩典的人,乃是最谦卑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作好服务的充分准备。
但是,我们理解保罗回顾过去生活时的感受,必须与他说自己“在上帝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徒23:1)的话,以及他劝信徒要“效法”他的勉言(林前4:16;11:1;腓3:17)联系起来。谦卑绝不是消极的;它与个人战胜罪恶和在恩典中成长的认识是一致的。
测不透的丰富。参伯5:9;9:10;11:7;罗11:33。我们只能看见上帝属灵丰富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是“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林前13:12)。在基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源,因为祂不仅拥有测不透的丰富,并且祂本身就是丰富。这些丰富是测不透的,不是因为它们被藏起来或相隔遥远,而是因为它们太丰富了。祂对外邦人的恩典,对罪人的慈爱,和祂的救赎之工,都是很丰富的。这就意味着人类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基督里面找到。祂的资源是永不枯竭的。怪不得保罗抱着这样的观点与信念宣称:“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2)。
传给外邦人。有文本为“在外邦人中”。
9 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上帝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
【本会注释】
使众人都明白。直译为“启发众人”。福音显明了隐藏的奥秘(弗2:3-5)。全人类,包括外邦人和犹太人,都要藉着福音明白上帝的旨意。任何教会或讲章若不与此相符,就没有完成其使命。参弗1:18:“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
历代以来。救赎计划在创世以前就已经制定了(见弗1:4注释)。救赎计划实施的历史表明了上帝永远的良善。
创造万物。保罗特别提到创造的能力,可能是为了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救赎主题的伟大。在福音中,创造与再造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都是在圣子里,并藉着圣子而成就的(见约1:3;西1:20;来1:2)。创造万物的上帝也能完成祂救赎的旨意。
有文本在“创造万物”之前有“藉着耶稣基督”。其他经文也经常提到这一真理(约1:3;西1:20等)。
上帝。或“藉着上帝”。
安排。“分配”,“计划”,“部署”或“管理”(见弗1:10注释,参弗3:2)。上帝的智慧要藉着祂奥秘事的管家——教会显明出来。隐藏的计划如今揭示了。
10 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上帝百般的智慧。
【本会注释】
藉着教会。上帝的旨意是要教会成为祂智慧的活见证,正如康复的病人为医师的医术作见证一样。与其说教会是上帝能力和智慧的媒介,倒不如说她是上帝能力和智慧的证据或证明。教会运用了全体成员的所有恩赐,就能作出最好的见证。
天上。见弗1:3注释。
执政的、掌权的。见弗1:21注释。救赎的广泛宗旨,包括维护曾遭到撒但挑战和众天使质疑的上帝圣名和品德(参弗1:6注释)。这是天上的生灵所关注的最伟大画面(参林前4:9)。他们会如何看待历史的进程呢?因为从他们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各种势力和事件的相互作用。
得知。“得以了解”,“可以宣布”。
百般的智慧。特别是在救赎的工作上所显示的。上帝的智慧也表现在物质世界的各样形态,人类思维的复杂方式,以及祂接触人类、拯救他们所用的无数方法上。只有当救赎的计划完成以后,我们才能充分理解上帝的智慧。
11 这是照上帝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
【本会注释】
万世以前…的旨意。圣经和人类的历史都表达上帝旨意的运作。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决不会徒然的。祂的计划虽然在一段时期里受到了干扰,但终必胜利完成。
我们主基督耶稣。见弗1:10,22,23。保罗提醒读者,他们所承认为主的历史上的耶稣,乃是上帝为拯救人类,彰显祂的品德,在万世以前所定旨意中的基督。上帝旨意要求统一,所以每一位信徒都必须完全顺服他们的主。这种统一就像乐队的指挥要求乐团中的不同乐器合奏时所作到的。教会如果不合而为一,共同献身侍奉主,就会遭到失败和抛弃。保罗认为:一,上帝的旨意已经向我们显明;二,祂的旨意正在实行;三,其结果是使上帝分裂了的宇宙恢复和谐。
12 我们因信耶稣,就在祂里面放胆无惧,笃信不疑的来到上帝面前。
【本会注释】
信耶稣。就是对祂深信不疑。我们先是凭着信心来到基督面前,然后继续凭着信心过主所要求的生活。我们能放胆来到上帝面前,其唯一依据就是信靠我们的中保基督。只有祂能沟通自罪恶入侵以来把上帝与人类隔开的深渊(赛59:1,2)。
放胆无惧。parrēsia,“言论自由”(见徒4:13注释)。
来。见弗2:18注释。亚当起初能与上帝自由交往。但他后来失去了这个权利,躲在乐园的树林中,因为他再也不能以清洁的良心坦然面对上帝了。救赎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类重新无拘无束地放胆来到上帝面前,不需要祭司,圣徒或礼仪之类的媒介。信徒靠着基督的功劳,可以立时到上帝面前来。
13 所以,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耀。
【本会注释】
所以。由于外邦人现在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上帝万世以前的旨意正被实现,我们可以自由地来到上帝面前,由于这种伟大奇迹的发生,保罗对读者提出了一个微妙的请求;叫他们不要为他因带给他们福音的福惠所受的患难而灰心。
丧胆。egkakeō.“疲乏”,“灰心”。保罗的意思既可以是“我求(上帝)使我不丧胆……”,也可以是“我求(你们)不要丧胆”。后者更符合上下文和保罗的风格。被囚的使徒非常希望他的羊群不至因他的遭遇而灰心。他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们。他们可能会以为,他所传的道理没有什么拯救的能力,保罗所信靠的上帝不关心祂仆人的命运,他们自己也可能很快面临这样的试炼了,而他们确实会面临这样的试炼。这是使徒牵挂他信仰之子女的感人例子。保罗非常清楚,患难对于经历者和旁观者都是一种考验。如果经历者和旁观者都能勇敢地忍受患难,从中获益,他们就会加倍地得到荣耀。
你们的荣耀。保罗像一个好牧人,把自己和羊群视为一体。他既能在自己的患难中得荣耀,他们也必与祂分享荣耀。他遭受患难,是因为担任上帝使徒和使者的崇高职分。以弗所教会是他担任使徒职分的果实。因此他们应该反映这荣耀。当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受苦时,整个身体一同受苦。
14 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本会注释】
因此。见第1节注释。经过一段插话之后,本节继续第一节所中断的思路。
屈膝。关于屈膝作为祈祷的姿势,见路22:41;徒7:60;20:36;罗14:11;腓2:10
有文本在“父”前面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
15 (天上地上的各[或作“全”]家,都是从祂得名)
【本会注释】
全家。或“各家”。原文两种译法都可以,但按本句的结构,通常译为“各”,而不是“全”。当然也有译为“全”的例外(太3:15;28:18;徒1:21等)。弗2:21的译法比较独特,译为“全房”或“各房”。而在弗3:15中则译为“全家”或“各家”。由于这里的原文没有明确的界定,故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译文。保罗讲的似乎是合一的问题,认为天上的生灵和地上的圣徒同属一个大家庭。如果译成“各家”,就必暗示天上的好几个家庭。圣经里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因此译成“全家”似乎较好,表达了众生之父上帝之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是使徒经常论述的主题。
16 求祂按着祂丰盛的荣耀,藉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
【本会注释】
丰盛的荣耀。参弗1:18。指上帝赐福与人的程度。所以上帝的子民享有无限的资源。人所依仗的,只是自己的软弱和卑微;上帝则依仗祂无限的丰盛与荣耀。保罗不满意他的信徒只作名义上的基督徒。他要他们领受丰富的恩典,追求更深更高的属灵生命,分享上帝国度的丰盛荣耀。
心里的。原文暗示有能力进入并留在心中。一个人的属灵生命的能力不是源于他的本性。他自己拿不出什么东西来,也没有任何值得夸口的。
力量刚强起来。刚强的力量就是上帝的能力,藉着圣灵的运行而赐下。只要基督徒不断成长,使他悔改的能力必继续运行在他们心中。许多基督徒就在这一点上失败了。他们没有认识到属灵的成长也和他们悔改时一样,需要上帝的恩典。正如体力依赖食物,智力依赖思维,维持属灵的生命需要圣灵的直接同在和大能。
17 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
【本会注释】
你们的信。信心让我们看到基督的心。信心就是相信上帝和祂的应许,是生命延续的原则(见罗4:3注释)。
住。katoikeō.在力量的观念上再加上持久性(弗3:16)。基督不是偶然光顾,而是长住在人心里的,是随时可以获得的能力,来启发和洁净我们(参约14:23;启3:20)。
爱心。该词在原文中放在句首表示强调,可以与弗3:17的前半部分联系起来理解,直译为“使基督可以在爱里因信住在你们的心里”;也可以与“有根有基”连系起来,如本文“爱心有根有基”。有“根”的爱深扎在心灵的土壤,充满心灵的全部机能;有“基”的爱则是我们所有关系的稳固基础。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反对这种爱,因为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林前13:)。爱直接来自基督住在内心的经验,成了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合一的根基。
有根有基。保罗和其他几位圣经作者多次使用这两个比喻(诗1:3;耶17:8;西1:23;2:7)。保罗经常把比喻结合起来使用,来强调他的观点(林前3:9)。
18 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
【本会注释】
能以。所要掌握的主题不是一般的理解力可以领会的。所以保罗祈求能让听众获得一种特别的理解力。
众圣徒。见弗1:1注释。有些属灵的工作是在个人心中进行的;但有些事情是上帝的教会所共有的,例如对基督之爱的理解。这种共同的认识把信徒联合在一起。
明白。直译为“抓住”;喻指“理解”。
阔。保罗没有说明这里所用的是什么尺度。解经家们有各种解释。最简单的解释也许是保罗中断语句,仿佛为他所思考的题目所震撼。当他默想那奥秘,就是基督住在我们里面,上帝的爱,和基督身体的合一时,(弗3:19),心中深受感动。正如我们在群星璀璨的夜晚从各个方位观察上帝无限的宇宙时,会不胜惊讶一样。
19 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
【本会注释】
这爱。显然不是指我们对基督的爱,而是祂对我们的爱。
过于人所能测度的。基督的爱过于人所能测度的,因为它无穷无尽,白白赐下,永不枯竭,不断展示新的见地。这是我们爱的经验增长的泉源(约壹4:19)。人类仅仅用指尖接触到充分体验基督之爱时所获得的生命大能。
上帝一切所充满的。见弗1:23注释。这是基督住在生命中所结出的光荣成果。教会就像一个器皿,要让属天的恩惠满溢,使基督身体的每一个肢体都展示或反映“上帝的丰盛”。保罗正在就人的本性及其恩典中成长的可能性,阐述一个十分高明的见解。人是照上帝的形象所造的,赋有发展的潜力和与“上帝的性情”(彼后1:4)有份的崇高特权。上帝施恩并不小气。这些恩惠引导人不断加深对上帝旨意的理解,用属灵的能力充满人生命的空虚之处。上帝的丰盛实际上是居住在基督里面的(西2:9),所以上帝的“丰盛”就藉着基督住在人心中(见弗3:17)而临到人类。
20 上帝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本会注释】
大力。见弗3:16注释;参弗1:19,20;西1:29。
成就。保罗经常强调上帝的能够成就祂所要成就的事(罗4:21;11:23;林后9:8)。他认为这是对疲倦圣徒一种巨大鼓舞。他劝圣徒不要信赖软弱有错的人。
充充足足地…超过。huperekperissou.“完全超过所有的界限”。保罗爱用复合词。他在这里形容超乎寻常,充足有余的丰盛(参帖前3:10;5:13)。这种丰盛在最需要的时候特别显示出来(参罗5:20);信徒必须抓住它。
所求的。或“为自己所求的”。无疑特指属灵的恩赐,就是“上帝一切所充满的”(弗3:19)。保罗再次强调上帝恩典与福惠的丰盛。我们拥有属灵能力的源泉,远超过我们最深的想象。可是我们并没有充分地予以利用。请参阅主的劝勉(见太7:7注释)。
保罗用壮严的荣耀颂(弗3:20,21)归纳《以弗所书》的上述全部内容(弗3:20,21)。赞美上帝源于悔改之心。圣经里有许多荣耀颂(罗16:25-27;提前6:15,16;启1:6),各有它的特点。使徒在这里被上帝莫无言喻的大能和祂对人类的大爱所震撼。
21 但愿祂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阿们!
【本会注释】
荣耀。因为恩典拯救的工作,惟有把称颂,赞美和荣耀都归给上帝。教会或信徒都没有任何功劳或荣耀。
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 赞美上帝的原因就在这两个地方:在教会里,因为教会是反映祂荣耀的地方;在基督里,因为祂是教会这个身体的元首。
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就是永世无穷。
阿们。见太5:18注释。
使徒的祈祷和《以弗所书》的第一部分就此结束了。在上帝对祂犯有错误但仍有希望的子民所发的应许中,包含着奇异的荣耀和奥秘。这个主题是人的言语所难以表达的。它鼓舞我们的心,洁净我们的灵,给我们带来上帝的国完全降临的活泼盼望。
以弗所书4章
提要:1 保罗关于合一的劝勉,7 宣称上帝因此而降下 11 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使祂的教会获得 13 教诲,16 在基督里长大成人。18 他呼召他们脱离外邦人的罪孽,24 穿上新人,25 弃绝谎言,29 和污秽的言语。
1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本会注释】
本节开始了《以弗所书》中所谓的实用部分,尽管使徒并不认为在信仰上教义与实践是分开的。他在阐述论信徒合一的伟大主题时,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的。但本段特别的勉言涉及基督徒的义务与特权,着眼于他们所领受的恩典和信徒间彼此的责任,强调属灵生活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被囚的。见弗3:1注释。
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见弗2:2注释;参弗2:10;5:8;西1:10。我们不可能完全与所蒙的恩召相称,但我们可以继续受上帝的引导。上帝召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相配,因为相配的行为发生在蒙召之后。如果倚靠自己的功劳,没有人能蒙上帝所召。当那位浪子说自己不配称为他父亲的儿子时,所表达的就是所有悔改罪人的信心(路15:19)。以弗所信徒原为外人与客旅,现在得以与上帝以前所拣选的子民合为一体,承受应许,蒙召展示看得见的证据,证明他们奇妙的转变。过基督徒的生活,不仅涉及外表的特别行为,还涉及促成行为的内心状态。
2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本会注释】
谦虚。tapeinophrosunē. 见徒20:19注释。在非基督徒中,“谦虚”的观念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在圣经以外的著作中,tapeinophrosunē及其相关的词语表示心绪的低落,但是基督教把它升华到无私的谦卑。主在教导祂的门徒要负轭的时候,说自己是“心里谦卑”(太11:29)的。凡事谦卑的吩咐对于未悔改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它是与人心的一切自然欲念相冲突的。
温柔。praotēs. 见加5:23;参太5:5注释。该节用了praotēs相应的形容词praüs。温柔的人会受到他人的伤害,经受人生的试炼。这种品格对于教会的合一十分重要,否则教会就会发生分裂。温柔即使在刺激之下也不自持。它与谦虚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忍耐。makrothumia。 见罗2:4;加5:22注释。忍耐的要素就是在任何情况、任何理由下保持耐心。这是上帝在几千年中对待天使与人类犯罪悖逆时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它是圣灵的果子之一。圣经中经常用这个词来描述上帝的宽容(罗2:4;提前1:16;彼后3:15)。
用爱心。忍耐只能由爱心表现出来。
宽容。apechō.“容忍”之意。
3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本会注释】
竭力。或“努力”。
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保罗认为圣灵所赐的这种合一已经存在。他呼吁发扬他所列举的美德而保持这种合一。现在他开始阐述用和平所“联络”的合一的七个方面。
4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
【本会注释】
身体只有一个。见弗1:23;2:15,16注释。弗4:4-6中有七个“一”。合一是使徒这段经文的主题。肢体虽有许多,身体只有一个(见林前12:12-14注释)。基督徒不是孤独地行走天路。他们属于一个有生命的组织,就是上帝的家。这个组织超越国家,团体,甚至是家庭,成为了基督徒归属的最高对象。
一个圣灵。就是弗4:3所提的圣灵,是耶稣向尼哥底母推荐的改变人心的能力(约3:5)。基督徒生活中一切的恩赐,果实和美德,都源于圣灵居住在信徒个人生命中和教会里。圣灵驱散了个人生命中的不和谐因素。这种因素使许多人的生活成为真正的战场。不和是圣灵离开的明显标志。
一个指望。指望源于上帝对人心的吸引。那就是救恩的盼望和主的显现(多2:13)。上帝国度最后实现的盼望,是平安,喜乐,勇敢和喜乐的坚实基础。圣灵印证了这个盼望(参弗1:13,14)。这是“活泼的盼望”(彼前1:3),把信徒统一起来。这个盼望必然会改变信徒的生命,因为“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约壹3:3)。
你们蒙召。即“你们的蒙召的盼望”。基督徒拥有蒙召的指望。
5 一主,一信,一洗,
【本会注释】
一主。见林前8:6注释。这是忠诚的最高对象。那些完全服从和效忠同一位主的人是不会彼此敌对的。祂是创造和再造之主。一切权柄都属于祂。要完全降服于祂。这种降服也可以成为基督徒最大的喜乐。“我们若遵守祂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祂”(约壹2:3)。
一信。保罗在本节似乎是谈论信仰基督为个人的救主,而不是谈论教义系统(参罗1:5注释)。得救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信(见加2:16注释)。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是藉此(罗3:29,30)加入“身体”(弗4:4)的。
一洗。水的洗礼象征着死亡与复活,也意味着洁净与分别,公开宣告与基督的身体联合。加入看得见的教会的人,就这样在死亡与复活的形状上与基督联合起来了(罗6:3-5)。
6 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本会注释】
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见林前8:6注释。共有一位父亲乃是合一的源泉。人心所能领悟的最伟大事实是:上帝是值得信赖的父亲,是人类的朋友。历代以来,人类一直盼望在一个似乎不友好的世界里找到归属的对象。
超乎众人之上。祂是祂家庭主宰。
贯乎众人之中。上帝是无所不在的(见诗139注释)。
在众人之内。有文本在“众人”前面加上“你们”或“我们”。不用代词使本句与前面两句并列起来,而并不影响保罗的原意。
7 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
【本会注释】
分配给各人的工作个恩赐有着明显的安排和计划(参罗12:6)。每一样恩赐都有助于教会的合一。那些拥有大恩赐的人不能有骄傲,因为对他们的要求更高了;接受较小恩赐的人也不要嫉妒,因为他们要负责开发自己所拥有的恩赐(见《天路》327页;《给青年人的信息》309页;《教会证言》卷二第245页;《教会证言》卷九第37页)。
弗4:7-13讨论教会内部的不同恩赐。保罗在林前12章中更节全面地论述了不同恩赐的问题。参耶稣论才干的比喻(太25:14-30)。上帝不仅为特殊的目的和场合而赐下不同的超自然能力,也赐给不同的人各种普通的属灵能力。
8 所以经上说:祂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
【本会注释】
所以经上说。引用诗68:18。关于原句的意思,见诗68:18注释和《诗篇》68篇序言。
升上。保罗把诗人的话用在基督的升天上。他指出基督的升天是衪能把圣灵各样恩赐赐给人的保证(参林前15:12-22注释)。
掳掠了仇敌。无疑指“掳掠了一群仇敌”。在《诗篇》中可能是指掳掠了以色列国王的仇敌。在本节可能是指那些曾被死亡拘禁,但在基督复活时与衪一同复活的人(太27:51-53;参《早期著作》184,189页;《历代愿望》第786页)。死亡的枷锁打破了;撒但的俘虏已经被基督的大能所拯救。
赏给。诗68:18希伯来原文和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中菌为“受了”。 灵感的作者保罗在本节将诗人的话用在基督胜利升天之后把圣灵的恩赐分给众人的工作上。
9 (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吗?
【本会注释】
升上……降下。基督的上升说明衪先是降下的(参约3:13)。上帝的儿子不仅降到地上,还进入人类最深的经验,所以衪升到荣耀的宝座就更加光荣了。
先。有文本无“先”字。
地下。可能指地球本身,视“地”为“下”的同位语,或者指“阴间”(hadēs,见太11:23注释)。圣经说基督受死时,衪的灵魂曾下到阴间(徒2:31;见《SDA圣经注释》卷五918页)。后者把本节解释为专指基督的死与埋葬。基督的这种蒙羞导致了衪的高升(腓2:5-11)。通过这种体验,衪熟悉了人生的坎坷,甚至是死亡,从而成为一位能体谅人的有效的大祭司(来2:14-18;7:25-27)。
10 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
【本会注释】
那降下的。降得很深,但升得更高(参弗1:10,20-23)。
诸天之上。可能指上升的高度。犹太人说有七层天;保罗自己曾提到第三层天(林后12:2)。
充满万有。有人认为使徒这里是指基督的无所不在。基督曾受到人性的限制,但现在衪能以无限的能力与荣耀将恩赐与恩典倾降下来。衪是世界的光,公义的日头,用衪赐生命的光辉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也有人认为使徒是指基督充满万有,因为衪是身体的头,“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3)。人间所有的福惠都来源于衪。
11 祂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本会注释】
祂所赐的。希腊文中的“祂”是强调的,意为“祂自己”,就是上文所说的基督。
使徒。见徒1:2;林前12:28注释。保罗并不是说某些恩赐给予一些人,是为了使他们成为使徒。是那些领受恩赐的人自己献身给教会的。教会不断接受那些作好适当任职准备的人担任服务人员。参罗12:6-8。
先知。见创20:7;太11:9;林前12:10注释。先知是上帝旨意的解释者。上帝的旨意曾以超自然的方式向他们启示。在弗2:20和3:5中,先知与使徒并列。“先知”不一定指“预测”。先知的讲论也不一定都是预言(徒15:32;林前14:3)。先知的恩赐对于新约时代教会的建立是不可缺少的。它也是上帝所指定赐给余民教会的向导(启19:10)。
传福音的。euaggelistai.其动词形式是“euaggelizō”(见徒8:4注释)。传福音的人显然不属于某一个地区。他们是到处作见证的。他们或许不拥有使徒的全部权柄(徒21:8;提后4:5)。他们的工作似乎主要针对外邦人,而牧师和教师则主要在当地教会服务。
可能有人会问:保罗在这里为什么没有提到监督,执事和其他职员的工作呢。保罗在这里显然是指那些为传道而接受圣灵恩赐的人,不是指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但他并没有暗示工作有高低之分。这些职位不是相互抵触的。
牧师和教师。原文的结构暗示保罗指的是一个职位的两个阶段。任何有效的传道工作都是教导人的工作。牧师的传道作用见约21:16;徒20:28-29;彼前5:2,3等。他的教导功能见徒13:1;罗12:7;提前3:2以及其他许多章节。基督自己就是一位伟大的牧人兼教师,牧养和教导衪的羊群。
12 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本会注释】
为要。“目的是”。
成全。katartismos.“配备”,“完成”,在太4:21中指补网,在加6:1中指挽回被过犯所胜的人。参林前1:10注释。这些恩赐是要“弥补”圣徒,使他们联合起来。上下文暗示“成全”涉及教会所进行的运作和管理。
各尽其职。包括了教会中的各种职责和服务工作。教会的职员不可凌驾于羊群之上,而要把自己看作仆人。这是恩赐的直接目的。
建立。“增进”。教会在品格和人数方面都需要增进。
13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本会注释】
直。所提到的职责都是必需的,而且要持续下去,直等到上帝的国度建立。
等到。“达到”,“获得”。
同归于一。与“真道”和“认识”相关;就是在基督的真道上合一,并在对衪的认识上合一。真道总是与知识相联系的。
认识。epignōsis. 即增长了的属灵的知识(见弗1:17注释)。
成人。“成熟的人”。主要不是指着个人,而是指着教会,即达到组织上的统一,完全和成熟的状态,而不是弗4:14所说的幼稚状态。因为无论个人还是教会,都要以像基督为目标(罗8:29)。拒绝成长比不成熟的罪更大。它是故步自封的结果。
满有基督。见弗1:23;3:19注释;参约1:14,16。只有基督赋有完全的身量,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们蒙召要分享这样的性情。教会所有的职能与圣灵的恩赐都是以此为目的的。
身量。hēlikia.“世代”,“人生阶段”,“身材”。本节似乎主要指成熟。参路2:52;12:25。
14 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
【本会注释】
小孩子。nēpioi. “婴孩”(见太11:25;罗2:20等)。该词喻指幼稚,而不是天真(参林前3:1;13:11;加4:1,3;来5:13)。主吩咐我们要像“小孩子”( paidia,太18:2-4)那样谦卑和信靠,但不要幼稚而感情用事。赐下恩赐是为了使上帝的子民在属灵上长大成人。一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停止发育是最不幸的事。
中了人的。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施欺骗。
诡计。直译为“掷骰子”。异教之风的目的就是要实施欺骗,让一些大意的人中了狡计。这不单是靠碰运气,因为骰子是灌铅作弊的。基督的教导却不是这样。保罗在米利都对以弗所众长老所作的临别赠言中警告他们,“凶暴的豺狼”要进入他们中间(徒20:29)。这样的时候显然已经来到了。按正意教导真理,和诚实地实行真理是一样重要的。
欺骗的法术。panourgia. “欺诈”,“狡猾”(见路20:23;林前3:19)。
异教之风。或“教训之风”。保罗这句话并不是贬低教义或神学,即有关上帝的系统知识,而是警告人防备神学中所常用模糊不清,摸棱两可的方法。他无疑也是指在宗教研究中所常见的无益推测。这两种极端都在教会的生活中制造混乱。
飘来飘去。直译是“在风浪中飘荡”。信徒的特征不应该是少年人的浮躁不定,而应当是忍耐和坚强(参雅1:6;来13:9)。那些热中于喜新猎奇的人,为教会生活所奠定的基础是很脆弱的。同样,超越正统的神学和哲学推测也会造成不稳定的信念和品格。
15 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
【本会注释】
用爱心。爱心和真理是分不开的。真理不仅要求有正确的观念,也要有仁爱的态度(参加4:16)。然而爱并不意味着忽略罪孽。没有其他使徒比保罗更加坚决地谴责作恶的人了。但当他说诚实话时,内心是充满爱的;爱要求人说诚实话(见弗3:17-19)。
说诚实话。原文含有作诚实人,说诚实话的意思,暗示要顺服真理,而不随从保罗所警告的骗人道理。真诚的精神可以有效地抵制骗人的异教之风(见约3:21;8:44;约壹1:8;约贰4)。
元首。树木怎样扎根在土壤里吸取营养与水分,上帝的儿女也要向基督里生长,吸取衪的营养和活力。与基督联合既是成长的原因,也是成长的结果。衪既是每一个人的元首,也是教会的元首(林前11:3)。
16 全身都靠祂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本会注释】
联络得合式。参弗2:21。在基督里成长,能保证从衪身上流出来的生命输送到紧密联络的每一个肢体。于是恩赐各异的人就能合作同工了。
各体。强调藉着与元首联合而彼此联络,共同长进(参西2:19)。
功用。energeia.“功效”,“运作”。每一个部位都有重要的功能要发挥。每一个肢体都是工作中的肢体。
彼此相助。肢体之间不断的联结,保证了稳定性和力量。这个复杂的结构通过与元首,即恩典之源的联络成长起来了。
渐渐增长。供应的源头是元首,然而每一个肢体都有工作要做,以达到增长的目的。这是两方面的增长──教会人数的增长,和个人属灵恩赐方面的增长。
建立。见弗4:12注释。
17 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地说,你们行事不要再象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
【本会注释】
在主里确实地说。保罗以下的劝勉,是以基督是教会的元首和过公义生活的力量源泉为前提的。保罗所发表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教诲深有体会。类似的肯定语气见徒20:26;罗1:9;林后1:23;加5:3;腓1:8和帖前2:5。
行事。见弗2:2,10注释。
外邦人。有文本为“其他外邦人”。保罗劝信徒要与外邦人有区别。以弗所信徒本来是外邦人,但现在属于“上帝的以色列民”(加6:16)。
虚妄。mataiotēs(见罗8:20注释)。不是指骄傲,而是指虚浮的目标。不认识基督的外邦人没有目标,没有盼望,自行其是地流浪着。保罗在罗1:21-32,描绘了人的思念变为“虚妄”(mataios)时完全堕落的画面。这种堕落发生在人性的控制部位,就是头脑之中,结果他的理性功能就屈从了遭到误导或没有目标的种种幻想。这种虚妄不仅没有价值,而且造成败坏。
18 他们心地昏昧,与上帝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
【本会注释】
心地昏昧。指的是心智的盲目。圣经里经常以黑暗为比喻(约3:19;徒26:18;西1:13;帖前5:4,5;约壹1:5,6)。罪恶不仅败坏了人的道德观念,也败坏了人的思维能力。所以肉体的心无法领悟属灵的真理。人自己的理智完全不具备属灵的眼光。但要认识上帝,以致得救,就必须有属灵的眼光。
隔绝。见弗2:12注释;参西1:21。该词原文暗示以前是处于联合的状态。人类原来是与创造主保持联络的,如今却与上帝的生命隔绝了(约壹5:11)。与上帝的生命隔绝意味着丧失永生,即属灵的死亡。
无知。他们的无知不是因为缺乏智力,而是因为道德的败坏。人在有机会认识上帝旨意的时候却不去认识,这是无可推诿的。因为上帝决不纵容故意的无知(参徒17:30)。
刚硬。pōrōsis. 指属灵上的冷漠(参罗11:25)。保罗在罗1:21中描述了这种刚硬的缘由,和本节一样指出这是人自己造成的。
19 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
【本会注释】
良心既然丧尽。即“麻木不仁”。
放纵。即自愿屈服。中魔鬼的诡计而失足,是与自愿接受魔鬼的控制大不相同的。参罗1:24所说“上帝任凭他们……行污秽的事”。但上帝放弃罪人,总是在他们自愿选择行走罪恶的道路之后,而不是之前。意志用对还是用错,会决定人升到最高还是落到最低。
私欲。aselgeia(见罗13:13注释)。指肆无忌惮地放纵私欲。人性的本能现在与过去是一样的。
贪行。pleonexia.“贪婪”。在《新约》中常与污秽联系在一起(参弗5:3,5;西3:5)。
20 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
【本会注释】
学了基督。这里表达了与异教徒生活的鲜明对比。圣经其他地方不用“学了基督”,而常用“认识基督”(林后5:16;腓3:10;约壹4:7)。“学了基督”不仅是对衪有所了解,而且是熟悉衪祭司,先知,君王,辩护者和中保的职能,使人生得益于衪救赎的工作。当耶稣自己说“学我的样式”(太11:29)时,衪是以自己为榜样的。衪在这里的身份不是大教师,而是认识和信仰的对象。
21 如果你们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学了祂的真理,
【本会注释】
如果。原文是真实条件句。“衪”是强调的。他们听过衪的道,就像羊听见牧人的声音一样,所以他们必须顺从衪。
衪的。有文本为“耶稣的”。在使徒的书信里一般采用“耶稣基督”,“主耶稣”或“基督耶稣”。 “耶稣”单独使用,通常强调历史上的耶稣,就是道成肉身,被钉十架,复活升天的耶稣。衪是上帝的启示,因此蕴涵着一切的真理。这些事件的历史真实性,决定了基督教的成败。保罗一切论述的出发点是,到了特定的时候,上帝藉着耶稣道成肉身,介入人类的经验之中。
真理。关于真理的定义,见约8:32注释。耶稣曾宣布自己是真理(约14:6)。所有的真理都体现在衪身上。顺从衪的真理不是对衪进行哲学推理,而是个人认识衪,接受衪的恩典。
22 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
【本会注释】
行为。anastrophē. “生活方式”,“品行”,“举止”。其动词形式anastrephō见弗2:3注释。弗4:17-19描述了以前的生活方式。从前的罪性要永远脱去,不再穿上,并且要穿上新的本性(见弗4:24注释)。要用公义的外袍来代替自以为之义的污秽衣裳。
旧人。见罗6:6注释;参西3:9。似乎不仅指旧的行为或习惯,还包括产生一切行为的思想和本性。旧人已经死亡(罗6:6),不应再让它复活。
私欲的迷惑。直译是“骗人的私欲”,与“真理”形成对照(弗4:21)。如果人认识到罪带给他们的束缚与腐败,他们就会看到罪恶的真面目,从而讨厌它。但是罪的真面目在奴役其受害者之前是掩盖起来的。肉体的私欲具有欺骗性,因为它们承诺欢乐,却带来忧愁;承诺自由,却带来捆绑;承诺免遭犯罪的后果,结果却带来毁灭。
变坏。表示在“旧人”的状况下继续败坏。罪恶使生命瓦解。它是属灵身体中的恶瘤。
23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
【本会注释】
心志。这不是观念上表面的改变,或接受新的教义。它影响人的本性,成为主导的原则。
改换一新。罪恶是侵略者。它毁灭了人原来的纯洁。虽然经过多世纪的堕落,人身上依然显示着上帝的一些原来的手迹。藉着圣灵所带来的重生和成圣,“旧人”(弗4:22)可以得到新造。在人的心灵和人类的家庭中都存在着很深的裂痕。只有主耶稣基督合一的感化力才能愈合这一裂痕。
24 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本会注释】
新。kainos. 指新的品质。穿上新的本性或新“人”,不是靠我们自己所能成就的,也不单是洗心革面。上帝在再造中发挥主动的作用,但这种转变需要得到人的同意或配合(见《山边宝训》142页)。
照着上帝。上帝自己是新人效仿的典范(太5:48)。由于“新人”实际是回到人类最初的状态之中,这就意味上帝的形象在人的心中得到恢复(创1:27;《教育论》125页;参西3:10)。
造。见弗2:10注释;参林后5:17注释。
仁义。dikaiosunē. 见太5:6注释。
圣洁。hosiotēs. “虔诚””,“圣洁”。在《新约》中,该词另外只在路1:75中出现。其形容词形式hosios(“虔诚的”,“圣洁的”),见徒2:27;13:34注释。
25 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
【本会注释】
谎言。pseudos.“虚假”,“不真实”。谎言会瓦解欺骗者的心灵,他所受的损失往往比他所欺骗的人更大。真理之主的门徒怎能不在凡事上保持绝对的诚实呢?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做买卖时绝不可占人的便宜,不可歪曲事实,传达错误的印象,言而无信,传播谣言或闲话。
说实话。引用亚8:16。说实话应成为基督徒固定的习惯。
互相为肢体。谎言会破坏弟兄之间的团结;欺骗会造成肢体间的对立(参林前12:15)。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完全的信任,就不会有真正的合一(参亚8:16)。
26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本会注释】
生气。引自《诗篇》4:4七十士译本(在七十士译本中为诗4:5)。关于诗4:4的希伯来原文应该按英文钦定版的译法,还是按照保罗所认同的七十士译本,解经家有不同的看法。在希腊文中,“生气”和“不要犯罪”都是命令语气的。有人提出不同的解释想要回避“生气”的命令,但不能令人满意。最简单的解释似乎就是把这里的“生气”看成是义怒。一个基督徒如果不为明显的罪恶和不义生气,他就是麻木不仁了。义怒在激励人抵挡罪恶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耶稣不为个人所遭受的侮辱而生气,却为冒犯上帝的假冒为善和针对他人的不义而愤怒(见可3:5)。义怒所针对的是罪恶的行为,对犯错的人却没有而恶意。这两者的区别是基督徒的伟大成就之一。
不要犯罪。原文清楚地表明,这是一条命令。保罗的警告人不要把义怒转向个人的怨恨,报复和失控。有人说得好:“我们有时需要生气,但我们却往往选错了时间。”
含怒。“生气”。义怒很容易转变为个人怨恨。
日落。这是防止滥用义怒的措施。对罪恶应该怀着义怒,但怀藏怨恨却会摧残人的心灵。人的愤怒是否正当,要看他愿不愿意为他所斥责的犯错者祈祷。
27 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本会注释】
地步。余地或机会。参罗12:19。
魔鬼。diabolos.“控告者”(见太4:1注释)。保罗只在后期的书信中采用该词(参提前3:6,7,11;提后2:26;3:3;多2:3)。在早期的书信中他常用Satanas(“撒但”,罗16:20;林前5:5;帖前2:18;帖后2:9;参提前1:20;5:15)。弗4:26所提到的生气会给魔鬼机会,使基督身体的肢体互相敌对,所以他劝人不要给魔鬼留活动的余地。
28 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做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
【本会注释】
不要再偷。保罗主要是针对那些来自异教的人。除了偷窃别人的东西之外,还有许多行为也属于这种罪行,如交易时不诚实或欺骗。因此保罗的命令也可以用在自称是基督徒的人身上。偷窃有许多伪装,但是无论怎样,它都违背爱邻舍的基本诫命。
劳力。有人认为偷窃是懒惰的原因。也有人认为偷窃是懒惰的结果。但劳动肯定具有补救的作用。保罗不但是禁止一种罪恶。人的本性的确厌恶空虚。要放弃一种习惯,必须有其他的习惯所代替(参太12:43-45)。懒惰和偷窃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劳动和诚实联系在一起一样。
亲手做正经事。主曾在木匠的凳子上亲手作工。保罗效法他的主树立了一个亲手做工的榜样(徒20:34)。诚实作工是人类快乐的重要源泉,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基督徒如果能自给,就无权要求别人供养。辛勤的劳动有治疗的价值。保罗的教导无论在属灵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正确的(见罗12:11)。
分给。这是保罗劝人作工的又一个理由。许多人因为年龄或其它局限而无法自给。这就有机会亮明《以弗所书》合一的主题了。基督徒有特权供给有需要的人,和那些没有这样的帮助就要灭亡的人。基督徒不应该为了赚钱而赚钱。他们要本着基督徒理财的精神,接受和分发诚实劳动的报赏。信徒从事劳动,除了履行社会的责任供养自己之外,还要帮助别人。这样,他的生活就与盗贼完全不同了。
29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本会注释】
污秽。sapros.“腐烂”,“坏”。在太7:17中指一棵烂树,在太13:48中指不能吃而要丢掉的鱼。出言污秽是心灵腐败的表现,“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12:34)。基督徒的生活中,不能有亵渎淫秽的笑话歌曲,甚至轻佻无意义言谈的位置。实际上这些都是不悔改精神的标志。
为造就人。直译为“造就有需要的人”。说话的态度不一定总是忧郁严肃的,但必须能造就人,使人比听见你的话之前有进步。正如弗4:28所说,基督徒的工作是要给别人得益的,他的言语也要给别人带来好处。能败坏人的,不仅是污秽的言语,还有自私,恶意,挑剔或挑逗的话语。使徒这时似乎又想到了他写《以弗所书》的主题,就是合一。凡不造就人的,就会摧残人,所以要予以抛弃。参帖前5:11-14。
好。基督徒只是不说不适宜的话还是不够的。他的话语要达到造就人的目的。耶稣曾警告人不要说闲话(太12:36),就是没有益处的话。
益处。charis. 有文本为“恩典”。这里可能指“好处”(参罗3:24注释)。
30 不要叫上帝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祂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
【本会注释】
担忧。lupeō. “引起疼痛”,“悲痛”,“伤心”。整个短语可译为“停止忧伤”,表明圣灵是有位格的。惟独有位格的才会担忧。关于圣灵担忧的方式,见太12:31注释。
受了祂的印记。弗1:12,13说信徒要在基督里受印;本节则说他们要在圣灵里受印(见弗1:13注释;参林后1:22)。关于印记的意义,见启7:2注释。信徒在悔改时接受圣灵,表明上帝认可他得蒙接纳,证明上天悦纳他的决定和经验。
等候。或“为了”。他盼望信徒坚持下去,直到获得荣耀。但信徒必须“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来3:6)。受印记并不保证永远得救,因为人还是有可能得罪圣灵而丧失救恩的(见太12:31注释;参来6:4-6注释)。接二连三地令圣灵担忧会导致罪不得赦免。所以要防止哪怕是一次使圣灵担忧的行为。
得赎。见弗1:14注释。
31 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
【本会注释】
苦毒。pikria. 喻指不良的性情,品质和脾气。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始终对同胞抱着敌对态度,不与他们合一(参徒8:23;罗3:14)。西3:8对于各种罪恶有相似的列举。
恼恨、忿怒.thumos kai orgē。恼恨(thumos)指心中一时的愤怒和激动;忿怒(orgē)指持久的怨恨和敌意(参罗2:8注释)。
嚷闹。kraugē,“喧嚷”,“争吵”。法利赛人和撒督该人之间关于复活的争辩就是一种“喧嚷”(kraugē,徒23:9)。
毁谤。blasphēmia.“亵渎”,“诽谤”,“辱骂”。为要败坏他人的声誉,嚷闹很快就变为毁谤。本节所提到的所有罪恶都会破坏信徒团体的统一,在那些本来应该凭着天国公民的共同身份团结起来的人中间筑起屏障。
恶毒。kakia(见罗1:29注释)。有人看到保罗所列举的罪恶有很自然的顺序:苦毒很快变为暴躁的恼恨,恼恨变为持久的愤怒,愤怒导致不恰当的争辩,争辩总是伴随着毁谤和辱骂。这一切都源于人心中魔鬼般的怨恨,都要除去,因为它们都属于肉体的工作(加5:19-21)。
32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本会注释】
恩慈。chrēstoi.“温柔”,“仁慈”。恩慈或温柔(chrēstoi)是基督徒最有力的证据之一,也是圣灵的果子(加5:22)。它与弗4:31中的“恶毒”相反。伴随着悔改的属灵变化,恶毒变为恩慈。
存怜悯的心。eusplagchnos.“同情”,“怜悯”,在彼前3:8中译为“体恤”。 参西3:12中的“怜悯”,意为温柔地对待他人的软弱和需要。对苦难无动于衷是完全违背基督教精神的(参路6:36;腓2:4;彼前3:8)。
饶恕。恩慈和怜悯必须以饶恕的精神表达出来,否则就没什么益处。恩慈如果不迈出饶恕的一步,就只是一种礼貌而已。饶恕的精神不仅是一种理想甚至美德。它是一种心灵的态度。
主自己就是让我们效法的唯一典范(太6:12;路6:36)。人得蒙饶恕,是用无限的代价换来的。人只需牺牲一些个人的骄傲,并饶恕他人。如果把我们的饶恕与上帝的饶恕相比(参太18:32,33),我们越思考就越感到惊奇。
在基督里。这是《以弗所书》的关键词(见弗1:1注释)。有的文本译成“为基督的缘故”是没有根据的,会给人以错误的印象,认为天父必须先让基督说服,放弃衪对罪人的严厉要求,才肯施行赦免(见林后5:19注释;见罗5:10注释)。
你们。有文本为 “我们”。
以弗所书5章
提要:2 保罗劝勉人要有爱心,3 远避淫乱4和一切的污秽,7 不与恶人同伙,15 谨慎行事,18 被圣灵充满,22 然后论述一些具体的责任:妻子应当如何顺从丈夫,25 丈夫应当如何爱妻子,32 正如基督对待衪的教会那样。
1 所以,你们该效法上帝,好象蒙慈爱的儿女一样。
【本会注释】
效法。mimētai.“模仿”。本节继续展开弗4:32的话题。使徒一贯劝勉信徒要效法上帝,特别是饶恕的精神。上帝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努力要达到的理想,这里特别强调饶恕的精神。真诚的信徒能够靠着上帝的恩典,学会像上帝那样饶恕人。
蒙慈爱的儿女。要效法上帝,首先要认识衪对我们的爱(约壹4:19)。我们认识到衪是我们的父亲,就会彼此相爱(约壹4:11)。凡真心称上帝为父的人,必视自己的同胞为弟兄姐妹。
2 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上帝。
【本会注释】
凭爱心行事。或“保持凭爱心行事”,“ 养成凭爱心行事的习惯”。人生要在爱的气氛中度过。关于“爱”(agapē)的定义,见林前13:1注释。
基督爱我们。有文本为“你们”(参弗4:32)。
舍了自己。基督藉着舍己显示了衪的爱。我们也应该如此。基督之爱的力量非常伟大,以致衪甘愿献上自己为祭。衪道成肉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展示衪和天父的爱,因为“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5:19)。“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
馨香的。父上帝悦纳基督的奉献和奉献的精神,不是因为衪需要安抚或调解(见罗5:10注释)。关于“馨香”的比喻,详见林后2:15注释(参腓4:18)。
供物和祭物。圣所的崇祀预表基督的供职与牺牲。古代以色列人的仪式预表基督的自愿牺牲。有人提出“供物”和“祭物”的区别,认为“供物”指不流血的奉献,“祭物”指流血的奉献。但原文并没有这样的区别。保罗可能引用了诗40:6的词语。
3 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
【本会注释】
至于。有文本为“但是”。保罗经常通过强烈的对比来加强他信息的效果。现在他提出与基督“馨香的” 奉献完全相反的事物。
淫乱。porneia. 泛指各种不正当的性关系(见林前6:18注释)。
污秽。圣经经常把淫乱和污秽并列,如林后12:21;加5:19;西3:5。保罗从圣洁的爱转到不圣洁的爱,说明这种最神圣的感情是如何遭到败坏的。
贪婪。pheonexia.“想得到更多”。把它与淫乱和污秽并列可能是有意的(参林前5:11;弗5:5;西3:5)。贪婪是想要得到更多。这也是肉体罪恶的标志之一。贪色和贪财都列在比较严重的罪恶之中,应为所有自称为基督徒的人所厌恶。有多少基督徒愿意把贪财和淫乱并列呢?贪婪是一种致命的罪,但它常常在最体面的人群中受到忽视。它往往隐藏在“竞争”和“成功”等词语后面。
提。上述罪行非常可怕,甚至不宜在圣徒中谈论。把它们列出来是为了谴责,但不必进行讨论,因为它们不应出现在圣徒的话题中。
圣徒。hagioi(见罗1:7注释)。
4 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本会注释】
淫词。aischrotēs.“可耻恶心的行为”,可能包括污秽的言谈。该词在《新约》其他地方没有出现。
妄语。没有教益的愚蠢言谈。句句闲话都将受到审判(太12:36)。妄语所涉及的不仅是空话。
戏笑的话。eutrapelia,源于两个意为“善于”和“转动”的词根,故有“机智”之意,但在本节指插科打诨,轻浮庸俗的话语。使徒所反对的,并不是无邪的幽默,而是粗俗低级的玩笑。
不相宜。即不合适。
说感谢的话。快乐感恩的精神是对付不相宜的轻浮精神最有效的武器(参雅5:13)。
5 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国里都是无份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
【本会注释】
你们确实的知道。强调其它的事可能存在疑问,但这一点是肯定的。保罗现在向人的良心发出呼吁。
淫乱的。pornos(见第3节注释)。淫乱的人与上帝的国无份(见启22:15)。
污秽的。(参弗5:3)。
有贪心的。见第3节注释。西3:5说贪婪和拜偶像的一样(参西3:5),该受同样的惩罚。
拜偶像的。贪心的人以他所贪恋的对象为神。拜偶像是肉体情欲的表现之一(加5:19-21)。
基督和上帝的。把基督的名字与上帝并列,充分说明了基督的神性(参罗9:5)。原文也可译为“基督,即上帝的”。
无份的。见林前6:9注释。
6 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上帝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本会注释】
虚浮的话。直译是“空话”,如空谈上述罪恶(弗5:3-5)使人进不了天国的话语。异端已经在威胁着早期的教会。保罗警告人要提防骗局。因为假教师已开始混入基督教的团体之中。关于提防分裂羊群的骗局,详见罗16:18;林前3:18;林后11:3;西2:8;帖后2:3,4。
上帝的忿怒。见罗1:18注释。
悖逆之子。见弗2:2注释。
7 所以,你们不要与他们同伙。
【本会注释】
同伙。即与他们同流合污。
8 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象光明的子女。
【本会注释】
从前。pote,意为“曾经”或“以前”。
暗昧。参罗2:19;约壹2:11。他们从前陷在黑暗之中,做暗昧可耻的事(参弗2:11,12;4:18)。
光明。似乎不但指他们“在光明中”,而且指他们本身就是“光”,因为他们与基督联合。基督自己就是光。
行事为人。见弗2:2注释。
光明的子女。早期基督徒异常纯洁的生活与异教徒形成强烈的对比。普林尼(Pliny)在写给图拉真(Trajan)的信中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信函》X.96;Loeb版第二卷,401-405页)。参约12:36;帖前5:5和雅1:17。
9 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
【本会注释】
光明所结的果子。有文本为“圣灵的果子”。圣灵的果子也就是光明的果子。“果子”指结果。正如黑暗破坏成长与结果子,光明则是成长与结果子的重要因素。
良善。agathōsunē,见加5:22注释。
公义。dikaiosunē,本节是指公义的原则(见太5:6注释)。
诚实。alētheia.可能指各方面的诚实,如言语,思想和行为。良善、公义与诚实构成了诫命和人类的全部职责。
10 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
【本会注释】
察验。dokimazō(见罗2:18注释)。基督徒必须不住地察验良善、公义和诚实的事,探索什么是上帝所喜悦的(罗12:2)。圣经和我们实际经验中所显示的上帝旨意,是我们进行察验和认定的标准。信徒心中必须经常询问:“耶稣会怎么做呢?”
喜悦。“喜欢”(参西1:10)。
11 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
【本会注释】
无益的。即结不出善果的。参加5:19-21所说“情欲的事”。
不要与人同行。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也不要同情或支持他们。
责备。elegchō.“斥责”,“使……知罪”,“揭露”。参该词在路3:19;约3:20;8:9;16:8的用法。基督徒应当以言行不断谴责罪恶的世界。不但“不要与人同行”,还要责备罪恶。基督徒不能保持中立,不能对罪恶冷眼旁观,而要积极揭露和谴责罪恶。要同情受苦的人,不要对他们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否则就很难证明我们在暗昧无益的事上“不与人同行”了。
12 因为他们暗中所行的,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
【本会注释】
暗中。保罗可能是指异教徒的一些秘密仪式。其入会典礼下流而淫荡。他也可能只是指软弱败坏的人暗中所犯的罪行。
可耻。基督徒的涵养不允许他们谈论一些罪行,更不用说去实行了。通常只需提到罪名就行了,不必描述它们的详细过程。要坦率地谴责罪恶,但不可在这个世俗的时代里直言无隐地谈论它,以耸人听闻。保罗曾提到和谴责一些可耻的恶行(弗3:3-5),但他并没有进行渲染,以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
13 凡事受了责备,就被光显明出来,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
【本会注释】
责备。elegchō(见第11节注释)。在属灵之光的明亮光线之下,隐藏在人生命中黑暗的东西都揭露出来了。当基督让真理之光照耀当时代的伪善时,就暴露出其真正的面目。暗中的行为如果在黑暗中观察,就显得模糊不清,看不出其真实特性(见约3:20注释)。
显明出来。当真光照耀在人生活上的时候,12节所提到的秘密罪行就会暴露无遗。“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4:12)。这是一面凸透镜,聚焦真理之光,深深地感服人心。
14 所以主说: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
【本会注释】
所以。鉴于上面所说的光明驱散黑暗。
主说。或“有言道”。
醒过来。这段引文在《旧约》中找不到。有人认为可能是引自赛26:16;60:1。也有人认为是引自我们所不知道的某首早期基督教诗歌。当时的教会显然和以后一样,也存在属灵沉睡的现象。圣经中经常劝人要醒悟过来(罗13:11-14;林前15:34;帖前5:6,8;彼前1:13)。
死人。指沉睡在属灵死亡中的人。
光照你。转向基督的人保证能得到来自“公义的日头”(玛4:2)、具有医治之能的光线。本节呼吁未悔改的人要从沉睡中醒起,让基督有机会在他们的心中施行祂拯救的工作。
15 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象愚昧人,当象智慧人。
【本会注释】
谨慎。akribōs. “严格”,“准确”,“勤劳”,“小心”。本节劝勉信徒要循规蹈矩,努力抵制周围的试探。
愚昧人。即“缺乏智慧的人”。
16 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
【本会注释】
要爱惜光阴。即充分利用时机(参西4:5)。每一个基督徒都有义务和特权为伟大高尚的目的而充分利用每一寸光阴。爱惜光阴不只是避免闲懒或轻佻的行为。一个人不坏,不等于他就是好。要效法耶稣以祂“父的事为念”(路2:49),积极寻找机会行善(加6:10),甚至对待仇敌也要这样(太5:44)。在不义管家的比喻中,耶稣指着世界的商人在处理业务时所表现的殷勤和智慧,作为教导光明之子的实例(见路16:1-12注释)。
现今的世代邪恶。我们需要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会,因为我们的生活不断地被各种罪恶所包围,除了流行的道德败坏之外,还有疾病、逼迫和精神上的痛苦,剥夺了基督徒许多服务的机会(参传12:1;摩5:13)。
17 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本会注释】
有文本在句首有“因此”。那是鉴于保罗上面所论述的黑暗、光明、光阴和邪恶世代。
糊涂。aphrones.“愚蠢”之意。参该词用于路11:40;12:20;林前15:36。基督徒如果不思考上帝对他的旨意,不运用上帝所赐的才能和智慧,就是犯罪。
要明白。不明白就不可能过智慧的生活。“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主的旨意。明白主的旨意应成为信徒的最高目标(见约7:17)。悔改的心不但能明白上帝的旨意,而且有上帝所培植的直觉,察验“善良、纯全、可喜悦的”上帝旨意(罗12:2)。
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
【本会注释】
不要醉酒。保罗一直在论述糊涂人的暗昧和愚蠢。没有什么事比醉酒更愚蠢的了。圣经中经常谴责这种弊端(箴20:1;路21:34;林前5:11;加5:21;提前3:3)。保罗可能认为它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且是一种社会弊端,助长了浪费,以牺牲良知来换取情绪的亢奋,不顾一切地追求享乐。任何削弱理性的事物都会败坏人的心灵,使人进不入了上帝的国。
放荡。asōtia.参该词在多1:6;彼前4:4的用法;参路15:13中该词的副词形式asōtōs。滥饮酒类的后果就是各种纵欲,狂欢,放任和放荡的行为。
被圣灵。或“在(你的)灵里”,可能指人的精神。与醉酒的兴奋相对的,是灵里的喜乐与活力。圣灵所赐人灵里的属灵热情,取代了对世俗刺激的追求。圣灵的工作固然是以冷静为特征的,但是圣灵同在的效果还是可以在为真道所作的热情见证上表现出来的。五旬节圣灵在门徒的言行上的显示,曾被人讥诮为醉酒了(徒2:13)。
19 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
【本会注释】
诗章、颂词、灵歌。这三种赞美诗可区别如下:诗章泛指《旧约》中有乐器伴奏的诗篇;颂词是赞美上帝的诗歌,由信徒所创作,集体颂唱;灵歌则更多地带有普及和默想的性质,有无伴奏都行(见太26:30;徒4:24-30;林前14:26;雅5:13;参西3:16注释)。赞美是敬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彼此对说。可能指轮唱或启应式的吟唱,或可能只是指从公共礼拜中相互获得的益处。普林尼论到早期的基督徒和他们的崇敬时说,“他们习惯在特定的日子天亮之前聚会,轮唱赞美诗献给基督,视之为神”(《信函》x. 96;卷二第403页)。圣灵充满的最先表现就是信徒在团契生活和公共礼拜所表现出来的喜乐。
口唱。psallō,意为“弹奏弦乐”,“唱赞美诗”。该词既可指器乐,也可泛指歌唱。有人认为本节的psallō是指器乐,因为“歌唱”已经提到过了。也有人认为在《新约》中该词只是指“歌唱”。
心和。赞美必须发自内心,而不只是在外表上。音乐素来是崇拜的辅助手段。基督教崇尚和将音乐神圣化。在宗教敬拜中,必须以上帝为歌唱的对象,否则就是自我炫示。正是这种危险导致加尔文和诺克斯轻视器乐。音乐不可为音乐本身而存在。它象祷告一样,是亲近上帝的一种方法。实际上祷告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话语,默想和音乐。
20 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上帝。
【本会注释】
凡事。包括高兴和不高兴的事(伯2:10;罗8:28)。单为所得到的福气而感恩,是没有什么特别价值的。这与人对朋友的爱无异(太5:46)。艰难困苦和我们的仇敌一样,是更难相处的。
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感谢是要呈献给上帝的,但要奉耶稣基督的名。天父配受我们的感恩,因为祂是我们的父(罗8:14-17;加4:4-6)。祂献出了自己的儿子,显明了祂的父爱;所以要奉圣子的名向祂祈祷和感恩。天父藉着基督,已经把所能给人的都给人了,因此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进到我们的上帝面前(约14:13;15:16;16:23,24)。
感谢。“没有什么比感恩和赞美的精神更能增进人身心的健康了”(《服务真诠》251页)。赞美的精神能消除罪恶和失望。基督徒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保持最佳的欢乐心态。感恩的精神会在快乐或忧伤,成功或失败之时流溢;因为它是基督徒品格中恒久持续的特性(见西3:17;帖前5:18)。
21 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
【本会注释】
敬畏基督。有文本为“敬畏上帝”。
彼此顺服。这条行为的总原则可能与上文有关,但是它自然引出下文的思路,因为下文是这条原则的具体应用。谦卑和顺服是信徒的基本特征。在上帝和同胞面前,自我必须降卑。我们彼此间的要求,甚至我们对自己权力的要求,往往是与爱心侍奉的精神相抵触的。爱心侍奉的精神乃是福音的精神(约13:15,16;加5:15)。除了顺服年长者和上级之外,还要尊重那与我们同等之人。作为基督徒,我们甚至要顺服地位比我们低的人。这种顺服表现在体谅,关爱和尊重所有上帝儿女的人格。
使徒对这条原则的总述,为他下文的详细教导作了铺垫。他提出如果按基督徒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能充分表现顺服精神的三个方面:丈夫与妻子的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仆人和主人的关系。
22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
【本会注释】
作妻子的,当顺服。在夫妻关系中,保罗把妇女放在服从的位置上(参彼前3:1-6)。我们必须明白,在基督徒家庭关系的伦理中,顺从绝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妻子的顺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不是受丈夫的奴役,而是自愿的顺服,接受造物主所作的安排,让丈夫作她的头(参创3:16)。每一个团体为了组织和生存的需要必须有一个头。即使在我们这个男女平等的自由时代里,如果男人不凭着爱心承担起家庭领导责任的话,就会被男人和女人所轻视。这种顺服的原则是永恒的,但是具体的应用可能随着时代,习俗和社会观念意识而有所不同。参林前11:3,7-9;西3:18;提前2:11;多2:5。
自己的丈夫。不要把自己的丈夫与别人的丈夫相比,而要加这种作为顺服基础的圣洁关系。
如同顺服主。参“在主里面是相宜的”(西3:18)。妻子应该在与丈夫的关系中反映出她与基督的关系。
23 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祂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
【本会注释】
头。该词的原文在本节出现两次,没有加定冠词,所以是强调领导的性质。保罗在林前11:3也提出了同样的主张。同时他强调在上帝面前并不分“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加3:28)。“在基督里”的信徒不应区分性别、阶级或种族。但是不同的性别、阶级与种族各有自己的作用,要藉着他们不同的特性彼此造就,并造福于社会。丈夫担任领导,在于他照顾妻子的能力和责任,正如基督照顾教会一样。
全体。就是教会。正如基督是“教会全体的救主”,丈夫也应成为妻子和家庭的保护者与供养者。当丈夫表现出对妻子福利的关怀,就像基督关怀教会那样时,在家庭中就不存在主次优劣之分了。
24 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本会注释】
教会顺服。教会顺服基督的特征是什么呢?是自愿,依赖,信靠和出于爱心的。爱的服务是最快乐的经验。教会的元首说:“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30)。
凡事。当然指凡事与上帝的旨意和谐。在个人的心灵与上帝之间,不应存在其它效忠关系的障碍。
25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本会注释】
爱你们的妻子。对于妻子的顺服,丈夫不应该报之以发号施令,而是要爱她。这就马上会把原本可能是专横的关系,变成一种伙伴的关系。一个真正的丈夫决不会蛮不讲理。他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爱心,说体谅和深情的话语。丈夫要充分供给妻子肉身的需要(提前5:8),尽可能地保证她快乐(林前7:33),并且敬重她(彼前3:7)。关于这里所吩咐的爱(agapan),见太5:43注释。
舍己。爱的最高考验是愿不愿意为了对方的快乐而放弃自己的快乐。丈夫在这方面要效法基督,放弃个人的快乐和舒适,使妻子得到快乐,在妻子迫切需要的时候站在她身旁。基督为教会舍己,因为教会有这种迫切的需要。祂舍己是为了救她。丈夫也当舍己救他的妻子,供应她属灵的需要。妻子反过来也要这样爱丈夫。
26 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
【本会注释】
藉着。或“用”。
道。rhēma,“话语”。参该词在罗10:8,17;林后13:1;来1:3的用法。许多解经家认为这是指洗礼仪式的程序(见太28:19)。也有人认为是新悔改的人信心的表达。还有人认为rhēma是指福音或受洗所听到的真道。
洗。loutron. “沐浴”或“浴场”。该词在《新约》其他地方只出现在多3:5“重生的洗”中。由于上下文涉及婚姻,该词可能是寓指古时新娘在婚前沐浴净身的习俗;也可能是指洗礼。不论哪种情况,都是说明基督已经洁净了教会。基督为教会舍己,使教会可以成为一个纯洁的教会,从而能永远与祂同居。
洗净,成为圣洁。基督取走污秽的衣服,给我们披上祂完全之义的外袍(见太22:11注释)。
27 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
【本会注释】
献。paristēmi,“放在一边”,“呈献”。参该词在林后4:14;西1:22,28;犹24的用法。基督把教会,就是新娘献给自己。基督曾来拯救祂的新娘,然后祂以新郎的身份把她接到自己所预备的荣耀宅第(参约14:2,3)。
荣耀。endoxos,“尊荣”,“光辉”。诗45:10-14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根据保罗的描述,这段关于基督与教会关系的文字突出表现了婚姻关系的光彩和美丽。基督与教会的联合,就像夫妻的结合那样牢靠。
玷污、皱纹等类的病。这种状况要持续到基督再来。稗子和麦子要一起成长,直到收割(太13:30)。那时稗子才会薅出,教会才会得到洁净。
圣洁。hagios(见罗1:7注释)。使徒论述教会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可能已经超越了婚姻的比喻。
没有瑕疵。参弗1:4;西1:22;来9:14。
28 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
【本会注释】
照样。保罗在简短地插叙荣耀的教会之后,又回到了主题,强调地上的婚姻与基督和教会的联合主要的相似点,就是那永不止息、自我牺牲的爱。“照样”是指弗5:25-27对基督之爱的描写。
如同爱自己的身子。不是因为把自爱作为最高的目标,而是因为夫妻已经成为一体(参:创2:24;弗5:31)。人怎样保护自己避免危险和不适,他照样会关照自己的妻子。保罗是在强调重要的生命联合。
爱自己。因为夫妻的志趣,理想和属灵的目标是相同的。丈夫在促进妻子幸福的同时,也是在促进自己的幸福;不仅是因为他们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是因为妻子把丈夫带给她的快乐又回赠给了他。仁慈能够引发仁慈。
29 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象基督待教会一样,
【本会注释】
从来没有人。保罗所述说的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只有疯子才会恨恶自己的身子。
保养。ektrephō,“养育”,“抚养”。 该词在弗6:4中指养育孩子。有时人们称一个好丈夫是不错的“养家者”。
顾惜。thalpō,原指“温暖”,故有“养育”,“爱护”之意。该词在《新约》其他地方只出现在帖前2:7。保罗说他爱护帖撒罗尼迦教会,“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
30 因我们是祂身上的肢体(有古卷在此有“就是祂的骨祂的肉”)。
【本会注释】
肢体。melē(见林前12:12注释;参罗12:4,5;林前6:15;弗4:25)。基督和祂身体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就是祂的骨祂的肉。有的文本没有这句话。这句话回应了创2:23的宣言“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是亚当描述自己和夏娃之间亲密关系的话语。这句话如果存在的话,那是比喻。正如维持葡萄树的生命流向树枝,成为树枝的生命之源(约15:1-8),信徒的一切属灵的生命和美德也从基督而来的。信徒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如果他与主分离,就会在属灵上,最后在肉体上死亡。
31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本会注释】
为这个缘故。引自创2:24(见创2:24;太19:5注释)。
一体。男人和女人是互补而合成一个整体的。婚姻的问题只要认真考虑,就会杜绝任何轻忽的态度,象世界上的许多婚姻那样。有时人们甚至早就有了不合就离的思想准备。上帝所要求的婚姻乃是终生的结合。任何随便对待婚姻制度的社会,都为自己埋下了毁灭的种子。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绝不可予以破坏。基督也希望祂与祂子民的联合是永久的(约10:28,29)。
32 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本会注释】
关于“奥秘”,见罗11:25注释。在《新约》中,该词指原来隐藏的事物,特别是属灵的真理,现在显明了。保罗说夫妻的联合是一个已经显明的奥秘,是一个伟大而深奥的真理,但他现在将之用在基督和教会的联合上。人类的婚姻是可以理解的,但基督与信徒之间神秘的联合虽然是一个显明的真理,我们却无法完全理解。我们仍像“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林前13:12)。
33 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
【本会注释】
然而。保罗回到他在弗5:21-29所讨论的话题。在阐述了基督对教会的爱之后,使徒转向人人都应明白的事情,就丈夫与妻子彼此间的责任,并继续论述他所阐明的真理在个人身上的实际应用。
各人。保罗强调个人的责任和特权。
爱妻子。见第28节注释。
敬重。直译为“畏惧”,“尊重”。保罗所指的不是恐惧,那不符合他的劝勉。他所强调的敬重并不削弱妻子的爱。“敬重”意思是上帝为家庭所制定的自然次序不要颠倒。祂所赋予丈夫的领导责任应当得到尊重(见弗5:23)。只有彼此相爱和彼此尊重,就不会产生专横独权和离心离德的问题。
以弗所书6章
提要:1 儿女对父母的责任,5 仆人对主人的责任。10 我们的人生是一场战斗,12 不但与肉体和血气争战,而且与属灵的仇敌争战。13 基督徒的全副军装,18 如何使用。21 推荐推基古。
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本会注释】
作儿女的。使徒从夫妻自然转到儿女身上(见西3:20)。
在主里。修饰“听从”,而不是“父母”,这就规定儿女在属灵范围内,应当根据原则而不是根据需要来听从父母。“在主里听从”指的是来自是“在基督里”的顺从(见弗1:1注释),也说明了人间任何要求的限度,即便是父母对儿女的要求。父母的要求应当符合上帝的旨意(徒5:29)。父母要为对儿女任何道德上的误导承担责任。父母必须尊重儿女正在觉悟的良心。只有这样,儿女才能“在主里”顺服。
听从。该词比妻子对丈夫的“顺服”(弗5:22)更为有力,表示另一种关系。在整部圣经,违背父母被视为是最严重的罪行之一(参罗1:30;提后3:2)。儿女听从父母是应当的。在所有的生物中,婴儿是最无助的,需要多年完全倚赖父母的仁慈和关爱。如果儿女不顺从,家庭生活就失去了秩序,因为孩子还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不听从父母的儿女肯定不会听从上帝,因为他不知道基督徒的成长必须有规矩和约束。现代人不喜欢“听从”一词,视之为“辖制。”他们要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惊人增长而承担责任。
理所当然的。这是听从的主要原因和充分理由。听从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上帝有这样的吩咐,父母有这样的权利,并且符合儿女的利益。西3:20说,听从父母是“主所喜悦的”。人际关系和自然界都需要律法的维持,否则会造成混乱。顺从父母的合理要求是是理所当然的。缺乏父母管束的家庭历史,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
2 ,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本会注释】
孝敬。见出20:12注释。这里所说的孝敬不是情感上的尊重,而是实际的顺从。基督对这条原则的解释见太15:4-8。孝敬可以视为产生顺从的态度,是针对父母双方的,不可重此轻彼。孝敬有多种表达方式,包括青年人对老年人的小小关照,对父母话语和判断的信任,对家庭名誉和完整性的忠诚。
使你得福。申5:16所记载的第五条诫命是这句话的依据,尽管保罗并没有逐字引用那条应许。儿女学会顺从父母会更加快乐。众人学会顺从上帝也会更快乐。
长寿。第五条诫命“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原来显然是指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而言的。保罗在本节把这条应许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所有的人身上。生命是上帝的恩赐(徒17:25);长寿是上帝的福气。在世上得到上帝祝福的生命持有永生的应许。
众所周知,包括顺从在内的完美的家庭生活,有助于社会和民族的健康。听从基督徒的父母意味着节制,勤劳,自律和其他所有带来身体和属灵健康的美德。保罗既陈述一个自然的法则,也是宣布上帝赐给顺从之人的特别福气。基督徒家庭中不应存在削弱生命的恶习。
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听从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况且它是上帝的明确旨意。这是十诫中第一条特别带应许的诫命。在这一点上,它的确是独特的。第二条诫命带给遵守全部诫命之人的应许(出20:6)比较笼统,但这里应许听从父母的人特别的福气。
4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本会注释】
作父亲的。可能泛指父母。但是教育的责任一般首先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比母亲通常更需要遵循这样的劝勉。如果母亲纵容孩子,父亲就要严厉一些。
不要惹。既然儿女的顺从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就需要从另一面进行劝导。《歌罗西书》的类似章节为这个劝戒提供了理由:“恐怕他们失了志气”(西3:21)。现今父母权威的衰落,有时是因为他们对儿女不公正,刺激性,甚至是野蛮的要求所造成的,特别是那些不必要的要求。儿女往往被视为家中捣乱的人。儿女不满的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一些父母反复无常、自相矛盾的要求。父母虽然用强迫的方式获得了表面上的顺从,却牺牲了儿女的孝敬和尊重。
主的。要让儿女在敬畏上帝中长大,父母的“教训”和“警戒”就必须从主而来,并得到主的认可。父母在小孩面前要为上帝而站立。这是父母最严肃的责任。
教训。paideia,在来12:5-11中指“主的管教”,能“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参其动词形式paideuō在林前11:32;林后6:9的用法。主的管教和训诲是祂慈爱的表现(启3:19)。父母的管教也一样。
警戒。nouthesia,意为警告形式的训诲,在《新约》其他地方只出现在林前10:11和多3:10。其相应的动词noutheteō出现在罗15:14;西1:28和帖后3:15等处。任何教育体系中都有警戒的成分。儿女做对的时候,警戒可以起鼓励的作用;他们做错的时候,警戒可以起告诫的作用。
一些教育家认真地提出,要让孩子自己来确立他的宗教信仰,因为在他还不能独立思考的时候就把信仰强加于他是有失公允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没有宗教观念的。如果父母或监护人不以真理教导孩子,就会有别人教导他们谬道了。在这件事上是不能中立的。
养育。ektrephō(见弗5:29注释)。
5 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象听从基督一般。
【本会注释】
仆人。douloi,“奴隶”(见罗1:1注释)。保罗经常用“仆人”来表示他与基督的关系,并就罗马帝国所普遍存在的奴隶现象提出劝勉(见林前7:21,22;西3:22-25;提前6:1,2;《腓利门书》;彼前2:18-25)。奴隶制在古代世界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在异教徒中,也存在于早期教会的基督徒中间。圣经虽然没有特别谴责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但《旧约》和《新约》所体现的原则最终将铲除来奴隶制度(见申14:26;林前7:20-24;《腓利门书》注释)。
惧怕战兢。这是典型的保罗用语(参林前2:3;林后7:15;腓2:12),意为非常关注和热心。用该词是在上帝面前宣布一项严肃职责之时。奴隶有责任千方百计地讨主人的欢心。他们并不因基督教而解除对他们合法主人的义务,反而对自己的职责有更深的。
诚实。haplotēs(见罗12:8注释)。在履行对奴隶主的义务时,还要追求讨基督喜悦的目标。口是心非者只求在外表上讨好,尽可能逃避正当的服侍。奴隶很可能受到诱惑辩护说,既然他受奴役是不公正的,他就有权在必要时用欺骗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利。为正义而行义才是基督徒的高尚原则。
听从。通过遵从保罗关于如何处理与主人关系的教导,罗马帝国中许多基督徒奴隶对上层的奴隶主阶级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大批奴隶就这样以自己的方式形成了布道的团体,使全社会都感受到他们的力量。当奴隶和奴隶主成为真正的弟兄时,就不可避免会引发一场社会和宗教改革了。
肉身的。该词还出现在西3:22,对他们与主人肉身的隶属关系和他们对基督属灵上的隶属关系加以区别。人间的奴隶制可以束缚人的肉身,却绝不能制服人的心灵。保罗在这里顺便提到了人间奴隶制的局限性。奴隶制虽然能奴役人的肉身,却无法支配心灵。
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仆人应该把服侍主人视为服侍基督的一部分。
6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象是讨人喜欢的,要象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上帝的旨意。
【本会注释】
眼前事奉。该词其他地方只在西3:22出现。奴仆很容易受到诱惑只在眼前事奉主人,就是只在主人或雇主监督时才服务。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样的事奉都会败坏工人的品格,同时违背了主诚实正直的命令(参代下16:9)。
讨人喜欢。而不是讨基督喜欢(见加1:10;帖前2:3,4)。世上的主人可能会只因眼前的事奉而喜悦,因为他不明真相。但是基督徒同时也是为那位准确无误地监察人心动机的主服务。讨人喜欢的愿望并没有错。这也是基督徒努力要尽的义务。但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讨人喜欢,往往采用谄媚和欺骗的手段,是任何有自尊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所不齿的。
基督的仆人。见罗1:1注释。
上帝的旨意。我们遵行上帝的旨意,只要“从心里作”(参西3:23),那么最卑微的工作也是高尚的。
7 甘心侍奉,好象服侍主,不象服侍人。
【本会注释】
甘心。可能指比“诚实的心”更为高尚的服务。那些真正关心主人和主人事务的仆人,已经摆脱了他的重担,接近自由人的地位。当一个奴仆蒙召为上帝服务时,他的确“就是主所释放的人”(见林前7:22注释)。这样的原则蕴含在基督的福音里,最终会摧毁奴隶制度,同时也给多世纪中身为奴隶的基督徒带来安慰。只要出于甘心,人与人之间的任何间隔几乎都可以被拆除。
服侍主。蒙上帝引领的信念,是过丰富人生最强大的动力,就象人知道自己的努力蒙上帝所接纳一样。殉道者抱着这样的信念面对火刑柱。奴仆也因此而忍受自己的冤屈。但是殉道者的勇气和奴隶的忍耐,并不能弥补逼迫者或奴隶主的罪行。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罪而向上帝交帐。
8 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
【本会注释】
晓得。奴仆可以得到保证:他的生活和行为都受到天意的关注;别人所得到的赏赐,他也能够得到。属灵的伟大把握乃是全体信徒的产业。
各人所行。善事得赏赐是仆人“甘心”和奉献的结果。见西3:25从反面表达同一个真理。
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参该词组用于林前12:13;加3:28;西3:11。上帝的恩典是一视同仁的,因为“上帝是不偏待人”(徒10:34)。祂的审判是公正的(诗98:9)。大家能平等地成为上帝的仆人,固然给为奴的带来安慰,但大家能平等地从上帝那里得到天国的赏赐,则给他们带来的更大的安慰。
得主的赏赐。参太25:21。圣经里有许多赏赐的应许(太5:12;16:27;路6:35;罗2:6-10;来10:35;启22:12等)。
9 你们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祂并不偏待人。
【本会注释】
作主人的。这里表明基督教会中还有奴隶主存在。他们悔改以后,遵循自己的属灵认识而生活,且具有基督徒的责任感。腓利门无疑就是这样的人(见《腓利门书》注释)。保罗在说到主人的责任时,并没有谴责他们,而是像对待奴仆一样,提出了那最终将消除奴隶制度弊端的原则(见申14:26)。
一理。这是保罗对黄金之律的解说。保罗劝仆人应当如何对待主人;主人也当以同样的精神对待仆人。没有一个主人抱怨说,保罗对仆人的劝勉会鼓励他们背叛。使徒强调仆人要忠心尽责,因为上帝的圣目注视着他们。主人的也要这样。他们要重视仆人的利益。善待仆人也就是侍奉上帝(参西4:1注释)。虽然保罗的主要讲论奴隶社会,但他所说的话也适用于我们现代社会雇主和雇员的关系。
不要威吓。希伯来人曾获得有关对待仆人的特别指示(利25:39-43;申15:12-14;耶34:14)。基督徒在基督耶稣里面得到上帝有关人际关系的指示更多,所以对他们的要求更高。威吓暗示恐惧和武力,而福音则是采用爱的方式。威吓通常以残酷开始,所以必须完全消除。对于任何管理人来说,用爱心而不用强权武力行使权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不是说他不应该得到正当的服务,而是说他必须本着自制和基督徒的仁爱实施警戒和惩处。尊重别人的人格是人悔改的首要凭证之一。
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有文本为“你们的主”。不管主人和仆人的社会地位如何悬殊,他们所效忠的乃是同一位主。这个事实应当影响主人对待仆人的态度。因为任何不公正的行为都要受到惩罚;凡同有一位主的人都是同作仆人的。
偏待人。prosōpolēpsia,“看外貌”(见罗2:11注释;参西3:25)。上帝不会受外表的等级或地位所影响。
10 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着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本会注释】
我还有。有的文本在这一节开头还有“我的弟兄们”。参腓3:1;4:8;帖后3:1。保罗接着要对《以弗所书》进行归纳。他已经阐述了众人合一的神学和属灵基础,并就这种合一在教会,家庭与社会中的实际运作发表了指示。现在他要回答人们自然会提出来的问题:实行这样的信仰是否可能?人如何能获得这些美德呢?
靠着主。这个主题词以不同的形式在《以弗所书》中出现了约30次(见弗1:1注释)。这是胜利的诀窍。我们必须住在祂里面,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力量(约15:4-7)。祂的恩典是够我们所用的(林后12:9)。
大能大力。保罗接着描绘邪恶的大军纠集在一起攻击教会。双方力量的对比十分悬殊。敌人占据了一切的优势。所以教会必须凭着信心,获得全能之主的资源。
11 要穿戴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
【本会注释】
穿戴。保罗经常使用“穿戴”的比喻(罗13:12,14;林前15:53,54;林后5:3;加3:27;西3:10;帖前5:8)。这里指信徒要穿上防身的军装。
全副军装。panoplia,在《新约》其他地方只出现在弗6:13和路11:22。赛59:16,17与保罗的观念相似。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保罗引喻的出处。也有人指出他对罗马士兵军装的了解,是因为他曾与罗马士兵锁在一起长达数年。这里的军装是上帝的,因为祂提供了其中的每一件特殊的装备(弗6:14-17)。保罗要求我们穿上军装,英勇战斗。制造军装的主保证了它的质量。
就能。只有穿戴上帝的军装,我们才能“抵挡”。
魔鬼。diabolos(见弗4:27注释)。如果我们只与人作战,对军装的需求就不那么明显了。我们所面对的,是魔鬼的战略与诡诈。基督所受的试探表明了魔鬼狡计的高明。它总是针对人类最软弱之处(太4:1-11;参:林后2:11;弗2:2;4:27;彼前2:11;5:8)。对付公开的敌人,要比对付狡计容易得多。上帝的军装就是用来抵挡狡计的,否则基督徒战士就会遭到毁灭。
诡计。methodeiai,“技巧”,“欺骗”。
12 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本会注释】
属血气。直译为“肉和血”,又见来2:14。这与太16:17;林前15:50;加1:16中的吩咐不同。保罗并不是说基督徒在人间没有敌人。事实上教会一直在恶人手中受苦。他是指那些在智力和恶计上都比人类更加高明的生灵和权势,就是公然叛逆上帝,攻击上帝子民的撒但军队。基督与撒但之间的斗争不是局部的或地球范围的,而是涉及整个宇宙,把上帝的宇宙全都包括在内。
争战。整句直译为“我们不是与血肉争战”
执政的、掌权的。见罗8:38注释;弗1:21;参:弗3:10;西2:15。
管辖这幽暗世界的。有文本为“管辖这世界黑暗的”。见罗8:38注释。保罗显然是指在世上行使一定权力的邪灵。参约12:31;14:30;16:11称撒但为“世界的王”。《启示录》的作者也十分清楚的魔鬼的位格(启2:10;12:10)。
天空。见弗1:3注释。有文本没有“天空”。
属灵气的恶魔。或“邪恶的属灵大军”。
13 所以,要拿起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本会注释】
所以。就是由于弗6:12所描述战争的性质。
拿起。上帝全副的军装可供使用。保罗劝基督徒要穿上军装。部队在进入战场之前必须有充分的装备,照样,基督徒在与魔鬼交战前也必须准备好各样属灵的防御装备,否则他一定会被打败。
全副军装。见11节注释。装备不足的士兵可能要为他的草率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他带着虚假的安全感出去。敌人一定会找到他未加防护的部位。基督徒在许多方面都容易受到攻击。他通常认为是自己最坚强的地方,在试探之下往往会显得最软弱。正如一条锁链不比它最薄弱的环节更加结实,基督徒也不比自己品格中最软弱的地方更加坚强。我们会遭遇形形色色的敌人,身上又存在各种各样的肉体软弱,因此只有全副的军装才能对付。
磨难的日子。有人认为这是指教会与邪恶势力所作的最后斗争。原文的定冠词似乎有利于这种解释。也有人认为“磨难的日子”泛指战斗特别激烈的日子。
成就了一切。可能指已经好了一切战争准备。有人认为这是指基督徒在战争尽力。信靠上帝绝不会剥夺人充分运用上帝所赐才能的特权。如果没有上帝的军装和大能,就不会赢得战争,但是人如果不与上帝配合,也不会赢得战争(见《山边宝训》142页)。
站立。基督徒如果依靠上帝的恩典已经尽到了努力,他就可以放心了。
14 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本会注释】
所以要站稳。所列军装的顺序可能代表罗马士兵穿戴的顺序,因此本段的观念具有逻辑的程序。这个比喻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文字之一中辉煌的高潮。
真理。原文不加冠词,表示抽象概念。这里的真理不但指个人的正直。它是是指上帝的真理住在人心里,并且实行出来。参该词在林前5:8;林后7:14;11:10;腓1:18和弗5:9中的类似用法。法利赛人的伪善招惹了耶稣的谴责(太23章)。德和智方面的真理和正直如果不在宗教领域里推广,那要在什么地方推广呢?
束腰。用腰带把士兵的服装束起来,免得妨碍行动。
公义。有人认为这是指遮盖上帝子民的基督之义。也有人认为是指基督徒个人对原则的忠诚。两者对于战争的胜利都是很重要的;保罗或许都有想到。关于“公义”的定义,见罗1:17注释。
护心镜。参赛59:17和帖前5:8。正如胸甲保护士兵的心脏那样,公义也保守信徒的生命和属灵生命的“重要器官”。
15 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本会注释】
平安的福音。在赛52:7和罗10:15中,“脚”和宣扬“平安的福音”是紧密结合的,表示行动和传好消息。但本节似乎是指基督徒的战斗中站稳立场。因此这里主要不是指福音的传播,而是指福音存在基督徒的心中。战士在属灵的战争中能够立稳立场,这是多么美好和鼓舞人心的想法。他已经与上帝相和(罗5:1)。尤其是福音带来了人不必死亡的好消息,这对于正在同无情的仇敌短兵相接的战士来说是很快乐的消息。他坚立在对于道成肉身,被钉,复活和升天之基督的认识之上。这是福音的核心和平安的理由。
预备。在保罗的比喻中,鞋子显然是为了让穿的人站稳,而不是奔跑。因此这幅画面与赛52:7不同。
穿在脚上。罗马士兵的腿部包着腿甲,脚上穿着便鞋,在行走崎岖的道路时不致受到妨碍。要抵挡攻击,他们就必须站稳脚跟。
16 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
【本会注释】
此外。有文本为“总之”。
信德。就是信心。“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这是主动的信心,就像举起藤牌挡住火箭一样。它也有放身的作用,因为它依靠上帝的拯救。在各种试探的攻击下,信德使人恢复信心,继续战斗。“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来11:6)。
藤牌。罗马的藤牌是椭圆形的大藤牌,用木头包着皮制成,约大1.2米长,0.76米宽,足以保护全身。
灭尽。信心挡住了试探之箭,不让它们变为人心中的罪恶。我们要抵挡仇敌的试探和一切攻击,不让它们碰到属灵身体容易受伤的部位。
恶者。就是来犯敌军的魁首魔鬼。
火箭。古代的箭有时带有纤维和沥青等易燃物质,点燃箭头后,使射中的目标着火。这就像临到上帝子民火一般的试炼。它们可以表现为恐惧,失望,急燥,不圣洁的念头,嫉妒,怒气或其它品格的弱点。但是信靠上帝,如举起藤牌,能挡住它们,扑灭火焰,使之落地,不会伤人。
17 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上帝的道;
【本会注释】
救恩。帖前5:8称“得救的盼望”为“头盔”。得救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见罗8:24注释)。
头盔。头部需要特别的保护,因为它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是意志与智慧的所在。
圣灵的宝剑。盔甲的其余部分都是为了防身,只有宝剑既为防身,也为进攻。
道。rhēma,说出的来的话语(见弗5:26注释)。“上帝的道”不限于当时所存在的经文。在写《以弗所书》的时候,新约圣经正在逐步形成。基督徒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上帝的道,能在一切环境中冲锋陷阵。
18 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本会注释】
靠着圣灵。见罗8:26,27注释。即使我们怀着最美好的愿望,祷告时依然会表现出我们缺乏判断力,心藏偏见,完全不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有益处的。在回顾过去的时候,很少有人不会为圣灵改动了他们的祷告而感谢上帝。圣灵知道人的心愿,就将它以上帝能够应允的形式呈献给上帝。时间往往证明我们的有些祈祷是非常愚昧的。我们会为自己没有得到所求的一些东西心怀感激!
随时祷告。参“不住地祷告”(帖前5:17)的嘱咐。祷告不算另一种武器。它是穿着全副军装参加战斗时的精神和态度。保罗劝人经常保持祷告的心境,把祷告作为与上帝交往的持续态度(见路18:1;腓4:6;来4:16)。
多方祷告和祈求。祷告和祈求在腓4:6和提前2:1;5:5中也是并列的。腓4:6在祷告之外加上祈求和感谢。感恩和祈求是大多数祷告最重要的两个内容。
警醒。见太24:42注释。参太26:41。
不倦。不倦地祷告,不是指固执己见而让上帝改变主意,像一个不住恳求的孩子终于从不太情愿的父母那里得到所要的东西那样。其实不倦的祷告所表明的,是祈求者愿意给上帝机会为他作在其他情况下不会作的事情(见路18:1-8注释)。
为众圣徒。圣徒要通过祷告和交往互相支持。“在基督里”(见弗1:1注释)的人是不可能不分担圣徒共同的苦难,用祷告来支持他们的(见彼前5:9)。被囚禁在罗马的年迈使徒,在考虑他即将提出的要求时(弗6:19),也许更急迫地想到了圣徒间的交往。
19 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
【本会注释】
为我。这位勇士以感人的口吻提到自己的需要,说明了他的谦卑,和他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的信任。他需要别人的代祷,也经常表达出这种需求(罗15:30;林后1:11;腓1:19;西4:3等)。
得着。保罗和别人一样需要上天的恩赐(见林前12:8注释)。
口才。logos,直译为“话语”,“信息”(见太10:19,20;约1:1;林前12:8)。
放胆开口。见弗3:12注释。耶稣曾“开口”带着权威宣布祂国度的原则(太5:2)。保罗也希望得到同样的能力。他需要勇气,因为他的信息遭到一些人嘲笑和憎恨。
奥秘。这是《以弗所书》中第六次使用该词(弗1:9;3:3,4,9;5:32;见弗1:9注释)。保罗指的是上帝的恩典,曾经对外邦人隐藏,但现在显明出来了(见提前3:16)。
20 (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
【本会注释】
我为这福音。就是为了福音的缘故。
带锁链的。无疑指把囚犯的右手铐在士兵左手上的习俗。在时允许犯人留宿在监狱外面。彼得显然就曾睡在两个士兵中间,同时与两个人铐在一起(徒12:6),关于保罗也有过类似的记录(徒21:33)。
使者。presbeuō(见林后5:20注释)。
放胆讲论。见第19节注释。
21 今有所亲爱、忠心侍奉主的兄弟推基古,他要把我的事情,并我的景况如何全告诉你们,叫你们知道。
【本会注释】
侍奉主的。diakonos,“侍者”,“仆人”或“执事”,但这里不会指专职的执事(见弗3:7注释;参可9:35注释)。
推基古。在徒20:4;西4:7;提后4:12;多3:12中也提到了他。他是亚细亚省人(徒20:4)、可能是以弗所人。使徒似乎很信任他,把最重要的责任托付给他,直到最后。他们两人的感情很深。在保罗最后苦难而辉煌的日子里,推基古一直“忠心侍奉”着。保罗在第二次被囚时仍派推基古前往以弗所(提后4:12)。
我的事情。他认为书信的读者会希望更多地了解他被囚的情况(参:西4:7)。
22 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
【本会注释】
打发。见《SDA圣经注释》卷六第994页;参西4:8注释。
我们的光景。保罗在弗6:21中谈到了自己的情况。本节把他在罗马的基督徒同道也包括在内。
安慰。保罗知道读者非常担心他的安危,他希望消除他们过度的忧虑,告诉他们基督徒可以喜乐地忍受苦难。
23 愿平安、仁爱、信心、从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归与弟兄们!
【本会注释】
平安。在这句祝福语中,使徒想到了他开篇祈祷中的词语(见弗1:2注释)。
仁爱、信心。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爱,与信心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从上帝而来的,藉着圣灵浇灌在我们心中(罗5:5)。
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见弗1:2注释;参提后1:2;多1:4。
弟兄们。即,信徒聚集成为“基督身体”的团契(弗4:12)。
24 并愿所有诚心爱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人都蒙恩惠!
【本会注释】
诚心。直译为“不朽”(参:林前15:42)。保罗在书信的最后要人关注永恒的现实。
恩惠。这是保罗典型的署名方式(见林后13:14;加6:18等)。
有文本最后还加上“阿门”,符合作者与读者的情感。
有的文本在24节后面还加上后记:“写于罗马,由推基古送往以弗所。”这在早期的圣经文本中是没有的,不属于这部灵感著作的最初文字。
腓立比书1章
提要:1.保罗表达自己对上帝的感谢和对他们的爱,因为他们信心的果实,并与他一同受苦。9.他每天祈求让他们在恩典中增长。12.他说明自己在罗马的遭遇使基督教的信仰得到好处。21.他愿意用自己的生或死来荣耀基督。27.劝他们团结。28.在逼迫中坚持。
1 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和提摩太写信给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
【本会注释】
仆人。Douloi.见罗1:1注释。有人认为保罗这样称呼自己,是想到希腊人通过让一位神购买而让奴隶得自由的惯例。据说要把安排一次交易,让奴隶把他的赎价交给庙宇。然后奴隶的主人前往庙宇,收取赎价。这样,就假定奴隶已被神买走。他就成了该神的财产。但实际上他是自由的。保罗视自己是被耶稣基督用“重价买来的”(林前6:20;7:23),“得了释放”(罗6:18)。尽管他拥有这种自由,他却认为他不是属于自己的(林前6:20),而是爱他为他舍己的基督所赎买的。这种赎买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使徒的身心都曾从罪恶和撒但的奴役下,从傲慢与偏见的控制下,从律法和肉体的行为中被救赎出来,完全接受了人类救主的管理(见罗7:14-25注释)。
保罗。请注意他对自己身份的简单介绍。在写给其他教会的书信中,保罗觉得有必要声明自己的权威,但这里无此必要。因为腓立比教会接受他的身份。这是一封仁爱,感谢,称赞的信函,虽然含有警告和规劝的话语,但不是为了解决类似于其他教会里所发生的问题。
提摩太。见徒16:1注释。这位年轻的传道士曾与保罗同在腓立比(徒16:11,12),所以早期的信徒都认识他。他后来的一次访问(徒20:1-5)使他为新加入教会的信徒所认识。除了问候之外,没有迹象表明提摩太是这封信的共同作者。保罗从腓1:3起用第一人称说话,证明他是唯一的作者。
基督耶稣里。见罗8:1;林前1:2;弗1:1注释。
众圣徒。Hagioi.见罗1:7注释。请注意这封信是写给腓立比教会所有的信徒的。保罗不愿意让任何人感到自己受了冷落。
监督。Episkopoi.见徒20:28注释。
执事。Diakonoi.见可9:35注释。仆人之意,不是指社会地位,而是指服务而言。该词有时特指福音传道士(林前3:5;林后3:6;弗3:7)。保罗专门提到这些当地教会的工人,无疑是为了提高他们在信徒心目中的威信。这里没有迹象表明监督像以后的教会史中那样对好几个教会行使职权,反之在腓立比地方教会里倒是有好几位监督。见《SDA圣经注释》卷六25,26页。
2 愿恩惠、平安从上帝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本会注释】
恩惠。 关于这里的问候语,见罗1:7注释。在教牧书信里还加上“怜悯”。
上帝我们的父。见太6:9注释。
3 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上帝;
【本会注释】
我每逢想念你们。保罗每逢想到腓立比信徒,重新意识到他们的美德时,就为这些模范的基督徒而感谢上帝。
就感谢我的上帝。见罗1:8注释。
4 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的祈求。
【本会注释】
常是。保罗常常为他的信徒而喜乐。
欢欢喜喜。对于腓立比信徒的评价极高。他们的美德给使徒所带来的是快乐,而不是痛苦。但其他教会的情况不都是这样。
祈求。Deesis.源于动词deomai.恳求。
5 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
【本会注释】
同心合意。Koinonia.见徒2:42;罗15:28注释。该词从广义上讲是指“同心合意”,但也有“施舍”的意思,故这里有可能是指腓立比信徒对保罗的慷慨捐助(见腓4:10,15,16)。从他第一天在他们中间传福音直到他写信的时候,他们都能彼此相爱,精诚团结。一想到这种圣洁的友谊,使徒心中就欢喜不已,特别是从他被囚以来。
兴旺福音。基督的福音带来了个人的友谊。这种友谊反过来促进了福音。没有什么比福音的共同信仰和基督徒生活的同甘共苦更能把人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这种友谊会使他们一同努力把别人也争取到他们的团体之中。在这样的工作中他们将会更加团结。
6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
【本会注释】
深信。见来3:6注释。
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指上帝。使徒希望他的信徒记住上帝是他们救恩的创始者(参腓2:13;来12:2;13:20,21)。
善工。指得救的工作。
成全。Epiteleo.“到底”,“完成”。上帝是完全的工人。祂会完成祂所开创的每一项工作,只要人允许祂这么做。而且这种工作的成果也是完美的。祂行善并不疲倦。祂已使腓立比信徒在福音里团结一致。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坚稳地成全的。信靠上帝不住的关心和引导是保罗著作的基调。他希望把这种信心传递给腓立比信徒。
耶稣基督的日子。就是“主的日子”(见徒2:20注释;参腓1:10;2:16)“成全”的工作要延续到基督再来接祂的子民。
7 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
【本会注释】
我为你们众人。保罗引证自己的爱和他对信徒的关心,说明他对他们怀着极高的期盼。他思念这些可爱的信徒,因为他不能与亲自他们在一起。凡珍视自己的帮助者和同工的人必不会怀自私之心;而那些不顾念弟兄的人很快就会把他们完全忘记。
这样的。指腓立比信徒得救的保证。
意念。指保罗的心情,而不是他的实际思想。
原是应当的。因着上帝的步骤和腓立比信徒的品德。
常在我心里。保罗很少孤立地思考问题。他非常关心他信徒的利益,总是想到他们的实际状况。
在捆锁之中。指他在被拘禁在罗马。
辩明。Apologia.辩护。
证实。Bebaiosis.源于动词bebaioo.
与我一同得恩。腓立比信徒与保罗分享上帝的恩典。这恩典使他们分担他的拘禁,因为他们同情帮助他,忍受与他相似的迫害。这一切都是为了福音的缘故。他们在反对者面前为福音辩护,在信徒中为福音作见证。
8 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这是上帝可以给我作见证的。
【本会注释】
基督耶稣的。这里提到救赎主的爱心,温柔和同情。他怀着主耶稣对他们的感情对待他们。他用最温存最激烈的言辞表达他对他们依恋,也暗示存在于教会内部的团结。信徒们互相珍惜,怀着基督的激情和温存彼此相爱。他们享有一种广泛的友谊,负着共同的责任,互相代祷感恩,在彼此相爱中看到上帝慈爱和旨意的见证与保证。
心肠。见耶4:19注释。在古时,心肠被视为情感的所在。
这是上帝可以给我作见证的。保罗请上帝为他对腓立比信徒的挚爱和思念作证。
9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
【本会注释】
我所祷告的。9-11节是保罗为腓立比信徒祈求在属灵上不断成长的具体内容。
爱心。agape.见太5:43,44;林前13:1注释。
知识。epignosis.充足的知识(见罗3:20注释)。保罗在这里指一种实际的经验,即个人亲自认识基督教救恩的真理,表现在虔诚的生活直中(见约17:3;弗1:17;4:13注释)。
见识。aisthesis.该词原指感官。这里特指以道德的敏感来识别真理的能力,就像肉眼看见一件物体一样(参来5:14)。
多而又多。他们的爱心本是高水准的,但保罗希望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准。他希望他们对上帝和对同胞的爱心能源远流长,充盈于基督徒服务的一切通道之中
10 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本会注释】
分别。dokimazo.见罗2:18注释。原指经试验而喜爱。保罗在这里表达了他希望藉着他们爱心的增多(腓1:9)而达到的目的——让他们经过试验而保留美好的事物。
是非。ta diapheronta.特别的事,美好的事。保罗希望腓立比基督徒在人生的一切选择中只选最好的。
诚实。eilikrines. 可能源于heite或hele(“太阳”)和krino(“判断”),即“在阳光下十分清楚”,故有“纯洁”,“清白”,“真诚”之意。
无过。aproskopoi.直译是“不反对”,故意为“没有损坏的”,“无可指责的”。内心的纯洁会导致人在行为上无可指责,为基督来临的日子作好准备。保罗的所有勉言都是为了引导他的朋友们为那一切人的品格都显露出来的日子作准备。为了提醒他们这个目标,他重述第6节的话语,只省略了“耶稣”。
11 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上帝。
【本会注释】
靠着耶稣基督。保罗热心地提醒腓立比信徒,他们所有的好行为,都是藉着耶稣基督而来的(参约15:1-5;罗4:5注释)。基督徒是靠着与基督的联络而结出果子的。住在基督里的人生果实与基督自己生活的果实是一样的。
仁义的果子。耶稣试验品格的标准是“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见太7:15-20注释)。上帝所期待的不单是无可指责。祂指望有公义的果实。公义不仅是不犯罪,而是在信徒的生活中体现基督公义的的品格(见太5:6,20注释)。保罗所祈求的的上述一切步骤,使腓立比信徒表现出真基督徒的行为来。他们结满了这样的果实。不是零落的结果,而是我们所有的树枝都要结满果子。
叫荣耀称赞归与上帝。上帝的荣耀因祂儿女的圣洁生活而得到最大的增进。
12 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
【本会注释】
我愿意你们知道。保罗在这里转移了话题,谈论他的被囚与福音传播的关系。
我所遭遇的事。这句话暗示腓立比信徒曾忧虑保罗境遇的变化对他个人和福音的传播所带来的后果。
更是叫福音兴旺。这句话暗示腓立比信徒曾有最坏结果的担心。但保罗热心地向他们保证,他的拘禁有益无害。他要他们明白,在上帝天意的引导下,他的试炼会反过来促进福音的传播。人的忿怒往往成全上帝的荣耀(见诗76:10注释)。
13 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
【本会注释】
在御营全军。en holo to praitorio.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现列举其中的四种:1,指禁卫军的军营。2,指长官的的住所(见太27:27注释);3,指审理保罗案件的司法当局;4,指在看守保罗的卫兵中间(见徒28:16注释)。最后一种解释似乎最为合理,与上下文吻合。卫兵们在看守保罗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事实的真相,认识到他被囚只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传播福音的缘故。这些卫兵经常轮班,故全营都知道了保罗的事。
其余的人中。或“在所有其他的地方。”不论在御营全军,还是在其他与被囚的使徒接触的人中间。保罗虽然受到拘禁,但他热情的基督徒生活的见证,远远超越了他所拘禁是地方。
为基督的缘故。他受到拘禁,显然不是因为任何过错,而是为了给基督作见证。
14 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上帝的道,无所惧怕。
【本会注释】
在主里的。“在主里的”既可能修饰“弟兄”,也可能修饰“笃信不疑”。
弟兄多半。指大多数在罗马的基督徒。
笃信不疑。这进一步说明了保罗被囚是对福音有利的。大多数弟兄因而更加勇敢。这么出色的真理卫士被囚了,促使他们尽一切力量维护他所为之受苦的事业。保罗被囚的原因逐渐为人所知以后,对于基督教的普遍看法可能影响了他们。其他的人可能因与保罗的接触而受到鼓励,更加努力地捍卫基督教的事业。不管怎样,保罗的被囚导致了其他信徒更加无畏地传扬真理。
15 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
【本会注释】
有的。本节又改变了话题。“有的”不在14节的“多半”之列。
传基督。保罗在这里指出两等传扬救主之名的人。一等是出于对保罗的妒忌,一等是出于正确的动机。他们都传基督。所以前一等人不大可能指犹太教徒。保罗从来没有这样说他们(见《SDA圣经注释》卷六33,52-54页)。
出于嫉妒纷争。使徒没有说明这种敌意的原因。在罗马可能有一伙人妒忌保罗的影响,觉得现在正好可以乘机削弱保罗的影响,加强自己的力量。他既被拘禁,他们就有机会接触广大群众了。
他们可能在友善的伪装下暗示保罗有野心,向人施加不正当的影响;也可能猛烈攻击保罗而推广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可能在教义上赞同他,但又设法诋毁他的人格。
他们自称传基督,故很难识别他们的动机。如果有一批犹太人一方面赞成福音的基本教义,一方面又拘泥于细节问题,同时因保罗关心外邦人而攻击他,这些人很可能就会一边传基督,一边对保罗心怀他所描述的那种恶意。
出于好意。有些人出于对使徒的善意更加努力地传扬福音。这些弟兄特别关心保罗,因为他在世界的布道工作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他们可能因保罗的缺席而更加努力地工作。这种善意应成为基督教布道事业中弟兄所共有的精神。当一位工人被迫放下工作时,其他的人就要填补他的空缺,继续推进他的工作。
16 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
【本会注释】
这一等。指15节中“出于好意”传扬基督的人。
设立的。即“我被任命为”。
辩明。pologia.见第7节注释。保罗视自己为一名辩护人,奉命在仇敌的恶毒攻击下为基督的福音辩护。当他的活动受到限制后,他忠实的助手继续他的工作,使福音不至无人维护。
17 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
【本会注释】
那一等。指那些“出于嫉妒纷争”传基督的人。有的文本16和17节的内容是颠倒的。
结党。指结党纷争。
并不诚实。即动机不纯。他们的确在传基督,但目的是为了害保罗。
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他们想用引起纷争的道理加重保罗因拘禁而受的苦难。
18 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本会注释】
这有何妨呢?保罗面对两等人传福音的局面勇敢地说:“这有何妨呢?”
假意。prophasis.源于prophaino(“表现”)或prophemi(“说出”),均有以外表的正直掩饰内在动机的意思。在本节指热心传扬基督,心里却想要加害于保罗。
无论怎样。保罗指出两等人传扬基督的积极后果。
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保罗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在任何环境中都看到好的一面。他当然希望有爱基督的人来传扬基督。但为了把基督传开来,他也愿意那些并不真爱基督的人传扬祂的名。即使不完美地传扬基督教也是针对异教的重大改进。这种传道的后果是什么呢?基督传开了。祂的故事被人讲述了。虽然传道者的动机可能不纯,其结果会是基督的胜利。
为此,我就欢喜。这是书信中第二次提到喜乐(参第4节)。保罗的喜乐表现了他的大度。他不为反对者的攻击所动。他因上帝把坏事变成好事而高兴,尽管有些是他的反对者所造成的。在他看来,传扬基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并且还要欢喜。保罗不但高兴一时,而且要继续为那些“出于好意”的传道者和反对他的传道者所取得的成功而高兴。
19 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
【本会注释】
因为我知道。指保罗目前的处境和信徒的态度。
你们的祈祷。配合保罗目前处境造成他得救的两种因素,第一是信徒的祈祷,第二是耶稣基督的灵。保罗十分看种朋友们的代祷(见罗15:30,31;林后1:11;门22)。他不是要求腓立比信徒为他祈祷。他是说他们已经为他祈祷了,就像他为他们祈祷一样。但愿所有的传道人都能这样。有时我们可能解脱某些责任,但绝不可放弃代祷的责任。上帝子民的领袖,全世界基督的工人都需要彼此代祷。特别是在艰难面前。
耶稣基督之灵。在《新约》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提法。但在罗8:9;彼前1:11中有“基督的灵”。在加4:6中有“祂儿子的灵”。可能指激励耶稣和保罗的精神,促成了他的得救。但更普遍的理解是直接指圣灵(参罗8:9注释)。如果没有基督的灵充盈保罗的生命,他的磨难和同道的祈祷都无济于事。
帮助。epichoregia.或“支持”。保罗想到耶稣的灵以及朋友们的祈祷,结合他眼下的境遇,终必使他得救。
终必叫我得救。这句话的解释存在分歧。有人认为是指保罗希望从被拘禁中得救。也有人认为是指他最后得蒙救赎。使徒可能两方面都有想到。但20节暗示他最关心的是属灵上得救,而不是摆脱拘禁。他认识到上帝对待祂子民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培养他们圣洁的品格,使他们为永生作准备(《使徒行述》524页)。敌人的反对只能使保罗更加积极和真诚,从而使他自己的属灵福利得到增进。
苦难本身并没有使人成圣的能力。它可能会使人的心灵痛苦,刚硬和麻木。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磨练,深化和洁净基督徒属灵经验的工具(见来12:7-11)。我们的得救会受到我们利用苦难的潜在利益的方式所影响。如果我们抗拒老师的管教,苦难就可能延长,或换上另一种苦难。我们应该恳求很快地学到属灵的教训,使我们从属灵的一个阶段进到另一个阶段。
20 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本会注释】
切慕。Apokaradokia.见罗8:19注释。保罗最大的愿望就是他使基督“显大”不受任何境遇的影响。
盼望。是侧重于外在表现的“切慕”的补充,表达内心的态度。
叫我羞愧。因着他个人生活的失败和被基督所拒绝(参路9:26)。他不希望有这样的遭遇,而是对成功抱着信心。他只是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
放胆。parresia.“大胆说话”。监狱并没有削弱使徒的热情。他要继续勇敢地宣扬基督和祂的救恩。他传扬祂的信息从不犹豫(参徒4:20)。他不希望有恐惧和失望来干预他的见证。
无论是生是死。他活着就藉着他的见证和工作荣耀基督。他死了也能藉着他的慷慨就义而崇扬祂。基督徒活着,是要藉着他们的悔改,成圣,献身为主工作,慨然忍受试炼,不断结出服务的果实来荣耀基督。在死亡时,上帝的真儿女也会因视死如归,把未来交托于主而荣耀基督。他敬虔的人生和他对死亡的坦然,将在他死后继续在活着的人身上发挥影响。
总叫。保罗问心无愧。回顾过去,他一贯勇敢做证。展望将来,他也会坚持同样的做法。
在我身上。一般”在我里面“。保罗面对死亡的威胁,视自己的身体为荣耀基督的工具。
显大。基督本身非常伟大。基督徒不能增进祂的的伟大。但他能使主在他人眼中显为伟大(见路1:46注释)。
21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本会注释】
我。保罗强调他个人的看法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看法。他们贪生怕死。
活着。原文动词是现在不定式,指每天继续话着。
就是基督。保罗的人生被耶稣所包容和约束。他是心思完全倾注于他的救主。他的计划,期盼,愿望都集中在基督身上。他的一切念头都顺服祂(林后10:5)。所以他的思想不是自私和属世的,而是受他的主所控制(见罗6:11;14:7,8;林后5:15;加2:20;腓3:7-10;西3:3注释)。
我死了。原文的时态把生命的存在与死亡时生命的结束进行对比。
就有益处。这句话不符人之常情。死亡总会带来损失。对于圣徒来说,死亡会损失许多人生的纯洁快乐,家庭的纽带,以及为基督工作的途径和机会。但保罗的话不同于悲观主义的说法:“活着并不值得。”他并没有精疲力竭,享受过太多人生的欢乐。这位圣徒没有厌倦于辛劳的工作,急于想摆脱试炼和迫害。保罗没有伤心难过,愤世嫉俗。他对人充满同情心,一心过着真正基督徒的均衡人生。但他的这句话涉及比他的前途更为崇高的话题。他所关注的是崇扬基督。如果主认为他最好通过活在世上的服务来做见证,他就会正确地表显祂。但是一个义人的死也能为恩典福音的功效作出有力的见证。他的死与无盼望之人的死完全不同,会给基督的国度带来益处。一个完全信靠上帝之人所默默表达的信心,即使在死时也能产生感化人心的效果。
还可以考虑进一步的解释:基督徒不会因死亡而失去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所失去的是试探,试炼,苦难和悲伤。他在复活时所得到的,则是光荣的永生。
22 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
【本会注释】
在肉身。保罗指他继续活着。
活着。本节的结构有些复杂。有三种解释可以考虑。1,第二部分解释第一部分,第三部分作为结论,意为:“但如果我在肉身活着,如果这是我劳苦的果实,那么我说不出该选择生还是死。”2,第二部分属于结论,意为:“但如果在肉身活着是我现在的命分,那么我的劳苦将有成果,于是我说不出该选择什么。”3,前面部分是问句:“如果我继续在肉身活着结出果实,那将如何呢?所以我说不出该选择什么。”
本节必须依据上下文来考虑。这就涉及使基督“显大”的问题。保罗处于困惑之中,因为他无法断定究竟是生还是死才能更好地荣耀基督。当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看到继续活下去肯定会结出果实。这对保罗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死亡也有其补偿。不论将来是生是死,只要对腓立比信徒有益,他都不在乎。
工夫的果子。即我艰难人生的果实。
我就不知道。或“我不能说。”
该挑选什么。基督徒有时会在生死抉择面前无所适从。但上帝从起初就知道末了。如果我们能按祂的眼光看问题,就会接受祂的引导。
23 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本会注释】
我正在。保罗现在述说他的为难。
两难。在保罗面前有两种选择:继续活下去还是放弃生命。
之间。sunecho.见林后5:14注释。意为“我被包围了”。保罗的处境就像一个旅客被墙拦住,左右为难。
情愿。想要。
离世。analuo. “解开。”如解开船缆,拆除帐篷等。我们可以设想保罗希望割断把他维系在世上的绳索,或拆除今生的帐篷要前往来生。他在提后4:6中使用了相同的话语(analusis)
与基督同在。保罗在这里并不是表述死后状况的教义。他只是解释他的希望,就是离开目前的苦难,与基督同在,但没有说明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他强烈希望与他所忠心侍奉的主生活在一起。他的思想集中在来生与耶稣的个人交往。各世代真诚的基督徒都有这样的愿望,但不一定指望死后马上就来到救主面前。保罗的这句话必须与他在其他地方清楚指明死亡就像睡觉的言论结合起来(见林前15:51;帖前4:13-15注释;又见可5:39;约11:11注释)。死后没有知觉,故不知道时间的长短。对于逝者来说,复活的清晨就像在死后的下一刻。
这是好得无比的。原文符合保罗的表达方式(参罗8:57;林后7:13;弗3:20)。如果死亡临到他,他就希望能安歇在坟墓里直到主的复临,然后他复活接受永生,与基督永远同在(林前15:51-55;帖前4:13-18)。
24 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
【本会注释】
我在肉身活着。就是活在属世肉身的生命中。
为你们更是要紧的。与“好得无比的”(23节)相对应。保罗把腓立比信徒的需要看得比自己的愿望更为重要。教会需要他亲自的指导和他虔诚生活的激励。这种需要是使徒思维的决定因素。
25 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
【本会注释】
我既然这样深信。即相信他们需要他继续留在世上。
就知道。根据上下文,这不应视为预言,似乎保罗预见到自己会继续活着。这只是表达了他的信念。
仍要住在世间。保罗深信他们需要他,就表示他相信主允许他活着,继续作主指派他的工作。这个希望实现了。他在尼禄皇帝面前出庭以后,被宣判无罪释放(见《SDA圣经注释》卷六101页;《使徒行述》486,487页)。他在各教会中又工作了一段时期,也许曾到过腓立比探访。后来,他再次被捕就义。
又长进。指在信仰上取得进步。
又喜乐。信仰上的进步会给生活带来快乐。
26 叫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就越发加增。
【本会注释】
在基督耶稣里。说明他们快乐加增的原因——源于他们与基督的联络,而不只是他们与保罗的友谊。
欢乐。kauchema.“自豪”,“自豪的对象”,指自豪的原因,而不是自豪的举动。
因我。因着保罗。他是教会的主要代表,是他们欢乐的原因。
到。parousia.见太24:3注释。使徒充满信心地预料他的释放和造访腓利比信徒将给他的朋友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27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
【本会注释】
只要。本节开始了书信的另一话题。他盼望与腓利比信徒重逢的时候能亲口劝勉他们。同时给他们书面的指导。
行事为人。politeuo.“作个公民”,“像个公民”。源于polites(“公民”,参腓3:20注释)。可意译为“行事为人像基督福音国度的公民。”这句话是非常合适的。保罗身为罗马公民,又是在罗马写信。他到罗马去是为了他行使他向恺撒上诉的公民权利(徒25:11,12)。他致信的地点住着许多罗马人。因为都市腓利比是一个罗马的殖民地(见徒16:12注释)。他曾在那里宣称自己是罗马人(徒16:37)。所以这里的比喻用得很自然。作为天国的公民,腓利比信徒行事为人应当相宜。
基督徒的行为应与他的信仰相称。在基督福音的影响下,他必须真诚,忠心,和睦,仁爱,恩慈和谦卑。他的行为方式应当始终如一,不论指导他的人在不在场。
或。保罗并没有擅自决定自己的计划。虽然他在22-26节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还是把去不去腓利比交给上帝来决定。
可以听见。保罗不论在哪里,都想得到他所创立的各教会的消息。他对他信徒的爱心始终没有减退。
一个心志。即同心合意(参太26:41;路1:80;2:40注释),团结一致。这种诚心追求的和谐乃是圣灵的恩赐(参弗4:3,4注释)。虽然这里没有直接提到圣灵,但上帝子民的同心合意,步调一致,最能体现圣灵的同在。特别是在末日,更需要团结起来,齐心协力。
站立得稳。steko.参该词用于林前16:13;加5:1;腓4:1;帖前3:8和帖后2:15。这是一个军事用语,可视为“公民”思路的自然延伸。,因为腓利比是一个军事驻地。教会在仇敌的攻击面前应像军队那样站稳立场。要为任何方式,任何来源的袭击作好准备。要警惕欺骗性运动和虚假的教训。在防御者的阵营里不可有纷争,否则他们的力量就会削弱(见腓6:13;《使徒行述》11页)。
齐心。psuche.见太10:28注释,这里指人的心智。“齐心”是修饰“努力”,而不是“站立得稳。”
努力。sunathleo.源于sun(“与”)和 athleo(“竞赛”)。英语athlete(“运动员”)一词即源于此。保罗在这里劝勉信徒齐心努力推广宣传福音的真理。这种同心工作会导致基督教组织的更深团结。保罗的劝勉暗示腓利比教会存在分裂的危险,尽管还没有明显的迹象。
28 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这是证明他们沉沦,你们得救都是出于上帝。
【本会注释】
敌人。义人的敌人就是上帝的敌人。义人既有上帝在他一边,就无须害怕敌人人多势众。
惊吓。pturo.“害怕”,“恐吓”。基督徒既知道他的年月掌握在上帝手里,万事都互相效力,使爱上帝的人得益处(见罗8:28注释),就不必害怕。
这是。指基督徒的勇敢坚定。
证明。endeixis.或“表明”。
他们。指敌人。
沉沦。apoleia.“毁灭”,与下面的“得救”相对照。虽然敌人看不出来或不承认,教会勇敢无畏的事实证明他们将来必定灭亡,表明基督教有超自然力量的支持,暗示仇敌终将因他们所施行的迫害而受审判。在基督徒与仇敌的关系上,预示了恶人的惩罚和义人的安慰。
得救。基督徒坦然勇敢面对最强烈的反对和迫害,是上帝向我们显示祂自己的途径之一,是祂所应许充足救恩的保证。
出于上帝。敌人毁灭和信徒得救的证据都是出于上帝的。
29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
【本会注释】
蒙恩。charizomai.“施恩”,“给予特权”(见路7:21注释)。基督教十分珍视视为义受苦(见太5:10-12注释)。本节说为基督受苦是一种恩赐,是基督徒可引以为荣的(参腓3:10;提后2:11,12;《历代愿望》225页)。上帝用基督徒似乎经常遭遇的苦难来完善他的品格,预备他接受将来的荣耀(见罗8:17注释)。
信服。或“有信心”。关于基督徒经验中信心的重要性,见罗4:3注释;参约3:16)。
基督。基督徒不是为自己受苦。他乃是主的代表。以前落到基督身上的侮辱现在落到了他的身上。但基督的旨意是让他在将来必定分享荣耀。
受苦。自从使徒的时代以来,忠心的基督徒一直乐于为主的缘故受苦(徒5:41;彼前3:14;4:12-14)。凡是面对末日考验的人也必须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彼得和他的同道所受的考验虽然严峻,但无法与最后的大艰难时期相比。只有充分认识到为基督受苦是最高荣誉和最大福气的人,才能在撒但的烈怒下坚持到底。
30 你们的争战,就与你们在我身上从前所看见、现在所听见的一样。
【本会注释】
争战。agon.“竞争”,常用于体育竞技(见提前6:12;提后4:7;来12:1),本节指与仇敌作斗争。腓利比信徒所遭遇的迫害与保罗所受的相似。
使徒第一次访问腓利比的时候曾遭到毒打和拘禁(见徒16:22,23)。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他在给帖撒罗尼迦信徒写信的时候也有提到。保罗在腓利比的朋友无疑清楚地记得他在该城所受的苦。他们也十分了解保罗目前在罗马所受的苦。以巴弗提很快就会告诉他们更多的消息。使徒对他们说:他们现在的斗争与他所经历过并取得胜利的斗争相似。他所曾忍受的,他们靠着基督的能力也能忍受。
一样。应与上面的“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相联系。腓利比信徒已经分享受苦的恩赐了。
腓立比书2章
提要:1.保罗劝他们要团结,以基督的降卑和升高为模范,存谦卑的心;12.小心遵循得救之道,作这邪恶世界的明灯,16.并成为他这位使徒的安慰。他已准备好为上帝献身。19.他希望派他所十分赞赏的提摩太去见他们。25.他目前先派以巴弗提到他们那里去。
1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
【本会注释】
所以。保罗的原信并没有分章。他继续第一章,特别是第27节所开始的话题。他曾劝信徒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现在他展开这个话题,强调发展基督徒的团结和谦卑。他表白了自己的心迹,说明他对腓利比信徒的强烈关注,对基督本性和牺牲的深刻理解,他为他的属灵儿女所树立的崇高标准,他对他忠实同工的良好评价,以及他自己完全服从福音的利益。本章值得以上述分析为指南进行认真研究。
虽然腓利比教会给使徒的心带来那么大的喜乐,但他们的团结似乎处在危险之中。他们的队伍中已经出现了裂痕。保罗充分意识到他们的危险。他书信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劝勉他们努力团结一致(参1:15,18,27;2:2-4,14;3:2;4:2)。他的呼吁不是依据他们对他这位属灵的父亲的个人的忠诚,而是依据他们对基督的爱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属灵水准。
本节四次出现“若”字,并不暗示保罗对自己言论的真实性有什么怀疑。原文结构表明,保罗肯定他自己的话语是真实的。
在基督里。保罗呼吁的依据是腓利比信徒在基督里的经验。这种积极的因素来自研究和效法祂的模范生活(参林前12:12,27;弗4:15,16)。
劝勉。paraklesis.“鼓励”,“安慰”(见徒9:31;罗12:8;15:4注释)。译为“劝勉”似乎最符合上下文。
爱心。保罗的意思可能是:如果你们的对基督的爱对你们的心有什么鼓励作用的话。
安慰。paramuthion.是上文“劝勉”(paraklesis)的同义词。
圣灵。这句话与“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平行,指出腓利比信徒一贯服从圣灵的管束。
交通。koinonia.见腓1:5注释。这里指伙伴关系。
心中。splagchna.见腓1:8注释。
慈悲怜悯。oiktirmoi.“同情”。保罗在原文中使用了复数形式,可能是要提请人注意个人的同情之举证实了真实的感情。
2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本会注释】
意念相同。(参腓1:7注释)下面两个分句为这种相同下了定义。
爱心相同。爱心相同会导致意念相同,从而达到行动一致(参约13:35;西1:4;帖前3:12;帖后1:3)。。
有一样的心思。sumpsuchoi.“和谐”,“平安”,“团结”,源于sun(“与……一起”)和psuche(“心灵”)。
有一样的意念。保罗认识到上帝的儿女需要表明:凡与上帝和谐一致的人是能够在生活中彼此和睦的。基督徒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合作,是最会误表基督教信仰的。我们了接受基督,就成为祂身体的一部分。身体必须统一行动,才能成就最大的善事(见林前12:12-17注释)。上帝的儿女如果团结合作,祂的工作就会兴旺(见《给传道人的证言》489页;《证言》卷一113,114页;《证言》卷八183,239-143页)。
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使徒本已喜乐(腓1:4)。喜乐只有满足,才能持久(参约3:29;15:11;17:13)。腓利比信徒应当接受他的呼吁,坚持和表现他所劝勉他们的美德,从而使他的喜乐得到满足。
3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本会注释】
结党。eritheia.“自私”,“自私的野心”,“结党”,“分派”。
虚浮的荣耀。kenodoxia.“虚空的骄傲”,“没有根据的高估自己”,“骄傲”,源于kenos(“空虚”)和doxa(“意见”)。如果抱着保罗所描述的这种精神,是不可能成就任何永久善工的。我们不应有任何想比被人高的目标和打算。出于这样的动机,即使目的本身是好的,也不能讨上帝的喜悦。
存心谦卑。tapeinophrosune.源于tapeinos“谦卑”和 phroneo“想”,即看自己卑微。Tapeinophrosune在世俗作品中用于贬义。保罗在西2:18,23中用它来指假谦虚。但在徒20:19;弗4:2;西3:12中,该词则是指基督教特定意义下的谦卑。基督教把谦卑提到一个新的地位,使之成为品格最吸引人的特征之一。真正谦卑的基督徒不会低估自己。他会按自己与上帝和救恩计划的关系来正确地评价自己。
看。hegeomai.“考虑”,“评价”,“权衡”。
别人。其他人。
强。参罗12:10注释。谦卑的眼睛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从这个角度看待别人。真正谦卑的人会认识自己的缺点,不会去关注别人的缺点。那些正确认识自己身上缺点的人自然会以为别人没有这些缺点,比他们更加纯洁。他们觉得别人应比他更受重视。真正虔诚的人始终是谦卑的人,希望别人荣誉和地位比他们高。但他不会无视别人身上所暴露的缺点,然而他谦虚,不唐突。这种基督徒的美德是对贪图地位的一种谴责,会使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上帝的旨意对我们命运的任何安排(参腓4:11,12)。
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本会注释】
单顾。skopeo.“关注”(见罗16:17注释)。
自己的事。保罗全基督徒不要自私,单顾自己和自己家里的事。他嘱咐他们要关怀整个团体的福利,忘我地顾念别人的利益。人没有权利单为自己活着而不顾别人的需要。
也要。保罗的这个结论表明他希望基督徒要适当地关心自己的事,也要关心别人的事。
别人的事。不是对别人的事擅加干涉(见帖3:11;提前5:13;彼前4:15),而是不要忘记别人的福利。保罗的劝勉是要消除狭隘的自私精神,形成关心同胞利益的气氛。
基督徒对别人的属灵利益负有特殊的责任。一个人如果在属灵上盲目,就不会到主面前来。把一个人领到救主面前,就像在黑夜中警告人前面危险的悬崖,或者把人从睡梦中叫醒,告诉他屋子着火了一样,并不属唐突之举。如果人不知道救主再来已迫在眉睫,告诉他这件即将发生的大事并无不当。告诉他荣耀的天国可以属于他,就像告诉他在他的农场里在一座金矿一样,并不是多管闲事。这是对他有好处的。作为一个朋友有责任把这些事情告诉他。世界需要教会提供有关来生的信息。每一个爱基督的人都会深爱邻居,设法启发他们,引导他们到救主面前来,帮助他们为救主的再来作好准备。
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本会注释】
你们。在你们中间。
当以。使徒在1-4节中提出了团结和无私谦卑的需要。现在他指出如何充分满足这种需要。
基督耶稣。关于这个名称的意义,见太1:1注释。一般的顺序是“耶稣基督”。但保罗经常用“基督耶稣”,特别是在《腓立比书》中(腓3:3,8,12,14;4:7,19,21)。他这样做可能是要先强调救主神人本性中神性的成分(基督),然后是人性的成分(耶稣)。在保罗看来,一切属灵的生命都集中在基督身上。当他要教导谦卑和团结的教训时,他找不到比概述救主的生平更好的办法了,因为基督是他希望腓利比信徒所拥有之美德的最高范例。在下面的经典名言之中(腓2:6-8),他不想讨论神学的学术问题。他是用他对基督救赎大工的出于灵感的深刻理解阐明他的教训,勉励他的信徒效法救主。基督离开了莫可言喻的荣耀,披上最卑微的人性,做最卑微的工作,是为了人类的得救。基督徒应该按照主伟大的榜样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6 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
【本会注释】
本有。huparcho.见路9:48;16:14;罗4:19;林前7:26等。Huparcho原指“开始”,后来才有了“存在”的特殊意义,而不一定指“开始”(参徒16:20;17:28;加2:14)。见《SDA圣经注释》卷五896,897,919页。
形像。morphe.这里指上帝的一切重要特征和性情,从这个意义上说,morphe代表上帝永恒特性的表现形式。不论是什么形式,都是表现在基督身上。因此祂与上帝乃为一体。祂和圣父是同等的,远超过其他一切的权势。保罗强调这一点,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基督自愿降卑到了何等低的地步。
以。hegeomai.(见腓2:3注释)。保罗已谈到了基督与上帝同等的地位。现在他转而谈论基督的想法,说明祂的心意,使腓利比信徒能够效法。保罗的推论非常紧凑。他用一个句子说明了基督的心意。祂明知自己与上帝是同等的,却决定放弃这个崇高地位的荣耀,以实现祂拯救堕落人类的仁慈宗旨。
同等。意为永远与上帝同等。该词强调基督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圣子与圣子完全平等,无主次之分(见《SDA圣经注释》卷五896-898,917页;见西2:9注释)。但保罗指出这个地位只是要说明基督为了拯救人类而甘心放弃它。
为强夺的。harpagmos. “抢夺”,“抢来的东西”,“要抓住的东西”,“奖品”Harpagmos源于harpazo,“抓住”,“据为己有”,“夺走”。“要抓住的东西”比较符合上下文。
7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本会注释】
反倒虚己。基督降卑乃是自愿的(见约10:17,18注释)。祂既道成肉身,就不可能保留神性的全部特征。本节的剩下部分和第8节详细说明这种“虚己”的内涵。
取了。按原文结构,从这句起解释“虚己”的定义。
奴仆的形像。保罗把“上帝的形像”和“奴仆的形像”进行对照,强调两种地位的差异。本节和第6节的“形象”原文都是morphe。“奴仆”(doulos)一词通常有来指仆人(见罗1:1注释)。仆人的主要特征就是绝对的服从。圣子作为一个人同样也完全顺服圣父(参来5:8注释)。祂不争夺上帝的权势,反而以服务作为祂人生的主要宗旨(太20:28)。祂的一生都顺服圣父的旨意,正如我们所应该做的那样(《福山宝训》14,15页;《历代愿望》208页)。至于这是如何成就的,那是人所无法领会的。这是“敬虔的奥秘”的一部分(见提前3:16)。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所作的任何牺牲,与我们所自称跟从的主所作的牺牲相比,显得多么渺小!远比基督卑微的人类,竟依恋自己的区区名声,无法让自己的意志顺服上帝的旨意。我们若真拥有基督的精神,由祂住在我们心中,我们就会过上帝儿子的生活,保罗在本章上文劝勉的目的就会实现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会像基督。
成为。与第6节“本有上帝的形像”相对照。
人。原文采用复数形式,可能强调耶稣代表整个人类,而不只是个别人。
样式。“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来2:17)。祂是完全的人,但祂也是神。人类在成为肉身的圣子身上所看到的是与他们一样的人(见《SDA圣经注释》卷五901,902,917,918页)。
我们对基督神性的信念不应削弱我们对基督完全人性的信念。如果基督不是完全的人,如果祂的神性对祂的人性有丝毫的干预,祂就不能作我们的榜样和替身了。
8 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本会注释】
既有。人们在祂身上所看到的是人的形状。
人。拿撒勒耶稣不只是一个人。祂像人,有人的外形,但祂不单是人,祂也是神。
样子。schema. 强调外形。基督在外形上完全是人。世上和祂相处的人也都视祂为人(参赛53:2,3;太13:55)。。
就自己卑微。tapeinoo.与 tapeinophrosune相关(见第3节注释)。它不等于“虚己”,而是“虚己”的一部分,是“虚己”的表现方式之一。本节剩余部分是这种自愿降卑的最高表现。
存心。说明基督自己卑微的最高表现就是祂自愿顺服以至于死。
顺服。即顺服上帝。见罗5:18;来5:8注释。
以至于死。耶稣顺服到舍弃自己生命的地步。上帝成为人已经是够降卑的了。祂还要作为人屈辱地死在十字架上。正如以撒在听说自己将成为祭坛上的牺牲时自愿顺服他的父亲,同样,本来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的基督,也是甘心顺服,为罪人受死。
我们也应该像基督那样顺服。基督顺服是“在肉体中”(罗8:3)。祂成为人,和我们一样有生存的愿望。祂曾受撒但的试探。但祂靠着圣灵的能力胜过了魔鬼。我们也可以这样。祂没有为自己运用我们所不能使用的能力。见来4:15;见《历代愿望》119,729,734页。
且死在十字架上。这句话不仅强调基督死的事实,而且强调基督死的方式。这种死法涉及极大的痛苦和屈辱。十字架的刑罚是为奴隶,非罗马人和最卑劣的罪犯存留的。这种死法被摩西的律法宣布为诅咒(申21:23;加3:13),甚至连外邦人也认为这种刑罚是最痛苦和残忍的。被钉十字架之基督的信息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林前1:23)。
保罗可能将自己的处境与耶稣进行比较。保罗虽身陷囹圄,但依据法律他不会受十字架的死刑,因为罗马公民是不会受酷刑的(见西塞罗Against Verres i.5,13)。作为罗马人侨居地的公民,腓利比信徒也不会有此遭遇。十字架作为基督自我降卑的最低点,就这样对保罗的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救主留给他们的榜样的力量。保罗十分清楚,如果他的读者认识到为他们作出的惊人牺牲,他们的生活中就不会有自私的位置(参《使徒行述》332,222页)。
9 所以,上帝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本会注释】
所以。基督不是因为降卑而接受报酬,而是按照上帝的计划,自卑的自然会升高(太23:12;路14:11;18:14)。基督的经历证明了祂话语的真实性
上帝。为了让读者关注谦卑的话题,保罗强调了基督在救赎中的作用。现在使徒把圣父带进了画面。
升为至高。huperupsoo.“升到最高的权位”。源于huper(“超过”)和hupsoo(“高举”)。因为基督的“虚己”(第7节),上帝得以把祂提升到比以前更高的地位。圣子本已非常荣耀,但祂的自愿降卑增添了祂在世界被造以前与圣父所共享的荣耀(约17:5)。
又赐给。charizomai.见腓1:29注释。至高的统治者圣父有权把尊荣赐给如此忠实地完成祂们共同计划的圣子。作为神人,祂在地上过完美的生活,战胜了仇敌,为人类争取了救恩。这样的成就肯定会增加上帝的儿子无可估量的永恒荣耀!保罗采用过去时态说明这种提升已经发生。那就是在救主返回天庭,接受该得的尊荣之时(参《历代愿望》834页。见《SDA圣经注释》卷五919页)。
超乎万名之上。见徒4:12;弗1:21;来1:3,4注释。基督能获得无与伦比的至高之名。祂被承认为万有之主。
名。有人认为是指尊荣,而不是指名号。他们的依据是《旧约》中对上帝之名的赞美(诗29:2;34:3;56:6等)。也有人认为“名”是指虔诚的犹太人所避讳不念出来的Yahweh(亚卫,见《SDA圣经注释》卷一170-173页),在七十士译本和《新约》中为Kurios(“主”),为保罗在腓2:11中所采用。还有人认为依据下一节,该“名”是指耶稣。这个可爱的名字在主升天之前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尊荣和意义。更有人认为该“名”体现了耶稣基督身上神人两性的结合,为保罗在腓2:11中所采用。关于该“名”的定义,无法从教义上确定。
10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本会注释】
在天上的。或“天上的生灵”。
地上的。或“地上的生灵”。与前面“在天上的”一起,或者指一切受造之物,或者指天地间一切受造生灵。第一种理解的依据是保罗在罗8:19-22中对受造之物的阐述。《诗篇》也曾描写一切受造之物赞美上帝(诗65:13;148篇)。第二种理解的依据是保罗用了“膝”和“口”(腓2:10,11)。除了比喻之外,它们均是指生物。参启5:13)。
地底下的。希伯来语习惯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来指一切受造之物(见出20:4注释)。“地底下的”可能喻指死人(见赛14:9,10,15,16注释)。
因耶稣的。可能指第9节所提到的“名”。
名。参徒3:16注释。
无不屈膝。保罗在这里运用了赛45:23的意念,说明全宇宙最终将尊崇救主(参罗14:11注释)。这句话还没有应验,但它保证了有朝一日所有受造之物将承认基督的主权(参启5:11-14)。那是在善恶的大斗争结束之后,所有的生灵,包括撒但和他的随从者都将跪在耶稣脚前,称颂上帝的道途义哉诚哉。
11 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
【本会注释】
口称。exomologeo.“公开承认”(启3:5),“心里承认”(太3:6),“感谢”(太11:25)。第一种含义最适合本文。但其他含义也涉及最后承认基督的主权。
耶稣基督为主。使徒再次使用包括救赎主神人两性的双重名号,说明那位离开天庭变成仆人模样的基督,终将被宣布为主。关于《新约》其他地方称耶稣基督为主,见徒2:36;罗10:9;林前8:6;12:3注释。认清基督的主宰身份会增强基督徒生活中的信心。
使荣耀归与父上帝。从语法结构上说,这句话与“无不口称”相关联。全宇宙承认“耶稣基督为主”会给上帝带来荣耀。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救主一生始终不渝的宗旨。祂为上帝的荣耀而活,为使一切受造之物把圣父的名所应享有的尊荣归给祂(见约12:28;13:31;17:1;林前15:24,28注释)。祂的门徒也应抱着这样的人生宗旨。本节是保罗有关降卑和升高原则简述的高潮。他先(1-4节)劝腓利比信徒不要自高和纷争,然后(5-8节)说明基督是谦卑的模范,最后(9-11节)指出谦卑的主获得了比祂道成肉身时所放弃的更大的荣耀。使徒想让他的读者明白,上帝只能高举那些在今生谦卑侍奉祂的人。仆人既不能大于主人(约13:16),我们的侍奉也必须抱着与基督相似的精神。
12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本会注释】
这样看来。12-16节与5-11节密切相关。出来谦卑以外,使徒还从基督的榜样中归纳出其他的教训。
我亲爱的弟兄。保罗采用这种亲密的称呼并不是出于礼节。他的所有书信都渗透着他对于信徒的真诚的爱(参罗12:19;林前4:14等)。
你们既是常顺服的。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督谦卑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顺服(第8节)。腓利比信徒过去是顺服的。但保罗希望他们能更加领会主的精神。他相信基督的榜样会激励他们更加忠心地顺服。
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原文的这句话不是指“顺服”,而是指“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使徒希望信徒不仅在他亲自鼓励他们时,而且在他没有与他们同在时保持属灵上的勤奋,甚至更加勤劳。
恐惧战兢。参林前2:3;林后7:15;弗6:5。保罗并不是提倡为奴的恐惧。他是指完全不依靠自己。基督徒应当担心自己未能继续顺服基督,让品格中肉体的倾向控制他的生命。他应该担心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松开基督的手,单独行走基督徒的道路(《天路》161页)。这种担心会导致他们警惕诱惑(彼前1:17),谦卑(罗11:20),并小心行路以免跌倒(林前10:12)。
作成。katergazomai(见罗5:3注释)。这里并没有靠行为得救的意思。我们是靠恩因信得救的(见罗3:20-22,24,28;弗2:8注释)。但这种恩典会导致我们有好的行为(见罗6:11-16注释)。这种行为是拯救我们的恩典的结果(罗6:18;参林后6:1)。许多人被基督教所吸引,但他们不愿意满足获得基督徒报赏的条件。如果他们无须自己努力就能得救,他们是很高兴接受主给他们的所有恩赐的。但圣经教导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配合上帝的旨意和能力。要“努力进”(路13:24),“脱去旧人”(西3:9),“放下各样的重担”,“存心忍耐”(来12:1),“抵挡魔鬼”(雅4:7)和“忍耐到底”(太24:13)。得救不是出于行为,但它必须“作成”。它只能来自基督的调停,但它也是靠个人的配合而成就。我们怎么强调必须完全依靠基督的功劳,行为和能力也不过分。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个人也有责任每天依靠上帝的恩典,过符合天国原则的生活(见《使徒行述》482页)。见罗3:31注释。
你们得救的工夫。保罗未能在场亲自帮助腓利比信徒。他们得自己照看自己的属灵需要。得救是个人的事。朋友,牧师,甚至是使徒,都不能帮别人作成得救的工夫。“虽有挪亚,但以理,约伯在其中,……他们连儿带女都不能救,只能因他们自己的义救自己的性命。(结14:20)。
13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本会注释】
因为。保罗现在解释上帝在人类得救工作上的主导作用,免得遭人误会。
立志行事。说明上帝帮助我们下决心接受救恩,并帮助我们使这种决心生效。这并不是说我们是完全被动的,单凭上帝的摆布。祂只是唤起我们心中得救的愿望,帮助我们下决心得救,赐给我们能力使决定生效,让救恩实现在我们的生命中。保罗就是这样说明救赎是一件神人合作的工作,由上帝向人提供一切所需要的力量供他使用。
上帝。整个句子所强调的是“上帝”。
运行。energeo.通常指有效的运作。它与12节的“作成”(katergazomai)不是同一个词(见该处注释)。该词经常用来指上帝在基督徒生命中的运作(林前12:6,11;加2:8;弗1:11,20)。使徒在本节强调拯救的能力来自上帝。这种能力在我们心中运作,达到其仁慈的目的。
美意。eudokia(见罗10:1注释)。上帝希望人得救。祂千方百计要达到这个目的。祂的“美意”就是使人得救。没有谁比圣父更希望我们得救的了。
14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本会注释】
凡所行的。保罗现在把他的教训运用到生活的实际方面。上帝既希望他们得救,腓利比信徒就当欢喜快乐,充满信心地作成自己得救的功夫,深知上帝必要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力量。
发怨言。goggusmoi.拟声词,模仿牢骚者的怨言(徒6:1注释)。七十士译本用该词表达以色列人在旷野所发的怨言。使徒似乎想到了以色列人,因为他在腓2:15中引用了摩西的话(见申32:5注释)。《新约》里经常使用动词gogguzo(“发怨言”)(太20:11;路5:30;约6:41,43,61)。
起争论。dialogismoi(见罗1:21注释)。怨言会引发争论。保罗劝勉腓利比信徒不要抱怨上帝所引导的道路,也不要怀疑祂所使用的方法,因为祂的旨意是要救赎他们。顺从必须出于甘心乐意,否则就没有用处。基督徒在逼迫之下或在回应上司命令时所表现出来的任劳任怨,说明他乐意顺服出于上帝的更深的磨砺。
15 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象明光照耀,
【本会注释】
使你们。就是在作成得救工夫的过程中不发怨言,不起争论,以致无可指摘。
无可指摘。即不致受上帝或人的指摘。
诚实无伪。akeraioi(见罗16:19注释)。该词描述基督徒内心的状况,是对“无可指摘”的补充。那是指他人对基督徒的评判。
弯曲悖谬。见太17:17;徒2:40注释。
世代。genea.指在某一个世代生活的全体人类。
无瑕疵。amemtoi.无可指责。保罗希望他的信徒有无可指责的名声,知道上帝在这个世界的名声部分取决于祂儿女的名声。
儿女。tekna.指儿子(见罗8:14注释)。本节引用申32:5摩西描述以色列人的话:“乖僻弯曲”。
明光。phosteres.七十士译本用该词来指天体(创1:14,16)。尽管腓利比的基督徒还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仍要照亮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见太5:14注释)。保罗的话同样适用于末世的人。他们所处的黑暗要超过以前的世代(《天路》414页)。那时上帝的儿女要带着特殊的光芒“兴起发光”(见赛60:1,2注释)。
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本会注释】
生命的道。保罗的其他著作中没有出现这个用语。见约6:68;徒5:20;注释;参约壹1:1。生命的道就是福音的信息。认识圣父和圣子就是永生(约17:3)。我们首先是通过听道而认识上帝的(罗10:13-17;约6:63),从而获得只能来自上帝的生命。属灵的生活是靠这道的能力开始和维持的。人活着“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历代愿望》390,391页)。
表明出来。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表明出来”是上一节的延伸,把教会传扬生命之道比作举起火把照亮黑暗。当基督徒表现圣道在他们生活中的功效,并清楚而简明地宣扬这道时,他们就是向别人展示生命和光明的道路。
生命就是光。基督既是生命(见约1:4;6:48;14:6),也是光(见约8:12;9:5;12:46),是生命和光的源头。祂的门徒也是光,但这光是主所赐的(见太5:14注释)。福音的实质也的光(弗5:8)。正如思想用言语来表达,真理的光也是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基督徒可以把生命之道传给未信的人,但他不能强迫对方接受。每一个人都必须亲自乐意地接受。一个人不能替别人接受这道,正如他不能替别人吃饭保持体力一样。在圣灵的帮助下,人得以明白这道,并把它接到生命之中。不论是谁传扬生命之道,都是上帝藉着这道在运作来改变人的心。
基督的日子。这是本书信所特有的用语。在其他地方均用“主的日子”(见腓1:6注释)。保罗时刻牢记人生的伟大目标将在基督复临世界的日子里实现。他知道今生的一切欢乐和称赞,皆因人的软弱而无法与那日的真欢乐相比。他知道如果他能在基督的日子因他的劳苦的成果而受到夸奖,这种荣耀乃是永久的。保罗认识到在基督的日子里,每一个人的工程都将受到试验(见林前3:12,13;4:3-5;林后1:14)。
好夸我。eis kauchemaemoi. 关于kauchemaemoi,见腓1:26注释。保罗想要找到以他腓利比的朋友始终不渝的生活为乐的依据(参帖前2:19,20注释)。
没有空跑。保罗用体育竞赛的画面来说明他传道工作中不倦的努力(参林前9:24;来12:1)。“空”意为“无目的”,“无结果”(参林后6:1;加2:2;帖前3:5)。使徒对他的信徒怀有强烈的责任心。他渴望他们继续忠诚事主(《使徒行述》206,207页)。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而是希望他的劳苦牺牲能结出永恒的果实。
也没有徒劳。“劳”kopiao来自名词kopos(“劳累”)。保罗准确地描述了他传道工作的辛苦(参林前15:10;西1:29;帖前2:19)。
17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本会注释】
供献。leitourgia.在《新约》里指公共的礼拜。
祭物。thusia.指祭物本身,而不是指献祭的仪式。在本节指腓利比信徒作为基督教的祭司(见彼前2:9)呈献在主面前的基督徒信心。
被浇奠。spendo.献为奠祭。参民15:4-9;提后4:6注释;见民28:7。保罗视腓利比信徒的信心为供献给上帝的祭物;视自己的性命为浇在祭物上的奠祭。只要有利于福音的推进,他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来陪伴腓利比信徒忠心的见证。这位外邦人的使徒拥有最大的爱心(约15:13),但他不认为舍弃性命有什么特殊的价值,除非它能鼓励腓利比信徒作出更大的牺牲,或帮助人接受他所顽强坚持的信仰。
喜乐。即使保罗为别人的辛劳会导致他丧失性命,他仍然要与他们一同喜乐。参罗8:18注释。
18 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本会注释】
腓利比信徒也应与保罗一同喜乐。使徒没有为自己将要牺牲的前景而悲伤。他希望朋友们分享他蒙准牺牲帮助他们和福音工作的喜乐。书信强调在信奉基督教信仰,彰显其真理时,喜乐不仅是一种特权,也是一种责任
19 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
【本会注释】
指望。我希望。
靠主耶稣。基督徒的思想是由主所管束的。他的爱心,盼望和工作都集中在主身上(参罗9:1;腓1:8;2:24,29;3:1注释)。
提摩太。见徒16:1-3;腓2:20注释。保罗曾劝勉腓利比信徒“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12节),不要过于依赖人间的教师。在另一方面,他也想尽量帮助他们。他希望派提摩太去。
我知道。或“我发现。”使徒在得到提摩太个人的报告以后才会感到满意。在提摩太离去和回来之前,他会为腓利比教会忧虑。
你们的事。即你们的状况。
心里就得着安慰。保罗曾表达了对腓利比信徒的关怀(腓1:27-30)。但他并没有真地担忧他们的立场。他似乎相信提摩太会给他带来好消息。参保罗对哥林多和帖撒罗尼迦基督徒的关怀(林后2:13;7:6,7;帖前3:1-9)。
20 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
【本会注释】
同心。参申13:6。保罗可能指没有人像他,或没有人与提摩太一样。提摩太就像是第二个保罗。保罗不能亲自去调查教会的状况。能代替他去了解腓利比情况的最佳人选是提摩太。
提摩太是保罗信仰上的儿子(提前1:2)。提摩太认识到这种属灵上的关系,并有相应的表现(林前16:10;腓2:22)。这位青年人从他属灵的父亲那里继承了爱心和情感。故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担负眼下的任务了。因为他肯定会关心保罗属灵的儿女,也就是提摩太信仰上的弟兄姐妹们的利益。很少有人与使徒完全同心,像他那样真诚,主动,热心和克己。但主耶稣需要这样的人。提摩太是与保罗同心的,因为他们都有基督的心志。只有具备基督的心志,才能在末日成功地引导上帝的教会。教会是上帝最为爱护和关怀的对象。凡与主同心的人,不论是平信徒还是领袖,都会抱有同样的态度,时刻关注着所有教会的成员与活动。他们肯定是会这样做的。
实在。或“真正”。
挂念。merimnao.见太6:25注释。保罗是绝不会漫不经心的。
21 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本会注释】
都。即保罗周围的基督徒。
求自己的事。鉴于保罗对腓利比信徒(腓1:3-5),提摩太(腓2:19-22)和以巴弗提(腓2:25-30)的高度评价,他写出这样的话来似乎有些奇怪。他称这些与他同在的人为弟兄(腓4:21)。但他们似乎了没有他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保罗暗示他们不敢冒险前往腓利比。他只好叫他所几乎离不开的提摩太去。以巴弗提(腓2:25-30)和路加当时可能不在。因为他们两人同样也是忠实无私的。
耶稣基督的事。保罗指的是有关基督的国度,祂的荣耀和我们得救的事。保罗把那些献身于教会事业的人与那些主要关心自己利益的人进行比较。保罗和提摩太所献身从事的是共同的事业,那就是拯救上帝犯错的儿女。但令保罗伤心的是,与他同在的人并不都怀着这样的心志。
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象儿子待父亲一样。
【本会注释】
你们知道。腓利比信徒与年轻的传道士提摩太之间似乎经常有交流。他曾与保罗一同创建了这个教会(见徒16:1,13;17:14注释)。在保罗第三次传道行程中,提摩太似乎至少去过腓利比两次(见徒19:22;20:3-6)。
明证。腓利比信徒知道提摩太的品格是经过考验的,并且知道他忠实于保罗和福音的事业。
待我象儿子待父亲一样。保罗似乎要述说提摩太对他个人的忠实服侍。但他谦卑地把自己和提摩太说成是福音工作的同工。从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和《提摩太后书》给提摩太的指示中可以看出,提摩太的秉性是温柔热心的,而不是武断的。保罗可能觉得需要强调他朋友的这种优点(参林前16:10注释)。
23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本会注释】
所以。保罗回到原来的想法,就是派提摩太前往腓利比。
要怎样了结。保罗打算让提摩太推迟到事情有了眉目。当时似乎有一场与他的被囚有关的危机。他在下一节中表示希望很快到腓利比去,表明他已想到了自己的释放。若是这样,提摩太就会把好消息带给马其顿的信徒了。
立刻。马上。
24 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本会注释】
靠着。peitho.与19节的“指望”不是同一个词,但其对象都是“主”(见19节注释)。保罗显然认为主肯定会很快出手救他脱离囚禁。
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本会注释】
然而。25-30节谈到保罗的另一个朋友以巴弗提。他也是腓利比会众所熟悉的。以巴弗提曾把该教会的礼物带给保罗,并留下来很好地伺候保罗。他的回去是因疾病而耽搁了。
我想。因为他不能马上派提摩太去。原文采用过去时,表面上看似乎是说保罗已经派以巴弗提前往腓利比。但动词“想”和“打发”无疑运用了希腊书信的过去不定式。写信人置自己于读者的立场,把时间定在读者收信的时候。当信函到达目的地时,这些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已经发生。所以保罗用了过去时,尽管他写信时事情还没有发生。由此可见,以巴弗提还没有动身前往腓利比。这封信是由他带给信徒的(《使徒行述》479页)。
以巴弗提。这是希腊和拉丁的常用名,意为“可爱的”,“有魅力的”,“迷人的”,源于希腊女神阿芙洛蒂特。这个名字只在《新约》的这封信函中出现。有人认为他就是西1:7;4:12和门23的以巴弗。尽管以巴弗是一个长名的缩略形式,但不可能是以巴弗提。以巴弗提来自马其顿的腓利比。以巴弗则是小亚细亚歌罗西的一位传道人。他可能是那里当地的人。
我的兄弟。即我的“弟兄”,“同工”,和“战友”。“弟兄”指他与保罗有共同的信仰。“同工”指他与保罗一同从事圣工。“战友”指他们同经战斗和危险。三种关系是逐层加深的。从保罗热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以巴弗提已经像使徒一样参加了传道工作。由于他是自由身,故可以从事保罗所无法从事的事。这样做可能带来危险,所以使徒说他是“当兵”的(参提前1:18;提后2:3,4)。
你们。与“我的”相对应,强调以巴弗提与使徒和腓利比信徒的双重关系。
所差遣的。apostolos(见罗1:1注释)。这里只是指“使者”,“代表”。以巴弗提原为腓利比信徒所特派,带礼物给保罗的(见腓4:18注释)。
供给我需用的。leitourgos(见罗13:6注释)。
26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本会注释】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本节说明保罗决定派以巴弗提到腓利比去的理由:这位忠心的弟兄想要回去,以消除人们对他健康的忧虑。保罗巧妙地用“他很想念你们”来介绍他的使者,强调以巴弗提对他们众人的深情厚意。
极其难过。ademoneo.该词可能有两个来源。1,a(“离开”)和demos(“人们”或“家”),故有“离家”之意,意译为“想家”。2,源于ademon(“难过”,“伤心”)。ademoneo的第二个意思用于太26:37和可14:33,描写救主在客西马尼园的心情,译为“极其难过”。但以巴弗提不是为自己忧虑,而是为他在腓利比的朋友担心。他知道他们已听说他病了,并且可能以为他已经死了。
27 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上帝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本会注释】
实在。第26节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比较含蓄。现在保罗告诉读者他朋友病情的严重性。
几乎要死。没有说明病因及其性质。
上帝怜恤他。尽管保罗在过去的年间曾行过许多医病的事,但这里并没有暗示是出于神迹的立时痊愈(见徒19:11,12;28:8,9)。神迹医病的恩赐并不是每一次都能使用的,尽管医病的人有时很想使用这个恩赐。这个恩赐来自上帝,是受上帝控制和指导的。
忧上加忧。保罗可能认为自己被囚已经够愁心的了。如果在他捆锁中前来服侍他的以巴弗提死了,他的忧愁将倍加增添。
28 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本会注释】
急速。赶快。
打发。见25节注释。
再。原文指“再喜乐”,而不是“再见到”。
就可以喜乐。腓利比信徒素常的喜乐曾因他们的代表患重病而减弱。但现在他们可以重新快乐起来。他们的快乐会减轻保罗的忧愁。因为他虽然仍旧被囚,却将消除对于以巴弗提和腓利比教会的担忧。
少些忧愁。因着腓利比信徒与以巴弗提重逢的喜乐,保罗自己也得到安慰和快乐。
29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的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本会注释】
在主里。参腓2:19注释;参罗16:2。保罗嘱咐腓利比信徒视以巴弗提为上帝的礼物和上帝的仆人,是因上帝的恩典而归还他们的。
接待他。保罗派遣以巴弗提是为了使信徒重新得到喜乐(28节),所以他告诫他们要保证以巴弗提完成任务。
尊重。这样高度评价以巴弗提,体现了我们对于高尚品格的人所负有的重大责任。基督徒有义务尊敬高尚和虔诚的人,特别是那些忠诚于主圣工的人。有人认为29节暗示腓利比信徒以前与以巴弗提存在不和。若是这样,保罗现在就是希望能消除他们之间的一切误会。
30 因他为做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本会注释】
基督的工夫。以巴弗提得到接待和尊重是因为他所做的工作。这给他造成了严重的疾病。他的工作是服侍保罗,而不是直接从事传道。在上帝眼中,服务的精神要比服务的工种更加重要。
不顾。或“冒险”。表达了以巴弗提因帮助使徒而遭遇的危险。
补足。暗示对于腓利比信徒没有批评,只有表扬。保罗知道距离的相隔使信徒无法提供他们的善意所愿给予的全部帮助。他把以巴弗提的服侍当作他们的服侍。以巴弗提的疾病可能是因为过于劳累,而不是因为迫害。他的患病,也许是因为危险的长途旅程之故。
供给。leitourgia(见17节注释)。再次暗示腓利比信徒通过以巴弗提所带来的礼物具有宗教的意义。因为他们所奉献给保罗的,被接纳为奉献给主的礼物(参太25:35-40)。
腓立比书3章
提要:1.保罗警告他们要当心传割礼的假师傅,4.说明他自己比他们有更大的理由依靠律法的义;7.但他视之为有损,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12.他承认自己的不完美。15.劝他们也要存这样的心,17.效法他,18.拒绝属肉体的基督徒的方法。
1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于我并不为难,于你们却是妥当。
【本会注释】
我还有话说。loipon.直译为“剩下的”,意思是“最后”或“进一步”(见林后13:11;弗6:10;帖前4:1;帖后3:1等类似用语)。有人认为保罗在准备结束他的信函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于是就从腓3:2起开始讲述。也有人认为使徒是结束了一个话题,开始了另一个话题;信函的真正结尾自然是腓4:20-23。
你们要靠主喜乐。靠主喜乐是整封书信的基调之一(见《腓利比书》序言)。保罗所嘱咐腓利比信徒的喜乐是从主那里来的,并只有通过与祂交往才能得到(参腓4:4)。
这话。有些注释家认为这是指保罗以前写给腓利比信徒的信函。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指本书信的话题,如1:27-30所暗示纠纷的苗头;现在他予以具体的讲述(腓3:2,18,19)。
为难。okneros.“懒惰”,“厌烦”。保罗的意思是,只要对朋友有好处,他都不会感到为难的。他在罗马那么多的试炼和挂虑已经够他应付的了。但他个人的困难绝不妨碍他对别人需要的关注。
妥当。保罗的劝勉是为了他们的安全。他发出警告是因为他们处在危险之中。
2 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
【本会注释】
防备犬类。“犬类”指一班人。重复“防备”是为了强调。保罗这三句话似乎是指同一类人。他指出了他对手活动的三方面特征。东方的犬类大都是无主的,在街市和郊野游荡。在摩西律法中,它们算为不洁净的(参利11:2-7注释);称人为犬乃是极大的藐视(撒前17:43;王下8:13)。犹太人视外邦人为犬类(见太7:6;15:26注释)。外邦人也这样看犹太人。该词专指那些厚颜无耻,歹毒粗鲁,心怀不满,搬弄是非的人。保罗所指的可能是那班自称为基督徒,但又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SDA圣经注释》卷六30-33页;参腓1:16注释)。他们的纠缠和权谋使他们获得了“犬类”的称呼。虽然他没有详细描写这些麻烦制造者,但他们的许多特征可以从他在腓3:3-13的正面描述中推导出来。
作恶的。指那些“行事诡诈”(林后11:13)的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
妄自行割的。Katatome. 贬称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他们声称外邦人要行割礼转为犹太人以后才能成为基督徒。这种犹太式的割礼不但有害,把过时的犹太教制度强加于他们,而且也是毫无意义的自残行为。他们这个警告是针对外邦人的。因为犹太人不需要这样的劝勉。
3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上帝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
【本会注释】
受割礼的。指受割礼的人。他的结论是:“我们基督徒是受了割礼的人”。保罗并没有说:“受了割礼的基督徒是我们,而不是其他犹太人”。他是对外邦人说的。所以他的意思是:“要当心那些想给你们行割礼的人。因为我们是受了割礼的人,是基督徒,靠圣灵而不靠肉体敬拜上帝”。这与保罗的其他言论相符。他认为真正的割礼乃是属灵的;不出于肉体,是藉着除去罪恶而出于心灵的,是外邦人可以在基督里接受的(罗2:25-29;西2:11,13)。外邦人是靠恩得救的。虽然他们蒙召时没有受割礼,但他们不再是“以色列国民以外”(弗2:8-13,19)。关于外邦基督徒与以色列圣约,应许和预言的关系,见《SDA圣经注释》卷四35,36页。
我们。原文是强调的。保罗把自己和腓利比信徒,与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进行对比。
上帝。有文本为“靠上帝的灵敬拜”。
灵。见约4:23,24注释。真受割礼的人在灵里敬拜上帝,不满足于人的礼仪和传统。保罗说,我们基督徒不仅要真受割礼,也要真敬拜。
敬拜。Latreuo.“侍奉”,特指侍奉上帝(见太4:10;见罗1:25注释)。
夸口。kauchaomai.“夸耀”(见罗5:2注释)。
不靠着。不依靠。
肉体。保罗所警告提防的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十分信赖自己的血统和争取得救的行为。关于保罗对“肉体”的解释,见腓3:4-6;见林后11:28;加6:13,14注释。他认为肉体是与灵相争的。
4 其实,我也可以靠肉体;若是别人想他可以靠肉体,我更可以靠着了。
【本会注释】
除了信靠基督之外,他还拥有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所追求的优势。他现在认为他这种肉身的优势对于得救而言是毫无价值的。当上帝选择特殊的见证人来抨击依靠遗传的特权得救的观念时,祂所拣选的人不但拥有以色列所可能引以为豪的一切特征,而且强烈意识到这种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保罗的见证就有了真正的力量。他声称出生和教育的任何优势都不能给人带来平安,使人蒙上帝悦纳。
5 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
【本会注释】
我第八天受割礼。保罗不是后来皈依犹太教,成人后才受割礼的。他生来就是犹太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履行了圣约的仪式(见创17:11,12;利12:3;路2:21注释)。
以色列族。指雅各的后裔。
便雅悯支派。保罗所属的支派出了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撒上9:1,2)在军队中 ,他们占据荣誉的位置(士5:14;何5:8)。在王国分裂时期,便雅悯是唯一与犹太结盟的支派(王上12:21)。保罗的名字可能与便雅悯籍的国王扫罗相同。
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可能他暗示他的祖先中没有与异族通婚的。他是一个讲希伯来语的犹太人。关于“希伯来”一词,见徒6:1注释。关于保罗的祖先,见《SDA圣经注释》卷六208-219页。
就。kata.“关于”,“就……而言”。
律法。保罗无疑是指摩西的律法(见罗2:12注释)。严格遵守这部法典是忠实的法利赛人的显著特点。
法利赛人。保罗出身于便雅悯支派,父母是希伯来人,他接受希伯来的教育,这是身不由己的。但他现在列举他个人的决定。他选择作一个法利赛人(见徒22:3;23:6)。保罗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基督以前,没有一个犹太教信徒比他更加为律法主义大发热心(见林后11:12;加1:14注释)。
6 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
【本会注释】
热心。zelos.见约2:17;罗10:2注释。保罗不是一般的法利赛人。他充满精力和热情,积极推行他这个教派的原则,迫害他所认定的异端分子,自以为是在侍奉上帝(见徒8:1,3;9:1;22:4;26:10,11)。
律法上的。为保罗所指的“义”下定义(见罗10:3,4注释)。在腓3:9中,保罗称“因律法而得的义”为“自己”的义,将之与“因信上帝而来的义”进行比较。见加2:21;3:21注释。
义。见太5:6,20;路1:6注释;参腓3:9注释。
无可指摘的。即因着严格遵守律法,在他同信仰者的眼中无可指摘。保罗没有疏忽他认为律法所规定的责任。他过着严格正直的生活。没有人能指责他违背律法。他悔改以前是一个模范的青年人,绝没有一般青年所常犯的罪恶放纵。他的确曾称自己为“罪魁”(提前1:15),“不配称为使徒“(林前15:9),但他从来没有说自己早年的生活是为非作歹,罪迹斑斑的。后来他遇见了基督,认识到他无法靠自己的努力来赚取救恩。
7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
【本会注释】
只是。保罗强调他以前的立场与他成为基督徒以后所接受的立场之间的对比。
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即视第5和第6节所列先天与后天的优势为有益的。保罗从来没有贬低他过去的有利条件。单从人的眼光来看,他认为那些都是光荣而有益的。希腊语的kerde是复数形式的,译为“有益的”。
因基督。因着基督和祂的宗教,保罗把他所有天然的优势都视为没有价值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基督徒都奉命要作出同样的放弃。凡像保罗那样高兴而全心全意地这样做的人是有福的。
当作。hegeomai.见腓2:3注释。基督的放弃与保罗的放弃形成了对照。
有损的。zemia.“帐本的借方”(罗伯特逊)。原文是单数,而“有益的”则是复数。各种“有益的”事物都因基督而视为一种“损失”。
8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本会注释】
不但如此。或“毫无疑问”。保罗找不出什么话语可以充分强调他的信念。第8节是第7节的扩展。
万事。在第7节中,保罗说他把先前以为有益的都当作有损的。他在本节中进一步宣称将万事当作有损的。他准备不但放弃前面所提到的事物,而且放弃他所能想象出来的所有事物。即使他拥有一切的荣华富贵,也乐意为认识基督而予以放弃。
当作。与第7节的“当作”同一词根,但采用现在时,说明保罗继续评估他以前的得失。
以。“为了”,“因为”。因着个人认识基督的无比价值,其他一切都显得没有意义的了。
我主基督耶稣。这个称呼蕴涵着深厚的感情。它说明使徒与救主之间有着亲密的个人交往。保罗在这封信函里所提到耶稣的称呼有:基督(18次),耶稣基督(9次),基督耶稣(8次),主耶稣基督(3次),主耶稣(1次),耶稣(1次),救主(1次),还有几次为“主”。
至宝。保罗知道个人认识基督的价值胜过其他的一切成就。
丢弃万事。zemioo.“损害”,“罚款”。原文是过去时,可能指保罗悔改之时。因跟随耶稣基督,他丧失了一切先天的优势。
看作。虽然过去有损失,我依然这样看待。
粪土。skubala.“废物”。指人和动物的粪便或从桌子上抛弃的食物。后一种意思特别适合于本节。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自认为是天父餐桌上的宾客。他们认为外邦的基督徒就像犬类抢夺他们桌子上掉下来的食物。但保罗改变了这种形象。他认为真正的基督徒正在享受宴席,而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则像犬类(第2节),抢夺保罗所自愿放弃的生为希伯来人的特权。
得着。kerdos.与名词kerdos(“收获”)相关。该词在第7节是复数形式。保罗渴望得到基督,好让基督完全得到他。他愿望之强烈反映在7,8节中三次使用“有损的”。他得着基督乃是最大的“收获”。
9 并且得以在祂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
【本会注释】
得以。有人因为是在指末日。但据上下文是指今生。
在祂里面。就是与基督联合(见约15:4-9;林后5:17;加2:20注释)。
自己……的义。见第6节注释。严格地说,人是没有公义的(见罗3:12注释),但保罗是用这句话描述自己的品行。
因律法而得。即基于遵行律法的义。保罗指出这种义是无用的。遵行律法不能洁净人心中的罪污,并提供抵制罪恶的能力。只有通过上帝的恩典改变人心,人才能真正遵守律法(见罗3:31注释)。
有信基督的义。见罗3:22注释。关于因信耶稣基督而来的义,见罗3:22注释。
因信。即依靠信心。人只有信靠耶稣,才能得到来自上帝的义。上帝已藉着基督把祂的义展现出来。
上帝而来的。说明公义的源头乃是上帝。参罗1:17注释。
10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
【本会注释】
认识。这句话与第8节密切相关。第8节说个人认识基督乃是最大的收获。保罗为了获得这种认识而放弃了万物。他知道获得这种深刻认识的唯一途径就是藉着与祂联合(第9节)。
祂复活的大能。保罗不但希望了解基督复活的大能,而且希望这种能力运作在他心中。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保罗度效法基督的人生。所以他实际上是表达了在他生命中有战胜罪恶之能力的愿望,正如基督拥有这种能力一样。这种能力最终将表现在保罗起死复生的时候。见罗4:25;6:4-11注释。这种曾使耶稣起死复生的能力,是让死在罪恶过犯中的人复生,并按上帝的形象对他进行再造所必需的。
一同。koinonia.见徒2:42;罗15:16腓1:5注释。这里指一同经历。
受苦。凡与基督联合(第9节),并亲身体验祂复活大能的人,必然与基督同受苦难(见太10:17-24;20:22,23;林前1:5;西1:1:24;彼4:13注释)。这种受苦不单是理论上和道义上的,而且是完全真实的(参提后3:12)。凡是过基督生活的人必然遭遇基督所受到的一些耻辱(约15:18-21;17:14)。保罗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见徒9:16注释)。但他没有畏缩不前。反之,他认为苦难会使他与救主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关于使徒苦难的部分记录(林后11:23-27)显示了他与主同受苦难到了何等的程度。.
效法。保罗希望在凡事上效法他的主,甚至像祂那样死去。这种效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通过保罗的日常生活。保罗效法基督的柔和谦卑,祂无私的爱和献身和祂为人类的罪而痛苦。为了效法基督的精神,他真可以说:“我是天天冒死”(林前15:31);“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加2:20)。保罗的自制和克己有力地见证了救主受死的功效(见林后4:10注释)。二,若有必要,他愿意受死。最后他真的以殉身表明他效法基督。他的殉道就在不久的将来。他曾长期面对死亡的威胁,现在他也绝不退缩(见徒20:22-24)。
11 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
【本会注释】
或者。保罗始终认识到基督徒有背离信仰的可能性(林前10:12;加3:3;5:4)。他现在谦卑地承认自己也有这样的危险(参林前9:27注释)。
得以。hatantao.“来到”(徒16:1;27:12)。引申为“得以”(弗4:13)。
从死里复活。保罗预见自己有份于义人的复活(见帖前4:13-18;林前15:51-57;见启20:5,6注释)。但他并没有低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上帝方面和他自己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12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
【本会注释】
这不是说。即我并不据此认为(参腓4:11,17)。
得着了。lambano(参林前9:24“得奖赏”)。保罗所指的是迄今为止他的全部基督徒经验。他承认自己还没有完全实现在腓3:9,10中所表达的圣洁愿望。他希望因此而消除影响腓利比信徒团结的属灵骄傲(腓2:2-4)。
已经完全了。保罗指的是他过去的经验,而不是他目前的状况。他说自己还没有达到上帝和他自己所希望达到的完美程度。他仍然处在作成自己得救工夫的过程之中(见腓2:12注释)。
追求。保罗可能指的是14节所提到的赛跑。
或者可以得着。表达的是目标,而不是疑惑。
所要我。指基督在带领保罗悔改时所定的目标(徒9:15,16;26:16-18)。
得的。katalambano.原文前面是kao(“也”),暗示保罗不仅追求,而且得到了。
13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
【本会注释】
弟兄们。保罗用这样称呼是要引起读者的注意。他重提前面几节所已经表达的论据。
以为。logizomai(见罗3:28注释),通常与推论相联系。保罗强调他依据上帝在他前面所树立的标准,对自己属灵状况的估计。
自己已经得着了。见12节注释。
我只有一件事。下文将对此作出说明。保罗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主宣召他的宗旨。他没有分心,没有一方面追求今生的财富和荣誉,一方面又追求得救和将来的冠冕。他属灵造诣的高深和他传道工作的成功,全在于他立志的单纯。
忘记。指心不在焉,而不是遗忘。
背后。保罗知道过去的胜利不论多么辉煌,都不足以保证现在和将来的安全。
努力。epekteino.这个比喻源于赛跑。赛跑时人必须身体前倾,手足伸出。比喻生动地描写了保罗一心一意奔走基督在他前面所指示的道路,根本没有时间好奇而令人遗憾地回头观望。
面前的。保罗没有列举他心中所想到的事。这些事已经包括在他的推论和14节的隐喻中。对于赛跑的人来说,唯一关注的目标就是到达标竿。保罗的属灵赛程也是这样。他所注目的是永生和承受将来产业的目标。基督徒看明这个目标就会忠实而愉快奔跑前面的道路(来12:1,2)。
14 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本会注释】
标竿。skopos.“目标”,与动词skopeo(“窥视”,“侦察”,“远望”)相关(见腓2:4注释)。在《新约》中skopos只出现在本节。在七十士译本里skopos指“箭靶子”(伯16:12;哀3:12)。
直跑。dioko.在12节里译为“追求”。在本节也可以这样理解。保罗的眼睛盯着目标,不看别的东西。他知道胜利者必须心中时刻想着目标和奖赏。赛手不可因掌声和倒彩而分心。他不可松懈,不可倒下,不可停顿,一直往前跑到终点。
在基督耶稣里。上帝的呼召体现在祂儿子的生命中。耶稣的榜样是对信徒的不断鼓励(来12:1,2)。
从上面召。即从天上来的。这个呼召不仅在保罗悔改时临到他,而且以后不段地萦绕在他耳际。上帝不断地呼召基督徒举目向天看。
奖赏。brabeion.“公开比赛中胜利者的奖赏”。在地上的比赛中,冠军只有一位。但在基督徒的比赛中,人人都有胜利和得奖的机会
15 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们。
【本会注释】
所以我们中间。使徒现在把话题从他自己的基督徒生涯转到他的腓利比朋友身上。他机智地自己也包括在勉励的对象之中。
完全。teleioi.“成熟”(见太5:48注释),与nepioi(“孩子”)相对比(林前13:11;弗4:13,14;来5:13,14),指基督徒思想的成熟。这里所表达的观点与腓3:12保罗所说自己并不“完全”的话并不矛盾。本节的“完全”是相对意义的。见太5:48注释。
存这样的心。保罗呼吁所有成熟的基督徒与他抱有一样的基督徒成长观。他劝他们继续努力以达到得奖的目标。
存别样的心。即他们的看法,特别是有关“完全”的看法如果与保罗不一致。使徒并没有要求别人的思维方式与他完全一样。他能宽容不同的看法,深信主会指教真诚的信徒。
指示。apokalupto.“揭开”。保罗深信,如果一个成熟的基督徒没有认识到需要忘记背后,努力达到完全的话,上帝一定会指示他的。当我们认真参加基督徒的赛跑时,上帝会向我们指出教义和做法方面的错误(约16:13;参弗1:17)。
16 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
【本会注释】
到了什么地步。保罗实际上是在说:要总结过去基督徒生命成长的经验,将来继续这样追求。基督徒生长的方法是不变的。不幸有许多基督徒在开始走基督徒道路的时候走得很快,后来走累了,就不再抱有开初的那种精神。他们陶醉于过去的经验,没有去争取新的胜利,获得新的进步。满足于过去的成就使得他们心不在焉。昨天的胜利是不够今天所用的。基督徒必须不断地前进。
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走同样的道路”,“遵照同样的规则”。就是要继续前进。这是出于爱心的劝勉和警告的一部分,如果接受了,就会阻止谬道侵入败坏腓利比教会。
17 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
【本会注释】
一同效法我。保罗曾就他信徒的心志问题对他们进行劝勉。现在他又提出他自己的生活作为他们效法的榜样。他知道自己随从上帝的旨意已经走出过去,并追求摆在面前的事物。他也知道自己需要继续满腔热情地前进,不可放弃曾给他的基督徒生命的成长带来这么多帮助的方法。所以他有义务鼓励他的腓利比信徒效法他。但他不可以让他们的视线从基督转移到他的身上,而是要以自己的基督徒生活把他们引导到基督面前(参林前4:16;帖前1:6)。
留意看。skopeo.见腓2:4注释。
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虽然基督是我们在凡事上唯一的典范,但别人的经验也能鼓励或伤害我们。在教会里有一些人努力按照保罗所描写的方式来生活。他们完全不依靠肉体,一心追求天上的奖赏。本节勉励人效仿这些活着的人。这种效法会给人以鼓舞,并不涉及个人崇拜(参约8:39)。敬虔之人的榜样会激励我们更亲密地与上帝同行(参林前4:16;《教育论》146页)。
我们。就是保罗,提摩太,以巴弗提和其他腓利比信徒所认识的基督教工人。
榜样。tupos.见罗5:14注释。
18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
【本会注释】
许多人行事。关于18和19节所描写之人的身份,有各种说法:1,指坚持犹太教礼仪的人(见第2节注释);2,指离道的自称基督徒者(参罗16:17,18);3,指对信徒产生危害影响的背道者。
十字架的仇敌。如果这些人公开反对十字架,否认基督的赎罪牺牲,他们对于教会的危害就不会那么大。他们似乎自称是救主的门徒。但他们的生活却表明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福音的大能。他们专以地上的事为念(19节)。“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雅4:4)。道德沦丧只能是与十字架为敌的。因为基督受死是为了使我们圣洁。
我屡次告诉你们。在保罗第一次访问腓利比的时候(徒16:12),或通过信件,或在后来可能对他们的访问时。
流泪。这句充满深情的话说明保罗对背道的基督徒的关怀超过了对外邦堕落的人。他对这些的爱使他流泪。
19 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本会注释】
他们的结局。这些“十字架的仇敌”必将走向最后的灭亡。
沉沦。apoleia(见约17:12注释),常指丧失永生。
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为肉体的食欲所左右。他们自夸享有自由,却滥用了这种自由(参罗16:18;彼后2:12,13,19)。他们活着不是为了荣耀上帝,而是为了放纵和满足肉体的欲望。
羞辱。他们所夸耀的自由变成了耻辱。
专以地上的事为念。他们把地上的事放在属灵的事之上。这是十字架仇敌的特征之一。娱乐,财富和虚荣已经俘虏了许多人的心,妨碍了他们在属灵上成长,使他们成为基督十字架的仇敌。
20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
【本会注释】
我们却是。保罗现在把真正基督徒的心志与18,19节所描写世俗之徒的观念进行对比。他强调基督徒虽然生活在世上,他们却是天国的公民(参弗2:19;西3:3;约壹3:2)。
天上的。基督徒要经常想到自己是天国的公民。归属感会赋予人以忠诚的心。他不论住在哪里,都要在行为表现上无愧于他光荣的公民身份。对于我们在天上生活的思念,将引导我们在地上的生活。我们所期待在来生所体验的纯洁,谦卑和温柔,可以表现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我们的行动应证明自己是天国的公民。我们与别人的交往应使天国对他们产生吸引力。
国民。politeuma(参腓1:27)。
等候。apekdechomai(见罗8:19注释),表达了等候的人殷切的期待。Apekdechomai经常与基督复临的有福盼望联系在一起(参罗8:19,23,25;加5:5;来9:28)。凡期待祂来临的人将要为此作准备(参约壹1:3注释)。他们会觉得地上的事是无足轻重的,因为这个世界的历史即将结束。他们盼望天上的生活,时刻期待主的显现。
主耶稣基督。见腓2:5注释。
21 祂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
【本会注释】
那能叫。基督保证把我们卑贱的身体改变成与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乃是靠着祂治理一切受造之物的大能。
万有。见论前15:27,28注释。人类身体和品格的改变乃是基督统治权柄的表现。祂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各种受造之物都归服于祂神圣的统治。
归服。hupotasso.见林前15:27注释。
大能。energeia.在这里指超自然的能力(参腓2:13注释)。
我们这卑贱的身体。与圣徒在来生所要拥有的荣耀身体形成对比。
改变形状。metaschematizo(见林前4:6注释;参林后11:13-15)。源于meta(“依照”)和schema(“形状”),既保留原来的意思,也暗示赎民的身体将有急剧的变化。
祂自己荣耀的身体。因为祂已经得了荣耀。参复活的圣徒所将拥有是“属灵身体”(见路24:39;林前15:42-49注释;见约20:17,25,27;《历代愿望》928页)。赎民不仅将拥有基督的品格,还将拥有不朽的身体,与耶稣复活以后所拥有的身体相似(见林前15:51-53注释)。这种改变完成了保罗所想念的救赎工作。基督徒就与他的主完全相似了。
相似。保罗在第10节中说明基督徒的生活必须与基督的生活相似。他现在指出他们的身体最终也要变得与基督相似。
腓立比书4章
提要:1.特殊的劝勉。4.一般的劝勉。10.表示他很高兴他们慷慨帮助处于囚禁中的他,不仅满足了他个人的需要,更显示上帝的恩在他们心中。19.结束的祈祷和问候。
1 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
【本会注释】
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保罗的原著是没有分章的。他总结了3:20,21的勉言,劝信徒要坚定信仰。他似乎找不出更合适和话语来表达他对腓利比信徒的爱意,就把深情的话语汇集在一起,强调“亲爱”二字。他重复了腓1:7中的意思,说他很想见他们。
喜乐。使徒为腓利比信徒而高兴。保罗在说到帖撒罗尼迦信徒时也用了同样的话(帖前2:19)。
冠冕。steko(见腓1:27注释)。指胜利者的花冠,而不是王冠(见太27:29;启12:3注释)。腓利比信徒是保罗胜利的冠冕,证明他没有白跑(腓2:16)。
靠主。这是保罗常用的说法,大约用了40来次(罗16:2,8,11-13,22等)。见罗8:1对相应的词语“在基督耶稣里”的注释)。
站立得稳。steko(见腓1:27注释)。鉴于腓3:20和1节所描述的光荣前景,保罗鼓励腓利比信徒要站立得稳,嘱咐他们要与天国的公民身份相称。。
2 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
【本会注释】
劝。parakaleo(见太5:4注释)。保罗分别劝勉两位教会的成员,可能暗示他们都有错。但在这件事上,保罗并没有说明谁是谁非。今天,当教会的成员发生矛盾时,每一个人都要设法与对方和好,不要等对方先采取主动(见太18:15注释)。
友阿爹。意为“前程似锦”。友阿爹和循都基都是希腊女性的名字。关于马其顿教会中妇女的杰出作用,见徒16:13;17:4,12注释。
循都基。Suntuche,源于suntungchano(“会见”),故可能意为“快乐相识”。
同心。友阿爹和循都基可能意见有分歧,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整体教会而言,这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一个和平有秩的团契中,任何小问题都可能带来困扰。所以保罗引用他在书信前面的教训(见腓2:2注释),再次提出了“在主里”的观念。如果每一个人都与基督同心,他们就会彼此和谐。与基督在属灵上的联合是治疗教会弊病的良方。
3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她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本会注释】
我也求。erotao,在《新约》中常有“劝”的意思(参太15:23;可7:26;路7:3等)。
真实同负一轭的。gnesios suzugos.有的注释家认为这是暗指保罗的一位助手。他们提出了几个可能的人选。也有人认为suzugos是一个男性的人名,故把它译为Syzygus(西基格斯)。他们认为保罗在这里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是在说:“西基格斯,名副其实的同负一轭者”。这种解释有圣经和古典文献的依据。那时在专有名词上运用双关手法是很常见的(参提后1:16的“阿尼色弗”和门10的“阿尼西母”)。
帮助。保罗希望他能帮助这些妇女和好。
劳苦。sunathleo(见腓1:27注释)。生动地描绘了这些忠心的妇女曾经给予保罗的积极帮助。她们现在产生了不和。没有什么事比教友间的争吵更能危害基督教的事业了。
革利免。Klemes,据说意思是“温柔”。没有什么合理的依据证明他就是著名的罗马主教革利免(约于公元90-99年)。他似乎是腓利比教会的普通成员,但很活跃。原文结构把他与帮助保罗的“这两个女人”相联系,而没有表明他是与“同负一轭”者一起做和睦工作的。
一同做工的。参腓2:25。腓利比信徒是优秀的传道者。他们为保罗的传道工作提供了许多同工。
生命册。在古时自由的城邦均有一本记录所有享受公民权利之人的名册(参赛4:3;结13:9注释)。保罗在这里指的是天上的册子。里面记载着天国公民的名字(见出32:32;但7:10;12:1;路10:20;启3:5注释)。在这本册子里一定还记载着保罗在信所没有提到的其他同工的名字。
4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本会注释】
常常。上帝是始终如一的(见玛3:6;来13:8;雅1:17注释)。祂的慈爱,祂的看顾和祂的权能在顺境和逆境中都是不变的。基督赐给人内心的平安,不受外界的环境所影响。因此以基督为中心的心能享有长久的喜乐。
喜乐。见腓3:1注释。保罗不厌其烦地重申表现圣洁的喜乐乃是基督徒的主要责任和特权之一。
我再说。使徒重复他的勉言,仿佛预见到在逆境失去喜乐的一切不良状况。
5 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
【本会注释】
叫众人知道。基督徒的忍耐不仅要表现对待同道上,也要表现在对待非信徒上。
谦让的心。eoieikes.指温柔,谦卑,忍耐,宽容,与骄傲自满,追求私利相反。相关的epieikeia在林后10:1中译为“谦卑”。
主已经近了。可与林前16:22的Maranatha(“主必要来”)相对照(见该节注释)。主的临近似乎是基督徒的口令,不但指祂在日常生活中的同在,也是指祂复临的前景。见《罗马书》第13章补充注释。
6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
【本会注释】
一无。这句话消除了一切不信忧虑的借口。凡是有关基督徒平安的事情,不论大小,上帝都不会予以忽视。祂知道我们的需要,希望我们得到对我们有益处的一切福气。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己来承担本来可以交托给祂的挂虑呢?
挂虑。merimnao(见太6:25注释)。保罗劝人不要忧虑。那些在人生的困难中依赖自己的人免不了有这样的忧虑。我们可以因草率和粗心而沉湎于忧虑之中,也可以超脱这种忧虑,“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前5:7)。一想到主快来临,我们就会摆脱一切世俗的忧虑,以谦让的心态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见太6:33;彼前5:7注释。
只要。说明基督徒不必为今生的事务忧虑。藉着祈祷,他可以把一切需要都告诉上帝。
凡事。前面的“一无”相对照。
祷告、祈求。这两个词在弗6:18;提前2:1;5:5中也用在一起。祷告似乎是泛指的,而祈求则是特指的(见腓1:4注释)。
感谢。祈祷中必须有感谢,永不可缺乏。感谢会使我们想起过去的恩典,从而预备我们领受更大的福气。保罗自己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不断感恩的榜样(见腓1:3注释)。
告诉。不只是告诉上帝我们的需要。因为我们在求告以前祂已经知道了这一切(见太6:8注释;见《善恶之争》525页)。。
7 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本会注释】
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指“上帝所赐的平安”或“来自上帝的平安”,同“与上帝和好”不是一个概念(罗5:1),但这是“与上帝和好”所带来的结果。保罗说明这样的平安将赐给那些时常祈祷的人(腓4:6)。基督徒也许不能与所有的人和好(来12:14;见罗12:18注释),但这不影响他内心接受来自上帝的平安。这样的平安有赖于对上帝的信心和亲身体验祂的能力和眷顾。它来自感受祂的时常同在,并能产生孩子般的信靠和敬爱。见约14:27;罗1:7;5:1;西3:15;帖后3:16注释。
出人。huperecho.“超越”。
意。nous.有好几层意思:1,理解力,理解;2,推理;3,判断力;4,思维方式,思想,情感。nous在《新约》中出现24次。保罗在本节的意思可能是:1,上帝的平安超越我们的思维能力,以克服忧虑;2,上帝的平安超越我们的最高想象力。第二层意思可能性大一些,因为这符合保罗喜欢用这样的口吻表述重要话题的习惯(参弗3:20)。只有亲身体验这种平安的人才能完全理解这层意思。
在基督耶稣里。意为上帝的平安将保守信徒与基督联合,或上帝的平安将保守“在基督耶稣里”的人。关于保罗运用“在基督里”一词,参腓1:1;2:1;见罗8:1注释。
保守。上帝的平安就像卫兵一样,保守着情感和思维抵制忧虑。
心怀。《新约》中的“心”是指思想,意愿和情感的所在(见太5:8,28;12:34;罗1:21注释)。
意念。noemata.思想,宗旨,心理活动。
8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
【本会注释】
我还有未尽的话。
我还有未尽的话。见腓3:1注释。保罗在这里总结了他对于腓利比教会的勉言。
凡是真实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真实。圣经的真实观源于对上帝和基督本性的认识。祂们是一切真实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讲,“凡是真实的”是指一切在道德上和属灵上真实的事情,是与“真理”(约14:6)之主联合的结果。
可敬的。semna.指值得尊敬的事物。
公义的。dikaia.其单数是dakaios(见太1:19注释),指纯洁,谦恭,无可指责的事。
清洁的。虽然包括两性关系的清洁,但不限于这个方面。因为在基督徒的心中,应该还存有其他方面的清洁。例如他应该在欲望,理想和动机方面清洁(见太5:8注释)。
可爱的。即友善的,惹人喜爱的。
有美名的。euphema.指有良好的名声,是一切与基督徒的理想相符合的事物。
若有什么。参2:1注释。指一切理想的品质,故一一予以列举。
德行。arete.有多方面的意思。但本节主要指优秀的品德。
称赞。epainos.满意,赞扬。
思念。logizomai(见腓3:13注释),就是要思索这些美德,使之在你们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基督徒品格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思考。所以保罗总结了思维活动的进程。我们不要去考虑与别人的差别,专注于自己每天的需要,而是要积极思考美好的品德。
9 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上帝就必与你们同在。
【本会注释】
所学习的。指信徒从保罗的教导中所学到的。
所听见的,所看见的。教师的生活和他的教导是一样重要的。保罗认识到这一点,并身体力行,所以他有充分的把握让读者效法他的榜样。
这些事。保罗从思考转到行为,想腓利比信徒指出他自己的生活。他住在他们中间时,乃是第8节所说美德的范例。
去行。prasso.保罗鼓励他的信徒实行他在他们中间所表现的美德。
赐平安的上帝。上帝是平安的根源和赐予者。祂与那些思想和行为都清洁的人同居,并把祂的平安带给他们(见腓4:7;罗15:33注释)。
10 我靠主大大的喜乐,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有机会。
【本会注释】
我靠主大大的喜乐。如果保罗在这里运用了希腊书信的过去不定式(见腓2:25注释),他就是在实行他对教会的劝勉(腓4:4)。他自己也高兴,正如他吩咐他们所作的那样。
你们思念我的心。保罗想到了腓利比信徒设法减轻他先是在哥林多(15节),后是在罗马所受试炼的慎密计划(腓2:25;4:18)。。
发生。anathllo.“长出”,“重新变绿”,意为树木在冬天过后长出新枝,寓指停顿以后重新活动。保罗并没有责怪朋友们疏忽的意思,因为他知道早些时候他们不可能帮助他。
思念。保罗知道,虽然环境不允许教会给予他实际的帮助,但是教友们仍一直希望改善他的状况。
没有机会。障碍不是很大。腓利比信徒只是暂时没有机会把礼物带给使徒。
11 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
【本会注释】
缺乏。husteresis(见可12:44注释)。说明了保罗的心态。他虽然遭到了囚禁,却没有利用自己的苦难来博取同情。
无论在什么景况。保罗在任何环境中都知足。这种心态与追求更高属灵经验的理想并不矛盾(腓3:12-14)。如果我们能像上帝那样看到未来,我们就会认识到各种经历都是我们所必需的(《历代愿望》第224,225页)。
知足。autarkes.“满足”,“不在乎外部环境”。保罗的满足是凭着基督所赐的新生命,因为不是保罗在应付环境,而是住在他里面的基督在应付(见加2:20;腓4:13;提后1:12注释)。
我已经学会了。保罗已经学到了教训,并不断地予以运用。这个教训可能是在他悔改的时候学到的。因为他以后在不同境遇中的反应,证明他相信所临到的一切都是出于上帝的许可(见罗8:28;林前0:13;林后12:7-9)。
12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本会注释】
处卑贱。保罗所指的是肉身方面的匮缺,而不是属灵上的贫乏。
处丰富。保罗的心态十分稳定,不受任何环境所影响。
或饱足。chortazo.原指喂饱动物。这里指让人吃饱。
或饥饿。见林后11:27注释。
或缺乏。hustereo(见罗3:23注释)。
随事随在。就是在任何环境下。
得了秘诀。mueo.原指在所谓神秘宗教的秘密仪式中指教人(见《SDA圣经注释》卷六第91页〉。可译为“了解秘密”(RSV版)。
13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本会注释】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有文本在这句话后面还有“基督”。保罗认识到基督是他力量的源泉。他自己没有任何值得夸口的。所需要做的事情都是靠着基督所赐的能力来做的。只要基督徒忠实地服从上帝的命令,上帝就会为他们工作的成功负责(《天路》333,363页;《证言》卷八16页)。在基督里有完成任务,抵制试探,无怨无恨地忍受苦难的力量。在祂里面有帮助我们每日成长的恩典,有鼓舞我们参加无数战斗,从事献身服务的勇气。
凡事都能做。ischuo.“有能力”,“能够”。
14 然而,你们和我同受患难原是美事。
【本会注释】
同受。sugkoinoneo.源于sun(“在一起”)和koinoneo(“成为分享者”,见罗12:13注释)。保罗珍视他腓立比朋友的同情和友谊,胜似他们的捐赠。他认为捐赠是他们爱心的证据。
美事。保罗没有抱怨自己的命运,也可以不用腓立比信徒的捐赠,但他仍要表扬腓立比信徒对他的慷慨帮助。使徒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他承认他们的捐献对于双方来水都是福气。
15 腓立比人哪,你们也知道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论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
【本会注释】
初传福音。无疑指保罗第一次在腓立比工作的时候。
离了马其顿。指保罗匆匆离开庇哩亚的时候(见突17:13,14注释)。
授受的事。指保罗接受腓立比教会的奉献。
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sugkoinoneo(“供给”,见14节注释)。保罗一般都拒绝馈赠,宁可自食其力(见凸18:3;20:34;林前4:12注释)。但他在哥林多同意接受马其顿弟兄的捐赠(林后11:9)。他对帖撒罗尼迦教会所说的话(帖前2:9;帖后3:8)排除了部分捐献来自帖撒罗尼迦的说法。从《腓立比书》中我们得知,他只收到腓立比的捐献。使徒似乎因此而特别重视他的腓立比朋友。
16 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
【本会注释】
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保罗回忆腓立比信徒在他被迫逃离马其顿以前就已经帮助他。他离开腓立比不久,仍在下一站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帮助他了。
一次两次的。他们的慷慨不是昙花一现的。他们接二连三地接济他们所敬爱的使徒。
供给我的需用。满足我的所需。
17 我并不求什么馈送,所求的就是你们的果子渐渐增多,归在你们的账上。
【本会提要】
所求的。保罗不求更多的礼物,也没有轻看腓立比信徒以前的善行。他所关心的是更高的属灵造诣。
果子。保罗渴望看到腓立比信徒在基督的恩典中成长,结出更多圣灵的果实。
增多。“丰富”。
归在你们的账上。保罗认为基督徒的善行会丰富他们今生的生活,并在最后的审判显示人生的本质时提供有利于他们的记录。
18 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因我从以巴弗提受了你们的馈送,当作极美的香气,为上帝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
【本会注释】
我样样都有。见太6:2;腓4:12注释。
我已经充足。保罗想到那些帮助他的人。
以巴弗提。见腓2:25注释。
当作极美的香气。《旧约》里也用同样的话来描述奉献给上帝,蒙祂悦纳的祭物(见创8:21;利1:9,13,17)。保罗用这个引喻指腓立比教会送给他的礼物。参弗5:2。
所喜悦的。euarestos.参罗12:1。
祭物。指通过以巴弗提所带来的捐赠。这是乐意的奉献,是出于对上帝和对人的感激的爱(参来13:16)。凡出于爱心善待别人,就如奉献给上帝的,蒙祂悦纳的祭物。
19 我的上帝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本会注释】
我的上帝。保罗把这些礼物当作是献给他所侍奉的上帝的。他实际上是在说:“上帝必接纳你们的捐赠作为奉献给祂的。你们供给我的需求。祂也必供给你们的一切需求”。上帝不会偏留任何好东西不给义人的(见诗84:11)。祂为挪亚和他一家在洪水中提供了逃生之路(创7:1),保存了在旷野飘流以色列民(申29:5)。
荣耀。有人认为“荣耀”是指“丰富”,因为“丰富”储藏在天国的“荣耀”中。有人把“荣耀”与“充足”联系起来,暗示来生的报赏。第二种理解限制了上帝的作为,因为上帝完全能满足基督徒今生和来生的需要。
丰富。这种“丰富”是无限的(诗24:1;50:10-12;该2:8),足以补偿腓立比信徒对保罗的帮助。
在基督耶稣里。或“藉着与基督耶稣的个人联系。上帝的恩慈都是藉着基督赐给人类的;凡与救主联络的人都能享受。见林后1:20;弗2:4-7注释。
都充足。上帝会满足基督徒的一切需求。祂差遣乌鸦供应流亡中的以利亚(王上17:6),保存了火窑中三位年轻人的性命(但3:27),差派天使作为服役之灵为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服务(来1:14)。到了末日基督复临的前夕,局面会更加严峻,但上帝儿女的饮食是会得到保障的(见赛33:16注释)。凡侍奉上帝的人不必担心祂会抛弃他们。凡先求上帝国度的人必额外得到一切所需要的东西(见太6:33注释)。
20 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上帝,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本会注释】
荣耀。关于“荣耀”的意义,见罗3:23注释。关于荣耀颂,见罗3:23;加1:5注释。
我们的父上帝。保罗在19节说到“我的上帝”。但现在他把腓利比信徒包括在这个大家庭之中,鼓励他们一同赞美上帝。
直到永永远远。见启14:11注释。
21 请问在基督耶稣里的各位圣徒安。在我这里的众弟兄都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请问……安。aspazomai(见罗16:3;帖前5:26注释)。
在基督耶稣里。既能修饰“问安”(参罗16:22;林前16:19),也能修饰“圣徒”,如腓1:1。
各位圣徒。保罗希望向所有的腓利比信徒问安。关于“圣徒”,见罗1:6注释。
众弟兄都问你们安。保罗称与他在一起的人为“弟兄”,尽管除了提摩太以外,他们的想法与他并不一致(腓2:20,21)。从《歌罗西书》(西4:10-15)和《腓利门书》)(23,24节)中可以看到在他被囚的不同阶段与他同在的一些人员名单。我们不知道这时究竟有多少人与他在一起。
22 众圣徒都问你们安。在凯撒家里的人特特地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众圣徒。指罗马教会的一般成员,以别于“众弟兄”(21节)。
凯撒家里的人。“家里”(oikia)指皇帝宫廷的随从人员。在保罗被囚的尼禄时代(见《SDA圣经注释》卷六83,84页),宫廷的人员无疑是很多的。本节表明宫廷中一些仆从,包括自由民和奴隶,已经成为基督徒(《使徒行述》463页)。他们特别希望问候腓利比信徒。尼禄的一些随从成为基督徒,表明福音的工作在最艰险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了成果(《使徒行述》465,466页)。。
特特地。或“专门”。
23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们心里!
【本会注释】
主耶稣基督的恩。见加6:18注释。
常在你们心里。或“常与你们同在”(参加6:18)。有的文本最后还有“阿们”。
歌罗西书1章
提要:1.保罗在问安之后为他们的信心感谢上帝。7.确认以巴弗的道理。8.进一步祈求使他们在恩典里成长。14.描述基督的真实状况。21.鼓励他们接受耶稣基督,并介绍自己的职分。
1 奉上帝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兄弟提摩太
【本会注释】
上帝旨意。见弗1:1注释。
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关于保罗对自己身份的介绍及其意义,见罗1:1注释;参徒1:2注释。保罗称自己为使徒,是要强调他是主的使者。
提摩太。关于提摩太,见徒16:1注释。保罗在其他信函中也把提摩太包括在问候者之中(林后1:1;腓1:1;帖前1:1;帖后1:1;门1)。
2 写信给歌罗西的圣徒,在基督里有忠心的弟兄。愿恩惠、平安从上帝我们的父归与你们!
【本会注释】
歌罗西。是弗吕家的一个小城市,位于港口城市以弗所以东110英里。在保罗的时代,弗吕家属于罗马亚细亚行省。歌罗西坐落于利卡斯河边,离希拉波立约21公里,距老底嘉约16公里。在过去几百年时间里,歌罗西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波斯薛西斯的军队曾通过这里侵入希腊。色诺芬称它为“人口稠密的繁荣都市”(《远征记》 i.2.6;Loed版,卷二253页)。但到了新约时代,他的人口骤减。关于歌罗西教会的起源,见《歌罗西书》序言。
圣徒。hagioi.见罗1:7注释。
在基督里。见弗1:1注释。
有忠心的弟兄。就是“圣徒”。保罗赞扬歌罗西教会信徒的信心,可靠和坚定不移的忠诚。
恩惠、平安。见罗1:7;3:24注释。
上帝我们的父。见罗1:7注释。有文本还加上“和主耶稣基督”。
3 我们感谢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常常为你们祷告;
【本会注释】
我们感谢。参弗1:16注释。下面两节说明了感谢的理由。
上帝。或“父上帝”。
主耶稣基督。见弗1:17注释。
4 因听见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并向众圣徒的爱心,
【本会注释】
听见。歌罗西教会的消息是以巴弗带来的。
在基督耶稣里的。保罗把基督描写成基督徒生存的环境,正如空气之对于人的生命一样。凡是“在基督里”的人就被救主的原则和律法所包围。他依照这些准则生活,并住在其中。耶稣是他生命的源头和保护者。耶稣作为上帝的基督乃是这种氛围的中心。真正的信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运作的(见弗1:15;提前3:13;提后1:13;3:15)。
信心。信基督不仅仅是相信祂本身,而且要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毫无疑问地信赖祂的安排。这是人对上帝方法的接纳。
爱心。agape(见林前13:1注释)。出于对上帝和弟兄的爱,所有的基督徒都将团结在一起。这种态度会在圣徒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真正信上帝会有很多成果。保罗十分高兴看到歌罗西信徒基督徒经验的增长。
5 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这盼望就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听见的。
【本会注释】
存在天上的。基督徒所盼望的是“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前1:4;参腓3:21),就是上帝有关无罪和谐宇宙之旨意的最后实现。这样的盼望乃是一块沃土。歌罗西信徒的信心和爱心就是从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
盼望。见罗8:24;12:12注释。保罗现在讨论基督徒美德的第三点。盼望不仅是信心和爱心的推动力,也是它们的目标。歌罗西信徒已经听过救赎的故事,心中生出了盼望。这种盼望成了他们一切基督徒经验和人生理念的推动力。所以盼望在信心之先。上帝发明了救恩的计划,使堕落的人类有了盼望。
福音。见可1:1注释。就是“真理”。与后面的话语密切相连。
真理的道。就是真理的信息,有关上帝所显示之旨意的好消息(见约8:32注释)。真理是上帝旨意的启示,涉及永恒的现实。
所听见的。保罗请信徒们回想他们当初听到福音信息时的喜乐和热情。他希望歌罗西信徒把他们过去所曾拥有的信心和热情与假教师的信息所造成的疑惑进行对比(参23节;西2:6-8,16-23)。
6 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如同在你们中间,自从你们听见福音,真知道上帝恩惠的日子一样。
【本会注释】
传到你们那里。指“福音”。参23节。
也传到普天之下。见23节注释。
结果,增长。有的文本没有“增长”。果树能结果是因为它活着并生长着。基督徒不断结出圣灵的果实(加5:22,23),是因为基督的生命在他里面成了主要的原则(见可4:20,28;罗7:4,5;腓4:17)。保罗强调的是,福音传到哪里,就会在那里不断地结出果实。
如同在你们中间。保罗把话锋从福音所到之处开花结果的普遍事实,转到福音在歌罗西所产生的特殊效果。这个教会与上帝救赎人类的总体旨意是密切相连的。
真。真正地。保罗不断地把真理同他将要提到的假道进行细致的对照。
知道。epiginosko.“认识”,“充分了解”,“凭经验认识”。该动词应译为“充分认识”。这种认识只能凭经验而来,所以惟有那些接受基督恩典的人才能得到。真正认识上帝是与上帝的恩典分不开的。
恩惠。见罗3:24注释。
日子。关于福音传到歌罗西的方式,见《歌罗西书》序言。
7 正如你们从我们所亲爱、一同作仆人的以巴弗所学的。他为我们(有古卷:你们)作了基督忠心的执事,
【本会注释】
以巴弗。可能是他把救恩的信息传到歌罗西的。保罗称他为“我们所亲爱、一同作仆人的”。他在《腓利门书》中称以巴弗为“与我同坐监的”(23节)。以巴弗显然是歌罗西人。他可能在以弗所听到了福音,就献身侍奉上帝,然后回到他的同乡中间传福音。
为我们(有古卷:你们)。原文的“你们”(hemon)和“我们”(humon)的发音相似。两种说法都与上下文吻合。
忠心的。保罗在这里认可了以巴弗的信息和工作。
执事。diakonos.见弗6:21注释。
8 也把你们因圣灵所存的爱心告诉了我们。
【本会注释】
因圣灵。无法确定保罗指的是圣灵还是人的精神。一切真诚的爱都是圣灵在人生命中的结果。但保罗在这里也可能是强调每一位基督徒对于生活境遇所应表现的爱心回应。
告诉。以巴弗把歌罗西教会的消息带给了保罗。
9 因此,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也就为你们不住地祷告祈求,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上帝的旨意;
【本会注释】
因此。鉴于在4-8节中的话语。保罗回想起歌罗西信徒在基督里的信心,对于弟兄真诚的爱,和对于属天的报赏所抱的盼望。这一切都使他满心快乐。他快乐的直接原因是以巴弗从歌罗西所带回来的好消息。以巴弗的热情报告使年迈的保罗心中火热。
听见的日子。保罗忘不了以巴弗来到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他为他们虔诚祈祷和感恩。
不住地祷告祈求。保罗曾经为歌罗西的信徒祈祷(见第3节)。以巴弗所带来有关歌罗西消息使他的祈祷有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不住地祷告”是指保罗经常为歌罗西基督徒祈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愿。保罗一方面感恩,一方面挂虑。他不满足于歌罗西信徒所已经取得的进步,希望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属灵的。修饰下面的“智慧悟性”。
智慧。sophia.见路2:52注释。智慧就是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但不幸的是,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所以保罗祈愿歌罗西信徒能拥有属天的智慧。
悟性。圣灵所赐的悟性能使基督徒辨别是非。蒙圣灵启迪的人能看穿仇敌的试探和网罗。如果基督徒完全顺服上帝,接受具有永久价值的事物,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上帝要他们做的。
满心知道。epignosis.“彻底了解”(见罗3:20;弗1:17;参西1:6注释)。
上帝的旨意。特指上帝对于他们行为的旨意(见第10节),泛指上帝对于万有的整体旨意。对于拥有这种认识的人,生活的每一细节,其中所有的不解之谜,都有了新的意义。基督徒认识到上帝对于他人生的计划。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上帝的旨意。
10 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上帝;
【本会注释】
行事为人。peripateo.“行走”,喻指“生活”(见弗2:2注释)。从经验上认识天国的真理,获得智慧和辨别是非的属灵悟性,了解上帝的伟大旨意,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我们行事为人与上帝儿女的身份相称。
凡事蒙祂喜悦。基督徒行为的准则就是上帝的旨意。我们的人生目的就是每天讨祂的喜悦。我们蒙祂救赎,就是要实现祂原来的旨意。不讨祂喜悦的乃是罪恶。耶稣论到自己与祂天父的关系时说:“我常作祂所喜悦的的事”(约8:29)。
在一切善事上。这里强调基督徒完美的品格。基督不悦纳三心两意的侍奉。祂为我们所树立的理想就是全身心的均衡发展。参弗4:13;帖前5:23。
结果子。果树能结出果子是因为其内在的生命。果实证明了生命的存在。树结果子是因为它活着。使徒就这样说明了基督的生命在人心中所产生的效果。凡与上帝联合的基督徒肯定能结出行为的果实来(见加5:22,23;参彼后1:8)。
渐渐地多。随着言语行为方面的进步,在属灵的悟性和见识上也肯定也会有所提高。人对真理的认识的逐渐加深的。基督的门徒应该回顾过去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同时展望前面所要攀登的新的高峰。
知道。epignosis.见第9节注释。
11 照祂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
【本会注释】
照祂荣耀的权能。上天的恩赐给予人类的准则是上帝的权能和祂的丰富,而不是人的需要。关于“荣耀”的意义,见罗3:23注释。
力上加力。参弗1:19。上帝的能力会帮助人应付日常生活的一切问题,不论是待人接物,还是与撒但的权势正面交锋。保罗希望歌罗西信徒藉着圣灵居住在心中而获得这种内在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表现为对于他们主的极大需求上。随着需要的增加,他们将得到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它。
欢欢喜喜。参罗14:17注释。
忍耐。hupomone.见罗2:7注释。
宽容。makrothumia(见西3:12注释;参林前13:4;林后6:6)。当上帝的能力运行在人心中的时候,忍耐和宽容就会控制人的情感。上帝的儿女看到他的主耐心地实施祂的计划,他也就学会了忍耐。在他的心中将会生出忍耐来,沉者地应付各种障碍,并能视死如归。忍耐的对立面是懦弱和沮丧;宽容的对立面是愤怒和报复。忍耐与盼望密切相关(见帖前 1:3);宽容往往与怜悯相联系(见出34:6)。
12 又感谢父,叫我们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
【本会注释】
感谢。感谢的心乃是那些每天遵从伟大施给者旨意之人的标志(参弗5:4;腓4:6;西2:7;3:17;4:2;见弗5:20注释)。悖逆和违法的根源就是缺乏感恩的心(罗1:21)。感恩乃是每日基督徒生命成长的先决条件。这种感恩的表示不仅是承认上帝每天赐下丰盛的福气,而且是把祂的圣名和大能所配得的尊荣归给祂。
父。第12和13节描述天父开创了救恩的计划,把祂的独生子赐给了我们。
叫我们能。有文本为“叫你们能”。这种资格不是人赚来的,而是上帝赐给那些因信接受主耶稣基督的人(见弗2:8注释)。
众圣徒。见罗1:7注释。
光明。与“黑暗”(13节)相对照,故相当于“祂爱子的国”(13节)。见约1:5;约壹1:5注释。
同得基业。见罗8:17注释。
13 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
【本会注释】
救。rhuomai.保罗在罗7:24中用该词表达他痛苦的呼声:“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从锡安出来的“救主”(罗11:26),原文是ho rhuomenos。本节说天父把人从撒但的奴役下拯救出来。
黑暗。与12节“在光明中同得基业”相对照。上帝的儿女从黑暗之君的权下被迁到光明的境地。
权势。exosia.神圣的救主把祂的圣徒从黑暗暴君的罪恶势力下拯救出来。他们不再受制于篡位者的权势。
迁到。methistemi.“转移”。参该词在路16:4;徒13:22;19:26的使用,及其在林前13:2中的相关形式。约瑟弗斯用该词表示以色列人在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入侵时被迁到亚述国去(《犹太古事记》ix.11.1[235页])。
祂爱子的。即“祂爱的儿子”或“祂所爱的儿子”。参太3:17;弗1:6注释。
国。指恩惠的国度(见太4:17;5:3注释)。
14 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
【本会注释】
得蒙救赎。有文本前面还加上“藉着祂的血”。参弗1:7的相应经句及注释。藉着基督的赎罪牺牲,人类得蒙救赎
赦免。aphesis.“解脱”,“饶恕”。见路3:3注释。保罗在这里结束了他书信的序言部分(1-14节)。他因听到歌罗西基督徒的进步而感谢上帝。他求上天帮助他们在有关上帝旨意的真知识上长进。使徒不断地从心中发出这样的恳求,特别是在他直接听到了有关歌罗西信徒的消息以后。他提醒他们迁到光明国度以后所享有的权利和从黑暗的权势下拯救出来后所应表现的喜乐。
15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本会注释】
爱子是。使徒在完成了序言部分(1-14节)以后开始进入主题,谈论基督的身份和地位。
不能看见之上帝。“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 但“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耶稣却将祂向人表现出来。
像。eikon.参西3:10。保罗说基督徒是按照“造他主的形象”得到更新的。刻在古代钱币上的罗马皇帝的形象被称为eikon(太22:20)。
是首生的。prototokos(见罗8:29注释)。在太1:25和路2:7中,prototokos表示基督是马利亚的长子。在来11:28中prototokos指在灾难中被击杀的埃及长子。在来12:23中prototokos指“长子之会”的成员。在其他地方(罗8:29;西1:15,18;来1:6和启1:5),prototokos指基督(见这些经文的注释)。
多世纪以来,对于西1:15的prototokos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早期的教父们认为该词是指永生上帝的儿子基督。阿里乌斯派则用本节证明基督本身也是受造者。就语法结构而言,这种解释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却是与圣经其他地方相矛盾的(见《约翰福音》第1章补充注释)。本节的理解应与圣经的整体教训保持一致。这符合圣经注释的准则。
在来1:6中prototokos显然是指基督道成肉身。故有人认为西1:15也是指基督道成肉身。还有人认为在《歌罗西书》中保罗是指复活而言(见徒13:33注释)。但这两种解释都与上下文不符,因为下文说基督是创造主(参西1:16),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参约1:1-3,14注释)。
所以最好把prototokos看作喻指耶稣基督的崇高地位,就像人间长子,或王室长子的尊贵地位一样。基督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绝对权威的。祂拥有天上地下一切的权利。保罗强调基督的地位是为了驳斥假教师的观点。他们宣称基督是被造的,并否认祂的最高权力。
一切被造的。ktisis.“创造”,“被造之物”。本节说基督超越一切被造之物。见启3:14注释。
16 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
【本会注释】
万有都是靠祂造的。即“万物都是被造的”。关于基督为创造主,见约1:3注释。创造能力的运用证明了基督的神性。
靠祂。hoti en auto .可能强调基督为创造活动的中心,根源和主宰,以别于下面的“藉着祂”(di’autou)。
天上的,地上的。似乎包括全宇宙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事物。
不能看见的。显然指灵体(见下面“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注释)。
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见罗8:38;弗1:21注释。歌罗西的假教师无疑用这些术语指天使的等级。这些异教的教师也许把基督也列入其中的一等。保罗驳斥这种道理,说不论有没有天使的等级存在,基督都是创造之主,在地位上远比他们要高。
藉着祂。di’autou.见上文“靠祂”(hoti en auto) 的注释。为“媒介”之意。见约1:3注释。
造的。与本节上文的“造”不同,强调创造的结果,而上文的“造”则是指在历史的某一时刻创造的事实。
又是为祂造的。基督是一切受造之物存在和活动的终极目标。祂是“首先的”,“末后的”,“初”和“终”。
17 祂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
【本会注释】
祂。原文意为“祂自己”,强调基督与受造之物的区别。
在。esti,是动词eimi的一种形式,像约1:1中的en一样,表示永远存在(见该节注释)。可把“祂在”与“是我”进行对照(见约6:20;8:56注释)。
之先。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等级上。追溯到太古,没有什么时候是基督尚未存在的(见约1:1注释;见《约翰福音》第一章补充注释)。
靠祂。参16节“靠祂”。祂管理着万物。
而立。sunistemi.原文强调本来的组织结构及其维持。把浩瀚宇宙中的星球以数学的准确性保持在各自轨道上的能力,也就是把原子的微粒保持在预定轨迹上的能力。万物靠基督的能力而依存。祂不仅是他们的创造者,也是他们时时刻刻的维持者。
18 祂也是教会全体之首。祂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本会注释】
祂也是。auto estin. “祂自己是”。与17节的开头语相同。
教会。ekklesia.见太18:17注释。
全体之首。大脑在人体中是起计划,管理和决定作用的。人体的一切活动完全取决于大脑的不断运作。照样,基督也是属灵团体的首脑。在保罗的著作中经常用这个比喻(见林前12:12-27;弗1:22注释)。
元始。可以理解为基督在时间和地位上居先,或基督是创始者(参启1:8注释)。有人认为这是特指下文宣称基督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保罗也称祂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见林前15:20,23注释)。在基督从坟墓里复活之前,的确有摩西和拉撒路复活。但他们的复活,只有靠着祂复活。
本节告诉信徒,基督不仅在时间为先,而且在权力和威望上居首。祂既在万物之先,就不可能是“流溢体”或较低的受造物。保罗的观点与歌罗西家教师的言论针锋相对。
从死里。原文暗示祂曾受死(参启1:18注释)。
首先复生的。prototokos.见15节注释。
在凡事上。基督既为教会全体之首,祂“在凡事上”的地位也与教会有关(见西3:11;参弗1:23)。但祂在整个宇宙的居先和统治地位也是真实的。
居首位。基督“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罗1:4;参腓2:9)。
19 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祂里面居住。
【本会注释】
父喜欢。“父”字是外加的。解经家们就是否应加“父”字,以及“一切的丰盛”是不是本节的主语存在着分歧,因为这在语法上也是许可的。按照后一种理解,本句可译为“因为一切的丰盛喜欢在祂里面居住”。天父既是20节的主语,祂就有可能是19节隐含的主语。但是把“一切的丰盛”作为主语也很有意义。两种解读都符合上下文。
丰盛。pleroma.在世俗的希腊文学中,pleroma用来指足额的船员或预备役兵员,达到饱和的人口,完成一笔交易所需要的总量,以及建成一座房屋所需要的材料。在《新约》中它通常指“满足”(见可2:21;6:43;罗13:10;林前10:26;加4:4;弗1:10,23)。歌罗西的假教师,像后来的诺替斯教派一样,似乎认为天使或较为低等的受造生灵拥有上帝的某些特性,如调停的作用和创造的能力。保罗对歪曲真理的人说,上帝的全部功能都居住在基督里面。所以祂是一切受造之物是主宰。这种“丰盛”从起初就住在基督里面。
居住。katoikeo.“永久居住”(参西2:9)。假教师主张神性只是暂时部分地住在基督里面。保罗设法纠正歌罗西人在这方面认识。耶稣不仅永久拥有上帝丰盛的能力和旨意,而且能将上帝本性的特征充分地表显出来(弗1:23;3:19;4:13;西2:9)。救主是天父荣耀的表达,是上帝看得见的像(西1:15)。在基督里完美地表现了上帝本性的完全和永恒。这种神性的表显在救主牺牲时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因为在祂受死以前,还没有表现上帝完美的流血牺牲的一面。
20 既然藉着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祂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
【本会注释】
藉着祂。在本节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的原文是强调的。人类与上帝和好,乃是藉着耶稣。
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关于在救恩计划中基督宝血的意义,见罗3:25注释。基督的十字架是救恩计划的高潮,是保罗所夸耀的对象(加6:14)。它将成为得赎之民千秋万代的科学和诗歌(《善恶之争》651页)。
成就了和平。需要和平,是因为罪恶侵入宇宙所造成的疏远。如果“藉着祂和好”是与19节相联系的,那么这里的意思就是“藉着祂与万有和好是蒙上帝喜悦的。”假教师显然主张藉着天使的调停也能实现和好。
万有。是否包括无理性或无生命的受造物,尚存在着分歧。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和好呢?保罗所探讨的可能是罪恶侵入宇宙的深远影响,所以犯罪的后果和救赎的功效不仅达到有理智的生灵,也达到无理性或无生命的受造物(见罗8:19注释)。
地上的。亚当的犯罪影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创造主的杰作人类,到植物,昆虫和海洋生物,甚至是无生命物,都感受到堕落的后果。基督的救赎最终将恢复完美与和谐。
天上的。有些解经家认为,虽然只有三分之一的天使背叛上帝的政权,但其余的天使在基督死于十字架之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罪的本质及其可怕的后果。基督受死以后,天上的生灵就空前地认识到上帝的道是公义诚实的,撒但的计划是导致死亡的。天上地上物界灵界的万有就这样将因十字架的功效而和谐一致。时间和上帝旨意藉基督的展示将揭露撒但和他的同情者,证明消灭他们是出于上帝的公义。救赎的计划将在更深刻更广阔的意义上实现——就是在全宇宙面前维护上帝的品格。
和好。apokatalasso。是保罗所常用的“和好”(katalasso)的强调形式(见罗5:10注释)。
21 你们从前与上帝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
【本会注释】
你们。保罗现在把他所谈论的教义运用到他的歌罗西弟兄身上。他曾说全世界都依靠基督的血与上帝和好(见第9节注释)。现在他告诉歌罗西信徒,他们可以藉着这条道路进入和谐与喜乐的光荣境地。他的话里暗示着警告,就是不要接受假教师的观点。他们可能提供别的与上帝和好的办法,比如藉着天使或其他生灵的工作(参西2:8,18,19)。得救的方法只有一个(徒4:12)。
从前与上帝隔绝。如果没有基督的工作,这种不幸的状况依然会存在于歌罗西信徒身上。十字架为造成隔绝的罪提供的救赎的方法。罪人改变了敌对的态度;上帝则接纳了他们。
因着恶行。人想的是什么,做的也是什么(参箴23:7)。邪恶的心所行出来的只能是恶。歌罗西信徒也是这样。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他们的心灵状况。他们在悔改以前的生活记录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他们是与上帝隔绝和为敌的。
心里。就有理性的人而言,心灵是发挥中心和主导作用的(见弗4:18)。保罗现在提醒歌罗西信徒,他们过去的整个思想都处在与上帝疏远和为敌的状况中。他们的心灵所产生的每一念头和决断都是与上帝为敌或隔绝的。他们绝望。沦丧,只能依靠上天的帮助才能得救。
与祂为敌。歌罗西信徒在悔改以前不但与上帝隔绝,不知道祂对于人类的旨意,不理会祂的律法,而且公开与祂为敌。
22 但如今祂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
【本会注释】
但如今。尽管歌罗西信徒与上帝疏远,上帝还是采取了主动。人一旦接受祂的方法,和解马上就生效。
藉着基督的肉身。有人认为保罗是在驳斥潜入早期教会的一种异端,即认为基督并没有人体。根据这种异端,人体都是有罪的,故不能为上帝的儿子所拥有。人与上帝和好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道成肉身,神性披上人性。耶稣拉住堕落的人类,使他们可以重新与上帝的宝座相联。祂取了血肉之躯,以便把人从罪的奴役中拯救出来。基督是在肉身中取得了和解工作的胜利(见彼前2:24)。见《SDA圣经注释》卷五917-919页;卷六58页。
受死。罪的工价就是死(罗6:23)。人人都犯了罪(罗3:23)。所以没有人能逃脱死亡。基督取了人性,自愿偿付人类犯罪的赎价。祂的死是为了每一个人。自从亚当按照上帝的指示献上第一头祭牲以来,每一次真正的祭祀都是预表基督的牺牲。一切有关祭祀和调停的仪式都是预示与上帝的最后和解。受死是这一切仪式的基础。
与自己和好。见罗5:10;西1:20注释。基督仿佛拉着歌罗西信徒的手,把他们带到天父面前,不是作为奴仆或仇敌,而是作为朋友(约15:14-16)。髑髅地的十字架消除了敌意,改变了人的心,把他们变得与基督相象。
圣洁,没有瑕疵。hagioi kai emomoi.见弗1:4注释。
无可责备。anegkletoi.参该词用于林前1:8。Anegkletoi(无可责备)更进一层地表现了完美的画面。它强调在上帝所要完美地呈在宇宙之前的人身上,不可以有值得指控的地方。当上帝责备那控告弟兄的撒但,指出圣徒已穿上基督的义袍时,他将哑口无言(亚3:15;启12:10,11)。
把你们。和解工作完成以后,曾与上帝隔绝为敌的人将作为十字架的战利品被带到宇宙之前。
引到自己面前。全人类都将经过上帝圣目的审视。审判全地之主将察看万有。我们在今生可能遭人嘲笑,遭撒但指控,但最重要的是上帝如何评价(见林后5:10;弗1:4)。只有上帝的评价才是算数的。
23 只要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至被引动失去(原文作离开)福音的盼望。这福音就是你们所听过的,也是传与普天下万人听的(原文作凡受造的),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
【本会注释】
只要你们……恒心。歌罗西信徒已经听到了生命之道,接受了真道,藉着基督的血与上帝和好。他们已成为“圣徒”和“弟兄”(第2节)。但如果他们没有再接再厉,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使徒强调他们需要继续保持对福音的信心。
在所信的道上。参第4节。歌罗西信徒凭着信心所开始的经验必须凭着信心继续下去。
根基稳固。themelioo.属灵房屋的根基必须建立在磐石基督身上,而不是象基督比喻里的愚昧人那样,建造在沙土上(见路6:49;林前10:4)。
坚定不移。hedraioi.基督徒必须在根基上坚定不移。保罗警告歌罗西信徒不要离开当初听到福音时所采取的立场。
不至被引动失去(原文作离开)。就是与他所倡导的相反。保罗实际上是在说:“不要让假教师的狡计和罪恶的诱惑引你们离开自己的立场。原文动词的时态暗示“不要不断地从一个立场转到另一个立场”(参林前15:58)。
福音的盼望。就是福音所提供的盼望。他所说的这种盼望(见第5节注释)是救恩计划的推动力。它是福音的信息所提供的,故从属于福音。当盼望最终实现在上帝的国度时,救恩计划的宗旨也就成全了。
你们所听过的。见第5节注释。
传与普天下万人听的(原文作凡受造的)。本节强调歌罗西信徒所听到的福音是与传到各地的福音一样的。保罗并没有从绝对的意义上说福音已经传遍天下。这一点可以从他在别处讲述福音进展的话语中看出。几年以前,保罗在写信给罗马信徒的时候曾总结了福音的传播说;“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罗15:19)。当时他希望访问罗马,从那里把福音传到西班牙(罗15:24)。他的被捕和拘禁打断了他计划的实施。他不是作为一个自由的福音使者来到罗马的,而是戴着锁链而来的。作为一个囚徒,他无法造访西班牙。不大可能在那里已经开创了任何意义重大的工作。也没有证据表明福音在这么早的时候就已经传到当时文明世界北面的蛮荒地区,或传到其他遥远的地区。说福音“传与普天下万人听”显然不是从绝对意义上说的。就如同西1:6的“普天之下”,都是强调在歌罗西所传播的福音是与在世界各地所传的一样的。
我保罗。保罗突然把自己提了出来,就像他在21节中把歌罗西信徒提了出来一样。
也作了。参弗3:7。保罗在这里指的是他传福音的神圣托付。上帝正在用他旅行永恒的职责(见弗3:8;提前1:11-16;参加1:11-17)。上帝的手引导他参与拯救人类的伟大计划。当歌罗西信徒将保罗与假教师相比时,他们应该想到上帝永恒的目的,认识到写信给他们的使徒是拯救他们的伟大计划的参与者。所以保罗的信息带有神圣的权威。想到这一点,信徒的信心应该得到加强。他们的立场应该得到巩固。
执事。diakonos(见可9:35注释)。参该词用于太20:26;罗13:4;弗6:21;提前4:6。
24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本会注释】
为你们受苦。参弗3:1。只要能帮助基督徒的信心得到提高,保罗很高兴为基督的缘故而受逼迫。
倒觉欢乐。保罗因上帝圣工的推进而欢喜快乐。参徒16:25;罗5:3;林后11:16-33;腓2:17。
为基督的身体。也就是为了教会的缘故(参弗1:22,23)。
在我肉身上。指保罗个人的苦难。
补满。antanapleroo.“补足”,“替换”。该词在《新约》中只出现在这里。
基督患难。指为基督所受的苦难,而不要理解成基督所受的苦难,否则会被人误解为基督的苦难有什么缺欠的了。此外,本节是“患难”一词在圣经其他地方也从来没有指基督的苦难。
缺欠。基督徒在世必经苦难(见徒14:22;腓1:29;参林后1:5;4:10;帖前3:3)。保罗想到他将要蒙召所受的苦难。他很高兴自己能为基督的缘故受苦。
25 我照上帝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上帝的道理传得全备,
【本会注释】
职分。oikonomia.“安排”,“职位”(见弗1:10;3:2注释)。上帝全面的旨意和计划乃是主导保罗的准则。保罗宣称,照着上帝这个全面的旨意,他被任命为执事。
作了教会的执事。或“成为执事”(见22节注释)。
要把上帝的道理传得全备。保罗作执事的目的就是传扬上帝的道,并且把它完整地表达出来。
26 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祂的圣徒显明了。
【本会注释】
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参罗16:25;弗3:3,5,9。众先祖和以后世代的人只是隐约地看到福音时代丰满的福气。
奥秘。musterion(见罗11:25注释)。
如今向祂的圣徒显明了。见林前2:9,10;弗3:5注释。
27 上帝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
【本会注释】
上帝愿意叫他们知道。上帝的计划是让祂的子民在圣灵的帮助下更深地了解有关祂知识的奥秘,并通过他们接受这种启示而改变他们的性情,造就圣徒的品格。
外邦人。荣耀的奥秘也把外邦人包括在内,这令犹太人十分吃惊。但上帝是不偏待人的(徒10:34)。祂的慈怜惠及一切接受祂的人。使徒是在强调救恩计划范围的普遍性。
丰盛的荣耀。参罗9:23;注释;参弗1:7,18;2:7;3:8,16。
基督在你们心里。耶稣住在人心中彰显了永恒的奥秘(见加2:20;弗1:1注释)。
有荣耀的盼望。参第5节。通过实施救恩的计划,上帝在堕落的人类面前展示了回到祂身边的希望。基督的道成肉身使这种希望离实现更近了一步。基督住在人心里证明恩典的能力在运行着改变人的品格,使有荣耀的盼望得以实现。基督徒今日生活在恩典的国度里。这给了他有朝一日与基督一同住在荣耀国度里的保证。参罗8:18;提前1:1。
28 我们传扬祂,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
【本会注释】
我们传扬祂。“我们”的原文是强调的。保罗把自己和他的同工与假教师进行了对比。
是用诸般的智慧。有的注释家认为这是指保罗传道的方式(参弗1:8;西4:5)。也有人认为这是指传道的内容应包括全部的智慧。前一种解释与原文较为吻合。
劝戒。noutheteo.或“警告”(参弗6:4注释)。
各人。在本节中三次提到“各人”暗示了福音的普及性。保罗的教训不排斥任何人,不像那些假教师。救恩的福音要达到社会的每一阶层。
教导。除了劝戒人之外,保罗还教导人。凡是传道工作都应该是这样。
在基督里。这是《以弗所书》的关键词(见弗1:1注释),经常出现在保罗的其他书信中。圣徒的一切完美都是在基督里的。
完完全全地。teleios.见太5:48注释。保罗在腓3:12-15中解释了他这里所说的完全(见该处注释)。
引到上帝面前。参22节注释。使徒曾说自己投身于救灵的工作。现在他说明他工作的目标。
29 我也为此劳苦,照着祂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
【本会注释】
我也为此。就是为了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28节)。
劳苦。kopiao.参该词用于林前15:10;加4:11和腓2:16。
运用的。energeia。参考其名词形式energeia(见下文注释)。保罗认识到履行职责需要尽心竭力。但个人的努力只有与上帝的大能相结合,以调动人体的一切机能,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大。“强有力的”。保罗可以为救主的大能作见证,因为这能力在他的生命里大力地运行着。
能。energeia.“能力”。与表示“潜力”的dunamis不同。参该词用于弗1:18;3:7;4:16;腓3:21等。
尽心竭力。agonizo.见路13:24注释。该词表示体育竞技场上的参赛者所表现出的最大努力。
歌罗西书2章
提要:1.保罗劝他们在基督里要坚定不移,8.警惕理学和虚空的妄言,18.天使崇拜,20.和在基督里已经废除的仪文律法。
1 我愿意你们晓得,我为你们和老底嘉人,并一切没有与我亲自见面的人,是何等的尽心竭力;
【本会注释】
我愿意你们晓得。参林前11:3。参“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帖前4:13;参罗11:25;林前10:1)。
老底嘉。离歌罗西约10英里。这个教会的状况显然与歌罗西相似。所以保罗在他的工作对象中包括了他们。
没有与我亲自见面。根据本节的语气,许多注释家推断保罗不是歌罗西教会的创建者,也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他们认为在《使徒行传》中保罗活动的记录没有说明他是否去过歌罗西所在的吕卡斯谷。他们不相信提到弗吕家就一定意味着保罗去过吕卡斯谷。因为弗吕家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庞大区域。其位置据认为远在吕卡斯谷以东和以北。保罗的第一次传道行程似乎在歌罗西240公里以外。他的第二次和第三次传道行程甚至不必接近歌罗西地区。保罗离开加拉太深入北部和东部以后,可能走罗马的大道经撒狄前往以弗所。这样,他就远在吕卡斯谷以北。况且在这两次行程中,他只限于重新访问他所建立的教会,歌罗西教会则不在早期教会之列,所以《使徒行传》的记录排除了保罗访问过歌罗西的可能性。
但也有人主张西2:1并不一定暗示保罗从未到过歌罗西。他们认为保罗在两次访问弗吕家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忽略歌罗西。《歌罗西书》既表明他与歌罗西教会的许多成员有那么亲密的关系,他就极有可能到过那里。他们这样解读西2:1:“我很忧虑,不仅为你们,也为那些从来没有见过我的人。”他就是这样把歌罗西信徒与他所从未见面的人进行对比。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使徒在《歌罗西书》中的语气似乎表明他从来没有到过歌罗西。他说自己听说了他们对基督的信心和对圣徒的爱心(1:4)。他回顾自己曾因听到他们维护福音原则的基督徒信念和热情而振奋不已(9节,参6节)。保罗在信中大可以提到他与歌罗西信徒的个人接触,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只是说别人把福音的原则教导了他们。同时他也提到自己的传道工作。他虽然把这两件事相提并论(参西1:5-8,21-23,25,28,29;2:5,6),但从来没有将之混为一谈。假如保罗曾到过歌罗西并在那里工作过,他肯定会在信中提到与这次访问的相关事件,但实际上一次也没有提到。虽然没有提到不能证明就没有去过,但大多数解经家认为保罗不大可能是歌罗西教会的创建者。他去过那里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尽心竭力。agon.“斗争”,“挣扎”,“考验”。这里指思想斗争,忧虑,挂念。关于其相关的动词agonizo,见西1:29注释。保罗的牵挂,他所流的眼泪,他与仇敌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这一切,他都希望歌罗西信徒知道。歌罗西信徒还不知道保罗花这么多时间为他们恳切代祷。
2 要叫他们的心得安慰,因爱心互相联络,以致丰丰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们真知上帝的奥秘,就是基督;
【本会注释】
心。情感和智力的所在。保罗希望他们的整个身心都会满足于恒久的平安和保证(参弗6:22注释)。
安慰。parakaleo.或“鼓舞”,“劝勉”。
互相联络。sumbibazo.保罗希望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与上帝之间,都能有密切的联络。参弗4:16;西2:19。
丰丰足足。或“可靠的财富”。当信徒们更深地理解上帝圣言的真理时,他们就会得到更可靠的保证。基督徒若真正明白了主的道,他们就会有信靠之心。这种信靠是以理解为基础的。
真知。epignosis.“充分理解”,“准确理解”。参弗1:17。
上帝。有的文本为“上帝和父”。上帝的奥秘就是基督(参西1:26,27)。基督的奥秘就是祂的道成肉身和个人服务(提前3:16),以及道成肉身的进一步目的,就是使一切相信的人,包括外邦人在内,都能成为基督的神秘身体,即祂教会的成员(罗11:25;弗3:4-6)。要揭示把这个奥秘(弗6:19),就得把好消息传到全世界,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藉着亲自运用对那为万民舍命之救主的信心而得救。
奥秘。musterion(见罗11:25注释)。
3 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祂里面藏着。
【本会注释】
所积蓄的一切。耶稣是一切真财富的矿藏。凡接受祂的人,祂就赐给他们丰富的真理。一般教师所提供的只是片面而含糊的知识。但是在永生之道基督里面却积蓄着最重要的知识。见《天路》104-114页。
智慧知识。基督的上帝智慧和知识的宝藏(见林前1:22,24;弗3:9-11)。凡接受耶稣的人就是来到了那能满足今生来生一切需要的源泉。
藏着。在基督里面,在祂的工作和职位上,在祂的品格和服务中,在祂既为神子又为人子的身份上,积蓄着上帝的全部奥秘。祂是上帝福气的源头和宝藏。保罗希望歌罗西的基督徒能超脱对上帝的儿子,以及永恒的品德和现实的凡俗之见。在基督里面将显示上帝所要赐给人类的一切福气。歌罗西信徒为什么还要听信人的猜测(见第4节注释)呢?
4 我说这话,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语迷惑你们。
【本会注释】
我说这话。保罗现在解释1-3节所说之话的理由。不可以误解他话题的重要性,以及疏忽充分了解上帝的奥秘,就是基督的严肃责任(见第2节和西1:27注释)。
花言巧语。参罗16:18;林前2:4。这种话语很容易使麻痹大意的人上当。花言巧语里面隐藏着错谬,会使基督徒放松警惕。保罗警告信徒要认真考查假教师们的言论(西2:8)。
迷惑。保罗现在把他的信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受引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徒必须警惕引诱他们离开真理正道的诡计。
5 我身子虽与你们相离,心却与你们同在,见你们循规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坚固,我就欢喜了。
【本会注释】
身子虽与你们相离。保罗希望信徒们了解他个人对于他们的关心,尽管他不在他们身边。
心却与你们同在。保罗的身体虽然远在罗马,但他的心却与他所爱的信徒在一起。他想要解决他们的问题。他的心向他们共同的天父发出感恩和祈祷。保罗就这样把身为他们属灵父亲的自己与那些引诱他们的假教师进行了对比。若有必要,他愿意为他们舍弃生命。假教师们心怀不可告人的动机。而保罗则是完全无私的。
循规蹈矩。taxis.“次序”。这是一个军事术语,表示有组织,坚定,井然有序(参该词用于林前14:30;来5:6)。保罗无疑多次见过部队的游行,见过在训练有素的部队前头的百夫长们。歌罗西教会也要这样循规蹈矩地抵制罪恶。
坚固。以巴弗做了很好的工作。歌罗西教会是一个团结的属灵团体,满怀信心地前去抵抗共同的敌人。他们凭着对于基督真理的信仰投入信心之仗。保罗希望他们继续保持快乐蒙福的状态。
见你们……我就欢喜了。以巴弗给保罗带来了歌罗西信徒坚持信仰的消息(西1:7,8)。身在罗马的保罗以他的心目观望远在歌罗西的信徒履行他们为耶稣生活和作见证的职责。
6 你们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当遵祂而行,
【本会注释】
你们既然接受了。他们接受了以巴弗所传的救恩信息(西1:7)。使徒为他们所表现的信心而高兴。他温柔而坚决地劝勉他们要继续坚持信心。
主基督耶稣。弥赛亚的这三个称呼用在一起,充分说明了祂的地位和使命。“耶稣”体现了救主的使命(太1:21)。基督代表祂的弥赛亚地位。主(见林前12:3注释)代表祂的身份,至少在好几处表示《旧约》中的耶和华。
行。peripateo.“行为”(见弗2:2注释)。保罗劝勉歌罗西信徒继续有好行为,在生活中表现出对耶稣的信心,只做祂要他们做的事情,只关注讨祂喜悦的事情。
7 在祂里面生根建造,信心坚固,正如你们所领的教训,感谢的心也更增长了。
【本会注释】
在祂里面。保罗在这里用了三个隐喻。信徒要“行”,“生根”,和为主“建造”大殿。这一切都是“在祂里面”。耶稣基督是他们效法的模范,是他们吸取营养的根。祂是活的“磐石”,可靠的根基。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可以在上面建造。“这块磐石广大无边,足供一切人建造,又坚固牢靠,足以支持全世界的重量”(《使徒行述》175页)。
生根。原文有牢固扎根的意思。
建造。在歌罗西信徒的经验中,他们属灵建筑的根基乃是耶稣基督(参林前3:11注释)。
坚固。bebaioo.“坚固”,“建立”。原文强调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歌罗西信徒要一天比一天更加坚强。
正如你们所领的教训。这里再次强调以巴弗作为基督执事(西1:7)的工作效果。他正确地教导他们。他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如何相信祂和与祂同活,以获得公义和永生。
感谢的心。有的文本前面还有“在祂里面”。信徒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接近上帝,他们的基督徒经验才会进步。人既被全能上帝的无限资源所包围,除了感恩,他还能做什么呢?基督既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中,人还用怕什么呢?真幸福的诀窍就在于不断地信靠基督。感恩乃是信靠的果实。
更增长了。“不断增长”。有“满溢”之意。我们有可能越来越丰富,因为上天的资源要远远超过人的需要。基督徒既然有无限的资源,就应当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无限丰盛的基督将赐福给我们“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弗3:20)。
8 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
【本会注释】
你们要谨慎。罗西信徒面临着重大的危险。保罗要歌罗西信徒提高警惕,并警告他们面前的危险。狡猾的仇敌正设法抢夺去他们所享有的福气,掠去他们的属灵利益,把他们掳走,使他们遭致罪恶之俘虏的毁灭。
理学和虚空的妄言。或虚妄的哲学。使徒并没有谴责哲学和哲学家。他所谴责的是假教师在歌罗西所传播的骗人的虚妄哲学。根据上下文,这种哲学涉及遵守仪文,人的信念,世俗的遗传,观点和所有偏离上帝福音的道理。其内容无疑包括对于幼稚问题的无益猜测,没有事实依据的无端争执。在这种哲学里尽是似是而非的深奥理论,欺骗相信的人,抵制上帝福音的传播,其重点就是高举人,完全排斥和否认上帝(见《证言》卷一297页)。要警告基督徒当心传这种道理的人,并作好准备。因为这种道理的结局就是永远的灭亡。
照着基督。要始终以基督的话语为准则。
遗传。paradosis.见可7:3注释。遗传指人类世代相传的信念和行为模式。遗传有好和有坏。保罗所警告的是异教的遗传,是出于人的,而不是出于上帝的。在帖后2:15,16中,保罗将该词用于褒义。
小学。stoicheia.见加4:3注释。在哲学用语上,stoicheia指基本的物质。在神话中,它是指各种神灵。在世俗文学作品中,stoicheia也指邪灵,星辰和星辰所代表的神明。在歌罗西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宗派,藉着其宣传潜入了基督教团体。但渗透的程度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保罗在他的警告中使用了宗教的术语。
掳去。sulagogeo.有两层意思:一,夺走信徒所享有的特权和福气;二,信徒被撒但所奴役。
9 因为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
【本会注释】
上帝本性。theotes. 参theiotes.见罗1:20注释。
丰盛。pleroma.见弗1:23;西1:19注释。指无限丰富的时间,空间和权力。上帝的一切本性——包括尊严,权威,优越性,创造和布置世界的能力,托住和引导宇宙的大能,救赎人类的爱心,供养一切受造之物的预见——都居住在基督里面。
有形有体地。无疑指基督升天后的荣耀身体(腓3:21;参《历代愿望》832页)。上帝的荣耀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这无疑是与歌罗西所流传的假哲学针锋相对的(见《歌罗西书》序言)。
居住在基督里面。见西1:19注释。在基督里面蕴藏着上帝的全部本性。上帝的一切能力都长期住在祂里面。上帝的全部丰盛都显示在基督身上。
10 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祂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
【本会注释】
执政掌权者。参罗8:38;弗1:21;西1:16注释。保罗强调基督是执政掌权者的元首。祂统治的能力乃是生命的泉源。使徒的意思是:藉着基督住在我们里面,祂胜利的权威和创造的能力将使我们取得胜利。
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参弗3:19;5:18。人类不仅在基督里面看到他完全的目标,还能获得达到这个目标的能力。我们接受了祂的智慧,就会变得智慧。通过每天与上帝交往,上帝的形象就会形成在人心中。人藉着在属灵上与基督的联合,今生和来生没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我们可以在祂里面成为完全。
11 你们在祂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
【本会注释】
不是人手所行的。虽然割礼是人手所行的,但其重要性和价值在于它内在的意义。这是内在信心和恩典状况的外在标志。亚伯拉罕以此表明,拥有生命,并能把生命赐给别人的,乃是上帝,而不是他自己。这个特别的标志把古代所有的以色列人分别出来,表明他们完全献身给耶和华,并顺服祂的一切命令。以色列的历史说明了割礼的真正意义。他们在加低斯背叛的时候拒绝了上帝,上帝也就暂时地拒绝了他们。由于他们失信于祂的圣约,就不得接受这约的标志。割礼被禁止了三十八年(见《先祖与先知》406页)。当以色列人最终相信并顺从时,他们就渡过了约旦河,重新与上帝立约,然后奉上帝的命令恢复割礼的仪式(见书5:2-9)。所以真割礼是有关人心灵的(见申10:16)。歌罗西基督徒所受的割礼不是外表肉身上的,而是他们的受洗所标志的内心和生命的改变(见西2:12注释)。
割礼。暗示一些假教师可能主张在接受基督以前,必须履行割礼和仪文律法的细节(参加6:15)。至少他们中有人因自己受过割礼而主张割礼的优越性。
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即基督所施行的割礼,而不是行在基督身上的割礼。真正属灵的割礼,即除去和埋葬心中的罪恶倾向,乃是藉着耶稣基督自己的能力来成就的。只有祂的能力能除去旧生命,创造一个新人。保罗从割礼的仪式中为歌罗西信徒归纳出属灵的教训来。
脱去肉体。见罗6:6注释;参弗4:22。
情欲。有的文本在“情欲”前面还加上“罪恶”。见罗7:14-25;8:1-13注释。
12 你们既受洗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祂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上帝的功用。
【本会注释】
与祂一同埋葬。死亡之后是埋葬。基督先放弃自己的生命,然后才埋葬在约瑟的坟墓里。基督徒在与基督一同埋葬之先,必须先降服自己的生命。他心中一切的野心,肉体的所有活动和欲望,都必须交给他的主。就他而言,他的旧性必须死去。受洗标志着这种自动的放弃,就是旧人的死亡并埋葬在水的坟墓里。参罗6:3,4注释。
复活。受洗不仅标志着人罪性的死亡和埋葬,还标志着在基督耶稣里新生命的诞生(见罗6:4注释)。
因信。即信靠上帝的作为。
从死里复活。参弗1:19,20。使耶稣从死里复活的能力在信徒心中施行改变的工作。
13 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上帝赦免了你们(或作: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
【本会注释】
未受割礼的肉体。这句话说明保罗写信的对象,以及他所说受了真割礼(11节)的人是外邦人,也说明了全体人类的天然状况。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与恩典的约无份的(弗2:12)。“死在你们的过犯中”和“未受割礼的肉体”既说明了人因自己的错误选择,故意悖逆上帝而带来的后果,也说明了他生下来就自然处在被定罪的状态之中。藉着耶稣基督,先天和后天的罪恶倾向都将制服。
死了。“在你们的过犯中”或“对于你们的过犯而言”死了。可以理解为:一,保罗在描述歌罗西信徒以前的状态。他们的身心在一切属灵的事物上都是死的,没有感觉的(参弗2:1,5注释)。二,信徒现在对于他们罪性的影响力而言是死的(参罗6:2注释)。这个观点是保罗上一节话语的延伸。歌罗西信徒已经藉着把基督接到心中而放弃了罪恶的道路,并通过受洗而见证了这种改变。现在他们被视为对罪已经死亡。他们因着信通过基督而清偿了罪的处罚。
赦免了你们(或作:我们)。上帝的赦免在“活过来”之先。
过犯。paraptomata.参太6:14注释。该词可以描述箭没有射中目标,或士兵脱离进军的行列。人类背离了自己的理想。赦罪包括使堕落的人类恢复他们所丧失的权利和地位。
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参弗2:5注释。天父怎样使基督复活,所有的信徒也必复活,成为新生的人。这句话描写了新生的奥秘。上帝的能力使耶稣从坟墓出来进入永生,照样,这种能力也将藉着人类意志的完全顺服而使人复活进入胜利的新生奇迹之中。
14 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於我们的字据,把他撤去,钉在十字架上。
【本会注释】
涂抹。exaleiphon.在希腊古典文献里该词用来表示涂掉字迹。
律例。dogmata.指犹太司法体系的各种法律和法规在基督钉十字架时废除了(见弗2:15注释)。
攻击我们。根据原文,对我们不利的是字据。有人认为这是指全人类,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的欠条,也有人认为是指犹太教的法律体系。关于后者如何不利于犹太人和外邦人,见徒15:10;弗2:15注释。
字据。cheirograpgo.“手写的文书”。该词在《新约》中只出现在本节。在其他著作中该词常用来表示司法性质的手写文书,如债户的欠条。参门19。只有还清了债务,满足了欠条中的全部条件以后,欠条才可以涂抹。据草纸文献,这往往是在上面打叉。另外,草纸文献上的水溶性墨水也可以洗掉或檫掉,再写上新的字迹。有的解经家认为使徒是在对歌罗西教会说,他们藉上帝复活的大能获得新生,得以在心中恢复祂的形象,是因为上帝涂抹了他们所欠之债的欠条。也有人认为这是泛指摩西的律法,特别是指犹太人所解释的摩西律法。后一种看法似乎与下文比较吻合。这句话与弗2:15的相似性,以及两封书信的共同性充分说明了“律例上的字据”就是“律法上的规条”(见弗2:15注释)。
撤去。指涂抹字据。“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祂的都着义”(罗10:4注释)。基督既然已经来了,人就不再处于训蒙的师傅之下了(见加3:25;弗2:15注释)。
钉在十字架上。十字架把犹太教体制转变为基督教体制。弗2:16也表述了这样的观点,说十字架成就了和睦。
15 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
【本会注释】
一切执政的、掌权的。可以指地上的统治者(路12:11;多3:1)或天上的生灵(见弗6:12注释)。根据歌罗西假教师的说法,这是指他们假想中的各等天使和初级神明(见《歌罗西书》序言;参西2:8注释)。事实上基督在特定的意义上已经胜过了撒但和他的使者。祂死在十字架上使撒但进一步失去了天上世界的同情(见启12:9注释)。在耶稣传道的整个过程中,撒但不断地试探和骚扰祂。基督一生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但祂都取得了胜利。撒但每一次设法陷害祂都更加暴露了这个骗子的伎俩。基督胜利的一生,以髑髅地为顶点,宣告了魔鬼的厄运。撒但的伪装被撕下了。他的手段在众天使和全宇宙面前被揭露了。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见《历代愿望》123,761页。耶稣基督藉着祂的十字架剥去了黑暗的执政者、掌权者作为世界之王的衣袍,和他持以攻击义人的盔甲。所以视耶稣为本节“掳来”的主语是比较合适的。
掳来。apekduomai.“剥去衣服”。这里可能指“剥去盔甲”或“劫掠”。关于这句活的主语,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指天父,因为祂是13节使人“活过来”的主语。也有人认为是指基督。从语法上说,两种解释都可以,要依据上下文来决定。
明显给众人看。基督惨死在髑髅地,使撒但和他的仆从在全宇宙面前暴露了他们狰狞的凶手面目。
仗着十字架。或“仗着他”。在原文中,“十字架”也可理解为“字据”(14节)。如果本节的主语是天父的话,“他”也可以指基督。
夸胜。thriambeuo.见林后2:14注释。
16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
【本会注释】
所以。既然犹太教的司法体系和仪文制度已经结束(见弗2:15注释)。
饮食。无疑指以色列人按照仪文律法的规定所献的素祭和奠祭。有人误以为保罗是指取消对于不洁净食物的禁忌(利11章)。从以下几点中可以看出使徒没有这样的意思。
一,西2:17说饮食是后事的影儿,是预表基督的牺牲和服务。素祭和奠祭显然属于这个范畴,但不洁净食物的禁忌则不属此范畴。
二,对于某些食物的禁忌在仪文律法以前就已存在(见创7:2注释)。故某些动物被视为不洁净不是出于仪文的原因。放纵食欲吃某些不洁净的食物会破坏创造主的完美计划(见《先祖与先知》308页;《证言》卷二70页)。使徒并没有允许歌罗西信徒随意吃喝,无视一切的准则。他是说基督徒不再需要遵从仪文律法的要求。素祭和奠祭已经在基督身上应验了。
节期。仪文律法包括遵守各种节期的规定,如逾越节,除酵节,五旬节,赎罪节和住棚节(见利23章)。
月朔。即每月的第一天,就是新月(见民10:10;28:11;参撒上20:5;赛66:23)。
安息日。sabbata.在形式上虽然是复数,也可代表单数(太28:1等)。本节的“安息日”是“后事的影儿”(西2:17)。而每周的安息日则是记念地球历史开始时的事件(闯2:2,3;出20:8-11;《先祖与先知》48页)。因此保罗所说预表基督的安息日不可能是指第四诫所规定的每周的安息日,而是指在基督身上和祂国度里实现的仪文的安息日(见利23:6-8,15,16,21,24,25,27,28,37,38)。
论断。无疑指假教师们在其他各种问题上坚持犹太仪文制度的规条(见《歌罗西书》序言)。
17 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本会注释】
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这句话是解读18节的关键。保罗在16节中所列举的所有项目都是“影儿”或预表,其实体乃是基督。影子并不代表现实,它只是现实的一种反映。参“影儿”用于来8:5和10:1。犹太的仪文是天上现实的影儿。基督的生命,服务和国度乃是现实。仪文律法所反映的只是影子。关于这段话,长老会解经家阿尔伯特.巴恩斯说得很好:
“从这段话中没有证据表明保罗教导人不要遵守任何神圣的日子,因为没有丝毫理由可以断定他教导说,十诫中的一条已经不再约束人类了。……他所指的是大量的希伯来节日。那是仪文和预表性律法所规定的,并不属十诫的道德律法。道德律法的任何部分,十诫的任何一条,都不能说是‘后事的影儿’。这些诫命属于道德律法,是永存而普遍适用的”。
那形体却是基督。与影子相对而言,基督乃是实体。一切表号都是预指祂并在祂身上实现的。基督徒寻到了祂,就离开了表号的影子,而行走在神圣的现实之中了。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完全驳倒了主张犹太化之假教师的立场。他们鼓吹恢复犹太的仪文法规。使徒则指出,作为实体的基督既已来到,影子就不再起作用了。保罗在他的论证中绝对没有贬低十诫和第七日的安息日。道德律法的永存而完美的(罗14:1;弗2:15)。
18 不可让人因着故意谦虚和敬拜天使,就夺去你们的奖赏。这等人拘泥在所见过的(有古卷:这等人窥察所没有见过的),随着自己的欲心,无故地自高自大,
【本会注释】
故意谦虚。为了积累功德而故作谦虚,导致不必要之禁欲主义的自我虐待,这一切都是骄傲的结果。那是想靠个人的努力来赚取功劳,实际上是否认了基督的义,使之无法因信而在人心中运作。参《证言》卷一297页。
敬拜天使。这些假教师似乎受到了天使的引导。他们视天使为上帝的“流溢体”。他们强调人类的软弱和卑微,与伟大永生的上帝相距太远。这种观点可能是他们所鼓吹的故意谦虚的延伸。既然人完全不配,无法接近上帝,他们就需要有中介者。所以他们敬拜他们所视高人一等天使,将之作为上帝的代表。保罗警告歌罗西信徒不可以接受这种理论。那是与基督所引用申6:13的教训背道而驰的:“当拜你的上帝,单要侍奉祂”(太4:10)。天使也不许人崇拜他们(见启22:9)。
夺去你们的奖赏。hatabrabeuo.“作出不利的判断”,“定罪”。可能是指取消参赛者资格的裁判。因为brabeus是“裁判”之意。使徒现在转到歌罗西信徒所面临的另一个危险。他开始讨论他们中所传播的假道所产生的特殊问题。
拘泥。有文本为“窥察”。embateuo.“涉足”,“进入”。指侵入一个国家,寓指“探索”,“调查”。Embateuo是神秘宗教的一个术语,出现在二世纪小亚细亚的一些碑文中。假教师可能经常使用这个术语指探索宗教的奥秘。
所见过的(有古卷:这等人窥察所没有见过的)。指异象。RSV版译为“按照异象确定他们的立场”。本节意为“他们在探索时所见过的”。
欲心。指由肉体,而不是由圣灵控制的心(参罗8:1-13)。
无故地自高自大。指自我满足,自我崇拜。
19 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着祂,筋节得以相助联络,就因上帝大得长进。
【本会注释】
元首。就是基督(参弗4:15,16注释)。歌罗西假教师所倡导之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否认基督。
筋节。全身是靠筋节联络的。筋节是人体的组成部分。照样,基督奥秘的身体——教会的成员也要联络起来。这个奥秘的身体是靠着他们个人与主耶稣的联合而获得力量,联络在一起的。在我们与救主之间,不应该有什么东西相隔,甚至天使也不行。
相助。epichoregeo.“支持”,“供应”。这句可译为“全身靠着筋节联络。”
联络。参弗4:16;西2:2。原文表示一个继续发展的过程。
就因上帝大得长进。促进成长的神秘力量是上帝自己的大能。没有这种生命的神秘原理,成长是不可能的。真正均衡的品格只有靠上帝的大能与人的努力配合才能造就。
20,21 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么仍象在世俗中活着、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
【本会注释】
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见罗6:5-8注释。
世上的小学。保罗在这里特指歌罗西假教师的理论(见第8节注释)。从广义上讲,世上的小学是指世界的生物所依赖的基本物质。“世上”是与“天上”相对而言的,指我们所生活的世代,及其趋势和旨趣。住在世界上,按世界的方式及其理论生活的人,对于上帝的事情而言是死的。而“与基督同死”,现在按天国的原则生活的人,则已经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小学”,住在上帝里面了。
为什么仍象在世俗中活着。保罗实际上是在问歌罗西信徒:“你们既然已经因与基督同死而放弃了这个世界的虚假学说,各种野心和基本原理,为什么仍象是受这些东西所束缚呢?”
服从……规条呢。如已经作废的犹太教规章(见16节注释)。也可能指宗教方面的禁忌。歌罗西的虚假学说既有犹太教的成分,又有异教的成分(见《歌罗西书》序言)。保罗说:“既然你们不必再遵守这些规章,为什么还要关注它们呢?”
不可拿。在摩西的律法中有许多关于接触麻风病人,不洁净之物,死尸和其他俗物方面的禁忌(利12——15章;民19:11-22)。这些禁忌是要教训人,真正敬拜上帝的人应该保持自己身体和道德方面的清洁,避免一切污染,以便荣耀他的上帝。假教师可能还增加了其他方面的禁忌。
不可尝。无疑指大多是人为的饮食禁忌(见第8节),如提前4:3-5所提到的。见西2:16注释,表明保罗并没有取消对不洁净食物的禁忌。歌罗西的假教师可能在饮食方面设定了许多禁忌。
不可摸。原文与本节的“不可拿”同义,指假教师向歌罗西的基督徒所推行的各种禁忌,其中有些来自犹太教,有些来自东方的哲学。
22 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
【本会注释】
照人所吩咐。假教师的戒律和禁忌虽然与摩西仪文律法的规定相似,但都是人为的。上帝并没有这样要求人类。基督的死已经结束了仪文律法。上帝从来没有超越这部律法的规定。
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所禁忌的事物都会败坏,因为这些都是暂时的,不具有永久的属灵和道德价值。
23 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徒有智慧之名。保罗警告人不要被外表所欺骗和误导。
私意崇拜。或“自造的宗教”。一切人为宗教的努力均属“私意崇拜”。人依赖自己,靠自己的努力讨上帝的喜悦。他在对自身的防范方面,在自我施加的精神折磨方面,在人为的宗教仪式方面,所崇尚的是人的意志和能力。相比之下,基督教的道理则是把人的意志放在完全不同的位置上。人的意志只能用来作出对基督的选择。然后由基督来主宰人的心灵。人不再独立地运用自己的意志(见加2:20注释)。他每天的祈祷就会与他的救主一样了:“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
自表谦卑。保罗是在讽刺法利赛人和禁欲主义者的假谦卑。他们实际上是满足自己骄傲的表现欲。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谦卑甚为自豪,表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优良的品质。在歌罗西传异端的教师就是这样人。
苦待己身。意为“不宽容”。歌罗西的宗教极端分子显然视身体是有罪的,就以极端的手段对待自己的身体。这不符合基督教的道理,即身子是“圣灵的殿”(林前6:19),违背了把身体作为活祭献给上帝的教训(见罗12:1注释)。
克制。pros.参弗6:11,12。见下文的解释。
肉体的情欲。意为“肉体的放纵”。这句话是整封书信中最难理解的。我们只能进行猜测。人们的共识是:这一切人为的律法和规条都无济于克制情欲的放纵。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把我们的心完全降服于基督,让意志对世界的引诱死亡。
功效。time.“价值”“荣誉”。译为“功效”符合上文的解释。
歌罗西书3章
提要:1.保罗说明我们应在哪里寻求基督。5.他劝我们要治死在地上的肢体;10. 脱去旧人,披戴基督。12.劝人要仁慈,谦卑,并讲论其他的责任。
1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
【本会注释】
若。原文是一个真实条件句。
与基督一同复活。保罗的话可以解读为:“你们既然已与基督一同复活”。这可以追溯到西2:20,乃至于2:12,13。保罗所强调的是信徒在基督里的光荣地位和特权。律法主义的刻板宗教尽是一些戒律和禁忌,没有什么益处,根本无法与基督教相比。
求。不断追求(参太6:13)。
在上面的。与“世上的小学”(西2:20)相对比。
事。耶稣的大能所激发的意志力,应当倾向于天上的事情。人的目标和努力既脱离了“世上的小学”,就当以天上的事为中心。
坐在。该词暗示永久的地位(参可14:62)。基督的宝座设在天上。
上帝的右边。这是有尊贵和权柄的位置(见徒2:33;罗8:34注释),寓指基督与天父在宇宙政权中的联合(见腓2:5-8注释;参弗1:20注释)。
2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本会注释】
你们要思念。即“不断思念”,“不断关注”。
上面的事。就是天上的事(参第1节注释)。人的财宝在哪里,他的心也在哪里(太6:21)。
地上的事。与天上的事相对比。天上的事关系到基督和永生,地上的事则关系撒但悖逆上帝的计划。基督徒要转离地上的事。因为这不是他的目标。
3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 神里面。
【本会注释】
因为你们已经死了。喻指受洗(见罗6:2-4)。死亡在新生之先。悔改与否是有明显区别的。保罗所说的属灵死亡是人的意志因信基督而完全顺服上帝的结果。
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原文表示一个已经完成的行为,其效果延续到现在。生命依然是隐藏的。这里所说的生命是信徒在接受基督时获得的。耶稣说:“信子的人有永生”(约3:36)。到基督第二次来临的时候,他将转变为荣耀不朽之体(见约8:51注释)。
4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本会注释】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参约1:4注释。耶稣不仅是基督徒生命的创始者和人类努力的最终目标,也是上帝的儿女每日力量的源泉和向导,和将来永生的保证。基督徒的生命与基督是分不开的。
显现。phaneroo。当该词在用来指基督第二次来临时,是强调耶稣现在虽为肉眼所看不见,但那时必向人类显现的事实(参启1:7)。在彼前5:4和约壹3:2中,phaneroo也用来指基督复临。
显现在荣耀里。这里的phaneroo用在圣徒身上(参上文)。他们将“显现在荣耀里”,身体“与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1。“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约壹3:2)。基督的祈祷:“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哪里”(约17:24)在那时就会实现。基督在地上恩典国度的公民那时将成为荣耀国度的公民。
5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
【本会注释】
要治死。“处死”(见罗8:13;加5:24注释)。
肢体。即人体器官。前面的“在地上的”表明可能指与旧人有关的肢体,因为曾用作不义的器具,所以必须死亡。
淫乱。porneia。泛指各种不正当的性关系。
污秽。“不洁”,“道德污点”。
邪情。pathos。“情欲”。在《新约》中用来指邪念。在罗1:26中,pathos与“可羞耻的”(atimia)连用,表示情欲。
恶欲。epithumia。“贪心”。见罗7:7注释。
贪婪。pleonexia。参该词用于罗1:29;林后9:5;弗4:19;5:3等。贪婪是一种反社会的罪恶,即企图获取本应属于他人的东西。
就与拜偶像一样。凡在人心目中取代上帝的事物都是偶像(参加5:20)。
6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本会注释】
上帝的忿怒。见罗1:18注释。
悖逆之子。见弗2:2注释。有的文本没有“悖逆之子”。
7当你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
【本会注释】
行。peripateo。指行为。
8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注:或作“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
【本会注释】
但现在。与第7节的“曾”相对比。
弃绝。apotithemi。就像衣服“脱去”(徒7:58),寓指“抛弃”(参罗13:12注释)。这是祈使语气的动词。保罗吩咐歌罗西信徒下决心永远放弃下面所提到的一切。
恼恨。orge。在第6节中指“上帝的忿怒”。见罗2:8注释;参弗4:26,31注释。
忿怒。thumos。见罗2:8注释。
恶毒(或作:阴毒)。kakia。见罗1:29注释。
毁谤。blasphemia。针对上帝和人的诽谤。
口中。说脏语的人暴露了他心中的污秽(见太15:11-18)。反之,能管住自己的舌头不说坏话的,那他就是“完全人”了。
污秽的言语。aischrologia。在《新约》中仅用于本节,不仅指脏话,也是指漫骂。参弗4:29注释。
9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
【本会注释】
不要彼此说谎。见弗4:25注释。
脱去。apekduomai(见西2:15注释)。原指脱去衣服。
旧人。见罗6:6;弗4:22注释;参约3:3,5注释。
旧人的行为。就是使徒在5,8,9节中所列举的行为。
10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本会注释】
穿上。原指穿衣服。
新人。见弗4:24注释;参《历代愿望》176页;《证言》卷九20,23页。
知识。epignosis。指完全的知识。参西1:9,10;2:2。这种知识就是从经验上认识天国的原则。这也是“更新”的宗旨所在。
更新。原文指一个持续的过程,强调“新”字,表示逐步对上帝有全面的认识。成长是生命的产物和证据。在自然界和灵界都是如此。赐生命之主的能力是维持生长的唯一动因。
造他。即造就新人。正如基督是天父的真像(来1:3),基督徒也当“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见弗4:13注释)。
正如……的形像。即“按照……的形象”。见罗8:29注释。
11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
【本会注释】
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在基督教生活的新秩序中,一切民族的差异全都消除了(见罗10:12;加3:28注释;参罗1:6注释)。保罗在整封书信中都重复这一真理。
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见罗2:25-29;加5:6注释。
化外人。见徒28:2;罗1:14注释。
西古提人。化外人中最野蛮的人。
为奴的、自主的。使徒在这里指社会差异。保罗宣布在基督的国度里,在上帝创造的大能所造就的新人中,是不存在任何国籍,宗教,种族和社会隔膜的。“基督的生命所创立的宗教是没有等级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为奴的、自主的都亲如兄弟,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证言》卷九191页)。
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这里说耶稣基督是终极的目标,是“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3)。祂的品格既表现在祂所有的子民身上,他们中间还有什么区别呢?在基督身体的肢体之间是不存在敌意和对立的。耶稣是祂圣徒共同的产业,是他们品格建造的理想和目标。祂也是胜利者建立兄弟情谊的途径。
12所以,你们既是 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注:原文作“穿”。下同)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
【本会注释】
所以。保罗强调基督徒披戴基督形象和品格的主动性。见第10节注释。
上帝的选民。他们是天国的公民。所有基督所接纳的人,不论其国籍,宗教,种族和社会地位,都是上帝的选民。他们的地上的盐,世上的光。见《给传道人的证言》422页;见罗8:33注释;参《先祖与先知》207,208页。
圣洁。指蒙拣选辞别世俗,献身侍奉上帝的人(见罗1:7注释)。圣洁是与上帝完全和谐之生命的表现。“上帝怎样在祂的范围里圣洁,堕落的人类也当藉着信靠基督而在他们的范围里圣洁”(《使徒行述》559页)。
蒙爱的人。即上帝所爱的人。
怜悯。oiktirmoi。“同情”(见罗12:1注释)。同情心是真正基督教的一个特征。
恩慈。chrestotes。“善良”,“温柔”,“优秀”(见罗3:12;加5:22;弗2:7注释)。该词表达爱心的举动(林前13:4),描述在性情和举止上对邻舍的需要表现出温情,仁慈和同情。
谦虚。tapeinophrosune。见徒20:19;弗4:2注释。参该词用于腓2:3和彼前5:5。在西2:18和23中,该词表示假谦虚。上帝的儿女“应当努力追求心里柔和谦卑。这在上帝眼中是极有价值的”(《证言》卷二188页)。
温柔。就是不自以为是,不自作主张,而是温和仁慈。我们的救主在最严峻的试炼中为我们树立了真正温柔的完美典范(见《历代愿望》743页)。真基督徒应当在每日的生活中效法祂的榜样(见《历代愿望》354页)。见太5:5注释;参加5:23。
忍耐。makrothumia。参相关的动词makrothumeo用于林前13:4;雅5:7,表示心灵长期抑制情绪的冲动,尤其是发怒。参林后6:6;西1:11注释。
心。splagchna。喻指情感的所在。
13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
【本会注释】
嫌隙。momphe。抱怨,责难。该词在《新约》其他地方没有出现。
彼此包容。互相宽容。
彼此饶恕。在我们与基督徒同道相处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出自制和宽恕,还要在心里原谅他人的软弱,缺点和过错。这才是真正的饶恕(参太11:25;弗4:32)。
主。有文本为“基督”。人彼此宽恕的伟大依据就是上帝对人类的宽恕(参弗4:32;《福山宝训》113吗,114页;《证言》卷五170页)。
14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本会注释】
爱心。agape。见太5:43;林前13:1注释。爱心是联络一切美德的。一般的基督徒不论口头上说得有多好听,如果心中没有充满对上帝和对同胞的爱,他就不是基督的真门徒(见林前13:1-3注释)。
联络。sundesmos。在 2:19中sundesmos指人体的韧带。爱心把基督徒个人的品德和基督奥秘身体的各个肢体联络成一个完美在整体。
全德。“成熟”。每一个人都应在他自己的范围里获得最高的发展。“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可4:28)。上帝怎样在祂的范围里完全,基督徒也要在他们的范围里完全见太5:48;《天路》65页;《使徒行述》531页。
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做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
【本会注释】
基督。有文本”为上帝”。这里描述基督的平安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力,能使人在最艰苦的生活环境保持镇定,泰然和信靠之心。基督是这种平安的源泉。祂是心灵的船长,能把生命之舟平安地带进安全的港口(见约14:27;弗2:14;腓4:7注释)。
作主。brabeuo。原意是“裁判”,故有“授奖”(其相关的名词brabeion“奖赏”出现在林前9:24和腓3:14中),“宣布决定”,“裁决”之意。出自内心的决定和方针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到教会和社会。保罗在这里要求歌罗西的基督徒让源于基督的平安主宰他们的生活。
蒙召。真信徒所享有的这种平安乃是上帝福音宗旨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能想象一个基督徒会与上帝和他的弟兄为敌。
一体。基督的奥秘身体就是信徒所组建的教会。他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上帝的旨意(弗1:22,23;2:16;4:4)。一切真基督徒既是这个身体的组成部分,所发生的分歧就会伤害到每一个肢体,致使全身患病。上帝希望大家能在爱心和服务中团结一致,互相配合。
存感谢的心。感恩是基督徒的本分。感谢上帝就像是一块土壤里种植着平安的嫩苗(见腓4:6-7)。感恩就是承认上帝赐下一切美善的福气,并引导基督徒行走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帝既使万事互相效力,让爱祂的人得益处(见罗8:28注释),况且在与我们有关系的上帝面前一切又都是敞开的,我们还用怕什么呢?今日扬声赞美的基督徒,有朝一日将加入赎民和未曾堕落的众天使哈利路亚的大合唱。
16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注:或作“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以各样的智慧”),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 神。
【本会注释】
基督的道理。指基督所传的信息,或有关基督的福音。参帖后3:1“主的道理”和约5:24“我的话”。
丰丰富富地。该词强调给心灵带来充实的丰富。福音的故事传述于歌罗西信徒的口中,存在他们心里,指导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丰富了他们在属天事情上的经验。
存在心里。或“住在你们里面”。
诗章。psalmoi。《旧约》的诗篇或赞美诗,可能在弦乐的伴奏下歌唱。与之相关的词psallo常指演奏乐器(见撒上16:16,七十士译本)。
颂词。humhoi。赞美诗。可能特指基督徒抒发感情的诗歌。
灵歌。就是圣歌。
教导。即传授知识。凡有基督的道存在心里的人应当不厌其烦,由浅入深,,言传身教地把真道的原则全面地介绍给别人。参林前12:28;弗4:11注释。
劝戒。noutheteo。见西1:28注释。
心。口中的歌唱首先应在心中充满。只有这样才能感动别人。唯有从内心领会诗歌的意义,才能把它的内涵表达出来。
恩。charis。见罗3:24注释。许多学者认为这是指感谢。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指上帝的恩典。见弗5:20。
歌颂上帝。有文本为“歌颂主”。使徒在本节中归纳了因基督同在而内心充实的基督徒所应从事的工作。他要用言语和歌唱教导劝戒他的弟兄,赞美和崇扬他的上帝。
17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神。
【本会注释】
或说话或行事。这是人类生活和行为的两大表现。上帝的儿女所说所做的一切,都不应该与基督不相称。
奉主耶稣的名。真正侍奉基督的人,要带着基督的精神和品格。他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在为永恒而建造品格,始终让自己出在上帝的管理之下,不要忘记“宗教不只是许多影响中的一种。它要支配其他一切的影响”(《基督教育之研究》489页)。
感谢。基督徒所想所行的都应带着赞美(参弗5:4,20;帖前5:18)。使徒一再强调需要表达对上帝的感谢(见西1:12;2:7;3:15;4:2)。。
父上帝。基督徒赞美的对象是父上帝。我们是藉着耶稣感谢父上帝的。
18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
【本会注释】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见弗5:22注释。有的文本没有“自己的”。参其对应经文弗5:22。
在主里面。见弗1:4注释。
相宜的。合适的。
19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
【本会注释】
见弗5:22注释。
20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本会注释】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见弗6:1注释。
凡事。但不要理解为包括违背上帝旨意的要求。错误的命令对儿女是没有约束力的。保罗所针对的是基督徒的家庭,故无须设定前提。
主所喜悦的。有文本为“在主里面”,可能与18节相对应。主是顺从的对象。讨祂喜悦应是儿女的最高目标。他们虽然是在执行父母的命令,但实际上是在讨上帝的喜悦。
21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本会注释】
不要惹儿女的气。erethizo。“惹起”。该词在林后9:2中用于褒义,在本节用于贬义。喋喋不休的指责,抱怨,挑剔和非难,会使儿女对所有的教育产生反感。
失了志气。athumoo。该词在《新约》中只出现于本节。不间断的刺激可能会使青年人丧失克服软弱的勇气,完全放弃基督徒的生活。父亲的意见可能是对的,但纠正的方法不恰当,造成了不幸的后果。见弗6:4。
22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
【本会注释】
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见弗6:5注释。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象是讨人喜欢的。服务的动机不应单是迎合人的标准,只在有人监视时勤劳,而绝不采取主动。这样的仆人只是为了讨地上主人的欢心。基督徒的动机不应是这样。见弗6:6注释。
存心诚实。haplotes。见罗12:8注释。这与“眼前事奉”恰好相反。那些只为讨主人欢心,主人监督时劳动,其他时候什么也不干的人乃是虚伪的。见弗6:5注释。
敬畏主。祂是伟大的主宰。基督徒在凡事上都要迎合祂的标准,以承认祂为他们最后需要队之负责的主。
23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
【本会注释】
都要从心里做。见弗6:6注释;参申6:5;可12:30。
象是给主做的。见弗6:7注释。
24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
【本会注释】
必得着。见弗6:8注释。
基业为赏赐。即以赏赐为基业。因为在上帝的国中,是没有为奴的和自主的之别的(见11节注释)。保罗现在以此为据,宣布为奴的也可以得基业为赏赐。
你们所事奉的。有的文本前面还加上“因为”。仆人确实应该听从他们地上主人的吩咐,但他们服务的标准和最终目标应是讨上帝喜悦。
25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
【本会注释】
那行不义的。有人认为这是指为奴的没有尽自己的本分;也有人认为这是指主人虐待仆人;还有人认为这是泛指所有的人。下文“主并不偏待人”按时不是特指较高等级的人,也是泛指所有的人,不会专门针对仆人的。参照弗6:9,第二种看法可能是对的。
必受不义的报应。komizo。“接受”。参该词用于林后5:10。保罗无疑是指最后的审判。那时压迫人的主人和不忠实的仆人都将为他们的罪行而受到惩罚。
主并不偏待人。即“不看人的脸面”(见弗6:9注释;参罗2:11注释)。
歌罗西书4章
提要:1.保罗劝他们要恒切祷告;5.智慧地对待还没有真正认识基督的人;10.向他们问候,祝他们兴旺。
1 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本会注释】
主人。见弗6:9注释。
公公平平地。主人不能任意而行。仆人作为人类,自有他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要受到尊重。他的基本需求应得到满足。isotes.“平等”,“公平”,“公正对待”(见利25:39-43;申15:12-14;见加3:28;见弗6:9注释)。
待。parecho.“提供”,“供给”。这是你们的义务。
仆人。douloi.见罗1:1;弗6:9注释。
你们也有一位主。主人只是基督的管家。他的财富和办事的能力都是天上的主赐给他的。这个观念无非是主仆关系法则的延申而已。保罗实际上是在说:“你们希望天上在主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你们的仆人”。参太23:8;弗6:9。
2 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警醒感恩。
【本会注释】
恒切。proskartereo.见罗12:12注释。参弗6:18;帖前5:17注释。
警醒。使徒的劝勉强调需要藉着祈祷不断保持警惕,防止仇敌迷惑我们,使我们放松警觉,疲倦灰心。
感恩。参弗6:18注释。见帖前5:18注释。要在感恩中祈祷和警醒。尽管我们每天需要帮助和引导,仍有大量需要感恩之处。
3 也要为我们祷告,求上帝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
【本会注释】
也要为我们祷告。见弗6:19注释。保罗在《歌罗西书》代祷的要求中把他的同工也包括在内。
传道的门。参徒14:27;林前16:9;林后2:12中门的比喻。这里把传福音的机会比作敞开的门户,好让传道士带着好消息进去。保罗希望自己能获得自由。因为福音的传播因他的被囚而受到阻碍。他知道只有上帝能成就这件事,所以他希望歌罗西信徒恳求天上的上帝着手工作。这样的祈祷会使罗西信徒同心合意,更加积极地从事福音工作。
基督的奥秘。见罗11:25注释;参弗3:3-6。基督的奥秘就是基督所启示的奥秘。除了基督所启示的之外,人类是无法了解上帝深奥的旨意的。
捆锁。保罗因宣传基督的奥秘而被捆锁。他在耶路撒冷被捕的直接原因是犹太人对他所传信息的仇视。
4 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将这奥秘发明出来。
【本会注释】
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上帝原希望保罗在远近各地毫无障碍地宣传福音。他的被囚妨碍了这个使命的实施(见帖前2:18)。
将这奥秘发明出来。每一个传道人的伟大理想都应是把福音的真理宣扬出来。
5 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
【本会注释】
爱惜光阴。直译为“购买时机”(见弗5:16注释)。
智慧。指基督徒实际的智慧(参箴1:2,3注释)。
外人。即非基督徒。参林前5:12;帖前4:12。真基督徒的理想应是让“外人”也成为门徒。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藉着表现基督徒美德的生活。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
交往。peripateo.“行为表现”(见弗:2注释)。该词指基督徒完整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与上帝和同胞的一切关系。
6 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象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
【本会注释】
言语。与基督徒生活方式并驾齐驱的是他所说的话语,尤其是在他与“外人”(第5节)接触的时候。他所说的话,包括说话的态度和语调,都会给他所接触的人留下或好或坏的印象。所以他必须谨慎言语。
和气。charis.见罗3:24注释。“恩慈和蔼的话语”。耶稣说话的时候,他家乡会堂里的人都感受到祂口里所出的“恩言”(路4:22)。基督徒的话语应该带着天国的能力和影响。
用盐调和。盐能使食物可口。我们同样也要使话语听起来有吸引力,感人和悦耳。与之相反的是枯燥无味的闲话(见太12:36注释)。基督徒开口的时候,应流淌出富有教益,悦耳动听的话语来。
回答各人。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是:“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个人的见证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部分。为了有效地作见证,我们的话语必须如本节所描述的那样。
7 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
【本会注释】
推基古。见弗6:21注释。
我一切的事。参腓1:12。保罗推测歌罗西信徒会关心他被拘禁的详情。
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这个称呼把推基古提到了与保罗同等的地位。在弗6;21中没有这样称推基古。
主的。他的传道工作是在主的计划和影响力之内。主的旨意把祂所有的仆人都围绕和团结起来。推基古无疑很高兴服侍这样的一位主,并与祂的众仆人为伍,积极执行祂的任务。
8 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
【本会注释】
我特意打发他。参弗6:22。推基古把保罗的信函和个人的问候带给歌罗西信徒。
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有的文本为“好叫他知道你们的光景”。参第7节和弗6:21。推基古要向信徒解释保罗所作的事情,鼓励他们继续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也许还从他们那里得到捐献来帮助囚禁中的保罗。
安慰你们的心。见弗6:22注释。
9 我又打发一位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他们要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
【本会注释】
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以前并不忠实可靠。但现在他的生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阿尼西母。阿尼西母原是歌罗西的一名逃奴,后在罗马因保罗的工作而悔改(见门10)。
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阿尼西母来自歌罗西。作为一名基督徒,他现在属于信徒的团契(见加3:28注释;参门10-12)。
他们要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保罗把正式的信函交托他和推基古,说明他完全相信阿尼西母的悔改和真诚。
10 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
【本会注释】
与我一同坐监的。他从帖撒罗尼迦起陪伴保罗(徒27:2),曾与使徒一同遭遇以弗所的动乱(徒19:29)。当使徒代表团从哥林多前往耶路撒冷时,可能是亚里达古把帖撒罗尼迦的奉献带给巴勒斯坦的母教会(徒20:4)。保罗从耶路撒冷被解往罗马时,他至少陪伴了部分的路程(徒27:2)。《腓利门书》第24节提到他是保罗”的同工“。
亚里达古。有人推测亚里达古是自愿与保罗同受监狱之苦,以服侍保罗的需要。据说这种做法是罗马人所允许的。
表弟。anepsios.有文本为“外甥”。
11 耶数又称为犹士都,也问你们安。奉割礼的人中,只有这三个人是为上帝的国与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里得安慰的。
【本会注释】
耶数又称为犹士都。这个名字只在圣经本节中提到。但“犹士都”还在其他两处出现(徒1:23;18:7)。
奉割礼的人。就是犹太人。在本节指犹太籍的基督徒。联系下文,在奉割礼的人中,只有所提到的这三个人是保罗的同工,也是他的安慰。
12 有你们那里的人,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问你们安。他在祷告之间,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愿你们在上帝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
【本会注释】
你们那里的人,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以巴弗是歌罗西人。他曾在当地工作过。也许还在老底嘉和希拉波立工作过。他向保罗报告他家乡教会的情况(参西1:7,8)。他显然留在罗马比预期的时间要久,以帮助保罗的传道工作。他和保罗一同向歌罗西信徒问安。
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直译是“不断地挣扎和奋斗”(参西1:29)。以巴弗身在罗马,并没有忘记家乡的信徒。他为他们恳切地祈祷。
在上帝一切的旨意上。见西1:9注释,包括基督拯救祂子民的全部计划。
得以完全,信心充足。即“成熟和完全”。凡靠恩典达到知识和经验每一阶段目标的基督徒,均被上天视为是完全的(见太5:48注释)。
13 他为你们和老底嘉并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的劳苦,这是我可以给他作见证的。
【本会注释】
老底嘉并希拉波立。这两个城市在利卡斯河的两岸,相距仅数里路,建立教会的时间可能与歌罗西差不多,而且无疑都是以巴弗提供服务的。关于老底嘉,见本卷100-102页;见启3:14注释。
劳苦。zelos.“竞争”,“努力奋斗”,或“嫉妒”,“愤怒”。有的文本为“热心”,“痛苦”。
这是我可以给他作见证的。我所亲眼目睹的。
14 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路加。关于路加的生平,见《SDA圣经注释》卷五663,664页;参徒16:10注释。路加的陪伴一直给保罗带来安慰和力量。
底马。这个名字只在本节,提后4:10和门24中提到。底马在当时显然还是很忠诚的。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保罗在第二次被囚时痛心地说:“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去了”(提后4:10)。
15 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他家里的教会安。
【本会注释】
老底嘉。见13节注释。这三个城市都位于利卡斯谷。其中的信徒显然经常有来往。
宁法。圣经其他地方没有提这个名字。下面有的文本为“她的家”或“他们的家”。这个人显然为上帝的事业大发热心,慷慨地把自己宽敞的家作为老底嘉小教会信徒聚集的场所。
16 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你们也要念从老底嘉来的书信。
【本会注释】
叫他们也念。早期的基督徒可能普遍有这样的习惯。历史记载《新约》的经卷一再抄录,广为流传。
从老底嘉来的书信。不是指在老底嘉所写的信,而是指写给老底嘉的信,“从老底嘉”转到歌罗西。就歌罗西教会而言,这封信是“从老底嘉”来的。至于这封信的内容,我们无从得知。许多人认为这是指《以弗所书》。保罗写《以弗所书》的时间与写《歌罗西书》差不多,也许是在同一天写的,并且托付给同一位使者推基古(弗6:21;西4:7)。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关于《以弗所书》的作者,见《SDA圣经注释》卷六994,994页。
17 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
【本会注释】
亚基布。只在本节和《腓利门书》第2节提到这个名字。在《腓利门书》中,他的名字与腓利门和亚腓亚列在一起。解经家们认为亚腓亚是腓利门的妻子。也许亚基布是他们的儿子。这符合保罗在本节的语气(见下文注释)。在《腓利门书》中,保罗称亚基布是“与我们同当兵的”,并提到了腓利门家的教会,亚基布可能在其中担任职务。腓利门显然和宁法一样,敞开家门接待弟兄,作为聚会的场所。亚基布可能与腓利门一起任职。
尽。即履行职责。
从主所受的。保罗提醒亚基布。他的职务是主所托付的。福音的传道士就像旧约时代的祭司一样,“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上帝所召”(来5:4)。
职分。diakonia.见罗12:7注释。该词可以指执事的职分(见罗12:7),有服务之意(徒12:25),也包括牧师或长老的职务。保罗警告亚基布要时刻谨慎,忠心尽职,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
18 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本会注释】
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这时保罗显然从代笔者手中拿过笔来,写下了最后的问候语(见林前16:21;加6:11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他的情感,为他的信最后增添了真诚和个人权威的色彩。
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保罗提到自己的捆锁,无疑是为了得到歌罗西信徒的同情和理解。他们应当认识到,虽然他在囚禁之中,仍牵挂着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再次看到他对于他们的感情和为他们的代祷。
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参提前6:21;提后4:22。关于这个问候的意义,见罗1:7注释。有的文本最后还加上“阿门”。